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胜在孙子 赢在老子
17126300000001

第1章 孙子造势 老子立身(1)

第一节 孙子之法:创造有利条件 把握主动权

准备充分 胜算更多

[原文]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原文释意]

预见胜利有五种方法:知道可以打或不可以打的能够胜利;知道兵多和兵少的不同用法的,能够胜利;全军上下一心的,能够胜利;以有备对敌无备的,能够胜利;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国君不加以牵制的,能够胜利,这五条,是预见胜利的方法。

———《孙子兵法》谋攻篇第三

[智谋分析]

孙子说,在两方相争之时,多做准备的一方同没有准备的一方较量,必定能够取得胜利。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为:“准备充分,胜算更多”。

两军相对,准备充分的一方,就能够布阵齐整、进退有序,而没有准备的一方,则难免仓促应战、十分被动。

准备充分、筹划周密,不仅难以被敌方打败,而且能够掌握主动权,所以说,准备充分是必胜的前提。

胜在孙子智谋应用——准备充分 胜算更多

“死”诸葛亮退敌

三国时期,诸葛亮率蜀军第六次出兵攻魏,敌方将领司马懿坚持守阵不出战。因为,当时诸葛亮的大军粮草短缺,如果司马懿坚持不出战,诸葛亮的大军自然会因粮草不济而不战自退。这也正是司马懿拒不出战的原因。

诸葛亮不想前功尽弃就这样无功而返,于是,想尽办法激司马懿出战。诸葛亮派了一位使者送给司马懿一只盒子。司马懿手下的将军们,以为诸葛亮派人来下战书了。他们拥入帅帐,都紧张地注视着司马懿。司马懿先拆开诸葛亮的信,信中诸葛亮骂他身为将帅,贪生怕死,与胆小的女人一般无二。

司马懿看罢,自然心中大怒,但表面上仍然装作若无其事,又微笑着打开了盒子,里面竟是一些女人的头巾、服装之类的物品。

司马懿手下的众将们见到主帅被诸葛亮如此污辱,纷纷要求杀掉来使,立即出兵与诸葛亮决—死战。

司马懿则用孔子的一句格言作了回答:“小不忍,则乱大谋。”

他不但不斩杀来使,还盛宴相待。吃喝之间,司马懿避而不谈战事,只是询问诸葛亮的饮食、睡眠等情况。

送走来使后,司马懿微笑着对部下们说:“诸葛亮用的是激将之法,我们绝不能上当!现在诸葛亮所率的蜀军处境艰难,他因此而寝食不安,身体状态也很不好。他肯定活不多久了,只等他的死讯传来,我们就马上出战!”

司马懿命魏军继续坚守不出,诸葛亮为此非常恼火却又无可奈何。这次出兵已经一百多天了,却还没有一点进展。白天,诸葛亮与众将商议作战计划,夜里又整夜不眠地思考如何打败司马懿。由于过度的操劳,他身患重病,最后口吐鲜血死于军营之中。

蜀军将土们都悲痛万分,杨仪和姜维依照诸葛亮临终所授计策,先不发丧。他们把诸葛亮殡殓入棺后,率领蜀军起程预计返回汉中。

第二天,司马懿听说诸葛亮已死,蜀军正在后撤,他立即率领大军前去追击蜀军。半路上,他登上一座小山眺望远处的蜀军,只见蜀军军容齐整,旌旗招展,犹如诸葛亮在世时一般。这样一来,司马懿顿时怀疑诸葛亮没有死,可能是诱兵之计。

在众部将催促之下,司马懿只得继续追赶。没过多久,突然一声号响,蜀军立即停止了前进,掉头像是准备迎击随之而来的魏军,这全都是依照诸葛亮临终之计行事的。

就在司马懿心中再次升起新的疑惑时,树林之中闪现出蜀军帅旗,旗下众将簇拥一辆小车,车上端坐之人正是据传已死的诸葛亮!司马懿一见这种情景,立即下令全军迅速撤退了。蜀军直到回到安全地带,才打起白幡为丞相诸葛亮发丧。

原来,诸葛亮是真的死了,车上坐的诸葛亮只是木头人而已。一个木头诸葛亮,吓退了司马懿,使魏军失去了一个消灭蜀军的大好时机。

[一语点“睛”]

多一些准备,就多一些胜算。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早已料到司马懿会在自己死后出战,于是提前准备好了对策,结果,到没有了诸葛亮时,蜀军也没有吃亏。

胜在孙子智谋应用——准备充分 胜算更多

文彦博有备无患

宋仁宗时,文彦博和刘沆同朝为官,开始两人的关系特别亲近,彼此间称兄道弟,往来密切。

后来有人提醒文彦博说:“刘沆看上去好像很正直,其实为人阴险毒辣,满肚子都是坏水,你怎么能和他交好呢?小心日后会被他咬一口!”

