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华山坠崖谜案
16721400000026

第26章

昨天詹亚英去理发店做了做头发,也给父亲、母亲都削了削发,而且给他们都买了新衣服,一家人郑重其事参加第六本张桐小说首发式。人家听说母亲没有轮椅,两三年没怎么出门了,当天就叫家乐福的送货工送来一个高档轮椅。

詹亚英今天起得特别早,天刚亮就过来了。这时候,父亲和母亲都已经洗漱完毕,进餐完毕,着装完毕,开始默默等待那部三个小时后才会过来接他们的别克商务车。起初人家讲张桐这个张桐那个的时候,不但父亲、母亲反应不过来,连詹亚英听了也觉得别扭。现在听习惯了,才明白讲张桐比讲詹志平顺口,怪不得写文章的要起个笔名。至于哥哥为什么起这样一个笔名,詹亚英想不明白。

郭芸到塞班岛去了,不然她会从上海赶过来参加这个活动。那天晚上,郭芸打来一个电话,打了很长时间。她说你哥的笔名是叫张桐,当初没跟你们讲,是怕媒体三天两头来找你们,破坏你们的平静生活,既然现在记者已经找到你们,瞒不住了,只好跟你们如实讲。又说你哥是死了以后才出名的,他的书已经出了五本,第六本也印出来了,而他的稿费,应该给你爸你妈一份。

郭芸说明天上午把钱打过来,打到爸爸拿退休金的银行卡上。

后来爸爸打电话来,说他银行卡上是多了不少钱。

多多少?

五十万。

詹亚英以为爸爸眼花看错了,特地过来一趟,自己拿那块银行卡去机器上查。查了也不敢相信,又到银行柜台去问,听到银行员证实这是五十万而不是五万,才相信这是真事。晚上她给郭芸打电话没打通,搁下电话才想起来郭芸下午飞塞班岛,当时还在飞机上呢。

后来就有一个叫雪青的女孩来找她,讲她是蔡琛工作室的,专门出张桐小说的。雪青跟她讲张桐小说写得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一次次轰动全国图书界和读书界。还给她看“已故小说家张桐作品研讨会”的录像片段,拿移动DVD看。前几天,詹亚英看北京电视台新闻节目的时候,看到过里面的几个镜头。

于是詹亚英答应参加第六本张桐小说首发式,也替父亲、母亲答应了人家。

上午九点钟,雪青开那部别克车准时来了。跟她一起过来的一个小伙子,过来推母亲的轮椅,詹亚英则扶着老父亲往外走。围观的越来越多,现在这个大杂院里的邻居都知道这件事了。上了年纪的都异口同声说,早就看出詹志平有出息,没哪个小孩像他那样,手上总是拿个笔,听到个啥就记到纸头上。以前他们都说詹志平是书呆子,傻乎乎的只会笑,现在才明白啥叫大智若愚。

王府井书店门口搭了一个台子,这台子上全铺了红地毯。这簇新的红地毯被踩到鞋子底下叫人好不疼惜,詹亚英觉得这是糟蹋好东西。后来有什么人什么人讲话,来王府井购物的或走道的,都停住脚步往这边看。另一边已经排了长队,等仪式一结束,就开始出售最新张桐小说。本来要父亲讲几句的,父亲说不会讲。又要詹亚英讲,詹亚英也说不会讲。后来主办方只好叫他们木呆呆站在台子上,给报社记者拍照,给电视台记者拍录像。幸好时间不长,一刻钟不到。

刚从台子上走下来,就有好多男女记者围住她,七嘴八舌问她问题,闹哄哄的就像一群胡蜂追着她走。这时候,詹亚英才明白郭芸为啥不肯接受媒体采访,为啥讲媒体破坏平静生活。书店腾出会议室给他们休息,可哪里能够休息片刻。詹亚英被围在左面,父亲被围在右面,母亲被围在中间,他们三个人都一刻不停地回答问题。人家问什么,他们答什么,没有一分一秒的思考,没有一丁一点的心机。就像三口不断喷涌的泉水,他们三个人都在滔滔不绝地讲张桐。就像讲家常话一样,一件事一件事地讲,越讲越多,越讲越流畅。

雪青给他们续茶水。另一个叫书蕾的女孩给他们拍照。甚至有读者找过来,硬要他们替张桐给新书签名。母亲不会写字,写不来。詹亚英会写,但写不好,笔划散得七零八落。只有父亲的字拿得出手,一笔一划很认真。

中午在酒店里吃饭。大餐厅摆了十几桌酒水,喝酒吃饭的全是嘉宾和记者。买书的及围观的,也有跟着过来蹭一顿的。这时候,詹亚英和父亲、母亲又被分开来了,他们在不同的餐桌上,频繁接受同桌的敬酒,甚至坐别的桌子的也过来敬,从没这么热闹过。

这时蔡琛跟几个外地书商坐在角落里,有一搭没一搭地闲扯。他已经做好改行的心理准备,一旦张桐的事被警察查出来,他就去广州一家软件公司继续干老本行,回头搞他的软件开发工作,他有同学在那里当老总。说到底,他还是喜欢在电脑上编程序,不喜欢跟人家喝酒谈生意。你给叔叔做书,就做这么长时间,知道做书是怎么回事就行了。

有时候就会有联想,不由自主地想,大脑不受控制,心里很不舒服。张桐的家人都以为张桐死了,替张桐给读者签名,给记者讲张桐的事,而现在化名为郝国华的张桐,此刻正在塞班岛跟郭芸一起悠闲散步,看日本人集体跳海自杀的那道著名山崖,想到这里,蔡琛觉得这是非常残忍的事。

叔叔没来。可能此刻叔叔正在喂藏獒,杀了活羊喂,羊腿还在抽搐呢。那天讲到那个郁警察的时候叔叔讲,我会叫他去不成,果然郁警察今天没来。叔叔白道上认识什么人,黑道上认识什么人,蔡琛一概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假如张桐的事给郁警察捅出来,叔叔可能会立马损失一百五十万元,流动资金全没了。而连锁反应带来的危机可能更严重,你这里出了这么个事儿,文化部门就见你怕,出版社也见你怕,你做书还怎么做?

这事迟早要露馅的,因为即使你把陕北来的那个郁警察控制住,或者干脆做掉他,也无法阻止苏州警察侦查左梦菡谋杀案。在蔡琛看来,杀左梦菡的凶手,十有八九是现在化名为郝国华的张桐。蔡琛向来相信叔叔的敏锐直觉,叔叔认为郝国华是做过整容手术的张桐,认为这是百分百的事,蔡琛感觉恐怖,头皮发麻,毛骨悚然。

他相信叔叔不会雇人杀郁警察,叔叔没这么傻。叔叔的目的,只是干扰警察的调查,尽量在警察查明案情之前,更多地卖掉新出版的及重印的张桐小说。假如警察的工作效率不够高,假如有一个月时间或两个月时间还没破案,叔叔不但不会损失一百五十万,而且至少能赚到这么多钱。

一面跟朋友一起喝酒,一面断断续续想这些问题的时候,一个穿警察衣服的人朝蔡琛走来。这人朝蔡琛敬礼,问蔡琛是不是姓蔡,讲他是北京公安局的,讲一口地道的北京话儿,然后给蔡琛介绍他身后的另一个人。那人也是警察,从陕西过来的,姓刘叫刘同军,身穿便服。蔡琛刚才就见到过这个人,以为他是来蹭饭的呢,没想到他是刑警队长,专程来北京问他问题。

一是问郁警察郁林海的下落。

二是问郭芸的电话及住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