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烟台饮食文化纵览
17122100000023

第23章 烟台美食典故(5)

当时,有一位扬州刘姓巨贾在烟台港做货运贸易,宴客必到梅兰阁。来的多了,伙计们都知道这位刘姓富商爱吃甜菜,上菜时厨师们总不忘配带一碗糖稀一同上桌。有一天,刘姓富商又在梅兰阁宴客,而恰好这一天梅兰阁刚来了一名小伙计,上菜时,慌慌张张把一碗糖稀全洒到“酥炸黄花鱼”里,小伙计怕被辞工,咬咬牙不声不响地给端上桌。正在小伙计心里忐忑不安时,没想到不但未受到客人责骂,刘姓富商还连连称赞此菜别有风味。此后,刘姓富商每次在梅兰阁宴客,厨师们必在“酥炸黄花鱼”里浇上糖稀,美其名曰“糖酥黄花鱼”,并对外出售此菜。后来,又有一群在烟台做生意的山西老客,他们到梅兰阁吃饭也是每餐必点该菜。山西老客吃“糖酥黄花鱼”时,往往要求厨师在浇汁时多烹点醋。梅兰阁的厨师为讨好山西老客,不但选用一斤半至二斤的新鲜黄花鱼烹制,还在炸制时故意让鱼挺身翘尾并名之曰“鱼跃龙门”。这一改制,不但令山西老客十分满意,而且也大受其他就餐客人的欢迎。从此以后,该菜就成了梅兰阁镇店名菜之一,正式定名曰“糖醋黄花鱼”。

莱州生炝梭子蟹

莱州地近渤海,有海湾名“莱州湾”。莱州湾盛产“三疣梭子蟹”,汛期一年两次。春汛在小麦将熟时,名为“麦黄蟹”;秋汛在大豆结夹饱满时,名为“豆黄蟹”。

莱州人善捕蟹也善食蟹。食蟹最讲活鲜,同时又分季节,讲方法。流行的谚语是“夏吃尖脐秋吃圆”。初夏的麦黄蟹,美在鲜嫩。这种蟹鲜味集中体现在尖脐的公蟹身上,此时尖脐蟹为上品,圆脐的母蟹次之。中秋的豆黄蟹,美在香浓,这香浓之味来自圆脐母蟹,所谓“八月的蟹子顶盖肥”,指的是母蟹满壳的蟹黄,此时自然母蟹为上品,公蟹次之。母蟹产卵后,空卵成一朵花仍附在身上,渔民称此为“戴花”,这“花”儿鲜食无滋味,但取下晒干,敲碎做汤,却又滋味重返,很好吃。

还有一种特异的美味,是蟹子蜕皮时,不知受了什么干扰,外边的不及脱下,内里又生一层,渔民呼为“二夹皮”。将蟹蒸熟后,剥去外皮,内里一层皮柔韧香鲜,胜过多少海味,只是此蟹极少,万分难得。

莱州有生吃蟹子的方法,外乡人没有亲见,传为奇闻。这种特制的生蟹,当地人称做“生炝梭子蟹”。制作的季节多在菊花开放的秋日。加盐加佐料煮腌蟹汤水,冷却后,装进坛子里,取鲜活蟹子放入汤中,令其饱饮一腔,香味内浸。然后,封紧坛口,20天后便可以食用。不过,渔民们多爱把这种美味放到大雪纷飞的时日,到那时开坛取蟹,鲜香之气,溢满一室,大碗喝酒,吮生蟹当肴,个中人觉得神仙不换。

“坛子肉”香溢港城

陶烹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烹饪的重要历史阶段,它的出现与饮食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从《古史考》中记载的“黄帝时有釜甑,饮食之道始备”,到“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说明陶制品的产生和火的使用一样,为先人熟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山东龙山文化出土的黑陶容器及酒具,证明早在史前时期山东的制陶工艺就已经相当先进。山东黑陶具有长时间耐数百度高温的特点,这为制作难熟的肉食提供了条件。随着社会的进步,陶器也越来越先进,人们不仅制作各种陶制餐具、酒具、茶具及各种容器,而且还制作陶制炊具。现在仍在使用的陶制炊具就有砂锅、陶坛、陶罐等,而吃砂锅、吃瓦罐至今仍被追求美味的现代人所喜爱,烟台传统陶烹美食“坛子肉”即为明证。

