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激烈生存环境中,人们总会为了生存下来而面对一些难以抵挡的对手。只有懂得隐藏自身实力,等待时机,才能在最后的搏击中,攻对手于不备,获得胜利,到达成功的胜境。
1.做人要懂水的哲学
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明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馁也。
——引自《曾国藩心述手记》
上善若水,做人要有水一样的柔韧。曾国藩回顾自己的一生,时常说,他的长进就在于受挫和受辱之中,可上可下,能屈能伸,才能蓄气长智,才能够长久。
咸丰二年,咸丰帝钦点曾国藩为湖南帮办团练大臣,让其火速到任。当时,曾国藩正在为母亲守孝,接到圣旨,也不敢怠慢,赶紧收拾了行李,去了长沙。
在此时的长沙城里,驻扎的不仅有湘军,还有清廷的正规军,被称为绿营兵。自从清军入关,到咸丰时期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绿营兵早已没有了当年的英勇,战斗力极差。可是,清廷一向娇惯绿营兵,平日里他们不是喝酒就是吸大烟,根本就不参加正规的训练。这让曾国藩颇感为难。
曾国藩努力将绿营兵和湘军放在一起训练,可是对于平日里被纵惯坏了的绿营兵来说,让他们在烈日里训练,简直像要了他们的命一样。为此,曾国藩特意让湘军中十分出色的将领塔齐布来做总指挥,负责两支军队的训练。这样的安排引发了绿营兵将领的不满,在他们的教唆之下,绿营兵更加愤恨曾国藩和塔齐布。
平日里,因为湘军的军饷比绿营兵的高出三倍,所以绿营兵总是喜欢找湘军的麻烦,军营里也常常发生两军的械斗事件。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每一次曾国藩都会对参加械斗的湘军进行严惩,但是绿营兵的将领却对其部将犯下的错误不闻不问。这样,绿营兵更加有恃无恐地对湘军进行挑衅。
一天,塔齐布带着几个关系比较好的湘军去吃饭,恰好遇上几个绿营兵在街上酒后闹事。他们几个人看到塔齐布,就冲上来一顿拳打脚踢。血气方刚的湘军看不下去自己的将领被打,冲上去教训了那几个绿营兵。平日里绿营兵的战斗力就不强,再加上人少,只有挨打的份,他们很快就招架不住逃跑了。
待塔齐布等人吃过饭后回到营地,突然从四面冲出100多名绿营兵,将他们团团围住。塔齐布一看大事不妙,掉头就跑。绿营兵在后面一路追到了他落脚的参将府,依然没有找到塔齐布的影子,愤怒之下,一把火烧了参将府。
绿营兵的将领眼见众怒难平,就趁机点火,说了很多曾国藩的不是,结果,愤怒的士兵又冲向了曾国藩的府邸,想要杀了他。曾国藩听闻消息后,躲进巡抚衙门,才逃过了这一劫。
经过这么一闹,曾国藩心里明白,在长沙自己算是待不下去了。有人劝他上奏圣上,说绿营兵的将领不听从指挥,可是曾国藩没有那么做,他忍下了这口气,率领湘军移师衡州。在以后几个月的时间里,他很快训练出了一支颇具实力的军队。
被朝廷委以重任的帮办大臣,竟然屡屡受到他人的排挤,甚至险些丢掉性命,换成一般人也许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但是曾国藩忍了下来,他把与别人争风吃醋、勾心斗角的精力都用在了团练上,终于以一支相对强大的正规军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曾国藩平日里总是提倡为人不仅要“跳得了龙门”,享受生命的辉煌,也要能够“钻得了狗洞”,忍受生活中所遇到的委屈。其实不仅是曾国藩,凡是有大志向的人,都很能忍受命运的不公和别人给予的屈辱,都不会一味地跟别人逞强斗狠,而是从大局出发,从大处着眼。为了实现更大的目标,他们会忍辱负重,以曲求伸,等待时机,再寻找获胜的机会。其实,暂时的忍耐是为了长久的不忍耐,现在的低头只是为了以后把头抬得更高。只有把拳头缩回来,再打出去,才更强劲有力。
当今日益激烈的就业情况也是如此。很多高学历的人不见得一开始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但贵在他们能够端正心态,不妄自菲薄、不怨天尤人,能够忍受“低微卑贱”的经历,并在低微中养精蓄锐、奋发图强。
某大学的英语教师罗明,赶上学校裁员,走上了普通的销售之路。由一名荣耀至极的大学教师,一下子“跌落”咸了一个“厚脸皮”的推销员,他心理上的落差感十分强烈。
有一个朋友问过罗明关于“扫楼”的事情。那个朋友阴阳怪气地问他:“‘扫楼’是不是很威风,一层一层,挨门逐户,就像鬼子进村扫荡一样?”罗明听完这番话,内心真是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有。往事不堪回首,他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扫楼”之初的那种狼狈和艰辛。他曾经精确地统计过,他“扫楼”的最高纪录是一天内跑了10栋写字楼,“扫”了72家公司,感觉身体像散了架一样,腿和脚都不是自己的了,别说走路,连挪劝一下都很困难。那天晚上,他坐电梯从楼上下来,在电梯里,他感到自己的胃正在一阵阵痉挛、抽搐、恶心,唯一的想法就是找个清静的地方大吐一场。他经常忍受人们的白眼和奚落,这对于从小到大都一直备受尊重的他来说,该是怎样一种伤害啊!
