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安徽泾县
16722100000006

第6章 藏龙卧虎(1)

坟前有个塘,代代出宰相。

泾川民谚

查氏族谱记载,全盛时期查济“丁二万”。旧时“丁”指成年男人,一座“万山环外”的偏僻村落,居然有这么多人口,叫人不敢相信。查济予我的惊讶,让我目瞪口呆,起初是村中的石磉而不是人口。管中窥豹,那些“流离失所”且不计其数的精美石雕,或砌于菜地的围墙中,或弃于屋后的桑园里,可见此地曾经奢华到何等程度。

查济有许溪、岑溪、石溪“三水流中”。许溪南岸有一座明朝建筑宝公祠,祠内最大的一对石磉,其直径达一点一零米,其雕刻不但大气而且精细,至今仍承载着粗重银杏木柱传递下来的享堂重压,连古建筑专家罗哲文看了也吃惊,由衷赞叹道:“堪与北京故宫的媲美。”据说北京故宫中最大的石磉,其直径才零点九七米。

藏龙卧虎是一个大有深意的中国成语,其民间意识浓重,民间气息扑面而来。在古代中国,“龙”是帝王与百姓共享的一个动物图腾,其区别只是颜色不同,帝王的是金黄色,百姓不得冒用,不然就犯了僭越之罪,除此而外,百无禁忌。

所以,民俗中有舞龙灯、龙船竞渡等盛举,民居中有“龙首鱼身”、“龙凤呈祥”、“二龙戏珠”、“鲤鱼跳龙门”等浮雕或图案。泾县明清古民居建筑中,这样的浮雕或图案,常出现在内墙的石裙上,堂屋的木栏板上,以及木栏板两边的月梁上。民间的“龙”,有吉祥、谐谑、显贵之具象,且有“神龙不见首尾”之神异,有别于帝王之“真龙天子”的至高无上。

“藏龙卧虎”中的“虎”却简单得多。虽有“伴君如伴虎”之说,但突出的是帝王的威严、凶狠或残忍,而非专指帝王本身。事实上,“虎”是民间雄才伟略者的象征,“养虎遗患”、“如虎添翼”、“狐假虎威”、“骑虎难下”、“与虎谋皮”、“为虎作伥”、“放虎归山”,乃至“龙争虎斗”,多数嵌以“虎”字的成语,都讲的是民间的厉害角色。而“藏龙卧虎”的词义,是“比喻潜藏着杰出的人才”(摘自《现代汉语词典》),而这种人才,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饱学之士,也不是赤膊上阵死了算了的一介武夫,而是韬光养晦中伺机搏杀的雄才伟略者。

可能受传统的谦逊意识束缚,或生怕惹出闲话来,古民居建筑中,几乎看不到虎的影子。偶尔看到一个,也只是水浒戏文中即将被武松打死的那个倒霉家伙。若宅屋里刻有虎的浮雕或图案,其主人就会被看成是有野心的,至少是自高自大的。民间即使做了虎头鞋,也只给小孩子穿。小孩子以虎自居,往往被看作天真烂漫,而非妄自尊大。

奇怪的是,跟虎同样厉害的狮子,却在古民居中随处可见。狮子原产于非洲及亚洲西部,中国古代对这种异域的哺乳动物的认识,不及对华南虎或东北虎来得真实,因而想象空间大,附会成分多。民间意识中的狮子,其一是威严,其二是和蔼,一如家族内有地位的仁厚老者。我们在泾县看到,民俗中有舞狮盛会,民居中有“狮鹿松鹤”、“狮子绣球”等砖雕、木雕和石雕,住宅或祠堂的庭柱上有狮形角撑,祠堂门口有石雕狮子。

泾县黄田有“狮象守门”之说。其生前被誉为“江南经师之冠”的清朝黄田人朱珔,曾撰写《黄田村图记》讲黄田地势。他于这篇文章中称:“(村口)两山环拱成狮象形,堪舆家谓守门户。”流经该村的凤子河,就是从这里往外流的。

