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父子双雄班超班勇(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16713600000031

第31章 怒发冲冠写奏折(1)

东汉王朝的京都洛阳是个繁华之地,这里不仅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且也是军事力量聚集的中枢。各派握有实权的代表人物都依皇宫为中心而在四周建造了各自的深宅大院。

围绕雄伟壮丽的皇宫而形成扇形展开的诸多雄宏的王侯住宅,表明了权贵们依附当朝天子的决心。也表明了权贵们攀龙附凤的迫切心理。

在这许多王侯大宅中自然也赫立着已故“定远侯”班超的高门大宅。

班超当然不是属于皇帝外戚和掌权宦官之中的显赫人物而攀援上去的新贵。班超是凭借自己的智勇双全出征西域而建立功勋才得以跻身王侯之列的特殊奇才。荣膺“定远侯”官职美称的班超起先并不想在这许多王侯之宅中占有一席之地,也不存有以此来显示自己高贵身份的念头。

然而,东汉皇帝却认为班超不仅战功赫赫,而且无限忠诚于他。

信赖班超的皇帝亲自在皇宫西面为班超选择了建宅的地段,命令负责土木工程的官员以侯的标准和规格为班超建造了宏大的宅院。

深宅大院竣工之后,皇帝亲自在门楣之上题写了“‘定远侯’班超之府”的横额,命木工镌刻而成。所以,这座侯宅是非常雄奇壮观的,也是令人羡慕不已的。

皇帝认为让忠于他的威名远播的班超住在皇宫近邻的大宅便于随时随地地保护自己而不受野心家的危害。他为有班超这样的武将的护卫而感到无比的踏实和安然。皇帝为何会有这种反常的心理呢?因为当时的皇帝即位时年龄不太大,处于少年时期。在不能独自主政的少年时期,由太后垂帘听政。

为了牢固地掌握政权,太后让自己的父亲把持朝中大权,代理少年皇上行使权力,名义上为皇帝颁布旨意,而往往暗中则倒行逆施,离皇上的本意相去甚远。

已经懂事的皇帝认为掌权的外戚并不十分可靠,有意扩大紧跟自己的宦官头目的特权,使之掌握朝中的军权,以牵制太后之父的行动。前者被称之为外戚掌权。后者被称之为宦官掌权。

两大实权派在朝中明争暗斗。他们都怀有很大的权力欲望。少年皇帝就利用他们的矛盾和摩擦来维护自己的宝座。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少年皇帝特别看重班超的作用,所以才破格为班超建造了如此壮观的宏宅。

当班超不幸病逝之后,少年皇上为了激励文武大臣以班超为楷模,效法班超忠于自己,不辞千辛万苦,不远万里为国征战,特意在京城为班超建造了一座庙宇,将班超的塑像立于大雄宝殿,供世人顶礼膜拜。

在定远侯班府内住着班氏家族中的所有人,被赦免无罪而出狱的班勇及其兄长们也全都住在这座豪宅中。

由于班超的后人们出于练武的目的,又不断在后院扩建了一系列的强身练武的设施和装备,使这座豪宅顿时又变成了神秘的雄宅。

雄宅内的路径以八卦图形辐射而出,除了有高大茂密的树木遮蔽而外,在花草之中还设有隐蔽的陷阱。

陌生人因不熟悉路径而往往身陷陷阱,被主人生擒。

大宅门分为里外三层,一律由武士们轮流不停地把守。在深宅内院的各路上和高墙走廊之下都有武士们日夜把守,不规之徒是难能入内的。

这样的雄宅充分显示了武人的气势。

这样的雄宅充分体现了武将的凛然难犯。

含冤负屈而被无罪释放的班勇住在如此凛然不可侵犯的豪宅中的底楼内就仿佛被囚禁在牢房中,成天憋闷得怒火冲天,恨不得插翅飞向西域去报仇雪恨。

他此刻躺在床上两眼瞪着屋顶追忆着含冤入狱的不平之事。身为西域戊己副校尉的曲珅为何胆敢在皇上面前诬陷我呢?

他为何捏造罪名参奏我呢?他难道不怕真相败露而落个身败名裂吗?

如今的事实证明他是有恃无恐的,是有强大的可恶的后台的。因为,我无罪就证明他有罪,我出狱就证明他该入狱。而事实上他如今不仅无罪没有入狱,而且依然在西域稳坐官位。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他是受人指使的,否则,他不会这样大胆,这样安然无事。支持他的人究竟是谁呢?莫非是昏了头的皇上吗?皇上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为了削去我的权力吗?

敦煌太守张珰的行为更令我费解,难道他仅仅是为了立功赎罪吗?他带领三千人马敢于独打焉耆国而不怕遭遇失败重新获罪入狱吗?

