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千古公主解忧(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16717900000030

第30章 巧设骗局诱杀人(1)

冯嫽看到密杀令的内容是指使刺客在一个月内务必暗杀自己,不由眉头一皱。再看签字竟是洛阳的所谓阳王。

冯嫽把密杀令递给大录审看,大录仔细看过不禁紧皱双眉,陷入迷茫之中。

冯嫽沉思了片刻,对大录说:“你认为阳王是什么人?”

大录疑惑地说:“洛阳的皇室有不少受封的王,偏偏没有阳王这个称号,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冯嫽想了想,猜测似地说:“这可能是个代号。”

大录怀疑地说:“会不会是被你巧计诛杀了的刘武的什么亲属,或者是他的后人?”

冯嫽不急于回答,扫一眼赛飞虎的死尸,心想既然是刘武的后人,怎么会起用一个乌孙杀手呢?如果派一个汉人岂不更容易混入汉宫,更容易接近我?为什么派一个乌孙杀手呢?再说我在洛阳时他为何不动手呢?他为何舍近求远跟到这里来动手杀我呢?这岂不太费事了吗?

冯嫽思来想去,结合当前赤谷的情况,仔细判断,不由心窍顿开,思路清晰。

她征询似地问大录:“你认为这人真是洛阳的什么王派来的吗?”

大录迷蒙地说:“那还会有假吗?”

冯嫽并不说破,依然探询地说:“谈谈你的看法。”

大录猜疑地说:“很可能是你的冤家刘武的后人为了替刘武报仇,买动此人来杀你。”

冯嫽仍然不动声色地说:“可他为何不用汉人呢?”

大录理直气壮地说:“他为了隐藏自己,转移视线,起用乌孙人,让你怀疑是乌孙仇人要杀你。”

冯嫽摇摇头,平静地说:“你谈的嫁祸于人的手段是对的,但制造祸事的人弄错了。”

大录惊诧地说:“难道不会是刘武的后人?”

冯嫽肯定而明确地说:“不是刘武的后人,也不是洛阳的其他什么王,这正好说明杀我的人就在赤谷。”

大录仍然费解地说:“在赤谷?”

冯嫽果绝地说:“对。杀我的人为了转移视线,故布疑阵,采取了这种让杀手装上汉文密杀令的办法,让我怀疑死去的仇人刘武的后人。”

大录领悟似地说:“看来杀你的人很狡猾,也知道你密报皇上智杀刘武的事。”

冯嫽点头说:“对。看来杀我的人就在王宫。”

大录疑信参半地说:“为什么?”

冯嫽心明眼亮地说:

“因为知道我智杀大奸刘武这件事的,除了你我,现在只有星靡国王。”

大录疑虑地说:“这怎么会呢?星靡为何会杀你?”

冯嫽理智地说:“他虽然不会杀我,但别人会强迫他杀我。”

大录惊异地说:“这个人是谁呢?”

冯嫽明智地说:“是久南王后。”

大录信服地说:“对。她已经控制了星靡国王。她要杀你,星靡迫于无奈,只好答应了。看来这个女人是非常阴险的,也是极其狠毒的。”

冯嫽义愤地说:“看来这个女人野心很大。”

大录提醒地说:“你不妨提醒星靡,让他认清久南的真面目。”

冯嫽气愤地说:“我已经多次对星靡谈过话,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他完全站在久南的一边,不理会我的提醒。近来又拒绝见我。我想关于刘武的事很可能是他告诉了久南,久南才搞了这样一个迷魂阵。”

大录担忧地说:“既然这样,我们要处处小心,加强防备,免遭不幸。”

冯嫽赞同地说:“我同意你的意见。另外我们保持冷静,不与他们发生冲突。为了拯救执迷不悟的星靡,我们必须立即密报解忧国母,让她来赤谷说服她的长孙星靡悔悟过来,挽救目前的局势。”

大录颔首说:“好。我赞成夫人的做法。事不宜迟,必须立即行动。”

