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王懿荣传
17121000000003

第3章 科第绵绵(1)

王允谐,王懿荣族八世祖。《王氏家谱》载:王懿荣三世祖王俊,有子五:经、纶、纪、绍、综。王纶生四子:钺、锦、镐、锜。王镐又生四子:国柱、国禄、国桢、国本。国桢又生二子:化兴、化培。化培生二子:允木、允谐。

王允谐为古现王氏家族第一位进士。王允谐少有鸿鹄之志,刻苦读书,志在四方。为人刚毅,不甘屈居人下。生得面貌清癯,身材修长。《王氏家谱》载:“家贫刻苦好学,常于驴背上读书,任其所止,在门口绊倒,方知到家。”

崇祯四年(1631)苦读寒窗十余载的王允谐这一年参加乡试,考中第四十名举人。顺治四年(1647)清廷初立,为了拉拢汉族知识分子,始开科举考试,当时因人数较少,所有参与会试举人全部录取。王允谐中三甲一百五十四名进士。授大理寺观政。旋又授甘肃成县知县。

成县地处陕西汉中,甘肃天水之间,位于甘南地区。东有秦岭,西北有麦积山,是甘肃较富庶繁华古县之一。

清初,清廷从大顺起义军夺取了政权,为了争取民心,采取了一系列对官“官来归者复其官”,对士“实行科举考试”。凡被前明黜革的举人,一律准予会试。对民“民来归者复其业”,并宣布按照明朝会计簿,征收地亩钱粮。这些措施,得到了广大知识分子和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稳定了社会,巩固了新政权的统治。

王允谐初来成县,目睹满目疮痍和战乱的西北,地方上财政匮乏,人口锐减。王允谐以减轻农民负担为第一政务,鼓励垦荒、开矿,这一系列保护农民措施,使成县农民得以缓息。百姓称之“青天”。

王允谐为人性直情急,凡看不惯之陋习,便大声咤斥。县衙属官一些刁钻奸滑之徒因他作官清廉,得不到油水,而时常抱怨。

顺治十年(1653)成县有个明朝旧吏在京任吏部郎官,乞假归乡扫墓祭祖。正逢大雪封道,天水知府要王允谐派民丁将成县至徽县地界道路打扫干净。王允谐正在四乡检查雪灾灾情。听到此令,大发雷霆。因此得罪了上司,当届满考绩时,被列为不称职而辞官。

王允谐归里后,遂以耕读为生安度晚年善终。《福山县志稿》有传。

王三锡,王懿荣族九世祖。字怀万,王忠九世孙。王氏三世祖王俊,生五子:经、纶、纪、绍、综。王绍生王秀,王秀生国周,国周生朝锡,朝锡生道长,道长有三子:长三锡,次慎言,三文举。道长,京师锦衣卫百户官。

《福山县志稿》载:“三锡,幼而沉毅,倜傥不群,能诗善文,书法以草书擅长,其身材矫捷便利,弓马术绝伦。”少年时便中文武庠生,成为福邑佼佼者。

崇祯六年(1633)初试顺天府癸酉科武科乡试中第一名武解元。

次年(1634)考取武会试一等第二十七名,赐武进士,授直隶昌平道中军守备。

王三锡立志要学戚继光作一代名将,他熟读《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尉缭子》等古代名将韬略名作,尤其爱读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练兵实记》等军事名著。

无奈,他生长在大厦将倾的明末,虽心怀壮志,但报国无门。他曾决心担负朝廷中兴重任,力挽狂澜,来挽救末途的明王朝。但此时的明王朝官场腐败,大清已在关外称王称帝,朝廷每年要耗巨资来防止满兵入侵。

朝内,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揭竿而起,起义军深得民心,声势浩大,明王朝随时都有覆灭的危机。

崇祯帝朱由检不甘心退出政治舞台。为了应付内忧外患的局面,他特别重视对武科人才的选拔。就在此时,王三锡被调往陕西任游击,受命去剿灭李自成义军。

崇祯十七年(1644)甲申二月,王三锡周历关中山川,得地形之险势,晋京面陈崇祯帝,崇祯帝召见了他,了解战况,鼓励他放手去战,并赐以御宴、铠甲,委以重任。王三锡返陕后,准备调集人马进山围剿。不料,李自成自山西突出,一路势如破竹,攻克北京城,崇祯帝见大势已去,在煤山(今景山)自缢。消息传至关中时,王三锡闻之大哭。后弃军,独自东下蹈海而亡。