“堪舆家”就是风水先生。在风水先生眼里,水是财富的象征。一江春水向东流,既然不能把流过来的水永远留住,不可能每村每户建一座水库,就只好象征性挽留一番,徽州“四水归堂”就是如此。明知道由屋枧滴落的雨水最终是要流走的,但在流走之前,先叫它从四面屋面上往家里的天井里流。

黄田人的办法是,在“出水口”建一座石桥,其名为东新桥。这座桥的意义,并非予行人渡河以便利,而是作为一个带诱惑味的“绣球”,给凤子河左岸的狮子及右岸的大象终日玩赏,消解寂寞。不然走了狮子走了象,就会失去此地“钟灵毓秀”的灵气,以及如溪流滚滚而来的财气。而就风景而言,这座石砌拱桥的存在,于两山夹一水的形胜之地,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民间的风水先生,常以发现“龙脉”而自豪。据说黄田南面的凤形山,就是这座古老村落的“龙脉”所在,所以又称来龙岗。无独有偶的是,泾县的另一处“龙脉”,也有类似的情形。在那边,其溪流叫许溪,于许溪上建造的那座石砌单孔桥叫麟趾桥,那是查济村的“入水口”。

查济麟趾桥处的“龙脉”,据说是面对面的两条巨龙,其身段分别绵延至黄山、九华山的另一头[1]。据说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给李铁拐一拐杖打断,断裂处流出汩汩山涧,这才有了许溪。当初李铁拐看到查济的山川形势大吃一惊:“此乃帝王之象,百年后将有真命天子于此地降生。”李铁拐大慈大悲,怕一国两君引发战乱以致生灵涂炭,于是下狠心打断“龙脉”,防患于未然。

明朝万历皇帝称其为“理学名臣”的查铎,是泾县查济人。查铎乃进士出身,曾任刑科给事中、广西按察使[2]等职,因刚正不阿受朝臣排挤,不得不辞官回家。回家后,查铎做了两件事使他留名于青史,一是修缮水西书院,讲授阳明理学;二是规划村落,建设家乡,使之成为其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查济遐迩闻名的“四门三塔[3]”,就是在他手里建造的。他于村里村外所铺设的麻石古道,累计二百余里。

查济的概念,其实远非房屋鳞次栉比的那一块。我曾走过“四门”中的钟秀门,那儿离严格意义上的查济村有三四里远。而我所见到的“三塔”中最远的那座青山塔,更远在三四十里以外;站在村旁山梁上往北看,只有钢笔帽大小。

青山塔耸立在岑山山梁上。岑山北面的老庄,其地形与查济相仿,那儿也是一座查姓人家的古村落。旧时每到冬至日,老庄人要挑了碗盏,翻山越岭来查济磕头祭祖。据老庄人讲,横贯老庄的青泾古道,甚而远至与青阳县交界的万峻岭,这数十里地的麻石路面,全是查济人出钱铺的;而当时的工程指挥,就是查铎。

据查济人讲,鼎盛时期查济有一百零八座石桥,一百零八座祠堂,一百零八座寺庙,且言之凿凿。时任村长的查传本见我不以为然,领我去村后的晋公顶,察看那些就筑于半山腰的一层层古宅石基,并拨开乱草,叫我看草丛中的一口口古井,最后跟我讲,以前这里全是深宅大院!

