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品读老子领导之道
17126000000013

第13章 道经(13)

卫青不但在政治上忠于朝廷,就是在一些生活私事上,也完全听命于汉武帝,尽量顺应皇帝的心意。卫青被拜为大将军以后,平阳公主的丈夫曹寿得了恶疾,回到自己的封国。平阳公主遂独居。她同身边的人商量诸侯中谁可以做她的丈夫。左右的人都说大将军卫青最合适。

公主笑着说:“他当年是我的骑奴,常常侍候我出出进进的,你们为什么偏偏说他合适呢?”

众人赶忙解释说:“现在大将军的姐姐是皇后,他的三个儿子又都封了侯,富贵甲于天下,公主您可不能再小看他了。”

于是,公主同意了,并通过卫皇后示意皇上,汉武帝亲自发话,卫青便由当年的骑奴变成了主人的丈夫。

有一次,卫青大胜归来,汉武帝赏赐给他千金。出得宫门,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拦住他的车驾,对他说:“现在王夫人正得皇上宠爱,但她的娘家很贫穷。如果您能拿出赏赐的一半,送给王夫人的娘家,皇上一定会高兴的。”卫青欣然同意了,派人把五百金送到王夫人娘家。汉武帝得知后,极为欢心。

卫青虽然声名赫赫、权倾朝野,为人却始终谦恭退让、礼贤下士,这使得他在仕途上终身无虞,死后得以陪葬在茂陵之旁。

卫青出身十分卑贱,母亲为奴仆,同时自己又是私生子,并没有任何地位和名份,因此在他整个少年时期,都处于被欺凌与被侮辱的境况之中。这种经历对他的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此时之“卑”,是被迫,也是自觉,这使得他既能忍辱负重,又能刚毅奋发。他因此而养成的有胆有识、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无疑对他后来的建功立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卫青把功名权势看作身外之物,他做事始终能做到不骄不躁,这使得他一生始终处于一种上升或平稳的状态,在他身上从未发生过那种功臣因功自傲而酿成的悲剧。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生活中,不管自己身处怎样的优势中,都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做到不骄不躁。

谦虚者总能得到别人的帮助,而骄傲者最终只会被抛弃。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官渡之战中两个不同性格的领导者得到的不同命运,就很能说明“骄兵必败”的道理。

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农民大起义被镇压下去以后,各地州郡大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也纷纷组织私人武装,占据地盘,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转入争权夺利、互相兼并的长期战争。

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建安三年(198年),袁绍击败公孙瓒,占有青、幽、冀、并四州之地。建安元年,曹操把汉献帝挟持到许昌,形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取得政治上的优势。

随后,曹操消灭了袁术和吕布,从此势力西达关中,东到兖、豫、徐州,控制了黄河以南,淮、汉以北大部地区,从而与袁绍形成沿黄河下游南北对峙的局面。袁绍的兵力在当时远远胜过曹操,自然不甘屈居于曹操之下,他决心同曹操一决雌雄。

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10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昌,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袁绍举兵南下的消息传到许昌,曹操部将多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但曹操却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认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于是决定以所能集中的数万兵力抗击袁绍的进攻。

随后,曹操采取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战略方针迎战袁绍大军。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袁绍发布讨曹檄文,二月进军黎阳,企图渡河寻求与曹军主力决战。他首先派颜良进攻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企图夺取黄河南岸要点,以保障主力渡河。四月,曹操为争取主动,求得初战的胜利,亲自率兵北上解救白马之围。

此时,谋士荀攸认为袁绍兵多,建议声东击西,分散其兵力,先引兵至延津,伪装渡河攻袁后方,使袁绍分兵向西,然后遣轻骑迅速袭击进攻白马的袁军,攻其不备,定可击败颜良。曹操采纳了这一建议,袁绍果然分兵延津。曹操乃乘机率轻骑,派张辽、关羽为前锋,急趋白马。关羽迅速迫近颜良军,颜良仓促应战被斩杀,袁军溃败。

曹操解了白马之围后,迁徙白马的百姓沿黄河向西撤退,袁绍率军渡河追击,军至延津南,派大将文丑与刘备继续率兵追击曹军。曹操当时只有骑兵六百,驻于南阪(在白马南)下,而袁军达五六千骑,尚有步兵在后跟进。曹操令士卒解鞍放马,并故意将辎重丢弃道旁。袁军一见果然中计,纷纷争抢财物。曹操突然发起攻击,终于击败袁军,杀了文丑,顺利退回官渡。