顺治帝,为笼络汉人民心,诰封他为怀远将军武从二品封典。生子二:家谟、家本。

王慎言,王懿荣族九世祖。王三锡之二弟。

崇祯六年(1633)癸酉科与兄长三锡一起赴顺天府武科乡试中式,为武举人。次年(1634),又同大哥共赴武科会试,在头场考马步箭合格后,复试舞刀、举石、开弓均名列优等中式;然后在考策略、兵书、策问时,王慎言下笔有神,行文如流水,提前交卷,监考官收到卷后,四处瞅瞅无人,即将卷送给另一个考生。不巧此考生恰在王三锡旁号舍,他们嘀嘀咕咕的话,竟被王三锡听见。王三锡本想大闹考场,冷静下来又一想,不妥,于是装作无事一样,迅速将卷答完交卷。试毕,王三锡与弟慎言相商,他们商量片刻,等到考场封门时,猛地上前拉住那个监考官,到主考那里鸣冤叫屈,当场说出原委。主考官觉得此事严重,立即召开副主考与同考官一起面议。然后威坐公堂,召王慎言对质,要王慎言将试卷题重述一遍。王慎言要换卷那个考生先述,主考应允,那考生吱吱唔唔不能言述。待王慎言时,他侃侃而背,几乎将试卷背得一字不差。主考、同考官皆愕然,当场拿下了监考官入死牢。又重新出一新题要王慎言重答,王慎言当场笔试,至夜深,主试官、同考官均无疑。这样,王慎言考取武科三甲五十六名武进士,授官锦衣卫百户官。

王慎言同哥哥同时考取武举人,又同时考取武进士,在当时福山科举史上堪称佳话。

王道增,王懿荣直系八世祖。王久任三子。《王氏家谱》载:“性诚直,多大略,事亲孝父,父自汶邑告归,久病,床褥医药棺衾之需,毅然身任至尽。质分产以偿,绝不与兄弟计较。大事既竣,赤贫无聊,迁居河南之古现集,赊奇山所破舡,初正,得鱼获厚利,不经见之事若天相然,仍外营生计,内课诵读,数年间,诸子前后游庠食饩,而家业亦渐饶裕。”

王道增,字仰池,明万历五年(1577)生于福山县古现河北村。《福山县志稿》载:“生而俊伟,秀目美髯,性阔达倜傥,多大略”。因家庭艰困,只得放弃学业科考,挑起培养兄弟、子侄之重担。

其父王久任返里,卖掉了30亩田,才得以偿还返乡之费用。从此,家庭重担就落在17岁的王道增身上。

明朝末年,海上平岛(今辽宁省长海县辖)最初设防驻军,由于海上运输的道路尚未打通,岛上给养难以供应,镇守岛上将领发告示附近州县,以重金招募运输者。官商见海上时有盗寇和风浪等危险,无一人敢应募。王道增却以为运粮之事,关系国防海防之安危,慨然应允组织族人,驾船前往。他不顾生命危险,终于在漫无边际的大海上,打通了运输给养的生命线,把军需及时地运到岛上。岛上驻军统领对他感激万分,想留他做官,王道增婉言谢绝。归途中,所经岛屿,王道增必绕近登岸观测,他是登上这些岛屿及开辟航路的第一人。

一年冬天,王道增路过石城岛(今属辽宁庄河县),守将池凤高屯兵千余人,而粮食供应不足一个月。他垂泣乞求王道增火速救援,王道增组织族中乡民,收集粮米,然而天气极寒,海口已经结冰,船只无法航行,王道增只好绕大海再抵石城岛营舍。岛上士兵见粮食运到,焚香号呼,称王道增为大恩人,如同再生父母。

明崇祯五年(1632),皮岛叛明将领李九成率兵攻打福山县城。知县朱国梓、教谕吴肇郡与王道增共谋守城大计。他们采纳王道增的建议,搜罗沿海的炮具武器,如将军蹲、佛郎机、三眼机等,招募懂晓布阵之人,教练守城和使用武器。全县上下,誓死守城,福山城固若金汤,叛军攻打不下,只得败退。

崇祯十四年(1641),福山发生自然灾害,百姓无粮多数饿死。县西北许多村庄变成废墟。王道增将家从河北村移居古现村。该村地处通道,王道增设粥棚赈济来往饥民。没有柴草,他便拆屋。当时牟城等六社百姓,欠税粮500石,均转传檄催交。知县吴闻诗想不出解决办法,找王道增商议。王道增发动族人,如数借予上缴。事后,县署理应向百姓征缴偿还,而王道增讲:“时事如此,安何得来?仍追缴先后均一死也,非某初心。”即等于自己把粮食全部捐出。知县吴闻诗十分感动,特书写“燕山堂”的匾额相赠,以志表彰。并题诗曰:国课亏矣,赖尔输定;民生鲜矣,赖尔安全。爵尔所羞,名尔所浼,天道福善,报尔燕山。

王道增还把全县饿死的老人、小孩、病弱者的尸体设义冢一处,以百文钱收尸体一具,全部给予掩葬。

《福山县志稿》王道增传载:王道增一生“内无匿情,外无讳事,见义勇为,敦得不怠。”

清顺治十六年(1659),王道增病逝于家中,远近乡党前来送葬的人,家人多不识。康熙十八年(1679),福山县百姓联名公举王道增入乡贤祠,知县吴闻诗撰联曰:读丘明之书,能知大意;抗仲连之志,不屑微名。

