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凿空使者张骞(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16718200000036

第36章 爱的书信(3)

张母见桂芝情意绵绵,心里十分高兴,索性替桂芝作主说:“骞儿!那就选个好日子,你和桂芝举行婚礼吧!”

扩建后的张骞的宅院显得十分壮观,张骞和桂芝在美丽的新房举行了典雅的婚礼。参加婚礼的佳宾很多,气氛很热烈。

堂知行经过打扮后显得相貌堂堂,器宇不凡,俨然是汉朝的官员,丝毫不显武夫的痕迹。他原本就会讲一口流利的汉话,而今经过张骞的感染,汉话讲得更流利更纯正。

他的身体很雄健,气势很威猛,给人以一往无前的感觉。他的脸上有一双充满阳刚之气的大眼睛,给人以信赖的感觉。

他虽然当了官,但依然离不开张骞,他为张骞操办着婚礼,忙前忙后照料着,显得很随和,深得人们的喜欢。

范标的母亲和妹妹也来参加婚礼。张骞和堂知行对她们显得很敬重很热情。言谈中张骞和堂知行流露出对范标的无限热爱与敬佩,认为范标为保他们而壮烈牺牲了,他们过意不去。为表达对范母的敬意,他们表示愿做她的儿子,代替范标尽孝一辈子。

范母听了这样的话,很受感动,认为有这样两个体面的儿子很光彩。她便很感兴趣地问张骞:“据说那位堂校尉是匈奴人,是吗?”

张骞诚恳地说:“对!是匈奴人。但他在匈奴没有任何亲人了,他很早就归顺了我们汉朝。出使西域他就是我们的向导。他和范标贤弟都是很要好的朋友,一直和范贤弟在一起,感情胜过亲兄弟。”

范母频频点着头,不住地看着忙前忙后的堂知行,心想:这人很勤快很利索,为人很随和很朴实,长得也憨厚,相貌也不错,在匈奴无亲人,在长安又是独身一个人,如果让他做我的女婿,岂不更好?

她这样想着对张骞说:“我看那人很不错,我喜欢他。”

她这样说着,又望望自己的女儿,心想女儿不知中意不中意。

张骞从她的谈话与举动中看出了她的心意,心想让堂知行做她的插门女婿再好不过了。于是,他向范母详细介绍了堂知行的情况,使范母更加厚爱堂知行。

他们交谈的话全被范母的女儿听到了。范母的女儿很聪明,早已听出了他们谈话的弦外之音,立刻脸上出现了羞涩的红晕。

范母不知女儿中意不中意,也不知堂知行心里如何想,所以,她暗示给张骞后,便停止了交谈,又与走来的张母亲切地谈起婚礼的事。

张骞避开范母后,向堂知行悄悄诉说了范母的心思,让他偷看范母的女儿是否合乎自己的心愿。堂知行得到这个好消息,自然心花怒放,立即向范母主动去敬茶,借机偷看了范母的女儿。

不看则已,一看他立即惊呆了。这就是所谓的“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

范母的女儿名叫范玉兰,芳龄25岁,长得身材颀长,肌肤白嫩,秀丽的脸上有一双深邃动人的美眸,透出聪慧的光。她虽然不是美女,但也称得上姣美。

从未接触过女人的堂知行,猛然看到范玉兰,自然会被她的端庄秀丽所惊呆。堂知行向来很敬佩范标的品行,对范标舍己救人的精神很钦佩。出于这种爱,他对范标的妹妹范玉兰很自然地生发出深深爱恋的感情,觉得她就是天下最美的女人了。

他把迷恋范玉兰的感情如实地讲给张骞,表示愿做范母的女婿,请张骞从中玉成。张骞听了很高兴。

张骞和桂芝喜结连理,二人情投意合,形影不离,显得无比恩爱。张母见了眉开眼笑,成天乐得合不拢嘴。

张骞惦记着堂知行的婚事还未办成,心里总不踏实。这天他对张母和桂芝诉说了范母的心思,张母和桂芝都说堂知行和范玉兰很般配,婚后一定会幸福。

张骞心里有了谱,就到范母的府上听取范玉兰的意见。范母见到张骞很热情,谈了一些张骞的婚事之类的事情后,便问张骞:“不知堂知行对我女儿是否中意?”