坛子肉,是将猪肉装在特制的坛子内,以坛子为主要烹制工具制作而成的菜肴,清末民初,在烟台街上、市肆小馆中成为有名的风味小吃。据老人们回忆,当年多是流动摊点,经营者先在家中做好后,前面放一坛坛子肉,后面放一坛大米饭,挑着到浴池、旅馆和交通要道口叫卖,很受市民喜爱,因多是配米饭出卖,百姓顺口称为“坛子肉干饭”。二、三十年代,这种流动饭食摊点很多,据《烟台概览》记载:埠内“一般投机经营者,多改变方针,小吃饭馆,应运而生。饭菜从丰,定价低廉,不嫌利小,但求多卖。人们邀三五知友小酌,费资极小……其他如德春居、福源居、定兴园、宴乐斋之坛子肉,独树一帜。”同期山东其他地区也有经营,但制法大同小异,都是把坛子洗净,放进切成核桃大小的带皮猪肉,再加人深色酱油、冰糖、肉桂和白煮肉的原汤,将装好的坛子搬到火眼上,用中火烧开,坛口盖上盘子,改用小火煨炖约3个小时,至汤浓肉烂即成。煮成的坛子肉,虽烂而不糜,成块而不化,入口则消。颜色红中透亮,带有清香的气味,有别于一般的炖肉。

话说蓬莱小面

“文登包子福山面,宁海州里喝脑饭。黄县肉盒烫面饺,蓬莱小面滑爽鲜。”

蓬莱小面系蓬莱传统名吃,历史悠久。它是在福山拉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地方名吃,因每碗的面坯只有一两,而面卤特别多,卤多面少,为与福山拉面区别,故称“蓬莱小面”。据传民国时期蓬莱人于宝善在蓬莱县城西街路北设址开店,聘衣福堂为厨。衣福堂祖籍栖霞,13岁学厨,自营过挑担拉面,与人合开过兼营小面的饭店,制作福山拉面的技术水平很高。一日,三名客商于天黑前赶到此店,想吃碗拉面再继续赶路,店主于宝善命速做面条三碗,无奈面条所剩无几,卤汤原料用尽,天又漆黑,上街买料也为时已晚。这下可难住了衣福堂,他左思右想,计上心来,将所剩面条分成三碗,把做菜剩下的清蒸加吉鱼拆肉,熟猪肉切丁,倒人鸡汤,加配料、佐料调制好,端到客人面前,三位客商品尝后大为赞赏,称道此面为天下至味,遂邀衣福堂于桌前详细询问其制作方法,并赏银钱若干,从此衣福堂制做的蓬莱小面闻名遐迩(俗称“衣福堂小面”)。他制做的小面用料和做工极其考究,面条为人工拉制(抻面,当地俗称“摔面”),条细而韧,卤为真鲷(俗称加吉鱼)熬汤兑制,加适量绿豆淀粉,配以酱油、木耳、香油、八角、花椒等佐料。每碗一两,具有独特的海鲜风味,每晨仅售百碗,以其做工考究、味道鲜美远近闻名,常有外地客商因吃不上“衣福堂小面”而引为憾事。建国后,蓬莱大小饭店早餐多有经营,中高档宾馆亦以之待客,每晨销售量3万余碗,以蓬莱饭店和登州餐馆制作质量最好。

蓬莱小面之所以成为地方名吃,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制作的面坯采用福山拉面的技法,面条劲道甘香;二是卤汁选用蓬莱沿海所产的加吉鱼为主要原料,再配以鸡汤和各种调料,滋味鲜美。蓬莱籍艺术大师臧云远先生在《中国烹饪》上撰写的回忆文章,详细介绍了蓬莱小面:“蓬莱,还有最富地方风味的蓬莱小面,这是北方常见的面食,到处有售。除了拉面拉的细而长,特点是绿豆瓷碗里面条只有1/3,卤子满满一碗,全是海味,鲜极了,还有清卤,也有浓卤,浓卤就是加上绿豆粉,打上蛋花,象羹汤……小面卤里,通常除了肉丁、海味,再加上海蛎子,就鲜上加鲜。”国民党政权台湾行政院院长孙运璇先生原籍山东蓬莱,据传其病重期间,不思饮食,独念家乡的“蓬莱小面”。周恩来总理听说后,在北京请人做好,派专机绕道香港送到医院,孙运璇先生收到后泪流满面和泪吞下了面条,吃完后说:“感谢周公雅意,只是不如老家蓬莱做的正宗。”一碗蓬莱小面勾起了离乡游子的多少眷念之情!