后他以子隲贵,朝廷赐赠一品光禄大夫封典,其妻安氏诰赠一品夫人,生子六人:隲、铎、锷、铤、囗、典。

王隲,王懿荣族九世祖。字人岳,号相居,又号几庵,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生于福山县古现村。据《福山县志稿》载:“母怀胎十月,一日,梦见一少耳朵马闯入怀中,梦醒,产下一男婴,取名‘隲’”。

王隲幼年聪慧过人,16岁应童子试,在道府县皆中第一名。长大后博览群书,并究心于经世致用。顺治十一年(1654)应顺天乡试,考取第一百四十九名举人。次年,连捷会试,殿试二甲第四十九名,赐进士出身,以督察院观政,又改授户部主事。他在任主事期间,监督通州中南粮仓时,杜绝陋规,拿获“仓蠹”王小槐、赵光德等,按律审办,积弊一清。后迁户部员外郎,康熙八年(1669)擢郎中,平反海州知州马中矩冤案。改授四川松威道。王隲为官清廉,他在四川松威道任职时,身边只带一两个家僮,家僮费用不取公家和民间粒米束草,皆取于自己家中。他初到松威时,吴三桂余党尚未灭尽,朝廷分兵剿永宁、建昌等地,进征云南,水陆数千里,皆悬崖危峡。王隲管运粮草,几死复生。他在蜀为官5年,时值四川变乱之初,村无犬吠,市鲜行人,学宫倾圮,水道淤塞。他竭尽全力改革时弊,疏通都江堰,又带头捐俸修缮学宫,培养人才,兴教化,励德行,使当地百姓安居乐业。

康熙二十四年(1685)九月,王隲在四川任满,迁直隶口北道,他晋京述职时,正逢朝廷要修缮紫禁城内太和殿,旨令四川采运大楠木进用。四川巡抚韩世琦,闻大惊,急疏,陈言四川蜀道艰难,请求减免运解,工部准减去十分之七,但仍需解运2600根。当时,由于清廷初定,四川屡遭战乱,民生凋敝,人口锐减,这样的繁重徭役,会使刚刚得以温饱的百姓又回到灾难之中。王隲虽然刚刚离川到外地任官,但他仍感事关川民生计,毅然冒着罢官掉脑袋之危为民请命,上书奏《请停止解运楠木疏》。疏中陈述了四川满目疮痍,百姓艰难之困状。他还在疏中把实地考察的数据、道路详情一一陈述明白,恳请皇帝免除四川采运楠木之役。同僚劝他不要冒犯圣怒。他却坦言道:“吾为官早已做到‘志仁择死地,临危忌沉吟’,把生死置之度外。”王隲的疏辞恳切感人,满朝文武也为之动容,康熙帝阅罢,赞叹曰:“这本他原说百姓的艰苦,甚是明了,造殿何必用楠木,楠木何必向四川山沟去取,我北疆大松木用不得吗?”决定停止四川采运之役。四川人民欢欣鼓舞,以诗歌形式颂扬其事,绘王隲肖像,置于“七公祠”内。七公祠为当地有史以来为有功于蜀民的秦时李冰,汉代文翁、廉范,宋代张泳、崔与之等建立祠堂。还特别撰写了《松威治绩纪略》立石碑以示纪念。

王隲在宣化时,保安州庄头衡有林欲谋夺宣化府士民地产20余顷,向内务府呈报,诬以奸民盗种。内务府报户部转奏康熙帝,康熙帝命户部派人前往会同地方调查。王隲带领同知汪宗豫、守备张钊尽行查明,把土地断归各业主马麟等487户。康熙帝下旨允准,使宣化百姓得到安宁。王隲抑制劣绅豪右,犯法者依律定罪,揭参贪酷官吏,得到宣化人民拥戴,被祀于四贤祠,并建室于衙署,内供王隲画像,名曰“王公讲堂”。

康熙二十六年(1687),在他赴江西任巡抚时,康熙帝按常例之外,赐他金银。他到江西后,发现江西粮政、漕运弊端甚多,官吏胥役随意增征、克扣和敲诈勒索百姓时有发生。王隲力主剔除积弊,以纾民苦,并将安施办法立为法规,请示朝廷立碑久远。他在江西一年时间里,下达十几个告示,以身作则,除弊惩劣,荐贤任能,大事小事皆亲自过问明断,夜以继日办理清楚,直累得两目昏花,手腕竟至糜烂。

康熙帝南巡时,他自镇江陪驾全程。康熙帝赐他御诗数首,并赐书“养素”二字匾额,作为对他操守清廉、品德高洁的褒奖。

王隲在闽浙总督任时,闽浙两省百姓都称他为清廉总督。他在离任时,闽浙两省绅士、兵民、百姓列队数十里,为他进酒、脱靴,填街塞巷,泣涕挽留,并把他的绘像分别供奉在四川、河北、浙江等地。

康熙三十二年(1693),王隲内升户部尚书,康熙帝见他下跪、起立敏捷如轻,笑道:“80岁的人尚能如此轻便,真可谓福德老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