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猜忌的人都或重或轻有“被害妄想症”的心理疾病。这种心理疾病的患者往往有特殊的性格缺陷,比如主观、多疑、自我中心、好幻想、敏感等,或者童年时期受过某些刺激,缺乏母爱,人际关系差等。
戒掉“胜肽”毒瘾——拒绝精神自虐
如果你不断重复做某件事,从生理学上来说,我们某些神经细胞之间就会建立起长期且固定的关系,比方说如果你每天都生气感到挫折,每天都很悲惨痛苦……那么,你就是每天都在重复地为那张神经网络接线和整合。这就变成了你的一个情绪模式。
——张德芬
“胜肽”是一种化学物质。当我们从外界获得某种感受时,这种叫“胜肽”的化学物质便迅速地形成,随着血液奔流到我们身体的每个细胞,细胞周围的上千个感受器迅速接收到这个信息,从而形成一种情绪。任何事物如果长年累月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必然会产生一个与之相对应的结果。比如:一滴小小的水滴如果长年累月滴在石头上的某一个部分,久而久之,这个部分就会被这颗小小的雨滴穿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水滴石穿”。柔软的水滴可以滴穿坚硬的石头,这就是经年累月积累的结果。
祥林嫂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一个悲剧角色,这个不幸的女人刚开始遭遇不幸时,她的脸上还可以看到一丝血色;后来,再一次的不幸袭来,她脸上的血色消失了,但她还能跟正常人一样地干活,可是,她的神志开始出现问题,常常看着一个角落发呆,她的动作开始迟缓,需要别人提示才能行动;再后来,接二连三的不幸袭来,她所有能表现生命力的东西都从她身上消失了,她完全麻木了,见人就问:“有地狱吗?”
这是一个典型的被伤害彻底毁灭了的女人。她被毁灭是因为所有的伤害都在她心里积累起来,没有一条出口可以宣泄,使积累在她心里的有害物质不能从体内排除。如果一个人受到伤害后不能走出阴影,久而久之,必然形成一种奇怪的习惯性思维,习惯于被人虐待,习惯于做一个“受害者”,这在精神病学上称为“被虐狂”,也就是“胜肽”毒瘾。“被虐狂”就是喜欢有人去伤害他,如果没有伤害,他的生理便会出现病态的需求,要通过某种行为来促成别人对他的伤害,这是一种生理机能的恶性循环。
这种化学物质可以让人上瘾,像吸毒一样,对它形成依赖性,如果没有人伤害你,你反倒觉得不舒服,反倒产生种种的生理需求,造成外界对你的伤害,这是一种对人极其有害的负面情绪。
如何防止这种生理机能的恶性循环呢?那就是给生理机能“排毒”,消除“胜肽”的毒瘾。
排毒第一步:不要极力排斥所遭遇的事。当有撕心裂肺的痛苦袭来时,不要像皮球那样立马跳起来,防止反弹造成毁灭性的伤害。而是经历它,体验它,让压抑的能量缓慢地从另一个出口释放,让不良情绪从那个出口发泄出去。当你遇到痛苦的事情时,可以用文字写下这样的话:“我看见自己在找这种痛苦的感受,现在我愿意接受它,不再对它有需要。”
或者,当你遇到朋友的背信弃义,感到自己受到了欺骗,你可以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一直在寻求这种欺骗,现在我亲身经历了这种痛苦的感受,可以放下对它的需求了。”
有句俗话叫做“自作自受”,也就是说在有些时候,我们的伤害是自己给自己造成的,当这种伤害来临时,你越是排斥,它越是强烈;你放它进来,它反倒失去了主动权,然后你对自己说,我不需要这个情绪了,这种需求对我已经不重要了。如此一来,生理机能排毒的第一个过程便完成了。
排毒第二步:建立新的心理空间。当你把负面情绪的毒素排出去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空间,这时候,你需要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心理空间。《圣经》新约篇有一个故事,有一个污鬼寄存于一个人的身体里,常常在这人的身体里翻江倒海,这人被折腾得非常痛苦。后来,这人遇到了耶稣,求耶稣治好他的病,耶稣便将那藏在人体内的污鬼赶出了那人的身体。那个被赶出的污鬼到处漂游,找不到安身的地方。于是它便打定主意回到原来的住处,它跑回去一看,那个它原来的住处虽然打扫干净了,也装饰得很漂亮,但却是闲置的。于是它带了七个比它更恶的鬼,住进了那个空间。
这样一来,那人的身体境况比先前更恶劣了。
所以,我们必须在排毒后的心理空间里建立起一套积极的情绪系统。
