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聪明的人会说智慧的人会听
16712500000021

第21章 听话要听音(2)

东汉有一个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龌龊不堪。其父之友薛勤批评他,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来迎接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听了很惊奇,觉得他小小年纪就身怀大志,但是感慨之余他奉劝陈蕃:“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从小就立志扫平天下的陈蕃记住了薛勤的劝告,后来终于成为一代名臣。只有眼光长远,有所准备的人才能抓住机遇获得成功。周总理堪称“欲扫天下而先扫一屋”的代表,他从小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目标。这些人的高度是一般人所无法达到的,如果脱离了说话者本身来理解这些话,那么无疑是很困难的。

对方的眼光有多高并不是看他说话的口气有多大。有些人喜欢口出狂言,但是对说出的话却无所行动、无所表示,那么这类人无疑是很可笑的。

秦国有一个叫尊卢沙的人好说大话,秦国人都笑他,尊卢沙说:“不要嘲笑我,我将要向楚王陈说统治国家的方法。”于是,他飘飘然地向南方的楚国走去。

等他到达楚国的边境,把守边关的官吏拘捕了他。尊卢沙说:“当心!千万不要拘捕我,我是来当楚王的老师的。”边关守吏不敢轻举妄动,就送他到朝廷上。大夫把他安置在客栈里,问他说:“先生不轻视我们偏远的国家,不远千里来扶助壮大我们楚国,有幸和您接触的时间还不长,不敢倾吐自己的心里话。其他事不敢多问,暂且想听听您来做楚王老师的想法如何?”

尊卢沙发怒说:“这不是你所能知道的!”大夫打听不到尊卢沙的真实意图,于是只好把他送到上卿瑕那里。瑕也以宾客之礼接待他,像大夫那样地问他。尊卢沙更加恼怒,做出告别离去的样子。瑕怕得罪了楚王,急忙向楚王禀告了情况。

楚王催促尊卢沙进宫,派去的使者已经去请了三四趟,尊卢沙还没有来。后来等尊卢沙见到了楚王,只是拱手而不跪拜,并召唤楚王到他身边说:“楚国东面有吴国和越国,西面有秦国,北面有齐国和晋国,这些国家都虎视眈眈地窥伺着楚国。我最近路经晋国边境,听说晋国要约同其他诸侯国图谋进攻楚国,楚王您还能安枕而睡吗?”

楚王听罢非常惊恐,忙站起来询问对策。尊卢沙指着天立誓说:“如果让我尊卢沙为卿,楚国不强盛的话,有太阳来作证!”楚王说:“不过冒昧请问,当先做哪一件事?”尊卢沙说:“这是不可以空口白说的。”楚王说:“对。”于是马上任命他为卿。

过了三个月,没有什么异常情况。但不久晋侯就率领各国诸侯的军队前来侵犯,楚王非常恐惧,召尊卢沙商量退敌之计。尊卢沙瞪大了眼睛,说不出话来。楚王逼着他讲,他才说:“晋国的军队锐勇无比,替楚王你着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割地,和晋国讲和。”楚王听了大怒,把尊卢沙关了三年,割掉鼻子后才放了他。

这种人在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很多人好说大话,不着边际,往往是想借助这种方法寻求富贵,尊卢沙就是其中一个。尊卢沙一路招摇撞骗、堂而皇之地走入殿堂并摇身一变成了君王的大卿,这主要归咎于一路上人们都没有追查他的真实学问,听信了他的狂言。这种人虽能说出有深度的话,但眼光并不高远。

眼光高远的人志向远大,会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如果一个口气不小的人说出来的都是搪塞之词,那么他无疑就是一位空想家。

把说者的话联系起来听

说话是一门学问,有些聪明人喜欢说些含糊其辞的话,有些人则喜欢说些模棱两可的话,其实这些都是模糊表态的一种做法。面对这些高明处世的说者,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智慧来应对,很有可能就会中招。

林黛玉在贾府中行事也算是步步谨慎、处处小心,“唯恐说错了一句话”。但是她对于熟悉的人却喜欢戏谑,又喜欢说些双关语。正如宝玉要看宝钗腕子上的手镯时,林黛玉那含蓄、曲折复杂、细致的情感说白,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不把她的话前后联系起来分析就体会不到这番话的真意。

