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这才是心理学
17129600000005

第5章 心理学学生们都在学什么?(4)

异常心理学理论认为,正常心理具备三种功能:一是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二是进行社会交往,肩负责任;三是正确地反映和认识世界。心理学家用统计学标准、医学标准、社会适应性和内省的标准来区分正常或者不正常,此外还有社会学角度、文化角度、精神医学角度的区分方法。

不正常的心理,又称异常心理或者变态心理(和常态相对应),作为心理障碍必然存在相应的病理改变和外在行为表现,以此来判断一个人正常与否。根据统计学的标准,人类的心理特征是呈正态分布的,处在中间的部分是正常,处在两边的为不正常。当然,每一种心理特征还有具体、细致的衡量标准。对于非专业人士,出现古怪、离奇的行为可能就认为是不正常;偏离某一种文化习俗,破坏了社会普遍遵守的规范,也会觉得“那一定不正常”,比如同性恋。这些非标准化的区分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过于主观和笼统,并不足以判定一个人正常与否。

话说回来,心理学学生之所以给人这样的印象,也不是没有原因。记得大一时同学分享“你为什么要学心理学”时,有人说,我想解决自己的问题——此君刚刚经历了人生中一次重大的车祸,经常从噩梦中惊醒,长时间无法释怀。他的理论是:学心理学吧,这样我能治疗自己的“病”。有人说,就是喜欢啊,平时愿意研究别人的想法,对心理现象有兴趣,此君说:“屏蔽家长和老师的意见,将报考志愿全部填成‘心理学’,我觉得如果喜欢,就要去做!”

也有人凭着一腔热情走进了心理学的世界,看了一部心理学电影就爱上心理咨询师,买了一本《精神分析引论》就决定了人生方向的,当然啦,这是我。难道因为这样,就判断研究心理学的人都是精神病吗?

学习任何一门科学都应该让人拥有独一无二的看待世界的理论系统:数学训练了人的抽象逻辑思维,物理学训练了人的实证精神,美术培养了人的审美情感,心理学也不例外。学心理学的人更能看清楚许多社会现象,看到人的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至于心理学让人变得特立独行,思维怪异,至多是对有些人坚持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的评价。

任何和大多数人表现得不太一样的人,都有可能被看作异类。因为人们喜欢亲近与自己相似的人,而将和自己不同的人看作“异类”、看作“有毛病的人”,这只能算作将自我存在合理化的手段吧!就像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通过比照精神病人来证明自己的正常一样。而且,影视作品、广告宣传中被夸大的负面信息,也将学心理学的有病人士放在了放大镜之下。

如果真的要深究这个问题,不能说只有学心理学的人是“不正常的”,是“精神病”,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是“精神病”,人人都是精神病,个个都是精神病。有的人学心理学,硕士、博士念下来,结果却自杀了;有的人做心理咨询,帮助过许多人走出心理困境,后来自己患上了抑郁症,这样的案例也确实存在。

反过来说,不学心理学,不搞心理咨询的人就等于正常,等于没有心理毛病吗?一个人从年幼到年长,再到年老,20年,30年,40年,甚至更长时间,不可能一点创伤没有,一点压抑没有,一点挫折没有。有的创伤、压抑、挫折会造成重大的心理伤害,这时候去学心理学是聪明的做法,如果一味地逃避,连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都不知道,不是更不幸吗?

面对非心理学专业同学的误解,我们曾经特别去找老师咨询过。我问Z老师说:“未来的某一天,您会不会考虑自杀?”老师说:“这个我不敢保证,会或者不会,未来的事谁也不能说清楚,因此不应该把话说死。不过有一点非常肯定,如果有一天我自杀了,不会是因为我学心理学或者做心理咨询而自杀的,而是因为我自身的问题。如果没有学心理学,可能我早就自杀了。”

你我都是精神病,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我们之所以没有被送到康复医院,是因为我们还有安抚自己情绪、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而且,精神病不是现代社会才有的,也不是现代心理学发展之后才被人们发现的,过去的思想家、艺术家中就不乏精神疾病患者,比如凡·高、爱伦坡。只不过,过去的医疗水平未能找到很好的治疗方法,人们也无法理解精神病人的行为,于是人们发明了“精神病院”,将被看作“极端异类”的人安置在贴有统一标签的空间里,以安抚其他人的恐慌情绪。可是对于那些被看作异类的人们,精神病院就是他们最后的归宿吗?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成果之一,就是不再把心理上的问题看作严重的问题,心理工作者也不再将求助者称为“病人”,而是将他们视为“客户”、“当事人”或“来访者”。早年心理学的立论基础是,所有的人都是精神病,但现代心理学的立论前提则是所有人都是正常人,只不过在某些方面存在某种程度的精神困扰而已。因此,有情绪问题或者行为问题的人可以直接去找心理医生,就像是划破了手指去找外科医生包扎一样,没什么大不了的。

