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16723700000052

第52章 新闻本质论(4)

在此我们不得不提到超弦理论成功地解释了黑洞的熵和辐射,这是第一次从微观理论出发,利用统计物理和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严格了导出了宏观物体黑洞的熵和辐射公式,毫无疑问地确立了超弦理论是一个关于引力和其他相互作用力的正确理论。

根据1990年提出的M理论(超弦理论的一种),宇宙是十一维的,由震动的平面构成的。在爱因斯坦看来,宇宙只是四维的(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现代物理学则认为还有七维空间我们看不见。就如声波和光谱一样,我们人类听不到超声波也看不到红外线,却不因我们的不能察觉而就认为它们不存在。正是在更多维度的空间里,物体的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形成万有引力;也只有引入更多维度的空间才可以解释为什么分子的结构有左旋和右旋的向性不同;而宇宙的许多自然之谜,如黑洞、超自然力、意志力、时空通道等,用更多维度的理论才有可能解释清楚他们的存在。

在本书第二章“新闻哲学的诞生”一部分,我们已经对有史以来人类世界观的演化做了总体阐述,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今天人类认知世界的“维度”做一个总结。

按照人类所探索到的最新的科学世界观,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已经具有了“十一维”特征,它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常识认知中所感受到的“四维”时空。在此,我们分为几个层次来加以认识。

第一个层次,就是我们日常所在的“三维空间”,它包括:零维,一维,二维,三维。零维度空间是一个点,无限小的点,不占任何空间,点就是零维空间。当无数点集合排列之后,形成了线,直线就是一维空间。无数的线构成了一个平面,平面就是二维空间。无数的平面构成了三维空间,也就是立体的空间。

第二个层次,就是我们所说的“四维时空”。三维的世界是静止的,当三维世界以时间为基准发生变化时,四维空间就产生了。如果把时间看做一根轴线,那么这个轴线上的任意一个点,都是一个三维空间,也就是说无数个三维空间依据时间轴线集合,构成了四维空间。在四维空间中,时间呈线性进行,虽然未来不可预测,但源头只有一个,将来也只有一个,不管下一秒将发生什么,即将发生的未来只有一个。同样,忽略了三维属性后,我们将会发现,任意一个三维物体在时间轴上都表现为一条线段。

第三个层次,我们称之为“时间平面”。假设无数的时间轴线集合起来,会构成什么呢?一个时间平面。这个时间平面就是五维空间,它是由无数个四维空间根据某一轴线集合而成的。到这里,就有些玄妙了。但是,请不要问我这条轴线的标准是什么,因为我是一个四维的生命体,我无法为一个我根本观察不到的现象制订标准。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五维空间的物体,应该是跨越不同时间轴线的。在任意一个时间轴线上,你只能观察到它的一部分。

第四个层次就更加需要丰富的想象力,那就是“时间轴线间的跳跃”。假设说一个四维生命体想要跳跃到其他时间轴线上,那么它就必须先成为一个五维的生命体,很显然,在跳跃的过程中,它会同时出现在两条时间轴线上,这时它已符合了五维生命体的要求。用另一句话来表述就是:在四维空间中,时间是线性的,方向和进程不可改变。只有在五维空间中,你可以改变时间的方向和进程。所以说:“与其说你改变了历史,不如说你改变了自己当前所处的时间轴线。”

第五个层次,就是所谓的“无限与永恒”。虽然人类可以想象出无限的概念,但是我们却无法看到五维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虽然人类可以明白永恒的概念,可我们却无法创造出一个永恒的事物。虽然我可以构想出整个五维空间的模型,但我们还没有找到进入这个世界的方法。这还是一个理论上存在的世界,但是网络所构建的“第四世界”,是以让我们对它怀有更多的向往。

第六个层次,即“十一维”时空,它是指十维空间和一维时间,目前尚没有特定的称谓。十维空间中有三维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还有六维是基于“超弦理论”的。“超弦理论”要求弦在不同的时空中振动来产生基本粒子不同的电荷、质量、强荷、弱荷等一系列基本性质。而经过精密的数学计算,确定了六个普朗克尺度(1.616×10-33M)的空间维度,称为“卡拉比——丘成桐空间”。而还有一维空间,是在M理论中,证明在两种弦理论在耦合常数影响下转换所产生的。

