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畅游哈密
16719300000005

第5章 新疆第一城 哈密市(3)

魔鬼城不仅地貌奇特、景观壮美,而且有人类活动的多处遗迹。景区所处的位置是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地和黄、白两大人种的交汇过渡区,在这里出土了3200年前的干尸及铁器、铜器。经考证,干尸有高加索人种和蒙古人种血统。据史料记载,景区中心的艾斯克霞尔古城堡曾是过往商旅的栖息和给养补给场所,这些都体现了景区当年的繁荣景象,使景区增添了神秘色彩,令人神往。

哈密魔鬼城以艾斯克霞尔古驿站为中心景点,分东、西、南、北四大景区,景区又分为6滩16景。在魔鬼城的戈壁大道边经常能看到一堆堆的大石头,这些石堆是古丝绸之路的原始路标,又叫阿拉伯石堆。在长途跋涉中由于风沙较大,古代过往商旅和牧人走过的路往往会被沙石掩盖,为了能把线路保留下来,人们便把石头堆成堆作为路标,年复一年,丝绸古道上就保留下了无数这样的原始路标。

东天山秀美的沟壑:庙儿沟 太阳沟 猴娃山

庙尔沟

庙儿沟,顾名思义,是指一条建有寺庙的山沟。据传,唐代高僧玄奘从西天取经返回东土大唐,途经哈密时,天色已晚。他又累又渴,突然看见前方绿树成荫、溪水潺潺的山谷,喜不自禁。进入山谷后,他居然看见一座寺庙,香雾缭绕,古色古香,隐隐约约地还传来声声暮鼓、阵阵晚钟。唐玄奘敲开山门,寺庙住持一听说他是中原来的高僧,便执意挽留他在寺内多住几日,每天大开道场,弘扬佛法。后来在老僧的指点下,唐玄奘又去了伊州城北的白杨沟佛寺,讲经诵法。庙儿沟佛寺与白杨沟佛寺从此留下了玄奘法师的身影。由于时代久远,这座建于北魏时期的寺庙已荡然无存,只在山坡上留有寺庙的遗址以及残壁断垣上的壁画碎片。

到了清代,哈密四世回王玉素甫来庙儿沟打猎,惊奇地发现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凉爽宜人,绿树成荫、花草茂盛。他便命人在此修建了王府花园和避暑行宫,并修了几十里长的围墙,漫山遍野栽种了上万棵杏、桃、葡萄、核桃、樱桃等树。行宫建成时,满山的小树已长得碗口粗壮,春天一到,只见山坡上的杏花、樱桃花、桃花一齐开放,整个庙儿沟都成了花的海洋。一到夏季,庙儿沟更是绿波荡漾,硕果累累,堤连涧曲,深径通幽,成了哈密回王和老百姓避暑的胜地。

回王的避暑行宫在1931年毁于战火,佛教寺庙更是荡然无存,但如今那漫山遍野的杏树、残存的遗址前的两棵老榆树以及汩汩不息的溪水仍在向游人讲述着庙儿沟的故事。

太阳沟

在哈密市沁城乡的东天山深处,有一处非常原始、自然的风景区——太阳沟。

太阳沟,真是景如其名。它地处东天山的最东端,沟口朝向东南,因此,每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总要首先照到这道沟里。傍晚,夕阳印在沟底,温暖而柔美。太阳似乎特别喜欢这里,停留的时间又特别长,因此人们就把这座沟称为“太阳沟”。

太阳沟的真正魅力,就在于它的原始、淳朴、自然。从沁城一直向西北方向,便进入小堡村所在的山沟,沟里石头遍地,显得有些荒凉。但临近太阳沟,山头突然转绿,大地铺满青翠,仿佛一下子走进了一个画中的世界。远处的山峰,白雪皑皑、白云缭绕;近处的山头,松林苍翠,郁郁葱葱;太阳沟里,清涧闪烁,溪水叮咚,怪石嶙峋,碧草青青,野花点点,百鸟齐鸣,似乎是远离人烟、远离喧嚣的天宫仙境。这里只有大自然的气息,这里只有山川的空寂,也只有到了太阳沟,您才会真正理解,什么是幽静,什么是纯真,什么是原始,什么是自然。

在太阳沟里,最令人难忘的还是那大片大片的白杨林。由于这里空气湿润,水流充沛,因此这些白杨长得分外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它们树干粗壮,有的竟然粗得两人难以合抱;树木枝枝相连,互相交错,硕大的叶子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将盛夏的太阳沟遮得严严实实,好像撑起了一把遮天盖地的巨大遮阳伞。

猴娃山

猴娃山,实际上连一只真正的猴子都没有,而是由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块东天山脚下的荒漠里,“雕凿”了许许多多形态各异、憨态可掬、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的石“猴子”,“猴娃山”因此而得名。

