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小故事大道理:习惯左右孩子一生
16711400000030

第30章 好学——多走一步就是天堂(2)

店里的店员和顾客都非常惊讶在此时此地看到他,因为大家已经从新闻报道中知道他身患重病,而且余下的生命也是有限的,他现在不是应该好好地躺在医院里治疗吗,怎么还有闲情来书店呢?

有一个店员热情地迎上前去,询问身体虚弱的尾崎红叶:“尾崎先生,请问您需要找什么书?”

尾崎红叶说:“是这样的,我现在想要预订一套大英百科全书,请问多长时间可以拿到书?”店员一脸惊诧地看着他,心想:这样一位被医生宣告即将死亡的病人竟然要买百科全书,他应该没有时间看完吧?

虽然心里感到十分奇怪,店员还是非常尽责地说:“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会到。”

尾崎红叶笑了一下说:“我想我还能再活两三个月,如果书可以在两个月内寄到,就请你帮我订货。”

店员一脸疑惑地看着他。

这时,尾崎红叶笑了一下,解释说:“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不马上知道答案的话会很难过的。”

店员听后深受感动,他没想到一个即将失去生命的人竟然还这么好学和坚持。

真正爱好知识的人,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会忘了求知的心,依然保持自己探索知识的欲望和毅力,只有那些专心读书和潜心学习的人,才能忘记一切杂念或病痛,耐心地用一颗平常心不断地努力前行。

智能鸟的悲剧

杰瑞是一位著名的动物学家,并且研究鸟类多年,在他的房子后边有一片广阔的红树林,那里是鸟儿最喜欢待的地方。其中就有一种比较笨的红嘴鸟,这种鸟总是傻傻地被其他动物捕食。善良的杰瑞为了增强这种鸟的逃生能力,在一个黄昏从树林里偷了一批刚出生的红嘴幼鸟,拿回家进行智能训练。

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杰瑞费尽心力教会这些红嘴幼鸟钻火圈,从那些纠缠在一起的铁线或树藤上拔出脚趾,齐心协力地对付它们的敌人。

杰瑞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成果,他觉得自己已经完全训练出红嘴鸟的逃生技能和对付敌人的技能。于是,他把自己训练出的这批红嘴智能鸟放回了红树林。

一个月后,杰瑞来到红树林,他想看看自己训练出来的智能鸟是如何在树林里惬意地生活的。可呈现在杰瑞面前的却是那些红嘴智能鸟的尸体,杰瑞凭借它们脚上的小铁环准确地判断出这就是他放回树林的那些红嘴鸟。

杰瑞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所以他急忙拿回几只智能鸟的尸体进行解剖。直到此时,杰瑞才清楚,它们不是死于外界的攻袭,而是死于饥饿,自己只教会了它们逃生的技能,却没有教会它们如何觅食。

学习生存是万物从出生之日起就要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无论你是游泳健将还是篮球高手,不学会这项最基本的技能,你是无法做其他事情的。只有掌握那些对我们而言最重要、最急需的知识才能,我们才能有更充沛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其他事情。

简单的道理

马和驴一直都很崇拜住在它们附近的老骆驼,因为这只老骆驼在年迈之际,又一次穿越了号称“死亡世界”的千里沙漠,再次凯旋。

一天,马和驴来到老骆驼的面前说:“老英雄,请给我们介绍一下你成功的经验吧。”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说的。”老骆驼谦和地说。

“您就不要谦虚了,请告诉我们吧。”马和驴说。

“前行的时候,认准你的目标,然后耐住性子,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就可以到达目的地。”老骆驼说。

“就这些吗?没有其他的吗?”马和驴不相信地问道。

“是啊,就这些,没有其他的了。”

“哦,只是这样啊!我还以为你能说出些惊人的话来,谁知道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完了。”马失望地摇着头说。

