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治愈系心理学
17128800000005

第5章 治愈迷失的自我(2)

现代心理学把人的意识分为两类,一类为意识,一类为潜意识。整个的意识世界就像一座浮在水面的冰山,意识只是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水下部分是潜意识。冰山水下部分是水上部分的9倍,而潜意识是意识的3万倍。大部分的人都生活在外部世界中,他们关注外部世界,想从外部世界获得他们想要的一切。只有那些受到启迪的人才会非常关注内部世界,本能、习惯都是受潜意识控制的。还有直觉,我们把握很多事物都需要靠直觉,直觉也是潜意识的一部分;还有灵感,许多科学家讲灵感,这也是潜意识的作用。

现代物理学中有两大划时代的理论:一个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另一个是波恩奠基的量子力学。波恩发现量子论时,也是在梦中,他梦见了一个一个的点冲击他,醒来后,就构建了量子力学的基础。

胰岛素的发现也与潜意识有关。192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班廷医生,是加拿大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班廷医生一直在关注糖尿病的问题,他知道这种病给病人带来许多痛苦。当时在医学界尚无药物能治疗糖尿病。班廷医生花了大量时间进行研究,想解决这一国际医学难题。一天晚上他很疲倦,就睡了,在梦中,他梦见自己从狗的退化胰腺管中抽取残液,这就是胰岛素的起源。胰岛素的问世,帮助了无数的患者。

有一个人被称作“纳粹间谍的克星”。这个人就是荷兰人奥莱斯特·平托上校。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平托上校先后为英国、荷兰自由政府以及盟军统帅部效力。战后,他写了一部书,书名叫《我的反间谍生涯》,书中记载了他在二战时期破获德国情报人员的很多事例,其中有一例完全是依靠潜意识取胜的。

当时,大批难民涌入西班牙首都里斯本,在数以万计的难民中,驻里斯本的反间谍专家平托上校怀疑其中一人是德国间谍,但又拿不出证明他是德国间谍的证据,于是将他以间谍嫌疑的罪名暂时关押起来。

寻找证据的过程非常艰难,此人声称不懂德语,只会说本地话,这说明他是本地人,而不是从德国派来的。但平托上校的潜意识告诉他,他对此人的判断是对的。为了找到他懂德语的证据,平托上校想出了一个绝招。他吩咐士兵到关押他的牢房外放一把火,然后用德语大喊:“失火了,失火了……”那人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显然他听不懂外面在喊什么。眼看火苗快要蹿上窗户了,外面的人不得已,改用本地话大喊:“失火了!”这下他听懂了,翻身从地铺上爬起来,惊慌失措地抱起被子扑到门口,拼命地撞门,大喊:“救命啊……”

当所有的绝招都用完以后,仍然没有找到他是德国间谍的证据,没有理由继续关押他了。平托上校只好给他签发释放证。平托上校在书中说:

“我当时绝望了……”可是他的潜意识始终引导着他的思考方向:他要证明这个坐在面前的、即将释放的人就是从德国派来的间谍。签完释放证后,他轻轻用德语说了一句:“这下你自由了。”这句话一说出口,对方的额头轻微地舒展了一下,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如释重负的表情,这个细节说明他懂德语。平托上校的眼睛像利剑一样盯着对方,对方马上意识到自己失误了,他想后悔,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约瑟夫·墨菲博士说:“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起,潜意识的力量就已经属于我们了。”许多人在拼命地改变外部世界,但忽略了内心的改造,忽略了运用潜意识的力量纠正心理的偏差和盲点。他始终弄不明白,为什么事情这么糟?为什么不和谐?为什么……心理学家和精神病专家都指出,当思想传递给潜意识时,在大脑的细胞中会留下痕迹,它会立刻去执行这些想法。一旦潜意识接受了一个想法,它就开始执行。潜意识既执行好的想法,也执行坏的想法。

有一种比较流行的方法,提倡每天清晨出门上班前,对着镜子微笑,充满信心地说:“我很快乐!我很幸福!”以此来开始这一天的工作,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有人在见客户之前,先调整好心理,自我暗示我能成功,我能做得更好,并且闭上眼睛,想象与客户愉快地交谈……这些都是很好的调整心理的方法。