“爱能遮掩许多的罪。”这句话阐明了一个处世为人的真理,我们要以宽恕的心态,接纳一切降临到自己周围的人或事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要去和遇到的事情徒手搏斗,厮杀一番。不管你遇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对你做了一件什么样的事,也不管他的动机如何,结果只有一个,这件事让你长了见识,让你懂得了一个过去不曾懂的道理。比如过去你看到的是某人的这一面,经过某件事情后,你看到了他的另一面,清楚了他的为人,今后再遇到这样的人或这样的事,你就懂得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伤害,过去曾经有过的教训,在这时候都有了回报,这是一个好的结果。即便你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了某种伤害,但伤害可以让人更聪明。你的心理空间有了这样的积极情绪,你就不会被伤害击垮。
排毒第三步:让心理空间充满阳光。所有负面情绪都是阴晦的,它使人心理黑暗,看不到出路,这是很可怕的。黑暗是藏污纳垢的保护伞,假如一个人心理黑暗,他的负面情绪就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没有平静的时候,这会将一个人逼到崩溃。从阴暗心理中开辟一条出路的唯一办法,就是让阳光照进来。阳光一照进来,黑暗自然就消失了。黑暗和光明的关系就是你强我弱,你消我长。
让心理阳光的方法很多,多接触积极的事物,唱歌、跳舞、下棋、看电影、听音乐……或者给自己安排一次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旅游,与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最能洗涤人的心灵,朝霞的瑰丽,晚霞的激情;小草上的露珠在晨曦下闪着晶莹的光;在清风中摇曳的绿叶;夕阳下牧歌短笛……这些都是最能让人心静的契机。心静是治疗负面情绪的利器,心静可以使人冷静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事物,做出客观的判断。心静最能使人接近生命的源头,感受来自真我的特质:爱、喜悦与和平。
虐人就是虐己——不要迁怒于人
人们通常把以折磨他人为乐的人叫做“虐待狂”。虐待狂之所以要折磨他人,是因为他把自己曾经受过的伤害转嫁于人。因为他内心没有正常的宣泄通道,所以他用折磨别人来使自己的心理得到某种平衡或满足。因而有人要无缘无故地受到攻击,或者说成为另类暴力的受害者。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指出,人们通过追求优越来补偿自己的自卑感。有人因为生理缺陷、社会地位以及个人才能方面的原因,有自卑感,因而采取对他人施暴,达到发泄被压抑的本能,在伤害他人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优越感的目的。在别人身上找到出气的宣泄通道,是一种畸形的疏导方式,这种人一般来说都有不幸的童年或不幸的遭遇。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家庭研究所的一名研究人员表示,一个人童年受到体罚,会成为导致成年后暴力对待伴侣的根源,出现很多心理方面的问题。由于幼年时受到虐待,成年后的行为通常都与暴力混在一起。还有人是出于反抗权威以及对挫折的自我防卫,比如曾经受到过欺凌打击,遭到过别人的拒绝或侮辱,形成强烈的报复心理,借在他人身上施暴获得快感。
童年的家庭环境最容易让人形成错误的认知定式。一个男孩在他6岁时,无意窥见父母在卧室做爱,父母在床上翻滚、挣扎和撕扯,使他大为迷惑。那些年纪大的伙伴告诉他,你别看他们好像很难受,其实那是很快乐的事。他进入青春期后,从小说、电影中看到男女做爱时扭打在一起,唤醒了他童年的回忆。这种认知定式使他发展成虐待狂。他交了女朋友后,对女朋友施暴,婚后更是屡屡伤害妻子。
媒体报道,加拿大一色情片演员马尼奥塔被全球通缉。疑犯在公寓内将受害人的尸体肢解,此后在网上发布相关视频。据称,疑犯与家人关系不好,因为“他恨自己的家人,他们不理解他,所以他离家人而去”。法国媒体将马尼奥塔称为“加拿大疯子”,此人以前曾经将虐杀小猫的片断上传到网上。他的前任女友形容他是“有病态操纵欲的骗子”。
20世纪60年代,有一个美国作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讲了一个故事。
某天,一位客户到一家邮局办理一个快递业务。他去的时候正好赶上快下班的时候,邮局的人叫他明天再来,但他急需把这个快递寄出去。无论这个客户怎样恳求他们,邮局的人一概不理。末了,这位客户只好绝望而愤怒地离开。这位美国作家描述当时的情景说,邮局的人看着客户的背影,露出一丝微笑……一丝“施虐狂的微笑”。