文彦博听后,便开始留意观察刘沆,见他为人处事果然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在人面前说人好话,背后却又诋毁人家,认清了刘沆的真面目后,便与他疏远了,并开始对他有所防范。

当时,宋仁宗年事已高,精神不好,疾病也常常发作。有一次,宋仁宗的病又犯了,文彦博便留在宫中值班,处理政事。到了半夜,开封知府王素前来求见文彦博,说有要事禀报,文彦博考虑到宫中皇帝的安全,没有马上见他。

第二天一早,文彦博赶紧找来王素,向他询问昨晚有何事。王素说,有一名禁卒告发禁军头目要谋反,让文彦博马上抓捕他。

文彦博大吃一惊,他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万一抓错了人,自己一定会被皇上怪罪,因此他决定慎重行事。他找来禁军总指挥许怀德,就此事向他征求意见。许怀德说:“禁卒告发的这个人我最了解,他一向忠心耿耿,绝不可能有谋反之心。如果大人不相信,我可以用我的人头来担保。”

又经过一番调查后,真相大白了,原来是禁卒对禁军头目有私怨,于是诬告他。文彦博主张将禁卒斩首,以示惩戒,当时大臣们都没有异议。

此时,文彦博基于对刘沆的戒备,暗中观察了一下他的表情。只见他面露一丝得意之色,虽然是一闪即逝,却被文彦博注意到了。这让文彦博觉得事有蹊跷,思量了一番后,决定小心谨慎为上。于是在签署行刑命令时,文彦博坚持让刘沆签名。

果然,当仁宗病情有所好转时,刘沆为了扳倒文彦博,便诬告文彦博瞒着皇上,自作主张处死告发谋反的禁卒。这不禁让仁宗对文彦博产生怀疑,立即将他召来质问。文彦博当即拿出有刘沆签名的行刑命令,就这样刘沆的毒招被化解了。

[一语点“睛”]

遇事多加考虑,尽量将一切都想得更周全一些、多做一些准备事宜,方可做到“有备无患”。特别是面对复杂的事情和强大的对手时,如果将各种情况都考虑到了、事先做好准备,就不会因各种变故而吃亏了。

胜在孙子智谋应用——准备充分 胜算更多

英国人失算于日本人

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企图称霸太平洋地区,他们迫切地需要搞到英国人和美国人的密码本,这样才能够破译对方的军事密码。经过详细谋划后,日本海军谍报局选择了英国驻日本东京大使馆作为自己的下手地点。

英国人一直十分机警,平日里,大使馆内戒备森严,而保密室更是任何“外人”连看都看不到它一眼的。但是,狡猾的日本人还是通过种种途径查清了保密室的位置,又拟定了一个万无一失的行动计划。

日本人把盗窃密码的日期选定为11月11日夜——这一天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协定签订日。历年来,这一天的夜晚都要举行庆祝活动,各国驻日大使馆的官员都要去参加日本官方和民间的纪念活动,而这一天,也是英国大使馆防范最疏漏的时候。

日本方面事先有计划地制造了多起停电事件,使英国人对停电不再发生怀疑。在停电的黑夜中,日本海军谍报局人员潜入了英国大使馆一—正如所料,此时馆内无人巡逻。

谍报局人员一路顺利地来到保密室前,由职业盗贼内山千代子负责“开锁”,她的绰号为“三寸绝技”(意为“万能钥匙”),能打开当时世界上各种型号的保险柜。内山千代子只用一分钟就打开了第一道保险柜的门,又用14分钟打开了有明、暗两把锁的第二道门,用50分钟打开了整个保险柜,顺利地拿出了沉甸甸的密码本。

日本谍报局人员将所有的密码本一一拍照后又照原样放回,内山千代子把保险柜锁好,退出保密室后,又把保密室的门锁好。

日本谍报局人员退出英国大使馆后,英国大使馆的大、小官员们毫无察觉地在官方和非官方的宴会席上跟日本人举杯畅饮着。

[一语点“睛”]

虽然英国大使馆内戒备森严,但精明无比的日本人还是通过多方准备,成功地窃取到了英方的密码本。百密必有一疏,日本人的充分准备,取得了见缝插针之效。

胜在孙子智谋应用——准备充分 胜算更多

施特劳斯的“退场曲”

施特劳斯是闻名于世的音乐大师。

1872年,施特劳斯曾率领他的交响乐团赴美国演出,观众如潮。每到演出,观众们都听得如醉、如痴,第一曲结束后,场内便是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接下来观众们会高呼:“施特劳斯先生,再演一首!”

