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学伦理学
1694800000008

第8章 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 (4)

(2)物文化模式与"物"理医学伦理思想。物的文化产生于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稍后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出现的工业革命。穷究"物"理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面貌。现代人让自己的世界观受实证科学的支配,并迷惑于实证科学所造就的"繁荣"。以实验科学为基础的医学,用实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旨在认清疾病原因和机理,认为每种疾病都必须并且可以在器官、细胞或生物大分子上找到可以测量的形态或化学变化,都可以确定出生物的和理化的原因,都应该能找到治疗手段。在实验医学模式下,人被看作动物、机械,医疗行为的伦理性的"'物'理"得到尊重,生命神圣论是其医学伦理思想的主要理论基石。这虽然在医学伦理判断时对生命的"'物'理"性给予了重视,但是生命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却被抛弃了。

(3)人文化模式与"人"理医学伦理思想。以科学主义盛行为主要特征之一的人类现代化进程,虽然取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方面的进步,但所引发的人文危机和环境危机却使人类的生存面临了困境。人们在反思中逐渐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的终极关怀是人自己,其本质反映的应该是人的需求和价值,应该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由此,人类文化进入了一种人的文化模式。

人文化模式对人类实践活动进行系统、全面考察的思想,引发了医学模式的变革。心理的、社会的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应运而生。医学被赋予了新的社会意义,医学伦理思想也有了更广泛的社会价值基础--"人"理。综合了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论、生命价值论、美德论、义务论、公益论等基础理论的医学人道主义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

(二)文化传统与医德的民族标记

中西方用不同方式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从而也导致了中西方不同的医学伦理观念和行为标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为医学伦理思想打上了独特的民族标记。

1.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道德

几千年的中华文化传统塑造了中国人独具特色的医学道德。

(1)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特点,贯穿中国医学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本身的认识,也反映在医德的要求上。中国历代医家都提出过,在为病人治病时,要联系自然环境、社会因素及人体自身的情况进行辨证分析,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因诊而异的行医技术和道德要求。同时,在处理医生与社会的伦理关系方面,强调整体价值,更多注重医生对社会的应尽义务,履行职业义务的忘我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

(2)中华传统主流文化儒家"仁学"思想,构成了中国医学人道主义的中心观念。中国传统医德受到全社会的重视,称医学为"仁术"。"仁者爱人",行医宗旨是"济世活人",强调"不分亲疏贵贱,全力救治"的"博施济众"的思想;还特别强调医生应通过"内省"和"慎独"的修养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医德。

(3)受儒家"内圣外王"文化的熏陶,医生的道德修养被放在比技术学习和研究更为重要的地位。"无恒德者,不可以为医。""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正己者谓能明理以尽术也。"医生要始终存有真诚的仁爱之心和为公义牺牲私利的善良意愿。医生只有完成"内圣"的道德修养,才谈得上治病救人。

(4)医家全面接受了儒家义利学说,谨于义利之辩。"纵依罗满目,勿左顾右盼;丝竹凑耳,无得以有所娱;珍迭荐,食如无味;醽醁兼陈,看有若无。"医以济世活人为要务,以医为利者,不可以为医。对利禄,医家强调的是"不图报酬"的重义轻利精神。

(5)中国素称礼仪之邦,儒家"礼"文化成为医德医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凡为医师,宜先虚怀。""年高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拔之。"医家之注意礼,不但是做人的需要,也是服务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故医家历来强调对于病人和同道的尊重,历来强调以和蔼、谦恭为主要特征的良好风度风貌的养成,历来贬低轻浮的风气和虚伪的恶行。

(6)儒家"三纲五常"的宗法观念也影响了历代医家的道德观念,束缚了医学的发展。"孝"是儒家伦理的核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故父母生而全之,当全而还之。虽然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书上就有了解剖位置的粗略描述,但在古代,我国解剖学始终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得到发展。与此同时,儒家伦理强调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对女病人的诊治极为不利,但它却是传统医德的一部分。

2.西方传统文化与医学道德

在西方文化的熏陶下,西方的医学伦理思想有着自己的特色。

(1)西方文化强调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准则,形成了西方医学伦理思想对人的高度尊重和关注。西方价值取向是以个人为中心,"人是万物的尺度"。使个人得到自由发展的人道主义思想,在西方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强烈影响着西方医学道德。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就主张,医生凡"进入任何人之房舍,皆为病人之利益,决不存在任何谬妄与害人之企图"。关心病人的利益,维护病人个人的尊严和权利,是西方传统医学道德的特点之一,其医德观念也表现为特别尊重病人的个人健康权利,但忽视整体社会效益的倾向则伴随而来。