他之所以怀着如此侥幸的心理而不计后果去冒险,依我看是定有后台的。我不能不怀疑这个冒险的无能者,在河西走廊携家逃走而让北匈奴长驱直入侵扰我朝边境是故意的。他难道不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兵力而不惜丧失大片的国土吗?依他的权利他是不敢如此妄为的,他绝不敢拿自己的脑袋当儿戏。他之所以敢于这样做不正说明他是受命于某个铁腕人物吗?授命于他的人究竟是什么人?难道也是当朝天子不成?

这似乎是不符合情理的。皇上怎能做出如此沦丧国土的蠢事?

事实上皇上已经降罪于他,给他一个小小的敦煌太守就能证明皇上迁怒于他的态度了。

不过,这样的处罚似乎有点太轻了,难道皇上出于某种压力而不得不做出这样宽容的处置吗?

这种压力究竟来自何方?

难道张珰真的会有另外握有大权的强硬人物做后台吗?

这个隐秘的人物究竟是谁呢?

会不会是镇守西陲的将尉于泰呢?

于泰又为何敢于这样胡行妄为呢?

难道暗中操纵他的人会是他的姐夫吕刚吗?作为太后之兄的吕刚自然是可以呼风唤雨的,可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他作为握有大权的外戚处处左右皇上,难道还会另有企图吗?

会是什么意图使他做出有违皇恩浩荡的卑劣勾当呢?

这似乎使人难以理解难以置信。

但愿我的猜疑不要成为事实,否则的话,天子脚下又要出现意想不到的祸乱。

不管出现什么样的变乱,必须在祸事萌生的千头万绪中找出端倪,也好予以制止。

我必须立即写出奏折,再次参奏诬陷我的曲珅和张珰,探清皇上的态度,现出事情的头绪。

我就不信皇上会轻易放过这两个奸佞小人,任其逍遥法外。

如何皇上不予追究,就说明其中必有奥妙;不然的话,就只能说明他是个昏君。

可恶的小人!糊涂的皇帝!

我绝不就此罢休!

班勇想着气红了眼,感到胸膛有巨石压得喘不过气来,隐隐似针刺般地胀痛。

他强忍着无法喘息的阵痛和憋闷,用两手支撑着床缓慢地坐起,费力地走下床,推开卧室的门,向书房慢慢走去。

班勇坐在书案前的椅子上,手握狼毫,饱蘸浓墨,沉思了片刻,认真而又缓慢地写起奏折来。

自含冤入狱以来,由于长时间的积郁和恼怒,班勇早已气闷成疾,如今导致胸疼呕吐,但他却以自身固有的内功真气自控自疗,不致造成气绝而亡的恶果。

在毅力的支配下,班勇强忍心痛的折磨,伏案疾书。他左手捂着疼彻全身的心口,右手吃力地书写着,仿佛徒步向高插云霄的峰巅上一步又一步地攀登着,感到缺氧般的窒息的眩晕。

他果决地写出自己被诬陷的事实真相,揭露了曲珅和张珰的诡计,强烈要求皇上秉公办事,依法严惩这两个心怀叵测的奸佞之徒。

他在奏折上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怀疑,要求皇上查明事实真相,追究隐秘的幕后人。

由于激动和生气,他两眼赤红,眉头紧皱,心胸胀痛,手中紧握的一枝笔沉重得仿佛泰山压顶一般令他气喘难受,无法支撑。

他不得不停止挥笔而趴在书案上暂时喘口气。

从窗口的廊柱上传来了清晰悦耳的鸟儿的说话声:“长史大人,你有病,快休息,不要再写这了。”

说着人语的鸟儿是一双名叫鹩鹦的神奇的稀世之鸟。这是一对非常恩爱的夫妻鸟,它们全身的羽毛呈现出黄中带红的艳丽色彩,一双活灵活现的眼睛透出罕见的睿智之光。它们的个头比一般的鹦鹉要小,而脑袋却又显得较大,嘴巴较大而喙甲较短,腿长而双翅有力,全身透出精明的灵光宝气和智慧的圣哲之光。

雌性的被关在一个竹制的精美的大笼里。而雄性的蹲在鸟笼外面紧靠鸟笼腰身的一个竹枝上,爱恋地守护着雌鸟,不时用嘴透过竹条空档亲吻着雌鸟的脸庞。而雌鸟亦同样回吻着雄鸟的头脸。它们亲昵的样子十分大方十分大胆,仿佛像爱恋的青年男女一样充满了火烈的情意。

有着比人的情意更深的这对鹩鹦情侣是永恒挚爱的,无论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它们绝不分开而单独苟活下去。

如果它们之中的一个一旦不幸死去的话,而另外一个绝不单独生存下去。这种痴情之态要比人类高尚得多。这种生死之恋要比人类纯真得多。

鹩鹦殉情的方法相当独特而又十分果断,毫无犹豫之态和畏惧心理。当一个不幸殒身后,而另外一个紧跟着会咬断自己心脏的血管,伏在情侣的身上一任流血不止而殉情死去。所以,不论雌雄之中的哪一个被关在笼中,另外一个毫无羁绊地置身笼外是绝不会逃走的。饲养的主人尽可放心地任笼外的鹩鹦自由飞翔。

