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5月中旬,从北京丰台区马家堡地下挖出了一个巨大的球状物,引来众多群众围观,一时间各种猜测传得沸沸扬扬。有人说发现了“怪物”,有人说发现了“怪肉”,也有人说是菌类,究竟是什么?至今仍是个谜。
1992年8月,陕西周至县发现一类似物,从外表看其色泽、质感、形态均接近1982年在内蒙古河滩上发现的“怪物”,其重量达23.5千克。经西北大学组织生化、生理、动物、植物、细胞、微生物、真菌、医药等方面13位专家研究鉴定后,将其结果发表在该大学校刊上。在题为“关于‘不明生物体’的文章中,把这一怪物定为“大型粘菌复合体”。文中描述,该物体表面结构凹凸不平,质地较硬,呈褐色并有密集脉纹结构,内部呈白色,结构细腻、鲜嫩、柔软,且具有韧性。经动植物专家鉴定为非动植物。但该物具有呼吸和生长能力,且含蛋白质和核酸,实属生物。经内部和表皮显微镜观察后认为,该生物体是以多种粘菌和粘细菌等形成的粘菌复合体。
该复合体以细菌、酵母菌、霉菌孢子等其他微生物为食,以纤维素、甲壳质为营养,故认为该生物体是以粘菌为主体的特大罕见粘菌复合体。当时这一罕见粘菌复合体的发现和报道,使我国真菌界以及粘菌研究者震惊。
除此之外,1993年7月,河北省某村民打井时,也发现重达10千克左右的“怪肉”,有人认为此“怪肉”是三种真菌的共生物,有人则认为是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所记述的“太岁”或“太岁菌”。
科学家地1999年5月在北京丰台发现的“怪肉”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研究。从外表看,整体近于球形,直径约60厘米,重量约30千克,表皮粗糙,棕红或锈褐色,似松树皮,被剥开的部位皮层近革质,似牛筋,内部乳白色似肥肉,有韧性,含水量很大,手指压此物肖有柔软感。
科学家首先取内外层切片进行显微镜观察,没有发现真菌所具备的细胞组织结构,也没有发现任何孢子及Melzr反应。科学家推测,如果是有生命的物质,必然有蛋白质和核酸细胞遗传物质。所以又对其作了“260”和“280”紫外线“吸收峰”试验来测试。结果没出现典型的“吸收峰”,说明没有核酸的存在。再取样用“蛋白显色反应法”作蛋白质测定,结果无任何显色反应。
据此,科学家得出结论,它不是真菌类生物,而且属于非生命的。那么,它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它的化学成分又是什么呢?中科院化学所高分子化学专家又到现场观察并取样分析,结果认定,此物含有多种醛类和醇类,但不含生命物质“氮”。有人认为它是化学物质的聚合物。但化学物质究竟是怎样聚合在一起的?这个“怪肉”与1992年在陕西周至县发的“粘菌复合体”是不是同一种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