“一点儿也不刺激,更没有精彩可言,太失望了!”驴也深有同感。

伟大成就的创造要付出千万倍的努力和辛苦,光鲜的背后是他人不可知的奋斗和泪水,那些妄想通过学习他人的经验而不知努力奋进的人,到最后只能一事无成。

磨刀与效率

有一个身体非常强壮的伐木工人,每天都会花费十多个小时辛勤工作,可是他发觉自己越是卖力伐树,完成的数目就越少。为此,他开始整日忧心忡忡,找不出自己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他心想,难道是自己工作的时间不够长,所以伐树的数目才会减少?因此为了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伐树,除了睡觉和吃饭,他都在外边工作。原本以为这样做可以改善自己的工作效率,没想到每天伐树的数目反而有减无增,这让他更加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有问题。

这天,他满脸愁容地拿起工具去工作,路上碰巧遇见自己的组长。

“你怎么一脸的愁容啊?”组长关心地问他。

这个伐木工人了无生气地回答说:“现在,我对自己一点儿信心也没有了。不知道为什么,我每天都在勤劳的工作,没有一刻的偷懒,最近我还增加了工作的时间,可是我的伐木数量每天都在减少。我真想不通这是为什么?”

管工笑笑说:“能让我看一下你每天工作使用的斧头吗?”

“可以!”

组长接过斧头看了一下,若有所悟地说:“你每天都用它伐树吗?”

伐木工人认真地说:“那是当然了!这把斧头从我开始伐树工作以来,就从来没有离开过我!”

组长接着问他:“那你在使用之前有没有磨利它呢?”

伐木工人回答说:“我每天伐树的时间都不够用,哪有其他时间去磨利这把斧头呢?”

组长知道了症结的所在,就对伐木工人解释说:“你难道没发觉这就是你每天伐树数目减少的原因?你连自己的工具都没有先磨好,又怎么能提高工作的效率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获得成功,就要事先采取必要的步骤和方法使事情变得更简单、便捷,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带一些空杯上路

在一堂别开生面的培训课上,讲师拿出两个杯子放在桌子上,其中一个是满的,另外一个是空的。坐在下面的学员还和往常学习培训课一样三三两两地交谈着,或者无精打采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讲师没有高声斥责学员们的不专心,而是平静地对大家说:“你们可以不听今天的这堂培训课,但是接下来我要做的这个游戏却能让你们一生受益!”原本有些喧闹的培训室里静了一些,大家都被讲师的这句话引起了兴趣。

讲师看到已经引起了学员们的注意,于是就开始了他今天准备的游戏。他拿起事先准备好的一瓶水就向那个盛满水的杯子里倒去。坐在台下的学员们被讲师的这一举动弄糊涂了,有的人觉得是不是讲师今天神经出了问题,有的人以为讲师视力不好,赶紧提醒他说:“您倒的那个杯子是满的!”

讲师没有理睬学生的提醒,依然顽固地往满杯里倒水,溢出的水已经从桌子上不断地往下面流去。台下的学员看着一意孤行的讲师,忍不住大声抗议说:“请您停止吧!杯子早已经装不下了。”

讲师停止了动作,然后对着台下的学员说:“没错,这个杯子已经装不下了。其实,这就像学习知识,如果你们不把原来的东西从大脑里清除出去,把大脑空出来,又怎么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呢!”

接下来,讲师拿起准备好的另一瓶水朝那个空杯子倒去,很快空杯就被倒得满满的。

要想专心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就要不断地为大脑留出空间,这样更多更新的知识才会不断地充实自己。

问题不是你做了多久

凯撒大帝每次在军队凯旋的时候,都会准备丰盛的酒宴和大量的金银财宝犒赏征战的将士。一次,一位跟随凯撒出征多年的士兵,在庆功酒宴上仗着酒胆问他:“我跟随您南征北战这么多年了,历经大小战役无数,哪一次不是出生入死。可是和我一同参军的兄弟,现在有的是大臣,有的是将军,为什么我一直是个小兵?”

凯撒听完这名士兵的埋怨,用手指着身边的一头驴,说:“这头驴也跟着我征战沙场很多年了,历经大小战役无数,每每九死一生。为什么它一直还是一头驴呢?”

这名士兵听完,傻愣在场。

很多事情关键不是你有没有在做,而是做了之后你有没有进步。在当今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要想拥有极强的竞争力,就不能原地踏步。

咀嚼过的苹果不能吃

有一天,一位学生向老师虚心请教问题:“老师,我怎样才能学会您所有的智慧呢?”