雌雄鹩鹦可以不时轮流关在笼中充当“鸟质”,以满足它们双方呼吸自由空气的愿望。

善解人意的鹩鹦在不受羁绊的时间里,可以自由飞向树林啄食各种树木枝叶上所生发出来的树脂树虫,并把这种特殊的人所不易发觉的树宝衔回来喂给自己被关在笼中的情人。

鹩鹦除了在树上觅食,还可以在花丛中采食蝴蝶、蜜蜂等昆虫排泄在花蕊花瓣上的微小的粪便,连同花瓣花蕊及其花香同时吸食入腹,并将此物用花叶包裹后衔回喂给笼中的情侣。

更为奇特的是鹩鹦每天需要在拂晓前飞往树林花丛饮用树叶或花叶上的露水,饮饱之后飞回笼中情人的身旁,嘴对嘴再把自己口腔储存的露水转饮给心中的爱人。

如此怪异的神秘之鸟有着惊人的记忆和学说人语的特异功能,而且学说人语的音调神情维妙维肖。它们的语言传递与表达能力远远超过了拾人牙慧的鹦鹉等鸟种的能力,而成为鸟类世界中的绝顶聪慧的智者。

那只雄性的鹩鹦突然情急而大声地对班勇催促道:“长史!

你胸闷难受,赶快打开窗户,呼吸一点新鲜空气吧!”

这句话提醒了班勇,班勇意识到呼吸新鲜空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慢慢挣扎着站起来走到窗户前推开了窗扇。他感到新鲜空气扑面而来的惬意和清爽,不由长出了郁闷在胸上的一口气,大口大口地呼吸着爽人身心的空气。

窗户外面的走廊里有各种各样美丽的盆花令他赏心悦目。

走廊外面是几棵高大茂盛的柳树。柳树下面是花圃,里面盛开着的玫瑰花和大丽花散发出诱人的花香,使班勇不由感到一丝身心的愉悦。

他手里仍然握着一枝小楷狼毫,望着鸟笼中的雌性鹩鹦顿生怜意,不由自主地走出房门在廊柱下打开鸟笼,让雌鹩鹦飞出去。

飞离鸟笼的雌鹩鹦以真诚感谢的口吻对班勇说:“谢谢长史放我呼吸新鲜空气。我们陪你到树林散散心吧!”

班勇以亲切的口气轻声地说:“谢谢你们的关心。请随我走吧!”

于是这一对神奇的鸟在班勇的头顶低飞盘旋着随同班勇飞往树林。

这对会说人语的鹩鹦和班勇有着难舍难分的美好情谊,他和它们不仅心曲相通,而且生死相关。

在以往的许多事件中,这双比翼齐飞的鸟儿,对身处险境的班勇曾做出不惜牺牲自身的解救工作,使班勇十分感动。

它们为何会对班勇如此舍生忘死呢?因为班勇是它们的救命恩人。

人和鸟的情谊是从西域开始生发起来的。随着岁月的推移,人和鸟的感情越来越深厚,越来越形影不离了。

这对稀有的人言鸟是西域的珍贵产物,它们的老家在西域的疏勒国。它们并不是一生下来就会学说汉语,而是带有天生人脑的基因,在班勇的培养教诲中顿悟似地开发了人脑思维的基因,从而在善解人意中有了表达人语的特异功能。

那是在疏勒国的山林中出现的惊心动魄的一幕。

当时年轻气盛的班勇非常喜欢打猎,在狩猎时他感到无比的快乐和自由,全身的胆气和豪气尽可在打猎的生涯中毫无拘束地释放出来。

特别在与凶猛野兽的较量中他更是感到难以言说的痛快与兴奋。每当用箭或者剑杀死虎狼熊豹时他由衷的感到自身的无可名状的振奋与自豪,感到生当做人杰的雄奇与豪迈。

当骑在马上的班勇手持弓箭在山坡寻找猎物时,突然看到一只凶猛的山鹰在天空追击着一对疾飞的小鸟。灵敏机智的双飞鸟时而高翔时而低窜,时而躲闪时而绕圈。被激怒的山鹰往往费尽心机却难以用爪抓住飞鸟,只好改变捕捉的办法,用铁色的翅膀扑击疾飞的小鸟。

猛然间山鹰展开巨大的翅膀闪电般一扑而上,掠向疾翔的小鸟。小鸟受伤的翅翼摇摇晃晃,山鹰即刻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扑向小鸟,准备将小鸟抓获。眼看受伤的小鸟即将被伸出双爪的山鹰捕捉而去了。眼看受伤的小鸟即将落入死神的魔爪了,而另外一只小鸟面对如此凶险不但不逃走,反而不顾死活地飞向受伤的小鸟,用双翅驮负护卫,躲避山鹰的扑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