可是,又一曲之后,观众仍不肯罢休,高呼:“再演一首吧!”

又一曲之后,热情的观众还是狂呼:“请再演一首,就一首!”

于是,再演一首……

施特劳斯和他的乐团成员们既高兴又忧虑。有这么多“知遇”,实在让人兴奋!可是,每天都演出到深夜.人人都精疲力尽。长此下去,根本就坚持不住。但是,又不能挫伤观众的热情,使观众扫兴。如何是好?

施特劳斯很有才智,想出了一个绝好的办法。他很快又创作出一支优美的新曲。在第二天演出时,当计划中的最后一支曲子演奏完毕,在观众热烈的欢呼声和恳请中,施特劳斯开始演奏这只新曲一—观众们静静地聆听着。

忽然,只见施特劳斯的指挥棒轻轻一挥,小号停止了吹奏,一名小号演奏家悄悄地退场而去。过了一会儿,在一个节拍与一个节拍的过渡处,施特劳斯的指挥棒又是轻轻地一挥,一位中提琴演奏者停止了演奏,悄然退场……

在乐曲的进行当中,乐手们一个一个地退下了场,而演奏却仍在继续。当最后一位乐手也停止演奏退下场后,施特劳斯微笑着转过身来,彬彬有礼地向观众们深深地鞠了一个躬,然后大踏步走下舞台,紧接着大幕徐徐落下,观众们再次暴发出热烈的掌声。

[一语点“睛”]

施特劳斯在处理退场这一问题时,变被动为主动,准备好新编的“退乐曲”将乐团成员们一个一个地“送走”,这样,热情的观众们就无法再阻止乐团退场了。这样既不会挫伤观众们的热情,又能让观众们理解和接受。

胜在孙子智谋应用——准备充分 胜算更多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高明计划

犹太人罗斯柴尔德家族曾经是欧洲最大的金融财阀,曾经控制欧洲经济命脉200余年。但是到了第四代,他们遇到了世界经济大萧条和政治上的严重威胁。

1933年,希特勒成立第三帝国,欲吞并奥地利。希特勒是一个狂热的反犹太主义者,所以奥地利的犹太人纷纷逃亡,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大部分成员也有计划地撤离了,而路易·拿撒索尔男爵为了保护罗斯柴尔德家的财产,坚持留在了奥地利的维也纳。

德国吞并奥地利后,路易·拿撒索尔男爵被希特勒逮捕了。希特勒企图以路易男爵作为筹码,进而夺取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奥地利的一切资产和特权:释放男爵的条件是取得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奥地利的一切财产,以及其所持有的维克威兹公司的全部股权。

维克威兹公司是全中欧最大的煤矿和制铁联合企业,位于捷克,是希特勒最想得到的。

早有准备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两年前,就把维克威兹公司的股权移至一家英国公司的名下了。而英国的这家公司实际上也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开设的。

罗斯柴尔德家族提出的条件是:男爵获释之后,可以以300万英镑的价钱出让维克威兹公司的管理权。希特勒听后暴跳如雷,没想到竟有人敢伸手向他要钱!

于是,希特勒武装入侵捷克,占领了维克威兹公司。直到此时,希特勒才知道该公司已处在英国的保护伞之下。国际法面前,谁也没有办法,希特勒强占维克威兹公司的计划落空了。

最终,希特勒只好以290万英镑的代价收购维克威兹公司,路易男爵也得到了安全释放。

[一语点“睛”]

罗斯柴尔德家族之所以在大难来临时没有倾家荡产,全在于事先有了周密的安排、充分的准备,迫使不可一世的希特勒最终屈服,拿出巨款做为交换条件,使罗斯柴尔德家族不至于血本无归。

胜兵先胜 技高一筹

[原文]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原文释意]

善于作战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放过击败敌人的机会。所以,胜利的军队通常是先造成胜利的形势,而后才同敌人交战。失败的军队往往是先冒险同敌人交战,然后企求侥幸取胜。

———《孙子兵法》形篇第四

[智谋分析]

孙子说,如果先创造出胜利的形势,再同对方较量,那么,就会必胜无疑了。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为:“胜兵先胜,技高一筹”。

取胜,有易胜和难胜之分,有的为易中取胜,有的则是难中取胜。很显然,易中取胜是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心血和精力的,难中取胜则难免劳民伤财。

若是按孙子所说,事先创造出胜利的形势,再同敌方交战,那么,就等同于易中取胜了,可以说这是一种高明的对敌策略。

胜在孙子智谋应用——胜兵先胜 技高一筹

陈胜称王

公元209年,朝廷征召一批农民去渔阳戍边,陈胜、吴广被任为屯长,一行九百多人途中在大泽乡驻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