猴娃山位于哈密市沁城乡东庙尔沟东北5公里处,这里漫山遍野都是怪石嶙峋的石头,就像是石头的王国。这些山石属花岗岩系中的石英、长石、云母等,经山沟里的洪水反复冲刷,再加上经年累月、日晒雨淋,在热胀冷缩的条件下,就慢慢被“雕琢”成了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既有四肢粗壮、笨重无比的狗熊,憨态可掬的大象,又有动作敏捷的山鸡,展翅欲飞的苍鹰。更多的还是那一只只机灵无比的猴娃儿,它们或立或坐,或跑或跳,尽情嬉戏,天真无邪,活灵活现。每当微风吹来,山石洞穴内仿佛响起由箫、笛或口哨演奏的抑扬顿挫的“音乐之声”,漫山遍野的“猴娃儿”更像是在欢快起舞,热闹非凡。

在猴娃山的腹地,还有一片灌木丛生的绿地,野草丰茂,溪水潺潺,与旁边的猴娃石相映成趣,竟有花果山的意境。

猴娃山是大自然的杰作,当您漫游其中,仿佛进入远离尘嚣、远离污染的淳朴、自然的动物世界。

五堡古墓群:远古的墓葬

五堡古墓群位于哈密市五堡乡西北侧,是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墓群总面积约500平方米,坐落在临水的土丘上。自1978年起,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哈密地区文物管理所进行了3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113座。出土随葬品除墓主随身鞋帽、衣服外,大多是日常用品和生产工具。从随葬器物的数量上,看不出明显的多寡不均、贫富分化的情况。出土的日常用品有陶罐、木桶、木勺、木梳、石杵、青铜小刀、锥及装饰物。部分陶罐及木桶上有黑彩和红彩,主体纹饰均为倒三角形图案。生产工具为石磨、木柄铜砍、纺轮、骨针等。另外还有狩猎、驯服牲畜的石球、笼头、马蹬、鞭及作为盖木入葬的木质实心无辐车轮等。随葬的毛织物纺织精细,质地细密,着色美观、大方,图案种类繁多,其中有件红底毛绣,绣满三角图案,是一件罕见的珍品。

1986年,新疆考古工作队及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有关专家对该古墓群的29座墓葬进行发掘。初步探明其形制为竖穴土坑,土坯墓,葬式为单人侧身屈肢一次葬;出土器物主要有皮、铜、陶、木、石等制品。

墓穴内为2层台阶,其上放芦苇、芨芨草或豌豆等植物,再用土盖至地面。因地面气候炎热干燥,尸体水分在腐烂前就已蒸发形成干尸,保存至今。

在诸多出土器物中,最著名的是3具干尸,干尸出土时其衣饰、肤肉基本完好无损。其中有一具干尸身着光面羊皮大衣,头戴红绿色格子的毛织物,脚蹬素色皮靴,其大衣外又拦腰系着一块浅灰色磨刀石和一只装有青铜小刀、小锥子的素色皮袋。干尸除了鼻梁等处稍有朽蚀外,全身其他部位如毛发、皮肉、指甲等处均完好无损,这一奇迹当时曾轰动了国内外考古界。经测定此干尸年代属青铜器时代,距今3200年。从殡葬品中看出畜牧业经济在当时的生活中占比重大,人们已掌握了较高的毛织、制革及染色技术。

据墓群的面积及出土情况来看,早在3000多年前,此地便有较大的村落和人群聚居。

出土的三具干尸中,有两具完整的女性干尸,比长沙马王堆的女尸所处年代还早900年左右。1979年在上海、北京展出的哈密女尸,被称为“金发女郎”、“睡美人”,曾引起轰动。

拉甫却克古城遗址:诉说往昔的汉唐古城

自哈密市西行65公里,耸立于五堡乡四堡村白杨河两岸的一座颇具规模的古城,就出现在绿树掩映、农田环绕的河岸之上,这就是拉甫却克古城。

拉甫却克古城从东汉建城至唐代置县,延续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历经风雨沧桑,直至今天还为人们留下了可供凭吊的许多遗迹和遗物,诉说着当年的峥嵘岁月。

令人称奇的是这座汉唐古城,由白杨河河东两城和西岸一城组成,三城雄峙河岸,隔河相望,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无形中为古城增添了宏阔之气、辽远之感,布局可谓独特。

东岸两城规模较大,城垣多处倒塌,城四角有残存的瞭望台。至今还有一个瞭望台遗迹高达5米,是方形建筑,剖面呈梯形。城墙下部是夯土而筑,上部则是用土坯垒砌而成,城外有马面,有的还保存完好。

