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活学妙用职场厚黑学
16712600000053

第53章 职场共赢术(3)

三国时期的刘备也很懂得这门学问,在黄巾之乱时,刘、关、张三人相遇后便有了桃园结义,成就了千古美名,同时也奠定了蜀王朝建立的基础。在刘、关、张三人结义时,他们都处于社会底层,虽然刘备算是汉室皇亲,却流浪街市,贩席为生;张飞只是个粗野的屠夫;而关羽也不过是杀人在逃的逃犯,正愁无处立身。三个人在结义后彼此帮助,才有了后来的一点成绩。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董卓之乱时,刘、关、张三人大战吕布,最后却只能打成平手,由此可以看出吕布是何等的英勇,但吕布只有一个人,虽然他十分能战,最终却依然被曹操所杀。可见没有帮手,一个人再有能耐也逃不脱悲惨的命运。而刘备则不同,他在关、张二人的帮助下,日益得势,最终成就了霸业,这才有以后的三分天下,关、张二人也成为开国元勋、蜀国的重臣。可以这样说,三个人算是各得其所了。

一个人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都需要与人合作,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人是独自取胜的。不但帝王将相需要他人的帮助,平民百姓也不例外,而职场生涯中更是离不开别人的帮助。

可以这样说,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但只有发现它,并做好充分准备的人才会得到它。在职场中,要善于把握事情发展的有利时机,或者借助别人为自己创造有利时机,也就是从正面或侧面得到别人的帮助。

清朝末年的大太监李莲英对这点把握得十分巧妙。

在封建时期,许多贫困人家的男子被生活所逼,无奈之下到宫中当太监,过着有损尊严的生活。可是李莲英却和众人的想法不一样,他进宫做太监是为了出人头地,追求荣华富贵。

李莲英家境贫寒,人很瘦弱,如果以清廷太监的标准来看,他是不够资格入宫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李莲英听说宫里有一位太监是他的同乡,而且还是一个村子的。于是,李莲英决定依靠这位老乡拉关系实现自己的计划。

当时李莲英身无分文,根本没钱买东西送礼。他从别人的口里得知这个太监十分看重乡情,可是怎么做才能引起那个太监的注意一直在困扰着他,毕竟他连一块敲门砖都没有。

后来,想到了一个办法。某天,正是这个太监出来当值的时候,他就前去报名,并且用一口地道的家乡话介绍自己的姓名和来历。这个太监听到李莲英的口音,眼神里明显表现出了诧异,于是抬头扫了一眼这位小同乡,暗暗把他的相貌记了下来。

后来,在这个太监的帮助下,李莲英慢慢做了慈禧梳头房中的太监,他手很巧,以梳得一头漂亮的发型而得到慈禧的宠爱,后来成了慈禧身边的大红人。李莲英只说了几句家乡话,就让别人对他产生了好感,并且帮助他实现了目标。

在职场中难免会出现紧急、偶然的事件或需要帮忙的时候,这时有得力的人帮衬,事情也就容易逢凶化吉,遇事方能应付自如。然而这种帮助靠临时抱佛脚是起不到什么效果的,只有在平时就注重人际关系,方能有效。

爬上“大人物”的肩膀

要想在职场上有所成就,仅靠自己一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在自己的力量不够强大的时候,就要懂得借助他人的力量,而那个人最好是位“巨人”,这样能让你更快成事。正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在巨人的肩膀上开辟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不仅是一种谋略,同时也是成功的捷径,人们往往需要凭借“巨人的肩膀”来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

李渊发迹的历程中就没少使用这种“手段”。

公元617年,一直处于韬光养晦状态的隋朝太原留守李渊见反隋时机成熟,便毅然起兵。当时突厥势力强大,太原常常受突厥骑兵的侵袭和骚扰,为解除后顾之忧,李渊亲自给突厥写信求和,态度非常谦卑,而且又附上了厚礼,还表示希望得到突厥的援助。突厥始毕可汗回信说假如李渊自立为王,突厥就会派兵增援。

李渊手下的将士包括文臣谋士见强大的突厥希望李渊自立为王,都欢呼雀跃起来,纷纷劝李渊立刻登上王位。李渊早就有称帝的梦想,但此时,他却非常冷静,考虑得也很深远。

依照当时的局势来看,全国兴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运动,起义军都明确地打着推翻隋王朝的旗帜,让饱受隋炀帝横征暴敛的人们趋之若鹜,所以农民起义军的声势才会迅速壮大起来。李渊自然是想取代隋炀帝自立的,可是他考虑到自己并不是农民起义军,他所依靠的主要对象还是官僚、新兴的贵族和豪强。这股势力和农民起义军有着完全不同的观念,他们有很强的“忠君”意识,也许他们反对某一位皇帝,但是他们绝不允许有人推翻整个隋朝,只是想用一位“明主”去取代当朝的皇帝而已。