(2)西方的思维方式重逻辑,重分析,突破传统,探求真知,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开启了西方道德理性主义的先河,对西方传统医德观念有着深刻的影响。西方传统医德比较注重医德的可"操作性",比较注重把医德的一般准则和其他各种准则渗入到医学实践活动中去,因此,西方传统医德规范、守则一般都制定得比较具体细致。例如,希波克拉底在《论法规》、《希波克拉底誓言》、《论医生》、《论箴言》等文章中,就有诸多详尽具体的医德规范,提出了具体的道德要求。

(3)西方文化中的宗教伦理思想对其医学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医学伦理思想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西方宗教伦理思想所提倡的具有更广泛意义的"泛爱"的义务论和美德论,是西方早期医学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并始终在西方医学伦理学思想和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西方的医学誓词大多都要以"神"的名义起誓。医生对病人之爱源于对神及上帝之爱。西方对人工流产的抵制情绪,其根源也就在于基督教的生命神圣论。

(三)医德的文化理论基础

虽然在内涵和侧重点上会有一些差异,但是中西医学伦理思想的文化理论基础是大致相同的,可以分为:生命论、公益论、义务论和后果论四种。

1.生命论

生命论是以人们对于生命的基本认识和看法为医学道德评价原则的伦理观。它随着社会条件、社会观念的变化以及人类把握生命的能力和水平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大致可以分为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论和生命价值论三种。

(1)生命神圣论。生命神圣论认为人的生命存在具有最高道德价值,是神圣不可侵犯、至高无上的。生命神圣论是医学科学和医学职业产生的基础,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一直是中外医学伦理思想的根基。生命是神圣的,延长生命是道德的,不允许对生命和死亡有任何触动和侵犯的观点至今仍对人们有着深刻的影响。生命神圣论强调对生命的尊重虽然是正确的,但在现实中却会导致大量医学伦理难题:计划生育、节育、流产、优生等是否违反了生命神圣原则;能否安乐死,停止对病人的抢救等等。

(2)生命质量论。生命质量论是指根据人的体能和智能等自然素质的高低优劣为依据,而采取不同对待的生命伦理观。基本道德信条是:人不仅要活着,更重要的是要活得幸福、有意义,生命质量是生命神圣的基础,应该根据生命质量的高低、优劣来决定相应的医疗措施。该理论对解决诸如缺陷新生儿的处置、"植物人"之类的"无效生命"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却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同为人类,同为生命,生命质量真的有高有低吗?例如说残疾人的生命质量难道一定比健康人的生命质量更低吗?

(3)生命价值论。生命价值论是指根据生命对自身和他人、社会的效用如何而采取不同对待的生命伦理观。生命质量论主张依据人的生命质量好坏,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对人类的生命个体实施有效控制。生命价值主要是指生命的社会价值,即从人的社会学生命角度来判定某个体的生命意义。该理论对解决"过度医疗"、"放弃医疗"、稀缺医疗资源分配等问题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引发的伦理问题也不容忽视。例如:一项医学研究,可以拯救全球艾滋病人的生命,但不可避免地要伤害100名艾滋病人的健康乃至生命,这项研究是否可行?

(4)医学人道主义。当把"人的生命"换成"人"时,生命论就转化为了医学人道主义,因此可以把医学人道主义看作是生命论的扩大化解释,它是指在医学活动中,特别是在医患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同情、关心病人,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维护病人利益、珍视人的生命价值和质量的伦理思想。它的核心内容是:第一,尊重病人生命;第二,尊重病人人格;第三,尊重病人平等的医疗权利;第四,尊重生命的价值,维护人类整体利益。医学人道主义一直就是医学界坚持的最基本的道德思想。其发展主要表现出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的医学人道观念、近代医学人道主义和现代医学人道主义。

古代朴素的医学人道观念,大致存在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医学发展水平较低,医学活动中的人际关系仅局限于医患关系,医生比较注重维护病人的生命和利益,基本不涉及其他因素。医生所推崇的这种观念是建立在生命神圣论、个体义务论和宗教因果报应论基础之上的,其主要内容是对病人的关心、同情、仁慈、救人活命。它尚属由于职业特点而对病人的朴素情感的流露,而没有达到理性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