宝钗见他呆呆的,自己倒不好意思的,起来扔下串子,回身才要走,只见黛玉蹬着门槛子,嘴里咬着绢子笑呢。宝钗道:“你又不禁得风吹,怎么又站在那风口里?”黛玉笑道:“何曾不是在房里来着?只因听见天上一声叫,出来瞧了瞧,原来是个呆雁。”宝钗道:“呆雁在哪里呢?我也瞧瞧。”黛玉道:“我才出来,他就‘忒儿’的一声飞了。”口里说着,将手里的绢子一甩,向宝玉脸上甩去,宝玉不知,正打在眼上,“哎哟”了一声。

这段讲述的是宝玉看到宝钗的肌肤雪白、丰泽,不觉动了羡慕之心,胡思乱想起来,以至于宝钗褪下香串子给他时,他也忘记接了。而目睹此情景的黛玉是何种心情,可想而知,她纵使有千言万语,口里又如何说得出。因为她的性格、行事风格和宝钗适时的发问,让她当即发挥了自己的机智,顺着话说出了“呆雁”的双关语,既奚落了宝玉,又讽刺了宝钗,委婉含蓄地把心中的话说了出来。而黛玉之所以说这番话和之前一段插曲是有联系的。宝玉在不久之前要起誓时,林黛玉劝阻了宝玉说:“你也不用起誓,我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要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我们把这前言后语联系起来,就自然会越发感到“呆雁”一语多关,意味深长了。

像林黛玉这样聪明伶俐、学识丰富的人通常会说些听起来似乎很中听,但是仔细分析又另有深意的话。其实只要仔细地分析一下,前后联系一下说者的话就可以得到真正的结果。

只有会听才能听出说者的本意,只有善于分析和联系的人才能真正听懂说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否则连自己被人取笑了都不知道。要听懂别人的话,就要看准对方是谁,只有了解对方曾经说过的话,前后联系说者的意思才能听明白对方的意图。面对高深而聪明的说者,如果你不具备善于倾听的本领是毫无招架能力的。因此,听话时需小心谨慎,看人听话,前后对照。

从风格中体会真意

每个人说话的风格都是不同的,即使说的是同样一句话也会产生不同的意思。因此,想要听出对方话语的意思就需要了解这个人究竟有什么样的说话风格。

有些人说话喜欢简洁,能够一句话说明白的绝不分成两句话,可谓惜字如金;有些人则喜欢胡言乱语,常说些插科打诨的话。有些人一本正经,一脸严肃,说的话让人觉得生硬;有些人说话时则一脸俏皮,诙谐幽默,让人觉得亲切。这就是说话风格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在《红楼梦》第四十四回中,刘姥姥初进荣国府时,在席上所说的笑话逗得贾府上下大笑,这一段描写每每被人誉为“绝唱”: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哎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也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曲背。独有凤姐、鸳鸯二人还撑着,只管让刘姥姥。

这段精炼的描写道出了不同人物的风格,刘姥姥粗俗、风趣,所以才说出如此不雅而招人笑的话。林黛玉体弱多病,经不住这番折腾,但是她又是何等的谨慎之人,“不肯多说半句话”,所以仅“哎哟”一句就足以道明她此刻所有的意思。贾母为贾府中的“龙头”,众人唯她马首是瞻,她也是言语谨慎之人,此刻她那爱孙之心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如此众乐的场合中她仍不忘关切地呵护自己的宝贝孙子——贾宝玉,因此道出一句“心肝”,两个字就把她特殊的地位、说话风格和爱孙的心情都表现出来了。

如果脱离了人物本身的风格,我们听出的语言信息就会少很多,有时只有考察对方的语言风格才能明白一个人真正的意思。

齐景公好用酷刑,百姓怨声载道。一次,景公对晏婴说:“你的房子离集市太近,喧闹多尘,我想给你换一处好房子。”晏婴说:“离集市近,买东西方便。”景公笑道:“那么你了解市场行情吗?什么东西贵?什么东西便宜?”由于齐景公常常对百姓使用砍掉双腿的酷刑,晏婴就趁机说道:“假腿贵,鞋子贱。”景公听后,意识到自己的过错,从此免去了砍腿的酷刑。

晏婴委婉的回答既不失礼貌又暗中起到劝谏和嘲讽的作用,希望君王能够免除这种酷刑。齐景公当然深知晏婴的语言风格,而且身为一代君王也是有一定的智慧和度量的。但是,倘若齐景公不知道晏婴的说话风格,就会把它当做一句玩笑话或者莫名其妙的话罢了。就好像和你共事很久的同事,你深知他的说话风格,有时只需简单的几个字,你就能领会他要表达的意思。但是如果换做其他人来理解他所说的话也许就会晦涩难懂,有时还会出现偏差。