冯嫽胸有成竹地说:“具体办法我已想好,你随我回卧室继续商定。”

冯嫽把她的两名武艺高强的护卫杨彪和盛光叫到密室面授机宜。冯嫽对他们布置完任务后,又把两封信分别交给他们,指令他们千万保存好。

他们辞别了冯嫽和大录,装扮成生意人,骑上马离开了汉宫。他们出了赤谷城,扬鞭催马向东路疾驰而去。

冯嫽看他们出了赤谷城,便又把两只白色的信鸽带到她的密室。她把两个装有信函的皮套绑在两只信鸽的腿上,深情地看着它们说:“这是很重要的情报,你们一定要尽快地送到国母解忧的手中,千万不能丢失了。”

那两只白色的信鸽似乎很懂她的话,双双点着头对她鸣叫了两声。那鸣声似乎在说:“我们一定送到,请放心。”这是一对夫妻鸽。它们之间的感情很深厚。它们跟随解忧许多年。

它们虽然不会说人语,但它们能懂解忧的话。这是解忧常年训练的结果。它们是善解人意的传书鸽。当冯嫽返回乌孙时,解忧为了能经常与冯嫽联系,互通情报,便让冯嫽把这对感情笃深的鸳鸯鸽带到乌孙赤谷城。

而今冯嫽让这对鸳鸯鸽把有关乌孙的重要情报传递给身处洛阳的解忧。冯嫽热情地吻着两只信鸽,嘴里说着要它们保重的话。两只信鸽很深情地回吻着冯嫽的脸,口中发出依依不舍的声音。冯嫽把它们分别放在自己的两肩上,它们很懂事地站在冯嫽的两肩上,一动也不动。

冯嫽走出房门,来到院子里,对它们轻轻地说:“祝你们同心协力,互相帮助,排除一切险阻,完成任务。好了,起飞吧!”

两只信鸽好像完全明白似地立刻展开翅膀,飞向高空,向东方的洛阳疾飞而去。

冯嫽仰首遥望飞去的两只信鸽,脸上出现了欣慰的笑容。

杨彪和盛光骑在马上驰骋在奔往洛阳的山间小路上。他们依照冯嫽的指令不走大路,专走小路。

当他们即将越过乌孙边境的山中通道时,突然从两山夹峙的密林里冲出十多名骑马的武士,打扮得不伦不类,一律手中举着刀,挡住了杨彪和盛光的路。

他二人立刻收缰停马,眼望面前的武士们心想如何对付。

为首的军官骑在一匹黑色的高头大马上,神严厉色地大喊道:“你二人快快下马投降,免得一死。”

杨彪和盛光立刻变颜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何阻拦我们?”

那为首的军官讥讽地说:“你们当然不知道我们是谁?可我们知道你们的来路。我们追踪而来。你们要去哪里?”

杨彪怒不可遏地说:“我们要去哪里跟你们有何关系?”

盛光气愤地说:“请你们让开路。”

那为首的军官粗暴地说:“少废话!快快下马受缚,不然我们格杀勿论。”

杨彪和盛光对视了一下,那眼神在说:做好激战的准备。

二人立刻从马背上的褡裢里抽出寒光逼人的宝刀,骑在马上怒视蠢蠢欲动的武士们。

那为首的军官心知这二人不会俯首就擒,立刻发出一声号令:“杀!”

当他的“杀”字尚未落地,杨彪和盛光已从马背上一跃而起。

他二人像两只俯冲而下的雄鹰,冲向尚未冲来的武士们。

他们的刀光一闪之际,听得“哎哟”之声频频爆响。

只听喊声不见刀影。

只见人头落地不见刀在何处。

随着不断的哀号声,武士们的人影不断倒在马下。

一瞬间八名武士在飞溅的鲜血中倒在地上死去了。

那军官和他的贴身侍卫面对如此神速如此惨烈的刀法,不寒而栗,大惊失色,立即飞马而逃。

杨彪和盛光杀红了眼,哪容得他们脱身。他二人立刻跃上马背催马猛追。离敌只有十米之遥时,他二人猛然甩出手中的刀。

那两柄刀像流星似的疾飞而去,不偏不倚地分别插进那军官和侍卫的后心。

这两个后心插刀的人立即从狂奔的马上摔下来。

杨彪和盛光飞马而至,来到中刀落马的两个人跟前,跳下马查看他们的动静。

他们尚有一口气。他们趴在地上求饶。

杨彪厉声喝问:“谁派你们来?”

