书城心理心理学让你内心强大
17130100000022

第22章 悲观毫无用处(3)

懂得知足——你不是最不幸的那个

在印度,有一个非常古老的故事。一个高人挑选了一百个自认为最倒霉、最痛苦的人,让他们将自己的痛苦写到一张纸上。等所有人都写完了之后,高人让他们将手中的纸条互相交换。这些人被高人的举动搞得一头雾水,却也按照他的要求做了。他们互相交换纸条后,分别看到了别人的痛苦。这时,他们才感觉到,和别人相比,自己并不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因为有很多人过得比自己更痛苦。

看看生活中很多过得不快乐、不开心的人,是不是也像那些人一样,觉得自己是最不幸的人呢?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整天羡慕别人的幸福,而对自己的幸福熟视无睹。同时,还会对自己的不幸耿耿于怀,却永远看不到,别人的不幸似乎更加严重。

那些自认不幸的人,应该常常这样想:如果你每天起床还身体健康,还能自由地呼吸和活动,那么你已经比几百人幸运了。那些久卧病榻的人,他们随时可能看不到明天的太阳;如果你生活在和平的社会,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危险,没有忍受饥饿和恐惧,那么你已经比几亿人幸运了。那些处在冲突地区的平民,随时都可能被炮弹夺去生命。

人要学会知足,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比你不幸的人。

在朱德庸的漫画中,描绘了一个对生活失望的女生。她觉得自己过得非常不幸,终于有一天,她选择了跳楼自杀。

她从高楼上慢慢地往下坠,看到了每一层人家的不幸生活。住在十楼的年轻夫妇一向以恩爱着称,此刻却在争吵中动起手来,正在互殴;住在九楼的小伙子向来给人阳光、坚强的笑脸,此刻却在一个人偷偷地哭泣;八楼的小姑娘被男友劈腿,此刻正将男友和自己最好的朋友捉奸在床;七楼的中年女子身患抑郁症多年,每天需要服用抗抑郁药才能正常生活;六楼刚刚失业的阿喜正在报纸堆里寻找各类的招聘信息……

在她跳下楼之前,她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当她渐渐接近地面,看尽了众多人家的不幸遭遇时,才发现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困境。当她轰然落地,所有的人都从窗口探出头来看她时,“这个时候,他们应该觉得自己过得还不错吧。”她想。

为什么我们总是羡慕别人的幸福而忽略了自己的拥有呢?为什么我们总是夸大自己的不幸而看不到他人的不幸呢?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幸福指数反而下降了呢?

有时候,我们真的需要换位思考一下,感受一下别人的痛苦,然后再回头来看看自己的生活。这时,不仅可以淡化自己的烦恼,同时还会感恩于自己所有的一切。

有一个满怀志向的年轻人,他从家乡来到一座大城市,想要通过经商赚些钱,然后衣锦还乡,光耀门楣。年轻人很聪明,不到三年的时间就赚到了一个不小的数目。他将所有的钱都投到了下一批货品里,本想做完这一单后,就可以回老家给父母修一座新房子,让他们过一个幸福的晚年。不料,一场大火烧光了他所有的库存,一切美好的规划都成了泡影。

陷入绝望的年轻人来到了一座山崖上,想要从山崖上跳下去,结束自己的生命。当他走到顶端时,发现山崖上有一个老人,正在左右踱步,徘徊着想要跳下去。年轻人走到跟前,好奇地问老人说:“您为何在此徘徊啊,难道也要寻死不成?”老人说:“我身患重病,这几年看病花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可是看遍了名医依然不见起色。眼看着妻子、儿女整天为我奔波受累,生活上省吃俭用地帮我筹措住院费,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呀。如果我死了,他们过日子就可以轻松一点,也能够考虑自己的生活了。”

年轻人正在思虑着老人的话,老人回过头来问他:“小伙子,你又是为何来到这里呀?看你年纪轻轻的,难不成也是来寻死的?”年轻人将自己的不幸遭遇向老人讲述了一遍。老人说:“看来你运气也不好,咱俩没差到哪去呀。”年轻人说:“我原本以为自己太不走运了,可是像我这样的人应该还有很多。我不过失去了三年奋斗的结果,但是我还年轻,随时可以从头再来。”老人也说:“我也一样啊。我不过暂时失去了健康,可是我还有贤惠的妻子和孝顺的儿女。我应该感到知足才对呀。”两个人说着,一起远离悬崖,朝着人生路继续向前走去。

希望永远都在——做个积极向上的人

有一个年轻人到商店里去买碗。来到店里,他随手拿起了一只碗,然后开始敲击其他的碗。听着碗与碗之间碰撞后发出了沉闷的声音,他失望地摇摇头,接着去试另外一只碗。他将店里的碗通通敲击了一遍,也没有找到一只令自己满意的。

这时,老板拿出了店里的一只精品碗,结果年轻人还是失望地摇摇头。老板非常纳闷,于是问他说:“你到底想要找什么样的碗呢?”年轻人得意地说:“曾经有人告诉我一个挑碗的诀窍,当一只碗和另一只碗轻轻相碰时,如果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那么它一定是一只好碗。”