可见,要深刻体会一个人话语的真意是需要时间来了解这个人的说话风格的。同样一句话从不同人口中说出来就会有不同的意思,其原因就是他们本身的语言风格赋予了语言新的涵义。风格不同,语言的涵义也就不同,只有把这句话放到说者身上来审查分析,才能倾听出他话里的真正意图。

身份不同,分量不同

贝罗尼是19世纪法国的著名画家。有一次他来到瑞士旅游度假,平日里他仍然每天背着画架到各地去写生。

有一天,他正在日内瓦湖边专心地画画,忽然旁边出现了三位英国女游客。这三位女游客当然不知道眼前这位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画家的真实身份,她们用挑剔的眼光看着贝罗尼的画,在一旁指手画脚地批评起来,简直把贝罗尼的作品抨击得一无是处。贝罗尼则表现得很有耐心,一一修正她们所指出的错误,并且询问她们是否满意修改后的作品。最后,贝罗尼还对她们的指正说了一声“谢谢”。这些傲慢的女士们对于贝罗尼的道谢也觉得受之无愧。

第二天,贝罗尼因为有事情要外出,当他来到车站时正好遇到昨天指正他作品的那三位女士。她们正在交头接耳地议论些什么,当这三个英国妇女看到他时,朝他走过来,询问道:“先生,我们听说大画家贝罗尼正在这儿度假,所以特地来拜访他。请问你知不知道他现在在什么地方?”贝罗尼这时朝她们微微弯腰,回答说:“不敢当,我就是贝罗尼,请问你们有什么指教?”

三位英国妇女大吃一惊,她们想到昨天在这位著名画家面前的班门弄斧,羞愧得满面通红,一个个惭愧地跑掉了。

身份不同,决定说话人话语的分量不同。同样一种说话的态度,因为前后身份的转变在听者听来就是完全不同的感觉。当这三位傲慢的英国女士不知道贝罗尼的真实身份时,只是把他当做街头普普通通的一个画家,因此她们敢于大胆批评贝罗尼的作品。但是当她们知道眼前这个人就是她们崇拜的著名画家时,贝罗尼的身份立刻就给他打上了一层光环。虽然贝罗尼前后一直都保持谦逊的态度,乐于接受她们的指教,但是因为身份不同了,所以在这三位英国女士听来分量自然也不同,她们承受不起贝罗尼的谦逊。

生活中,身份决定着一个人处事的“职权范围”,也决定着别人对他的态度。同一个人,因为身份的转变,使他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他说话的分量也会随之改变,这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一个学校的清洁工和两个村妇发生了口角,两个村妇追着她来到了学校大吵大闹,要领导评理。领导们懒得听她们的无理取闹,轻描淡写地说了几句后就离开了,任凭她们沸沸扬扬地吵着。

学校里一名教师在上课,实在容忍不下她们的嘈杂声,走过去说:“有事好好说嘛,在校园里吵闹影响多不好!”

“你是谁?”其中一个妇女横眉瞪眼,气势汹汹地反问道,“校长、主任都不管,关你什么事?”

她的意思很明白,你一个普通教师有什么资格管?言外之意就是,只有你当了校长或是主任才有资格管这事,我们只听领导的。什么身份说什么话,也就相应地管什么事,身份效应的普及率之高,可见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

看身份听话已经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事实,就如同办同一件事情:市长一定比县长说话有分量,容易执行;县长一定比镇长说话有分量;镇长肯定比村长说话有分量。因为有身份就有影响力,就有说服力,就有征服力。所以,一个人身份低微,所说的话也就不会得到别人的重视,“人贱言微”就是这个道理。

身份不同,说出话的分量自然也就不一样。虽然这不是真理,也存在一定的狭隘和偏颇,但是从它流传的广度来看,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语言背后的这层身份色彩,给说者的话语带来了足够的分量。因此,听话之前知晓对方的身份,才能帮助我们更有效地理解语言信息。

第十二节 听话要听准

把话听准了,是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只有把话听准了才能做出正确的反馈,如果连对方的意思都听不明白,搞不清楚对方究竟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针对的是谁,那么听到的话就是毫无意义的。听得准才能说得好,听是说的前提。如果听错了、听偏了,那么你在交谈中也就失去了优势地位,会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