STORY TIME

这一节的STORY TIME,我们来分享一个关于O小姐的故事。在心理学历史上,O小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病人,她是《歇斯底里研究》一书第一个病例中的患者,也是一位患有复杂的歇斯底里症的病人。

O小姐是一位21岁的女性,秀外慧中,但是经常沉溺在白日梦中。某一年夏天,她的父亲卧病不起,在不眠不休地照顾父亲期间,她却生了一场离奇的怪病。

一开始,她觉得自己全身虚弱、没有胃口,家人见她脸色苍白,认为她是过度操劳,情绪哀伤所致,并劝说她暂停照顾父亲,但她仍然坚持。后来,她开始严重地咳嗽,不得不卧床休养。每天白天,从早晨到午后,O小姐都会觉得十分疲惫,黄昏时分,她会进入恍惚的、仿佛睡眠的状态,醒来之后,她整个人就变得非常亢奋。入冬之后,O小姐的情况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开始出现新的症状——头疼,视力障碍,肌肉僵直或麻痹,先是颈部的肌肉麻痹,继而是右腿,接着是右手、左腿、左手。

家人请来了许多医生帮助O小姐治疗,可是都不见好转,最后,B医生成为她的主治医生。然而,第一次诊疗就出现了问题。B医生根本无法接近她,一见到陌生人,O小姐就变得焦虑不安。根据观察,B医生发现,O小姐有两种不同的意识状态:第一种意识状态,她认得周围的人,情绪忧虑、焦虑;第二种意识状态,她则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不认识周围的环境,情绪亢奋,惊慌、害怕,甚至出现了幻觉——她将自己的头发、绸带看成“蛇”,并且恐惧地大声尖叫。

O小姐在两种意识中转换,自己却全然不知。当她从第二种意识状态回到第一种意识状态时,常常抱怨别人弄乱了她的房间,她对自己撕碎的床单和摔碎的东西毫无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找到了存在于同一身体里的两个“我”,一个是真实的我,一个是邪恶的我。

第二年春天,O小姐出现了新的症状,她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说话了,她的母语是德语,说话时却将德语、法语、英语、意大利语等拼凑起来,一段时间内,她竟然完全说不出话来。之后,她能说法语和意大利语,却始终无法用自己的母语交流。

O小姐生病后,很少照顾挚爱的父亲,当她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时,一瞬间陷入了疯狂,在一阵狂乱爆发之后,整个人陷入木僵状态。两天后,O小姐渐渐清醒,情绪平静了下来,却性情大变。她说自己身边的人都像蜡人,对她喜爱的鲜花也失去了热情,除了B医生之外,她谁都不认识。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O小姐发病的原因,B医生对她进行了催眠。在催眠状态下,B医生让她回忆了之前的生活,尤其是父亲病重期间的点点滴滴。原来,在父亲卧床期间,她和母亲轮流照顾。一天深夜,由于太累,她在朦胧中睡去,醒来后发现父亲正在发高烧,此时母亲不在身边,她无计可施便在焦虑中再次睡去。

这一次,她在意识恍惚的状态下做了一个梦。她梦见一条蛇沿着墙壁爬下来,慢慢爬向父亲,想要咬他,她想要赶走那条蛇,右手臂却不听她的使唤,情急之下,她想要祈祷,却找不到合适的祷词,后来,外面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梦境。醒来后她发现,右手臂因为长时间靠在椅背上而变得麻木。

此后,B医生再次对O小姐进行了催眠,在催眠状态下,B医生终于了解了她为什么会表现出诸如肢体麻痹、丧失语言功能等怪异症状。一切都源于她照顾父亲时的痛苦经历,而她每日白天昏睡、醒后亢奋的时间也和她照顾父亲的作息时间吻合。在催眠的帮助下,O小姐慢慢将心中的痛苦发泄出来,所有奇怪的症状也都消失了。O小姐最终恢复了正常,并且接受了父亲病重去世的事实,开始了新的生活。

为O小姐治疗的医生是19世纪末维也纳着名的医生布鲁尔,《歇斯底里研究》则是他和晚辈弗洛伊德合著的一本书,这本书后来成为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着作。这位O小姐名叫Anna O,她的故事也被弗洛伊德写进了《梦的解析》一书。

心理测验与诊断——全班都在量表的某个分项目上有问题!