接着又领我去看对面山岗上的一条寂寞土路。以前这条路叫阳街,是当年查济村最繁华的地方。阳街上曾经有过点植物油的一盏盏路灯,若当年的京师模样。于今信步蹀躞,仍可见到横在土路边杂草中的牌坊石脚。种种迹象看来,查氏族谱所记载的“丁二万”,似乎并非虚构夸张。

查铎不但修路而且造桥,他建造的石桥有聚德桥、镇口桥和麟趾桥等。镇口桥今称铎官[4]桥,在我看来,这座爬满藤葛的结实古桥,似有象征意义。查铎七十四岁得重病临终前,对其兄查天秀说了一句令人回味的话:“病吾身耳,吾心何病?”其浩然之气,仿佛聚积于铎官桥中,历四百余年不散不泯。

传说查铎也尊重堪舆之道,也认为村西“真气[5]太重”,并理解李铁拐断“龙脉”的良苦用心。查铎是聪明人,他于“龙脉”断裂处建麟趾桥,以此弥合查济村地形上的纹裂,且补偿查济人心理上的缺失。

民间传说的产生及衍变,是民间智慧的丰富呈现。往往没有年代,往往不拘于某一个地方,往往有好几种不同的版本。而另一种说法是,李铁拐之所以打断查济村西面的那道“龙脉”,是因为查济有钱人家的丫鬟在河边洗碗盏时,抱怨天天吃鱼吃肉吃厌了好不痛苦。为解除丫鬟们的烦恼,老人家扬起手中的拐杖,一杖打了下去。自此以后,查济村日渐衰微,有钱人家终于拿不出鱼或肉给丫鬟吃。

查济人建宝公祠祭祀其先祖查宝源。以“仁厚”著称的查宝源,其生前事迹于今模糊莫辨,但有关他儿子查仲龙,人称龙老爹的诸多传说却细节丰富,从明朝流传到今天。传说中的龙老爹是飞毛腿,走起路来跟《水浒传》里的神行太保戴宗不分轩轾。龙老爹生性孤僻,成天像闺房小姐一样待在屋里不出门,家里人也不明白他成天在阁楼上搞什么名堂。

一日龙老爹出远门,前往五百里之外的歙县买丹砂,临行前吩咐家中丫鬟(一说是妹妹)不得私自上楼。半夜里听到阁楼上有打闹声音,丫鬟莫明其妙,一时忘了主人的吩咐,持灯踩梯,上楼瞧一瞧。上了楼,看到一只簸箕看花了眼,以为是老虎,吓得半死,从楼梯上滚了下来。家里人听到动静赶忙过来,结果发现楼上的几只木箱里,有数不清没眼睛的纸人纸马自己打起来。这些纸人纸马,没等龙老爹拿丹砂给它们点眼睛,就瞎打一气自相残杀,害得龙老爹功败垂成。

当朝皇帝以谋反罪将龙老爹抓到死牢里。原先老念叨“龙兮凤兮,何日登基”的龙老爹,现在又念叨起“龙兮凤兮,何日出牢”来。都要杀头了,脑子还没清醒过来。

一人谋反,株连九族,查济人哪能坐以待毙?于是连夜更改族氏派行,将原来的字辈“源仲永本,正有国良”,改为“源仲永伯,万友应志”,以示他们与龙老爹同姓不同宗,最终化险为夷。

古代帝王对百姓有生死予夺之权力,或敕封爵号,赐御匾,建牌坊,予以莫大的荣耀;或夺取家产,甚至夺取生命,午门斩首叫你掉脑袋。而这种看似不受任何制约的莫大权力,却有其“中国特色”的平衡机制,并非随心所欲。

查济祖先“永德公”是元朝遗老,但他的四个儿子,查继廉、查继善、查继福、查继和,却是明朝洪武年间的封疆大吏,分别是广西兵备使、湖北巡察使、两河漕运使、浙江按察使,为夺得社稷江山的明太祖朱元璋鞠躬尽瘁。查永德曾被前朝元顺帝敕封为“明羲官”,他的四个儿子斗胆以元顺帝御赐牌坊为门楼,建“德公厅屋”。这座古建筑虽然建造于明朝,但它的诸多构件,如线条粗犷的石磉,十六根珍稀楠木柱,都保留了元朝建筑风格。其牌坊式门楼上,至今仍有元顺帝御书“圣旨”及“明羲官”字样,而明朝未予追究,可能是害怕得罪重臣。德公厅屋门楼上的诸多砖雕图案中,以“鲤鱼跳龙门”最为突出,可惜跳的是明朝的“龙门”,不是元朝的。

