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品读老子领导之道
17126000000033

第33章 德经(10)

第六十三节

[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译文]

以“无为”的态度去作为,以“无事”的方式去做事,有味要像无味。无论别人对我有多大的怨与仇,我都要报之以德。解决困难的事要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做大事情要从细小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难事,要从容易做起;天下的大事,必定由小事开始。

圣人看上去好象不在做大事,所以最终能够做成大事。轻易应诺别人的要求,一定很少遵守信约;把事情看得太容易,遇到的困难就一定多。因此有“道”的圣人遇到事情都把它看得艰难,所以才永远没有困难。

[本章要旨]

本章前半部分讨论无为的思想,后半部分讨论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问题。

[评析]

本章讨论无为的思想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问题。本章老子主要阐述了做事原则,大是由小积累而成的,做大事应由做小事开始,这不但对教育当时人,而且对我们现代人仍有极强的教育意义。

[实例应用与分析]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能成就大局

《道德经》中的“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原意是:做大事情要从细小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难事,要从容易做起;天下的大事,必定由小事开始。圣人看上去好象不在做大事,所以最终能够做成大事。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理解为:“细节能成就大局”。

老子的话,总是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他指出了困难与容易、大事与小事的辩证关系,告诉人们,克服困难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干一番大事要先从小事、细节开始努力。事实正是这样的,很多至关重要的大事情,成与败往往是由细节决定大局的。因此,做大事不能不重视细节,成就大业不能不重视小事。

有位智者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不会做小事的人,很难相信他会做成什么大事。做大事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是由小事的成就感积累起来的。可惜的是,我们平时往往忽视了它,让那些小事擦肩而过。”

所以说,有做小事、重细节的精神,才能够产生做大事的气魄。每一件大事都是由无数个细节积累而成的,而某些细节则能够直接决定了大局的成与败。

在很多关键时刻,如果能够在问题的细节上下功夫,那么,就极有可能扭转大局,使事情峰回路转,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因为,细节往往影响和决定着大局。

东汉末年时,天下大乱。为了统一天下,平定不服从统治的诸侯,丞相曹操长年领兵讨伐诸侯。

这一年,曹操统兵十五万讨伐张绣。当时正是盛夏三伏天,骄阳如火,天气干燥,而行军路上都是远离了水源的荒山野岭,根本找不到一滴水。因为长途跋涉和干渴难耐,兵士们一个个都显得有气无力、垂头丧气的,以致队伍渐渐七零八落,行军速度越来越慢。

曹操骑在马上,看到这幅情景,心中十分焦虑。他皱着眉头,苦思良策,走着走着,他忽然心生一计。只听他拿令旗指着前方说:“将士们,坚持一会儿,再往前面走一段路,就有一大片梅子林了!绿荫荫的树上结满了青梅,又甜又酸,吃到嘴里可以解渴。快点走啊!”

曹操手下的兵士们一听,腮帮子都酸了,嘴里立刻涌出了唾沫,顿时个个精神抖擞,走得飞快,最后及时到达了战场。

曹操“望梅止渴鼓士气”的良策,一方面固然是来自于他敏捷的思维,另一方面又与他对细节的注重有着重要的关系。他能敏锐判断出士气低落的根本原因,然后迅速作出反应,这才能用一个小小的细节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否则,在当时的情况下,兵士们能不能如期到达战场就很难说了。

两军相争之时,一般情况下都看重双方将领的能力高低,双方兵力的强弱差距,孰不知,如果能够对细节加以重视,也是交战取胜的筹码呢!

三国时期的贾诩,就是一个注重细节的人,常常利用细节获取胜利。

贾诩是张绣的谋士,当时曹操频频攻打张绣,有一次曹操领兵撤退时,张绣要亲自带兵追击,贾诩劝告张绣说:“不能追击,如果追击,必定失败。”

张绣认为自己兵力雄厚,因而没有听从劝告,执意进军和曹军交战,果然大败而归。

这时候,贾诩又对张绣说:“请主公赶快催促部队再追上去,再交战一定胜利。”张绣听从了贾诩的话,就召集了被打败的士卒赶上去追击曹军,经过一番激战,果然得胜而回。

张绣不禁感到十分奇怪,忍不住问贾诩:“我起初用精兵追击曹操后退的部队,您却说一定失败;后来再用战败了的士卒追击他打胜了的部队,您又说一定能打败他们,结果都正如您所说的一样。为什么情况相反却都应验了呢?”