“你的意识和潜意识是相互作用的,为了改造好你的外部条件,首先要改变你的内部条件。”这是一个有益的忠告。

莫做畸形的病梅——释放自己的个性

人有一种神奇的天赋,即个性魅力。个性指一个人本身具有,而其他人没有的东西。个性可以造就一个人的思想、行为以及与别人的关系。个性是人生最大的资产,迷人的个性具有一种积极的品格:与人为善;富有同情心;懂得用微笑传达力量。一个有着迷人个性的人,可以像磁石一样吸引很多人在他周围。

晚清时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写过一篇着名的散文《病梅馆记》。文章明写梅,实写人,梅即是人,人即是梅。文人画士摒弃自然的美,而追求畸形的病态美。这种审美趣味的始作俑者就是当时一班文人画士特殊的孤癖之隐。

“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是梅的盛产地。有人认为:梅以枝干弯曲为美,笔直就显不出风姿;有人认为梅以倾斜为美,端正了就谈不上有景致;有人认为梅以稀疏为美,稠密了则没有姿态。如是,文人画士心知肚明,却不好公开宣告,以这个标准约束天下的梅正常生长,又不好明里对种梅的人说,砍掉笔直的、除去繁密的、锄掉端正的,用摧残的手段来阻碍梅的生机,把它弄成病态的样子来赚钱。梅的枝干疏朗、倾斜或弯曲,并不是那些一天到晚忙碌的人想得出法子来做成的。有的文人墨客便采取隐喻的方式,把他们的心思告诉那些以种梅、卖梅为生的人,教他们砍掉端正的枝干,培养倾斜的枝蔓;把繁密的枝干除去,碰伤嫩枝;锄掉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勃勃生机,栽培出奇形怪状的梅来牟取暴利。这样一来,江苏、浙江的梅都成了病态梅。文人画士对梅的摧残是何等的惨烈啊!

我买了三百盆梅,无一不是病态梅,没有一盆是完好的。我为它们受到的摧残流了好几天的眼泪,为此我发誓要治好它们。我给它们松绑,使它们顺其自然地生长,毁掉那些禁锢它们的盆子,把梅全部种在地里,使它们再没有棕绳的束缚。我设定五年的期限,一定要使它们恢复其自然生长的天性,展现健康的形态和风姿。我本不是一个文人画士,但为此甘心情愿遭受攻击和辱骂,设立一个病梅馆储存它们。

唉!我怎样才会拥有许多的闲暇时间,又能腾出许多空闲的田地,来大量储存在江宁、苏州的病梅,穷尽我一生的光阴来治疗病梅呢?”

这是龚自珍《病梅馆记》的全文译文。

《病梅馆记》是龚自珍的名篇。文中的“文人画士”喻指当时病态社会体制和畸形的社会风气,以病为美。病梅才美,而端正、挺拔、茂密的梅反而不美。将顺其自然的美束缚起来,扼杀生机勃勃的天性,这是一种病态的审美观。

人的个性是一种天性,表现在他的兴趣、爱好和习惯中。如果束缚个性的发展,人就不会有幸福的生活,他将终身与烦恼和失意相伴。

一个烦恼的少年四处寻求解脱烦恼的良方,他为此走遍了很多地方。

这一天,他来到一个山脚下,看见在一片绿草丛中,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短笛,逍遥自在得很。他不禁心生羡慕,走上前去询问那少年:

“你这么快活,没有烦恼,真是让人羡慕。你能不能告诉我,你有什么消除烦恼的办法?”

“消除烦恼?那好办,来,你跟我学,骑在牛背上,笛子一吹,就什么烦恼都没有了。来试试看。”牧童咧开缺了一颗门牙的嘴笑着说。

烦恼少年试了一下,依然很烦恼。他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于是他又继续寻找。他走啊走,来到一条河边。河岸上垂柳依依,一位老翁坐在柳荫下,头戴斗笠,手持一根钓竿,正在垂钓。老翁口里哼着小曲儿,神情怡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