张骞兴高采烈地说:“母亲!那堂知行一见玉兰,就迷上了,他托我特意来说媒,他愿娶玉兰为妻,和你们生活在一起,孝敬您老人家一辈子。”

范母听了张骞的话喜形于色,心里感到很踏实。张骞心想不知玉兰的心意如何?他便微笑着说:“不知玉兰是否同意?”

范母满怀喜悦地说:“玉兰已经在你的婚礼上见过堂知行,她认为堂知行容貌不俗,为人忠恳,作风朴实,是个难得的人才,她看中了他。”

张骞听后喜不自禁地说:“看来玉兰确实看人看得很准确,他们二人的确是天生的一对。我敢保证他们婚后一定很幸福很美满。堂知行一定会很爱她的,她绝不会受委屈。”

范母听了很放心。她对张骞说:“这件婚事就说定了。你是大媒人,一切就由你操办。”

张骞兴奋地说:“好!我一定办好这件婚事。”

在张骞的主持操办下,堂知行终于和范玉兰结为百年之好。

堂知行既是范母的儿子又是她的女婿,一家人生活得十分幸福。

张骞操办了堂知行的婚事后,感到由衷的高兴。他又想到了那些随他出使西域而不幸牺牲了的人,想到了他们的亲属。

他和堂知行逐家挨户地去拜访了那些牺牲了的人的亲属,向他们送去了钱和贵重的礼物,表示对他们的关怀和安慰。

这些人家对张骞和堂知行的关照表示由衷的感谢,他们从心眼里敬佩这两个人,说这两个人不仅自己关心他们,还敦促朝廷关照他们,实在是有情有意的人。

他们表示如果张骞再出使西域的话,他们同样会把自己的儿子送出去,随张骞去建功立业。张骞听了很感动,在心里默默地说:民心才是最伟大的力量啊!

汉武帝刘彻通过诛杀佞臣刘甲及其死党看清了匈奴好战分子对汉朝的极大危害,认为不彻底消灭匈奴顽固派就无法保证汉朝边境的和平与安宁。

刘彻认为匈奴经过内乱已经大伤元气,而且野心家费木居虽然夺得了匈奴的军事大权,但他的挟单于以令天下的残暴行为搞得民怨沸腾,不得人心。他刚刚平定了内乱而取得了独裁统治权,但他的政权并不十分稳固,那些表面上归顺了他的势力并不心服,他们还时时窥测动向,等待时机,达到东山再起的目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汉朝出动大军,对他们发动猛烈的攻击,那么费木居势必仓促应战,而反对他的人就会趁机而起,从内部瓦解他的力量,使他陷于内外交困的处境。

正当刘彻如此考虑是否出兵攻击费木居时,不明智的费木居竟然又通过边境向刘彻送来气焰嚣张的挑战书。

挑战书的意思是要刘彻彻底屈服,步当年刘邦的后尘,向他们以和亲的方式敬献美女,割让边境领土,年年朝拜,年年纳贡。

刘彻在心中气恨不已地说:我可不是当年的高祖刘邦,一时疏忽败于冒顿,不得已而求和纳贡,被世人传为笑柄。我刘彻定将你们的嚣张气焰彻底打下去,不把你们赶出西域,我誓不罢休。

他想完,把那挑战书撕得粉碎,狠狠地扔在地上,又用脚狠狠地踩了踩。

他决定要彻底消灭费木居,让他的影子从西域消失掉。于是他与定乾侯文吉密商此事。文吉听了他的分析后明智地说:“皇上的看法很透彻,现在的匈奴是外强中干,色厉内荏。只要我们派出强大的骑兵,攻其无备,他必然兵败如山倒。不过匈奴在西域神出鬼没,善于流动,我们必须掌握他们的军事规律,达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刘彻信服地点着头,恳切地说:“依你之见,该如何办?”

文吉胸有成竹地说:“我无什么高见,也不熟悉西域的情况。但我向皇上举荐两个人,这两个人神勇非凡,智谋过人。有了这两个人,就可以大胆地出兵匈奴,定会得胜而归。皇上尽可以与他们推心置腹地畅谈,征求他们的意见,不失为上策。”

刘彻怦然心动地说:“这两个人是谁呢?”

文吉望了望急切等待答复的刘彻,心想我说出这两个人他肯定会重用。

不知文吉说出的两个人究竟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