如果推销会员卡只有“扫楼”这一种方法,那么很少有人能够坚持下去,也很少有人能够成功。但是他坚持住了,并且积极从中寻找到了诀窍。2004年初,他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销售公司。
如果故事的主人公没有经历过当年的“低人一等”,哪里会有日后的“高人一筹”呢?
人们往往总是羡慕那些成功人士能够高人一等,风光十足,却忽视了他们曾经“低微”的经历。所以,处于人生低潮的我们,不要因为现在的生活就放弃自己,只要自己肯努力,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2.处事要懂“滑字诀”
萧、韦军之调法,侍专学“滑字诀”,盖无好主意,滑乎其不得不滑也。
——引自《曾国藩的做人三十六字诀》
“滑”字既有贬义,也含有积极的含义。危急之际,它可以缓和矛盾、化解危机,是办事时一种有效的润滑剂。但误解其意者往往由此走上歧路。历代由滑而奸者,几乎无人不身败名裂,实在可叹可怖。
“滑”本意是指路面光滑、滑溜,难以站稳的意思,但引申之后则有搪塞、敷衍、瞒哄之意,也就是以“圆滑”的方式进行搪塞、敷衍或瞒哄,将事情应付或蒙混过去。
明代人吕坤在《呻吟语》中有这样一句话:“迷人之迷,其觉也易;明人之迷,其觉也难。”意思是说糊涂人虽然不大明白事理,但是只要经过开导,就可以使他们恍然大悟,因此比较容易;而那些明白人一旦犯起糊涂来,要使他们清醒过来,就很难了。
仔细琢磨,此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糊涂人比较谦虚,对他人不存在成见,因此更容易接受别人的建议和帮助,从而明白一些事理;而聪明人却不同,常常固执己见,不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一旦误入歧途,那就只能是迷上加迷了。因此,与其做那种固执己见的明白人,还不如做那种能够接受别人建议和帮助的糊涂人。
在为人处事方面,我们有时候就不妨采取这种“难得糊涂”的“滑字诀”策略。这里的“滑”即只做表面上的敷衍,而不做认真应对的态度。在某些情况下,采取敷衍的手段是一种最为恰当的方式。
曾国藩一直信奉程朱理学,对“滑”字本来是十分反感的,在他的多处言谈中,都对浮滑之人表示不满。在一般人眼里,“滑”字是贬义的。但如果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考虑,“滑”字并非一无是处,在特定条件下,它反而会发挥积极的作用。曾国藩的传世文献中,只有在给胡林翼的一封信中谈到“滑”的重要作用,并总结出一“滑字诀”。
很少有人说曾国藩为人圆滑,他自己也自诩为拙实诚信之人,极少有圆滑的表现。但他在办事过程中,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他与胡林翼所谈的萧、韦二军的调动之失,是不得不滑,可算一例。
咸丰三年(1853),曾国藩在籍办团练时,镇压起事群众。当时在益阳发生了一姓马之人造反一案,此人已被官府杀死,他的许多亲友也遭到株连,四处逃匿。后来曾国藩亲自密访调查,发现纯属冤案。关于善后处理一事,他专门给当时的湖南巡抚张亮基写了封信,提出建议。他说:“益阳马案,弟明查密访,实为冤狱,前此本未入奏,公亦不必故为掀簸,博平反之名,而无当于事理。但使各捕稍弛,渠家三十余口不必逃匿,亲信数十家不更株累,亦一办法。”
可以说这事做得不太光明,而且也不公平。本属冤狱,却不平反,令人愤慨。但曾国藩考虑得更多。因为此时他只是在籍侍郎,并无实权,也不宜过多干预地方事务。此案为地方官府所办,一旦平反,曾国藩的名声是大了,但地方官就难堪了,可能会加剧双方矛盾。同时,曾国藩主持团练后,奉行高压政策,残酷镇压,形成了一种恐怖气氛。一旦平反,官府的威信会大大降低,人心不服,也就达不到镇压的效果了。所以曾国藩主张在此事上可以“滑”一下。既不平反,也不追究其他人的罪过,不了了之。
上述事件曾国藩的做法不太光明,也不足为训。这是由于他初涉地方事务,还不如后来老练。以后做事,曾国藩主张不留痕迹。