袁军初战失利,但兵力仍占优势。此时的袁绍并没有重新对战局进行分析,而是一味的傲慢行事,并没有把曹操放在眼里。

同年十月,袁绍又派车运粮,并令淳于琼率兵万人护送,屯积在袁军大营以北约二十公里的故市、乌巢。恰在这时,袁绍谋士许攸投降曹操,建议曹操轻兵奇袭乌巢,烧其辎重。曹操立即付诸实行,留曹洪、荀攸守营垒,亲自率领步骑五千,冒用袁军旗号,衔枚缚马口,每人带一束柴草,利用夜暗走小路偷袭乌巢,到达后立即围攻放火。

袁绍听说曹操袭击乌巢,又做出错误处置,只派一部兵力救援乌巢,用主力猛攻官渡曹军营垒。哪知曹营坚固,攻打不下。当曹军急攻乌巢淳于琼营时,袁绍增援的部队已经迫近。曹操励士死战,大破袁军,杀淳于琼,并烧毁其全部粮草。

乌巢粮草被烧的消息传到袁军前线,袁军军心动摇、内部分裂。曹军乘势出击,大败袁军。袁绍仓惶带八百骑退回河北,曹军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七万余人,官渡之战就这样以曹胜袁败而宣告结束。

官渡之战是袁曹双方力量转变、当时中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曹操从不自以为是,所以能在用人上广纳贤士,因而赢得众人捧;反观袁绍,骄傲轻敌,刚愎自用,从不把他人的谋略放在眼中,最终导致人心离散,以致最后溃败。

由此可见,骄傲自满者都不会有好下场,而谦虚谨慎遇事又不骄不躁者,都能取得较大的成就。因此,慎终如始,人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做人应该不骄不躁!

第二十五节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文]

有一个混混沌沌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了。它寂静得没有一点声音,空虚得没有一点形体,它独立长存永不衰竭,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它可以算做天下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只能称叫它为“道”,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止,运行不止而广阔辽远,广阔辽远而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君王也大。宇宙有四大,而君王是四大之一。王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则纯任自然,以它自己的样子为法则。

[本章要旨]

本章描述道的特征。

[评析]

本章描述道的特征。老子将天地万物的产生归结于自然之“道”的运动,进一步说明“道”是独立的、客观的、永恒先天地而存在的精神实体。希望理想中的统治者要效法“道”,要“无为而治”。

第二十六节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其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译文]

稳重是轻浮的根基,宁静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圣人整天行走不离开载有生活用品的车辆。虽然有华丽的生活,却超然物外、不沉溺在里面。

为什么身为大国的君主,却以轻率躁动的行为来治理天下呢?轻率就会失去根基,躁动就必然丧失君王的风范和主宰。

[本章要旨]

本章举出重与轻、静与躁两对矛盾,并在矛盾对立双方之中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

[评析]

本章举出重与轻、静与躁两对矛盾,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他认为轻与重的对立,重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躁与静的对立,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可贵之处,告诫人们要“戒轻戒躁戒骄戒躁”。

[实例应用与分析]

轻则失根——行事要沉稳慎重

《道德经》中的“轻则失根,躁则失君”原意为:轻率就会失去根基,躁动就必然丧失君王的风范和主宰。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理解为:“行事要沉稳慎重”。

老子说的没错,凡是不能沉稳慎重行事的人,早晚要吃大亏。轻则失人心,重则遭遇惨败。

沉稳慎重行事,不仅能顾全大局,还可以使自己得到保护,智者往往能悟透这其中的道理,因此做事不骄不躁、沉稳干练。

阴险小人为了达到目的,往往会采取惹人发怒的卑鄙手段,他们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对方失去理智,进而犯下大错。人们若不防范他们的这一毒招,代价就昂贵了。

唐朝的大将郭子仪是个大功臣,他带兵平定安史之乱,击退吐蕃的人侵,在朝野都有很高的威望。

奸臣鱼朝恩嫉恨郭子仪的功劳,他多次向皇帝进谗,百般攻击他。郭子仪面对诬陷,却是心平气和,没有一点愤怒的样子。他手下的将士认为他懦弱,对他说:“你手握重兵、功高无比,如果不让那些小人得到惩罚,他们会更加无所顾忌。你只要一声令下,我们定会为你伸冤,杀了朝中奸人”。