贾诩回答说:“道理其实很简单。将军虽然善于用兵,但却不是曹操的对手。他们的部队刚撤走时,以曹操的为人必然亲自断后,您的追兵虽然精锐,但根本不是敌方的对手,所以我知道您一定失败。而曹操这次发兵,兵力没有完全消耗完他却主动撤退了,而且没有乘胜追击,一定是因为国内发生了变故。

这样,他们打败了您头一次的追兵后,一定会轻装急速回军,仅仅留下极少的将领断后,所以虽然是用被打败的士卒再次追击,但我方仍占优势,所以说一定会取得胜利。”

张绣听了,不禁对贾诩心悦诚服。

为什么贾诩能够如此料事如神呢?只不过他注意细节,将细节进行了正确的分析而已,所以成功地预言了第一次追击的失败、断言了第二次追击的成功。由此可见,细节能够成就大局。

有些时候,之所以会出现混乱的局面,影响了大局,都是因为细节处理得不周全,才给了一些人以可乘之机。如果在细节上把握好了,就会有效地杜绝问题的发生了。

北魏明帝时,曾有一段时间朝政比较混乱,许多人都借此机会涂改军功簿,或趁机冒名顶替,或自己主动更换。

尚书左丞卢同对勋书一一进行核实后,发现军功簿上约有三百多人都作了弊,这是非常严重的行为,必须想办法杜绝。于是,就开始在细节上下功夫了。

卢同请求皇帝下诏派专人重新整理吏部的勋簿:将勋簿的登记按功名与级别统一规划,全部排好,然后让本曹尚书盖上朱印,再分制成两份,一份留在吏部,一份存于兵局。这样两处分别掌管,再作弊涂改就会露出马脚了。

还有一点,从前的军功簿上只列姓名,而没有写明个人的籍贯和个人的具体情况,这就为冒名顶替开了方便之门。因此,他要求以后在勋簿上注明个人的籍贯、官职、官名、履历等,这样一来,就再也难以冒名顶替了。

有些问题,只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就完能够弥补失误,杜绝后患,而保全大局了。

有的事情看起来很难办,但是一旦能够找到问题的根源,处理好关键处的细节,那么,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东汉初年,汉军大举西征,攻打到了今甘肃一带的隗器。当时,驻守隗器的部将名为高峻,拥有上万的兵力,据守于高平第一城。

后来,在汉军的政治招降和军事进攻之下,高峻投降了汉军,被封为关内侯。不料,汉军退兵不久,高峻又反悔而回归了隗器,拥兵高平。于是,光武帝刘秀下令建威大将军耿弁率兵去攻打高平。

这一次,高峻宁死不降了,汉军虽围攻高平近一年,但没有什么进展。建武十年,光武帝御驾亲征,发誓要攻下南平。但很快就发现,高平易守难攻,所以不得不派寇恂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去劝说高峻投降。

高峻见到光武帝的劝降信后,也有些投降的意愿了。于是,就派军师皇甫文出城会见寇恂。皇甫文对寇恂非常无礼,惹怒了寇恂,就下令将他杀了。

皇甫文被杀后,高峻很快就投降了汉军。事后有人问寇恂:“为什么你杀掉了使节,而高峻反倒投降了呢?”

寇恂回答说:“皇甫文是高峻的心腹、重要的谋士,高峻一直都很听从他的意见。看皇甫文那副傲慢的态度,就知道没有投降的诚意。如果不杀他,他回城后还是会鼓动高峻固守而不投降的。杀了他,高峻就没有了靠山,只好投降了。”

原来,寇恂杀皇甫文是自有用意的,这是成功劝降高峻的必要前提。

在劝降高峻的过程当中,直接导致成事的,就是杀掉皇甫文。可以说,杀他,则事成;不杀,则事败。就是这样一个细节,就直接关系到了汉朝的西征的成与败。

按理说,两军对垒强者胜,但有些时候,偏偏是强者败了,而弱者胜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弱者巧妙地安排了一些有助于取胜的细节。