同治六年(1867),曾国荃因参劾湖广总督官文而招来满城风雨,寝食难安。偏偏此时,曾国荃的湖北巡抚衙门失了火。曾国荃疑心是哥老会或仇家干的,恼羞成怒,急出一身病来。曾国藩劝说道:“失火之事,只可说成是打杂人不慎造成,不可张扬是会党或仇家所为。若大惊小怪,胡思乱猜,生出多少枝叶,仇家传播得以为快。惟处处泰然,行所无事。”在曾国藩劝说下,曾国荃才稳定心神,未大肆宣扬,此事也就过去了。
后来曾国藩的办事风格,已不是一个“滑”字所能概括的。他以“浑”“圆”“谦”“退”等字诀处世,由滑而圆,逐渐不留痕迹,手段又较之前高妙多了。在曾国藩的“滑字诀”中,“滑”字除了上面的几种引申义之外,更含有“融通”“变通”“机变”之意。在没有找到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之前,可以暂时采取相对来说比较恰当的方式处理事情,使之向着有利的方向转化,也就是我们时常所说的“权宜之计”。曾国藩在为官之初,正直敢言,一方面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和远见;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他不谙世故、直道而行的书生本色。他的几篇谏疏为他在朝野内外赢得了敢于直谏、忠诚为国的政治名声。曾国藩在京师为官时以敢言著称,经历许多世变后,人变得聪明起来,即对不关己的事有时装糊涂。同治时期的大太监安德海因慈禧宠信变得肆无忌惮,贪婪成性,朝野之人早有欲杀之以谢国人之心。适逢安德海出京,经直隶时,曾国藩作为直隶总督完全可以按“本朝家法”将安太监捉拿。但他知道事情轻重,不敢造次。同时,他为避免与太监相交结之嫌,对这位权势炙手可热的人避而不见。这充分说明曾国藩处事之圆通。后来安德海入山东境,终被处死。晚清人说,这一“令名本可得之曾公”,即是说曾国藩可以因此事成名。但曾国藩处事一向谨慎,尤其是在晚年,唯恐跌蹶,因而慎之又慎。
一方面,看准时机,冒着生命危险犯颜直谏;另一方面,在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明知不对,也是少说为佳。这其中除了年纪经历不同使人变得谨慎的因素外,恐怕与曾国藩的方圆之道不无关系。曾国藩的处世之道,实际上是一种灵活辩证的处世态度和方法。因此,虽然他处世中勤于功名,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恪守仁义的宗旨未改,而在做事为人上却是一生三变。综观曾国藩一生的思想倾向,是以儒家为,以百家为用。
在给其弟曾国荃的函中,曾国藩提到自己的“机权”之术,并对此感到后悔,决心更改。他在函中说道:“弟书自谓是笃实一路人,吾自信亦笃实人,只谓阅历世途,饱更事变,略参些机权作用,把自家学坏了,实则作用万不如人,徒惹人笑,教人怀憾,何益之有?近日忧居猛省,—味向平实处用心,将自家笃实的本质,还我真面,复我固有。”在这封信函中,曾国藩讲到了权宜机变,承认这是自己在仕途中不得不采取的一种策略。事实上,在许多领域,如军事领域中,这种融通、变通和机变湿得尤为重要。
谋略的运用讲究变通,最忌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在军事领域中更是应该如此。所以自古以来的著名军事家都非常强调“随时变通,不可执一”,主张灵活运用军事理论。例如孙子就说过,作战没有固定的方式,就像水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只有根据敌情变化而随机应变,才能用兵如神。
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赵国任用只知道死记军事教条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结果40万赵军被秦军击败活埋,赵国从此再也没有力量抵抗秦国的进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