郭子仪制止他们说:“现在国家有难,我又担任军中统帅,责任重大。倘若随便发怒,和奸小相抗,敌人就有机可乘了。自古就有忠有奸,我不能因为私怨而坏了国家大事啊,希望你们明白我的苦衷。”

郭子仪高风亮节,鱼朝恩却认为他软弱可欺,他对自己的死党说:“郭子仪只不过是个武夫,他只会行军打仗,哪里懂什么权谋?他现在不敢喊冤叫屈,分明是害怕我,我只要再加把劲,就一定能扳倒他。”

一次,郭子仪在战场上小有失败,鱼朝恩便诬陷他用兵不利,结果朝廷夺了他的兵权,把他召回朝中,改任闲职。人们很为他感到不平,郭子仪反倒安慰众人说:“我出征在外多年,身心劳累,回朝正好可以歇息调养,这并不是什么坏事,你们应该为我高兴才是啊!”

郭子仪的儿子心中愤怒难平,他生气地对父亲说:“奸人变本加厉,现在父亲的兵权也没有了,难道父亲还要忍吗?父亲如果当初和他们对着干,就不会落到这个地步。”

郭子仪教训儿子说:“我身为统帅,皇上总会对我心存戒备。奸人害我,是因为奸人深受皇上的信任,他们才敢对我下手。我若不加忍耐,事情只会更坏。他们苦苦相逼,就是想让我走入他们的圈套啊!”

郭子仪猜想得一点不错,鱼朝恩等人就是想逼迫他抗争,他们好借机把郭子仪置于死地。郭子仪没有上当,躲过了大的劫难。后来,鱼朝恩又派人挖了郭子仪的祖坟,郭子仪还是忍住了。鱼朝恩虽气极败坏,却始终无法除掉郭子仪。

郭子仪英雄一世,后代发达,不是无缘无故的。单从他的“忍”功来看,一般人就会甘拜下风。他做事沉稳、不易冲动,所以最终得以善终。

一心为公的人往往容易受到他人的妒嫉,由此使自己陷于矛盾之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这样的不平之境要能忍受,否则稍有不慎,就会让小人得意,自己反而会受到更大的打击。

西晋的石苞面对不平时坦然相对,使晋武帝终于自省,也消除了自己的不平之境。

石苞是西晋初期一位著名的将领,晋武帝司马炎曾派他带兵镇守淮南,在他的管区内,兵强马壮。他平时勤奋工作,各种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当时,占据长江以南的吴国还依然存在,吴国的君主孙皓也还有一定的实力,他常常伺机进攻晋朝。对石苞来说,实际上担负着守卫边疆的重任。

在淮河以北担任监军的人叫王琛。他平时看不起贫寒出身的石苞,又听到一首童谣说:“皇宫的大马将变成驴,被大石头压得不能出。”石苞姓石,王琛就怀疑,这“石头”就是指石苞。于是,他秘密地向晋武帝报告说:“石苞与吴国暗中勾结,欲行造反。”

在此之前,风水先生也曾对武帝说:“东南方将有大兵叛乱。”等到王琛的秘密报告上去以后,武帝便真的怀疑起石苞来了。

正在这时,荆州刺史胡烈送来关于吴国军队将大举进犯的报告。石苞也听到了吴国军队要进犯的消息,便指挥士兵修筑工事,封锁水路,以防御敌人的进攻。武帝听说石苞修筑工事的消息后更加怀疑起来,便对旁边的人说:“吴国的军队每次来进攻,都是东西呼应,两面夹击,几乎没有例外的。难道石苞真的要造反吗?”

凑巧的是,石苞的儿子石乔担任尚书郎,晋武帝要召见他,可他一直因故没有去,这就更加引起了武帝的怀疑,于是,武帝决定秘密派兵讨伐石苞。

王琛的诬告、武帝的怀疑,石苞一点都没有因此乱了分寸。他沉着冷静地想:“我对朝廷一向忠心耿耿、坦荡无私,是因为小人的陷害才使武帝冤枉了我,我既然问心无愧,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于是,他卸下身上的武器,步行出城,等待武帝的处理。

武帝看到石苞的举动后,顿时醒悟过来,他想:讨伐石苞到底有什么真凭实据呢?如果石苞真要反叛的话,他既然已修好了工事,怎么不作任何反抗呢?想到这里,武帝的怀疑一下子都消失了。

后来,石苞回到朝廷,受到了晋武帝的优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