烟台街上的第一名小吃—焖子

焖子是烟台街上的著名小吃之一。漫步街头巷尾,常见小吃摊前,壮夫妇孺皆手持小叉,叉食焖子的景象。锅中炒得焦黄的焖子,再调上点麻汁和蒜泥,那股子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让过路的行人闻香止步。尤其是小孩子们路过焖子摊前,更是拉不动腿,大人拖都拖不走。看着孩子们的谗相,大人无奈只能掏钱给他买一盘。

相传民国年间,黄县有门氏兄弟,祖传一身做粉条的好手艺,两人结伴来到烟台,租了一处门面,开张做起卖粉条的生意。他们做的粉条质量好,价格又便宜,深受当地人喜爱,销路一直很好。一年夏天,兄弟俩刚刚制好粉坯,忽然下起雨来,他们俩急忙把粉坯搬回屋内晾干,然而偏偏遇上连阴天,老天楞是三天没睁眼。这下兄弟俩可犯了愁了,再晾下去,粉坯就要变酸。无奈,就把粉坯用水煮熟,再放到锅里炒炒当饭吃。可这炒粉坯什么味道也没有,两人只好再加点麻汁和蒜泥来调味。用来做粉条的粉坯太多了,两人吃也吃不完,索性炒好送给附近的小贩和邻居们,没想到大家吃了以后齐声说好,后来有人问起这炒粉坯的制法,门氏兄弟老老实实做了回答。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这炒粉坯既好吃又省劲,卖粉条还不如卖炒粉坯算了。这兄弟俩听得多了,也就信了大家的话,从此以后就改做炒粉坯卖。因为兄弟俩姓门,食客们为图省事,就把它喊成“门子”。后来,写书的人不明白这“门子”的来历,以为是用锅煎炒的,当然应该加个“火”字边,传到后来,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焖子”了。

杨朔与烟台对虾

对虾主要分布于黄渤海、南海北部及广东中西部近岸水域,为海中珍品,体色呈青蓝或棕黄,肉嫩色白,质肥鲜美,质量以渤海湾中的登莱沿海所产为最好。渤海湾素有“对虾故乡”之美誉,自古就以烹制虾肴而名扬天下。

杨朔是山东省蓬莱市人,我国著名作家、散文家。他的散文写得很美,富有诗的意境,有多篇佳作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拥有众多的读者。50年代初,杨朔回蓬莱故里,家乡人就是用肥美的对虾治馔款待他,给杨朔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致于在他写的散文名篇《海市》中作过生动描述:“最旺的渔季自然是春三月……大对虾也像一阵乌云似的涌到近海,密密层层。你挤我撞,挤的在海面上乱蹦乱跳。这叫桃花虾,肚子里满是子儿,最肥。渔民便用一种网上绑着罈子做浮标的‘罈子网’拉虾,一网一网往船上倒,一网一网往海滩上运,海滩上的虾便堆成垛,垛成山。渔民不叫它是虾山,却叫做金山银山。这是最旺的渔季,也是最热闹的海市。”渤海湾所产对虾个大肉厚,最宜用煮、蒸、烧、 法成莱,带壳用盐水卤煮,佐以姜、醋食之,味道极佳。此外还可用炒、煎、炸、溜、烹、烤等技法烹制。其代表名菜“ 大虾”,以 的技法成菜,拼装于盘中,对对相映成趣,火红似石榴熟透,肉质细嫩鲜美,令食者大饱眼福口福。

50年代前后,我国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到烟台演出时,对当时烟台名店“蓬莱春”所制“ 大虾”极为嗜好,屡屡到此设宴,并言传于他人,“ 大虾”便更加名噪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