我的房东兼导游查日华,领我走入摇摇欲倒的德公厅屋,看里面的十六根楠木柱子。怕我不信,拿一片瓦块磨擦柱面,稍候片刻,这片瓦块就神奇地吸附在木柱上不掉下来,据说这是检验真假楠木的土法之一。查日华敦厚笃实,不善言辞,一九七〇年代曾去过北京。当时他对北京故宫的惊讶是:“柱子咋这么小!”

查济村的光裕堂,又名二甲祠,建于明朝嘉靖四十四年,公元一五六五年。二甲祠于查济鼎盛时期建造,其石磉上的三国戏文,享堂里的望砖拱券,天井檐柱上的木雕角撑,予人以美轮美奂的感觉。而这座祠堂的显赫荣耀,在民间的至高无上,是清朝康熙十六年获取的。

二甲祠门前有一对汉白玉石鼓,两鼓之间有一道一米五高的木板门槛,即所谓的门塞。据说这种门塞只有皇家王府才有,文武官员不得擅自跨越。据查氏家谱记载,出自二甲祠堂的查之恺,曾任广东镇标中营游击积功加都督,因屡立战功被康熙皇帝钦封为“救驾王”,授“光禄大夫”衔,赐“四代一品”御匾。二甲祠正门前,原先有敕建的“四代一品”牌坊,现在只见到它的牌坊脚。

也自出二甲祠堂的查曰炜,本是明朝官员,因有功于朝廷,被明朝崇祯皇帝敕封为“荣禄大夫”。改朝换代后,回故乡祭祖时蒙受“代皇祭祖”之荣耀,被清朝顺治皇帝封为“代驾王”,恩赐“帝简劳臣”御匾。因为二甲祠出了“救驾王”及“代驾王”,所以才有皇家王府专有的这种门塞,彰显其家族的尊贵。

附带讲一下,二甲祠内的一道屏风板上,如今仍保留着祠堂帐目的收支清单。其计数形式,用的是古老的“苏州码子”,亦称“稻码子”或“草码”。其十进位数字,分别以“〡、〢、〣、〤、〥、〦、〧、〨、〩、十”来表示。苏州码子旧时流行于江南一带,为粮行、钱庄、当铺、药铺、裁缝铺所使用,如今在大陆几近绝迹,而在台湾、香港、澳门街头,以及微软Office软件的Word符号库中,还能看到。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中国帝王中稍通治国之术的,都懂得如何对臣民恩威并重。查济有“金头赔人头”传说,事主当然是查济人,据说是武进士出身,据说叫查炳华。在武昌任兵备道按察使的时候,有人告查炳华贪赃枉法,当朝皇帝听信一面之词,一怒之下杀了这个一生清廉的查济人,砍了他的头。后来这桩冤案被平反,皇帝给查家赔了一颗九斤半重的金质头颅聊表歉意。安葬时,家里人备了十八口棺材同时出门,四面八方葬了十八处,所以,没人猜得出那颗金头被埋在哪里。

查济晋公顶南坡有一座古墓,其墓主查瑶圃曾被诰授为中宪大夫,其妻王氏是诰封恭人。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筑就于“皇清咸丰二年仲夏月”。以讹传讹,有人相信那颗金头就埋在这里,结果盗墓的三番五次来撬砸。这座古墓的墓室,是用“糯米稀”亦称“三合土”灌筑的,这种由石灰、桐油、小石粒及糯米汁搅拌而成的古建筑材料,比现代的水泥混凝土坚硬得多,用铁锤砸下去,“一个疤也没得(查传本村长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