当时隋王朝的主力军虽然名存实亡,可是地方贵族和官吏却拥有强大的兵力,他们为了确保自己的地盘或地位不受到威胁而控制着大部分武装力量,而且他们的军队丝毫不亚于朝廷的正规军队,而这是手拿锄头且分散的农民起义军无论如何也比不了的。况且,从隋炀帝前一段时间镇压杨玄感反兵的果断迅速来看,隋朝虽行将就木,可它毕竟是一国之权所在,假如隋炀帝集中力量来剿灭自己,那么此时此刻恐怕有十个李渊也难逃被剿灭的命运。

经过认真思考以后,李渊断然否定了部下的意见,不但没有自立为王,反而以“尊隋”为旗号,留守关中的杨广之孙代王杨侑为新皇帝,尊隋炀帝为太上皇。

这让突厥方面感到吃惊,因为在他们看来,李渊的声势非常浩大,甚至马上就要自立了,而隋朝的当权者一直怀疑李渊的野心,现在他居然打起了“尊隋”的旗号,不过,现在明着想推翻隋朝政权的农民起义军到处都是,既然李渊愿意“改邪归正”,隋朝政府又在拼命应付起义军,也就没心思去攻打李渊了,所以隋朝除了做一些少量的防御措施外,一时间没有对李渊发起过主动围剿,李渊便有了足够的时间一步步地发展壮大起来。

李渊当然是假意投靠,他的目的就是要以“尊隋”的旗帜迎合“忠君”思想浓厚的贵族阶层,这一招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有些类似,因为他是站在隋朝后代这个“巨人”的肩膀上召集众人的。代王杨侑的登位在贵族阶层看来是合乎情理的,而且这一次朝臣换班的过程更是让他们有了一次升官发财的机会。也就是说,谁能先加入到李渊的麾下,谁就会得到更好的机会和好处。于是,那些手握重兵的贵族阶层争着投到李渊麾下。此时,李渊的实力急剧增强了。

但是显而易见,李渊的“尊隋”计划不过是个权宜之计,他只把隋朝当做一棵正在腐烂的大树,而自己又刚刚崭露头角,尚为幼苗,所以他机智地把自己创业的根基扎在这棵腐树之上,借用了其中的水分和养料,又能靠大树挡雨,甚至还让大树误以为他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从而对他悉心关照,可以说李渊从“尊隋”中得到了迅速壮大的有利条件,等到他的实力已经可以把隋朝这棵腐树砍倒时,他才正式与隋朝反目。

借助巨人的力量,让自己的力量变得强大起来,由此可见李渊的心计之深。其实巧借别人的力量或威望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一种极妙的处世之道。古往今来,许多名人也是靠此道发迹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瑞典著名探险家萨洛蒙?安德烈为了取得有关北极圈的科学数据,填补地图上的空白,决定组织一次北极探险活动。

安德烈在1895年时,经过一番周密的安排和计算,向瑞典科学院正式提出要乘飞艇去北极探险。在此之前,他就曾在美国学习与航空学有关的所有理论,而且还制造出由气球发展而来的飞艇,其有关飞行的试验曾在整个欧洲引起轰动。

提出这个计划后,最难解决的就是经费问题,因为人们对此表示不信任,也不甚关心,所以没什么人向他提供经费。没有钱,计划就无从开始。

安德烈开始整日为经费问题挨家挨户去找一些大企业家和大富豪,但没有一个人愿意投资做一件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事,而且这是一项冒险,也就是说它完全可能没有任何成功的机会。于是,安德烈每天回家的时候都带着失望和疲倦。

经过一段时间的奔波,总算有一位开明且好心的富豪愿意给他此次冒险的全部费用,不过他向安德烈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他希望这次冒险行动可以得到人们的关注,假如安德烈一行人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出发了,那么这次探险就没什么意义了。

安德烈听后觉得很高兴,同时他也赞成富豪的想法,于是两人经过一番商讨,安德烈继续他的募捐工作,此时不为筹钱,而是为了扩大影响。可是虽然安德烈跑遍全城,人们依然对此事毫无兴趣。

安德烈突然急中生智,他把自己的探险计划写成了一篇极其严谨、详细的论文,并用大量证据说明了这项行动的可行性和意义,最后,他请那位大富豪帮他想办法把这篇论文交到国王手中。

经过几番周折,国王看到了这篇论文,他对这个大胆的行动感到很好奇,于是接见了安德烈,并问了一些计划的具体情况。最后安德烈请求国王象征性地为这次行动提供一小部分赞助,国王欣然答应了。