在杂志或者网站上,你一定看过各种各样的心理测试。在没有正式接触规范的心理测验之前,我最喜欢的就是将新买来的杂志翻到心理测试那一页,满怀期待地完成诸如你的心理年龄是几岁、你适合的人生角色、你会成为完美情人吗、你是左脑人还是右脑人等心理问卷。这些心理测试的基本模式都是列出几十个选择题,根据选某一项的多少进行判断,或者根据选项计算分数,得出A、B、C、D四种类型或者其他不同标准的分类。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和杂志中的心理测试类似的问卷:你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吗?

在以下问题中,请选择与自己情况相符的选项。

1.时常担忧自己的工作状况和前途。

2.觉得生活压力很大。

3.不喜欢独处,常常需要有人陪。

4.总为自己和亲友的安全担心。

5.常担心随身财物被偷,总担心车门没上锁。

6.曾经被别人说有某种“强迫症”。

7.睡觉时喜欢蜷缩成一团。

8.常为各种传言和小道消息感到恐慌。

9.独自处在陌生人群中会感到很不自在。

10.迷恋各种肥皂剧。

11.没有手机在身边就觉得无所适从。

答案分析:

满足其中1~2项,你有些轻微的迷茫和担忧;满足其中3~5项,轻微缺乏安全感;满足5项以上,你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

首先,一个人是否缺乏安全感根本不需要测验,但凡有自知力的人都会对自身的紧张状态做出判断。其次,只能说这是一个“纯属娱乐”的测试,这些选项全部是对缺乏安全感的描述,如果一个人没头没脑地全部都选择“是”,那么他就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而事实到底如何?这个测试并不能告知答案。

所以说,这11个问题只是一份未曾标准化,未曾经过常模处理的问卷,并不能成为判断一个人是否缺乏安全感的标准,只能算是对于缺乏安全感的人的描述。对号入座的人,说明你表现出了缺乏安全感的行为,况且对于什么叫“缺乏安全感”,有人知道它的具体定义吗?

放下杂志上那些不靠谱的恋爱测试、星座测试、运势测试吧,来看一下传说中的标准测试长什么样吧。

以下选项,请分别根据“没有-1”、“很轻-2”、“中等-3”、“偏重-4”、“严重-5”进行选择:

1.头痛。

2.神经过敏,心中不踏实。

3.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

4.头昏或昏倒。

5.对异性的兴趣减退。

6.对旁人求全责备。

7.感到别人能控制你的思想。

8.责怪别人制造麻烦。

9.忘性大。

10.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正。

11.容易烦恼和激动。

咦,这11个问题和上面那11个问题没什么根本区别,都是对某种心理状态的描述呀!此言差矣。这11个问题来自SCL-90症状自评量表,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对于16岁以上的被试,这份一共90个问题的量表可以从十个方面呈现出被试现在或者近一个星期的心理健康程度。和上面的安全感测试相比,SCL-90将同样的问题从是与非的两维度分成了五个维度,“没有、很轻、中等、偏重、严重”的具体定义由被试自己体会,没有做硬性规定,反映的是被试最真实的状态。

在问题设置上,SCL-90中的每一个问题都针对着一个因子,比如“头痛”、“头昏或昏倒”测试的是身体的不适感;“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正”涉及强迫症状;“感到别人能控制你的思想”则属于精神病性症状……此外,还有“感到比不上他人”、“一阵阵恐惧或惊恐”、“感到要很快把事情做完”等问题和人际关系敏感、恐怖、焦虑等因子一一对应。

实际上,将SCL-90和上面的安全感测试进行对比,简直就像以影后级的人物对比刚入行的菜鸟,一个专业,一个非专业,毫无可比性。同时也证明,一份充满趣味性的心理测试想要变成具有权威性的心理量表,还需要完成许多步骤,完善各方面内容。

在实际应用中,SCL-90在精神科和心理咨询的门诊中比较常见,是医生或心理咨询师了解来访者的一种测评工具;在综合性医院中,SCL-90也用来了解躯体疾病患者的精神症状;另外,它也可用来调查不同职业群体的心理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