现在社会上盛行以另类玩具作为发泄对象,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无限挤毛豆、无限泡泡纸、惨叫鸡、减压爆眼猪这类的玩具销路都不错。人通过把玩具当成假想的敌人,想象成在现实中无法回避和抗拒的人,借用手揉捏发出的惨叫声音来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平衡。这种获得快感的行为遭到了心理学家的抵制,他们反对以这种方式解决问题。
正常的解决方式应该通过唱歌、跳舞、跑步或深呼吸来释放内心的积郁,必要时甚至可以扔枕头,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求人不如求己——告别“习得性无助”
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郑板桥
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早日能够独立,那么,你就应该教会他如何去从事工作,完成任务并取得成绩。
——巴法利·弗雷德曼(美国)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几句顺口溜形象地说出了人的依赖心理。你巴不得依赖我,我巴不得依赖你。只有一个和尚的时候,他可以独立地挑水来吃,有两个和尚就不行了,大家平摊,一起去抬水吃。有三个和尚呢?一条扁担既不能挑,也不能抬,大家都做无助者,干脆渴死算了。
一块有棱角的石子躺在水流中,河水不断地从它身上流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块石子的外貌起了变化,原先在它身上的棱角消失了,它变成了一块圆滑的石子,没有了自己的个性。很多人在遭遇到人生的各种失败以后,常常喜欢用这个比喻来自嘲,解释自己屈服于现实的心态,“哎,我们现在的棱角都磨平了,没有以前的锐气了。”这也是习惯性无助的一种表现,由于生活中受到的挫折多了,逆来顺受,丧失了自我决断的能力和勇气。
有依赖心理的人都有一个导致他形成这种人格障碍的背景。比如幼年时父母太溺爱,或者缺乏自信心,处处依赖他人帮自己拿主意。按常人的眼光来看,依赖是一种懒惰,但从心理学上来讲,这是一种病态心理。很多人把有依赖心理的人看成懒惰者,认为他好吃懒做,不屑于理他,其实这是不对的。对这样的人应该积极地帮助他建立起自尊自强的心理,帮助他克服自身的软弱,成为一个具有独立自主品格的人。
有个笑话,一对夫妇老来得子,疼爱这个儿子如同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掌上怕摔着。儿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一天,这对老夫妇要出远门,为了怕儿子饿着,烙了一张大饼,挂在儿子的面前,叫他饿了就张嘴啃大饼。不料,等老夫妇回来后,竟发现儿子已经饿死了。原来,他只知道吃眼前的饼,不知道把悬在脑后面的饼翻过来吃。这个笑话虽然很夸张,但却一针见血地反映了现实中“小皇帝”、“小太阳”的生存状态。
阳光折射在湛蓝的海水中,一只小小的寄生蟹在浅水中爬行,它的脚下是柔弱的沙子。在它不远处有一只虎皮花螺躺在那里,小寄生蟹迅速地爬过去,钻进了海螺的壳里,它的本事就是吃掉海螺的肉,然后霸占海螺的壳为己有。寄生蟹在海洋类动物中有“从不交房租”的恶名,它们一生除了吃现成的,住现成的,没有别的本事。它们寄居的壳就是保护它们的堡垒,一旦失去这个,在遇到危险时,它们就没有任何防御措施,毫无还手之力。这就是习得性无助的人的生存方式。一个人如果从小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必然助长他的习得性无助思维,凡事都要依靠外部环境的介入,否则就只能陷入被动。一有风吹草动,就有被抛弃的念头。甚至一旦有亲密朋友离开或两人中断了联系,立马就会崩溃。他对自己即便完全有能力做出决策的事情也持进退维谷的态度,非要得到一个承诺才肯去做。
王安是一名华裔电脑专家,他幼年时曾是一个具有强烈依赖心理的人,凡事自己都不能拿主意。有一天,王安出外玩耍。当他经过一棵大树时,忽然吓了一跳,一个东西砸在了他头上,用手一摸,原来是从树上掉下来的鸟巢,从鸟巢里滚出一只毛茸茸的小鸟,还没睁开眼睛的小鸟嗷嗷待哺。王安捧着这只可怜的小鸟,很想把它带回家去,可是一想到母亲说过不允许养小动物的话,他心里作难了。他捧着小鸟走回家,把小鸟放在门外的地上,然后飞跑进屋告诉母亲,征得母亲同意。母亲最后同意了儿子的请求,王安乐不可支地跑出门外,可是哪儿还有小鸟的影子?只见一只大花猫意犹未尽地舔着嘴巴,那只可怜的小鸟早已成了它饱腹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