西岸一城规模较小,城墙和城内建筑多已毁坏不存。

拉甫却克古城出土了大量陶片,主要是夹沙红陶和灰陶,多为轮制。陶罐、陶瓮上的纹饰,大都是花边刻线和附加堆纹,其他文物则很少出土。

古城内发现有洞窟式建筑,显然是佛寺,洞内尚有壁画残迹。古城外更有大量佛寺遗址,延伸数十里,直至白杨河上游。可以想见,这一带曾经人烟稠密,佛寺林立。

从有关资料看,河东北侧、面积稍大的古城遗址,历史上称伊吾屯城,河东南侧的称纳职城,河西规模较小的称隋代兵城。伊吾屯城始建于东汉,而纳职城(即拉甫却克古城)则建于魏晋,隋代兵城建于隋朝。由于三座古城遗址都处在拉甫却克村内,人们往往又把三城混称为拉甫却克古城。

三城在白杨河两岸的形成,时间各不相同,面积大小也不一样,之所以都建在这里,是古人的先见之明。在1900多年前,白杨河流域就是人类走进西域可以赖以生存和繁衍生息的良田沃野。在《后汉书·西域传》中就有记载:“十六年,明帝乃命将帅,取伊吾卢地,置宜禾都尉以屯田。”“伊吾地宜五谷、桑麻、葡萄。其北又有柳中(即今鄯善之鲁克沁)皆膏腴之地。”这就说明,在东汉明帝十六年(公元73年),明帝就知道,伊吾卢地不但是走进西域,开通伊吾古道的枢纽,而且在军事上也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同时,这里地域宽阔,气候温和,水量充沛,物产丰富,是屯垦戌边、开发西域的重地。所以,东汉明帝当时发兵出关,命汉将窦固、耿秉进军东天山,破呼衍王于东天山,再取伊吾卢地。他们置宜禾都尉,主管屯田,并为控扼北道、屏卫南道在此驻军,且战且耕,修建伊吾屯城,使千余将士和过往使臣、商旅有居住之地。

可见,伊吾屯城在历史上是白杨河两岸三座古城中营建最早的一座古城。

据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哈密地方史》介绍,东汉王朝曾四次在伊吾屯田,先后持续了110年,每次都有千余人在这里屯垦戌边,并以屯城为营,守边护边,防止侵犯,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匈奴同汉朝争夺西域控制权的军事斗争中,伊吾屯城又多次遭受到了战乱的重创。在白杨河两岸三座古城中,伊吾屯城虽然是营建最早的一座,但也是被毁坏最早的一座。

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原鄯善国(即楼兰国)被丁零人攻破后,大批鄯善人因国破家亡,四散逃亡,约4000人被称作“鄯善移民”举迁北上,分别迁往高昌和伊吾,其中有一部分来到伊吾后在此修筑了纳职城。

时至唐代,新伊吾被改制为西伊州,下辖纳职县城,但纳职县也并不太平,先后被吐蕃与回鹘占领,他们都把纳职城作为据点,“频来抄劫伊州,俘虏人员,侵夺畜牧”。到北宋时,王延德奉旨出使高昌,途径纳职城,他写道:“次历纳职城,城在大患鬼魅之东,南望玉门关甚近。”可见,那时纳职城尚未废弃。时至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陈诚等人出使西域,途经纳职,他看到:“有古城名腊竺(即纳职),多人烟树木,败寺魏垣,此处气候与中原相似。”这说明,此时这里已经是城荒寺颓,变为村落。《大明一统志》也将其列为古迹,称为“纳职废县”。

同伊吾屯城和纳职城相比,隋代兵城修建时间略晚。

隋朝时期(公元581年-618年),隋炀帝为了使丝路北新道畅通无阻,继续恢复伊吾屯田,遂于公元608年派玉门道行军大将军薛世雄进军伊吾。当时,已归顺突厥的伊吾城主认为隋军不可能渡过大沙碛,却没想到隋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神速越过了沙碛,很快兵临伊吾城下。伊吾城主十分恐惧,忙将牛和酒送至城外,表示归降。薛世雄便率兵进驻已经残破不堪的伊吾城。

薛世雄注意到白杨河一线虽然土地肥沃,宜于屯田,又是守护丝路畅通的要冲,但如果军民混住城中,无险可守,一旦有事,相距河西甚远,援军也鞭长莫及,而且还会发生屡遭突袭、血染孤城的悲剧。于是,他便命部下在白杨河西岸修筑了一座规模较小,但可防守的兵城,专供守城将士驻扎。这座城长百米左右,城角烽火楼高耸,爬到楼顶,四周一览无余,被称为隋代兵城。

与此同时,薛世雄还发现,丝路北新道由南山口翻越东天山西行,已畅通无阻。在四堡以东(今哈密)还有常年流淌的东西泉水河和大面积可以开垦的荒地,如果把四堡的伊吾屯城东移到此地,从南山口穿越东天山就不用再走回头路了,而且扩大屯田面积规模也有了更大的空间,于是他决定上奏朝廷在新址上重建新伊吾。这一奏折很快得到准许,薛世雄当年就把四堡伊吾屯城东迁到今天的哈密,号称新伊吾。

白杨河西岸的隋代兵城,随着伊吾屯城东迁,便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