以上六个层次加起来,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十一维时空。

科学家们对我们已认知的维与可能存在但未被认知的维之间的区别是如何解释的呢?他们打了一个比方:一只蚂蚁在一张纸上行走,它只能向右或向左走,向前或向后走。对它来说高与低均无意义,这就是说,第三维的空间是存在的,但没有被蚂蚁所认识。同样,我们的世界是由四维构成的(三个空间维,一个时间维),但我们没有觉察到其他的维。

在物理自然的实际世界中,情况则要复杂得多:进行考察的思维意识客体(对数维)可以融入到世界中,形成透视;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大小,因此可能在世界的倍率(指数维)中移动,形成对世界的缩放和变焦;甚至所有系统都可能是粒子化的、运动的……所以物理学的维度还可以含有温度、密度、速度等等一切物理量。

说实话,我对这样的说法也不能完全理解。但是,它给我的启发,更加深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如果把我们知道的世界比作一个圆圈,那么,这个圆圈越大,圆圈外面的世界也就越大——永远会有一个无限的“未知世界”,在我们已知世界的边界之外生成、演化着。

新闻认知的“四度”

新闻认知具有“多维度”的特性。这源于社会的多元性、立体性。新闻认知的“多维度”至少体现在:高度、深度、广度、强度等方面。达到了这几个维度,新闻和记者的地位才能真正进入“无冕之王”的境地。否则,任你如何张牙舞爪,也不过是沐猴而冠,滑天下之大稽。

新闻认知的高度,取决于记者占位的高度。作为新闻记者,应超越事物的高度,作“鸟瞰式”审视和比较,而不能仅仅停留于“仰视”的地位。超越和审视,应该成为记者的习惯性思维。高屋建瓴,胸中须有一团浩荡之气。陷入事物的泥潭,坐井观天,是记者的耻辱。当然,这不仅仅是认知上的高度,还包括人格的高度。

新闻认知的高度,还取决于新闻中的智慧含量。新闻必须能站在普通人的认知高度之外,能看到事物的优越性,也能看到事物的局限性。新闻认知当然有局限性,但更重要的是新闻认知又能自觉地俯视这局限性,从而超越局限性。新闻认知须能带人进入不断上升的人生觉悟,帮助人打开胸襟和看世界的眼光。新闻认知必须是一种智慧的创造,否则,新闻就会陷入平庸。

新闻认知的深度,取决于新闻的思想含量。新闻认知的深度,表现为在“透视”“剖析”“批判”中把握事物的程度。它要求穿越事物的表象,撕开事物的外壳,进入义理的内核,把握事物在特定条件下的意义和价值。

很少有一份报纸,能像《新疆经济报》这样把新闻言论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它特别强调:要密切注意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用新理念进行分析,要有鲜明的针对性;要强化言论的理论色彩,不能满足于泛泛说一般道理,追求让读者得到启发;各版都要写好言论,提倡言论有序化,提倡写系列言论,围绕一个问题,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进行剖析;继续扩大言论范围,要使每个编辑记者都能写出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言论,少数民族记者也要学会写言论……

新闻认知的广度,即“视角的宽广+多角度的认知”。能够把事物还原到具体的时空坐标体系中加以观察,并把握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关联,这离不开开放的、发散的思维作支撑。

新闻认知的广度,取决于新闻的空间拓展。市场经济带来了社会阶层结构的日益分化和劳动分工的日益细化,社会生活的空间不断扩大,这些空间对广大读者却是陌生的,因此他们迫切需要了解新空间的究竟。报纸竞争同质化只是表象,根本的原因是新闻认知在空间开拓上的停步。《新疆经济报》就是把“新闻空间的开拓”作为摆脱同质化竞争的途径。在实践中,《新疆经济报》将新闻空间的开拓指向两个向度:一个是可感可触的有形空间,一个是无形空间。如:提倡进入领导干部的生活画面,进入弱势群体的生存空间,踏入常人罕见的空间,走进少数民族的生活领域,描绘新疆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在无形的意义世界开辟空间……