盛光举拳逼问:“不说打死你们!”

这两个中刀的人哆嗦着身子说:“是黑岩泰。”

杨彪和盛光异口同声问:“什么目的?”

两个中刀者齐声说:“杀死你们。”

杨彪和盛光对视一下,表示到此为止。他们各自从这两个中刀人的后背抽出刀。

这两个中刀人“哇”地大喊一声,随着鲜血的喷洒昏然死去。

杨彪和盛光擦干刀上的血迹,骑上马又向东方飞奔而去。

在洛阳城皇宫的东南角有一座新建不久的深宅大院,建筑风格很别致,具有西域雄宏精巧的特点。

这是西汉皇帝特意为乌孙国母解忧建造的。

由于解忧在统一西域的伟业中做出了特殊的贡献,皇帝对她格外看重,格外欣赏,特为她建造了这座带有西域风格的住宅。

解忧由于经常骑马和习武,所以她的身体很结实很健康。

早晨的清新空气和花草树木的幽香使院落显得如同山野一般,令人感到身心愉悦。解忧和她的几位女侍卫正在绿树环绕的草坪上击剑练武。

这时突然传来一股轻微的震动空气的声音。

解忧抬头遥望天空发现一双白色的信鸽向她的头上疾冲而来。她静静地站着平静地看这一对飞来的信鸽。

转眼间这对白色的信鸽鸣叫着分别落在她的两肩上。

她知道这两只信鸽给她送来了重要的机密。她欢喜地看着它们,生情地说:“你们辛苦了!随我回房去吧!”她手中拿着剑很快走回自己的房间。她的女侍们也跟随她回到房间。她分别从两只信鸽的腿上取下了信套,然后又从套里取出信来。她让女侍们给两个信鸽喂水喂食,然后让两只信鸽去休息。

她把信展开看起来。她越看越生气,不由皱紧了眉头。

信中的内容全都是关于久南王后操纵星靡国王专权杀人的事。在信中冯嫽提议要解忧尽快上书皇帝准许她赶快到乌孙赤谷城解救星靡国王。

解忧感到乌孙的局势非常令人担忧。她觉得匈奴虎视眈眈将会趁虚而入,导致乌孙的动乱,影响西域的安宁。

她认为必须赶快设法到乌孙清除久南王后拯救自己的长孙星靡国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乌孙可能发生的动乱。才能有效地阻止蠢蠢欲动的匈奴把侵略的魔爪偷偷伸向乌孙国。

她把信看了又看。

两只信鸽腿上的两封信内容完全一样。

她感到冯嫽做事很周密。为了防止不测,冯嫽让两只信鸽带着内容一样的情报。假如有一只信鸽发生不幸,而另外一只信鸽还会把情报按时送来。

解忧陷入深深的思考,她考虑该如何清除久南王后对星靡国王的操纵和影响。

她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挽救星靡国王的好办法。她打算以和亲的办法让汉朝的公主外嫁星靡国王取代久南王后,然后再除掉久南王后,保证乌孙国的安宁与和平。于是她当即写起奏折来。

她是乌孙的国母,又是星靡国王的祖母,她完全可以代表乌孙国正式向汉朝皇帝提出和亲的请求。

她把求亲的奏折写得很委婉很周密很恳切很合情很合理。

她以乌孙国母的身份面见皇上,把自己的奏折呈交给皇上。

皇上认为她很有远见卓识,不愧为维护西域永归汉朝的出色的女政治家。于是皇上批准了她的和亲要求。

准许皇室宗亲的公主外嫁乌孙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