老板听过年轻人的诀窍,随手拿起一只碗递给他,说:“你拿着这只再去试试,保管你能挑中心仪的碗。”年轻人狐疑地拿过碗,重新回到货架上开始敲击。奇怪,竟然真的挑出了他中意的碗。

年轻人问老板说:“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吗?”老板笑着说:“道理很简单,因为你刚才拿的那只碗本身就是次品,你用它去试,必然碰撞每只碗的声音都是浑浊的。”年轻人恍然大悟。

实际上,挑碗和做人是一个道理。当你带着一颗冷漠的心对待生活时,生活也只能回报一堵厚厚的墙。相反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带着一种永不放弃的热情,用乐观寻找乐观,最后才能有所收获。

同样是活着,有的人活得精彩,活得出色,有些人却活得失意落魄,愁眉不展。其中的差别,就在于态度和选择。有人说,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悲观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做个积极向上的人,即使身在低谷也能看到希望。

在《县厅之星》中,织田饰演了一个命途多舛的县厅公务员野村聪,虽然无论工作成绩还是自尊心都要高人一筹,却难抵时运不济,在晋升的路上兜了一个大圈。庆幸的是,野村一直带着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人生的未来充满希望。

初到县厅工作,野村已经表现出强烈的晋升意图。他熟识官僚机构的运行操作,也了解自身的缺陷所在。因此,他压抑着骄傲的自尊心,忍耐着傲慢无礼的上司,对上司的决策悉数接纳,然后小心地操作。同时,他还交到了一个家世雄厚的女朋友,有了出身名门的女朋友做自己的后盾,野村的人生可谓顺风顺水,前途无量。

除了眼前的工作,他还准备策划一个“特别护养老人设施建设”的大项目。只要将这个项目顺利搞定,他就可以借着这一跳板,顺利地向更高的地位迈进。可惜,这个项目的进行遭到了人民团体的反对,眼看着一块到嘴的蛋糕就要变成别人的,野村甚是着急。

伪善的上司向野村提议,可以到基层进行调研,熟悉了人民的意愿之后才可以知己知彼,重新开始。实际上,这不过是上司想要放弃他的手段,不久后,他就被“特别护养老人设施建设”项目组除名。无奈之下,野村来到了被当地称作“龙头企业”的单位——一家客人稀稀拉拉、店员慵懒成性的超市。从一帆风顺的仕途上,一下子掉落到惨淡的民间,野村内心非常痛苦,他的一身才华也失去了用武之地。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他工作不顺之时,作为他晋升后盾的女友也和他提出了分手。此刻,他的人生彻底跌入了谷底。

度过了一段消沉颓废的日子之后,野村重新振作了精神,开始真正关心起超市的生死存亡。在这个没有文件手册和组织图的超市里,野村的才华显得大材小用,不过他还是耐心地制定了一个工作手册,让松散的工作人员开始紧张和忙碌起来。

在超市面临倒闭时,野村努力争取,一位美丽的女职员也帮助野村一起度过了危机。他们成功地向县政府申请到给超市翻新的材料,还迫使县政府废除了劳民伤财的工程,而野村本人,也重新回到了生活的正轨,朝着他的“县知事”目标努力。

人生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眼看着胜利就在前方,目标唾手可得,往往就在关键时刻与之失之交臂。可以说,挫折就是一把双刃剑,事情的结果往往都取决于我们的态度。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妨将这逆境看作是考验自己的机遇。积极地应对,永远抱着对自己的信心,对未来的期待,坚持努力,只要不放弃,希望永远都在。

从前,有两个盲人靠说书卖唱谋生。师父带着徒弟,每天坐在街边,赚一些钱,勉强维持生活。徒弟拜师多年,一直都没有学好琴艺,因为他整天都在为自己的眼晴发愁,卖艺时也只是坐在角落里唉声叹气。师父常常训斥他说:“你不学好手艺,等我死了,看你怎么活?”

有一天,师父真的病倒了。临终前,他对徒弟说:“我这里有一张复明的药方,我将它封进你的琴槽中,当你弹断一千根琴弦的时候,你就可以取出药方。记住,你弹断每一根弦时必须是尽心尽力的。否则,再灵的药方也会失去效用。”徒弟牢记师父的遗嘱,为了自己的眼睛能够复明,每天苦练琴艺。

一晃,五十年过去了。徒弟已经花白了头发,脸上长满了皱纹。这时,他终于弹断了第一千根琴弦。他迫不及待地打开琴槽,取出里面的药方。当他带着药方到药店抓药时,药店的伙计告诉他,那不过是一张白纸。

失望之余,徒弟终于明白了师父的良苦用心。这么多年来,他为了尽早地得到药方,始终带着期待苦练技艺,最终他凭借手艺活了下来,并且成为远近闻名的艺人,师父的药方就是他今天学到的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