东汉安帝元初二年,数十万之多的羌兵围攻武都附近的赤亭,与武都太守虞诩的三千汉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当时,双方的兵力相差悬殊,但虞诩没有惊慌,沉着应战。他之所以能够在强敌压境的情况下稳住阵脚,是因为心中有数,早已想好如何在细节上下功夫,以此来搏得胜利。

虞诩下令,先不要使用强弩,只用小弩射敌。羌兵见城中汉军的弓弩并不强,就无所畏惧地扑向汉军的城垒。随即,虞诩下令改射强弩,以二十个士兵为一组,每组集中弓弩只射一人,这样一来,就能够每射必中了。这是羌兵没有料到的,很快就四下撤退,混乱地败下阵去。

经过这一场对阵,羌兵的锐气被大大地挫伤了,不敢再轻易进攻汉军,只是在强弩的射程之外安营扎寨,企图长期围困汉军于赤亭城。

虞诩又在细节上动了心思,他集中所有的士兵,命令士兵列队从东门出,北门进,进入北门后,换一套服装再出东门,如此循环往复,看起来城内的三千汉兵就成了数万之众。这让羌兵感到很恐慌,于是产生了退兵的打算。

虞诩料定羌兵会退,就事先派出五百多兵出城埋伏在羌兵撤退的必经之路上。后来,在羌兵撤退之时,事先埋伏好的汉军与城中的汉军一同出击,使羌兵腹背受敌,虽人数众多,仍大败而归。最终,虞诩的汉军以少胜多,从此解了赤亭之困。

有些时候,策划好细节,其作用是非常重大的,可以起到“一巧破千均”之效,使事情峰回路转、则坏变好,最终获取胜利。

第六十四节

[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译文]

事物在安定的时候容易维持,事物还没有出现变化的迹象时,容易对付。事物脆弱时容易分解,事物还微小时,容易分散。要在事情还没有发生变化时就把它做好,要在混乱还没有产生时就把它治理好。需要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长成;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土开始堆积而成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想有作为就有失败的可能,拿着的东西就有失掉的危险。

因此有“道”的圣人无为而治,所以不会失败。不拿东西,所以不会失去。人们做事情,常常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如果在事情要完成的时候也能像事情开始时那样谨慎,就不会有失败的事情了。

因此有“道”的圣人把没有欲望作为欲望,不稀罕难得的东西;把没有学问作为学问,挽回众人在修道上的过错。用这个原则辅助万物自然发展,不敢有一点勉强。

[本章要旨]

本章阐述“慎终如始”的处事原则,并重申自然无为的思想。

[评析]

本章阐述“慎终如始”的处事原则,并重申自然无为的思想。“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其消极、不可取的。

[实例应用与分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立大志无畏起点低

《道德经》中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原意为:需要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长成;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土开始堆积而成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理解为:“立大志无畏起点低”。

老子的大智慧常常有着世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他能看透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得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宝贵结论,以此开导世人。每一个“大”都是由“小”开始的,那么,对于胸怀大志的人来说,即使奋斗的起点很低,也不必心存恐惧,只要积极努力,终将有所成就甚至攀登人生高峰。

古往今来,能成就大事业的人,没有不是从立志开始的。“立大志无畏起点低”,只要坚定志向,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就能取得胜利和成功。

历史上,不甘贫贱、不畏艰难,通过奋力拼搏最终改变自己命运的人不在少数,他们的人生经历能够使人深受启发。

秦国丞相李斯在没有发迹之前,曾在家乡县衙当差。那时他不过是个小吏,被别人呼来唤去,因而忍受了不少屈辱。

李斯是胸怀大志之人,不满于现状,常对人说:“做人要做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像我这样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

有一次,李斯去茅厕方便,看见茅厕中的老鼠又瘦又小,继而想起自己在仓库中看到的老鼠个个都膘肥体胖,不由感叹到:老鼠有胖有瘦,只因为它们所处的环境不同;人有尊有卑,只在于人们的地位高低有别。老鼠本来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人和人之间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异,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完全在于他们所追求的目标有大有小啊。

后来,李斯辞去了小吏之职,到兰陵拜当时的大儒荀子为师,开始学习帝王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