这个消息迅速传开了,媒体对国王关注此事报道后,许多富豪、名流也都开始对这次探险事件予以关心,因为他们认为既然国王都对这件事如此感兴趣,那么跟着做是肯定不会错的。很多普通人也因此开始对这项活动产生了兴趣,人们都明白了探险的意义,这变成了一项公众事业。最终,安德烈成功地完成了这次探险。

安德烈其实是借助了国王的力量才让自己的探险事业获得成功的。由此可见,善于利用名气响亮的人为自己做后盾或是让此人参与自己的事,很快就会得到众人的认可,并能帮助自己获得成功。

清代官场中官员的升迁历来都要有靠山或权势,需要他人推荐。晚清年间,左宗棠任军机大臣,但他一直不肯替人写推荐信,他说:“一个人只要有本事,自会有人用他。”

当时左宗棠一个知己的儿子名叫黄兰阶,黄兰阶在福建为候补知县多年,但一直没有得到任用。

黄兰阶见他人都有大官员们给写的推荐信,于是他想到父亲生前与左宗棠很要好,想想这可能是一个门路,于是就跑到京城来找左宗棠。左宗棠见了故人之子分外激动,但是当黄兰阶说出希望左宗棠能够帮他写一封推荐信给福建总督时,左宗棠立刻就变了脸,三两句就把黄兰阶打发走了。

被轰走的黄兰阶又气又恨,于是他想着散散心,就闲踱到琉璃厂看书画去了。无意间,他见到一个小店的老板在临摹左宗棠的字体,于是走上前细看,异常逼真,几乎分不出来,于是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条妙计。他请店主为他写柄扇子,并落上款,然后黄兰阶就得意扬扬地摇着扇子回到了福州。

这天,黄兰阶去参见总督,手上摇着这把纸扇,径直走到总督堂上,总督见黄兰阶摇着把扇子,顿时觉得奇怪,问黄兰阶:“外面很热吗?都立秋了,老兄还拿着个扇子摇个不停。”

黄兰阶故意把扇子晃一晃,说:“还真不瞒您说,外边天气并不是很热,只是这把扇子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这柄扇是我此次进京之后最大的收获啊。左宗棠大人亲自将它送给我,所以我舍不得放手。”

此言一出,让总督大为吃惊,他自己琢磨着:原以为这姓黄的并没有什么后台,所以一直把他给闲空下来,不想他还真有这么一个大后台。这左宗棠是皇上身边的红人啊,如果他要是做出来什么不好的事情,左宗棠只消只言片语不就要了自己的脑袋吗?

总督于是接过黄兰阶的扇子仔细查看,确实是左宗棠的笔迹不假。然后总督将扇子还给黄兰阶,自己闷闷不乐地回到了后堂,找到了师爷商量此事。

没过多久,黄兰阶便被正式任命为知县。

厚黑之道可谓更胜一筹,即使巨人不愿意让你站在肩膀上,如果作假巧妙的话,同样也可以借到他的光。黄兰阶就深谙此道,所以他借左宗棠的一把假扇子骗过了总督,而获得了知县的官职,虽说欺世盗名、瞒天过海不宜提倡,但是适时巧用,不失为一个方法。

很多成功的人物都具备借势的能力,他们懂得借助巨人的力量让自己轻而易举地站到名利和权力的更高阶层,也让英雄有了用武之地,所以说,善于借人之光的确是精明的厚黑之道。

借力使力,学会职场政治

“登高而呼,臂非加长而见者远,善假于物也。”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对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方便直接表明立场,可以假借其他人的手以人制人,这是官场和职场中制衡对手的重要手段。

兵法中所说的“假手于人”就是指自己难以做到的事情,或是不便于亲自出面时,要利用他人的力量,去战胜对手,自己在明处不动任何干戈,只要坐享其成就可以,颇有些坐收渔翁之利的意味。

古代复杂的军事斗争中,技高一筹的谋略家,为了在无形之中实现“兵不钝而利可全”的目的,常常会采取假手于人之术,利用外力去击败对手。

春秋时期,卫国的州吁杀死了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卫恒公,并篡夺了君位。州吁怕自己的行为不能得到大臣和百姓的信服,所以就请求好友石厚,希望他去向其父亲石碏讨主意。石碏是卫国的老臣,现在已经不过问朝事,退位在家安享晚年。他听到儿子石厚说起此事,便想借他人之手除掉州吁这个逆子。

于是,石碏对儿子说:“其实,安定君位并没有什么难处,只要州吁去朝见周天子,取得合法地位,百姓也就没有什么怨言可说了。”

石厚问父亲说:“怎样才能见到周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