新闻认知的强度,指新闻所起到的启蒙、震撼、感染作用的程度。新闻认知须能直指人心,能够用新的观点、新的时代元素打开人的内心世界、情感世界。向社会发出探照灯的光芒、振聋发聩的声波。最低程度也能给人“灵光一闪”的启发。情感的启蒙,比思想的启蒙更具有人性价值。

新闻认知的强度,还取决于新闻的情感含量。这里的情感是“真情实感”,而不是被阉割、被扭曲了的矫揉造作。此时、此境、此人、此事、此冲突、此解决——到底处于什么样的情感场中。情感不是虚无,情感也不是客观性的敌人,相反,在人的社会,情感是一种真真切切的客观实在。

还要看到一个重要事实,那就是随着社会发展,社会成员的知识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他们看新闻的目的不再是消遣和娱乐,而是希望求得共鸣、遇见新知,得到精神的交流和享受。多年以来,《新疆经济报》一直在做着持续的努力,通过新闻把读者阅读的兴趣从事物的现象世界引导进入意义世界、情感世界,并将这种转变作为应对新媒体进逼的最后选择。

3.1.3现实图景与新闻图景

“自在世界”与“世界图景”

孙正聿先生在《哲学修养十五讲》中指出,几十年来,在哲学的教学、学习、研究当中,特别是对哲学的理解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没有提出“自在世界”与“世界图景”这对范畴。我们原来把“世界观”混同于“观世界”,认为“世界观”就是以“整个世界”为对象而观之,只有“观”的不同,而被“观”的“世界”只有一个,所以我们没有提出“自在世界”与“世界图景”的区分。

孙正聿先生指出,现代科学和现代哲学,回答和解决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观察渗透理论”——观察总是被理论“污染”的,没有中性的观察。这就是说,人不仅是一个自然的存在物,还是一个社会的存在物,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产物。人总是以自己所具有的理论背景来观察这个世界的。人对世界任何一种事物的观察结果,无不打上了其理论背景的烙印。

你对世界的任何一种理解都是这样,“世界”与被我们所理解的“世界”是不一样的,甚至是“两个世界”。

什么叫“有之非有”“存在着的无”?孙正聿先生指出,这就是说,作为被观察的对象,的的确确是存在着,是真实的“有”。但是,如果观察者没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个被观察的对象,就无法被观察者把握到。如果没有相应的医学知识,虽然眼睁睁地看心电图,又能看出什么呢?这不就是“有之非有”吗?想通了这个道理,这才进入哲学思考的大门了。在世界变动不居的演化中,新事物无处不在——可是,如果缺乏发现的眼睛,新闻又在哪里?

孙正聿先生指出,现代西方哲学发生了我们称之为“语言转向”的哲学革命。在这场哲学变革中,有一个听起来十分荒谬的说法:“世界在我们的语言当中。”为什么这么说呢?世界在我们的意识之外,但世界在我们的语言当中。因为语言既是我们的世界的消极的界限,也是我们的世界的积极的界限。什么意思呢?世界当然是在我们的意识之外了,这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最基本的立场。你想一下,世界在我的意识之外,但是世界却在我们的语言当中,离开了我们的语言能够表述的世界,那个世界对于我们的意识来说,是怎样的存在?我们用语言不能够表达出来的那个世界,对我们的意识来说是什么?就是“有之非有”“存在着的无”!这才叫哲学思考。

世界,对于我们来说,不是那个自在的世界。自在的世界存在着,而且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地客观存在着,这是对的。但我们要反思的是,对于我们每个个体来说,我们的世界就是我们的世界图景,就是我们用“语言”(概念)所把握到的这个世界,就是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的“世界图景”。

所谓“世界图景”,是指人在自己的表象和思想中所构成的关于经验世界的整体图景。这表明了“世界图景”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其一,世界图景是关于经验世界的图景,而不是某种幻想或玄想的图景,这是理解“世界图景”的唯物主义前提;

其二,关于经验世界的图景,不是自在的世界,而是人在自己的表象和思想中所构成的世界图景,因而人的世界图景离不开构建它的概念框架。

在对“世界图景”的理解上,长期以来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把人的“世界图景”混同与“自在的世界”,因而也就没有从人的概念框架方面去理解人的世界图景。由此便“忽视”了形成人的“世界图景”的“概念框架”,因而也“忽视”了人们用以构成“世界图景”的“概念框架”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