老师笑笑,然后转身走到桌子旁,拿起一个苹果,放到嘴边大咬了一口,然后不发一言地望着学生,嘴里还在不停地咀嚼着苹果。学生莫名其妙地看着老师,也没说话。

过了一段时间,老师突然张开嘴,将嘴里已经嚼烂的苹果吐在手里。

学生一脸惊诧地看到,老师把手里已嚼烂的苹果拿到自己的面前,还对自己说:“来吧!你把这些吃下去!”

他赶忙惊惶地往后退了一步说:“老师,我……我怎么能吃这些呢?”

老师笑了笑,说:“你很清楚不能吃我咀嚼过的苹果,可为什么又想要汲取我的智慧呢?现在你明白了吗?智慧的取得只有你自己通过不断地学习,亲自去咀嚼才可以。”

一味地模仿和窃取他人的智慧财产,就像吃被人咀嚼过的苹果,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营养。学习的过程是需要亲自体验的,这样才能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精华。

术业有专攻

据史书记载,有一次,大圣人孔子曾跟师襄子学弹琴。孔子在十天之内就学会了一首新曲,没有学习其他内容。这天,师襄子把孔子叫到跟前说:“你可以学些新的内容了。”孔子则轻施一礼对老师说:“这支曲子我虽然已经练习得很熟练了,但是它的技巧还没有完全掌握。”

不久,师襄子又把孔子叫到跟前说:“这支曲子的技巧你已经完全掌握了,新的内容可以开始学习了。”孔子对老师施礼回答说:“老师,我还没有领悟出它的主旨呢。”

又过去了一段时间,师襄子又对孔子说道:“现在可以学习新的内容了,那首曲子的主旨你已经领悟到了。”孔子依然回答说:“老师,我虽然已领悟它的主旨,但还没有体察到作曲者的境界呢。”

一天,孔子在弹奏原曲时被深深感染,不时会进入冥想的境界,乐曲流淌过他的心田,让他感到一阵阵的心旷神怡,顿时胸襟也开阔起来。欣喜异常的孔子对师襄子说道:“我现在已经体察到作曲者的境界了。我看到一个人,他有健硕的体魄,黝黑的肤色,明亮的双眼炯炯有神地看着前方,一派高瞻远瞩的帝王之势。这样统治天下的帝王之姿,除了文王,还有谁能创作出这样的乐曲呢?”师襄子听完大惊,立即从坐席上起来,向孔子施礼道:“曾听闻我的老师说过,这正是文王所作的《文王操》啊!”

术业有专攻,方能学有所成。无论何时,学习的时候都应精通地掌握一门技艺,浅尝辄止的人只会让成功从身边溜走。

第三个寻宝人

据说,有一座埋藏着无数宝藏的神秘古城,它就坐落在广袤无际的沙漠深处,通往它的是一条困难重重的道路。人们要想获得宝藏,就必须穿越干旱的沙漠,战胜沿途种种的机关和陷阱。

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令许多人垂涎三尺,但是他们却没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踏上充满杀机的寻宝之路。于是,那些令世人心驰神往的大批财宝,只能在沙漠古城里寂寞地埋藏了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

终于有一天,一位勇士听到这个宝藏的事情之后决定要去寻宝。他打听了大概的路程,然后备好食物和水,一个人信心满满地出发了。

这位勇士在前往的路途上,为了使自己在回来的时候不迷失方向,所以每前进一段路程,他就会做上一个明显的标记。一路上,勇士遇到了很多艰难险阻,但他还是找出了一条通往古城的路。经过艰苦的跋涉,勇士已经可以隐隐约约看到古城的样子了。这时,他显得异常兴奋,不顾一切地朝古城的方向奔去,结果一不小心踏进了爬满毒蛇的陷阱,再也没出来。

很多年过去了,又有一个不畏艰险的勇士踏上了沙漠寻宝的路程。当他看到前人留下的标记时,不禁心想:这条前人标记的路一直往前延伸,说明一定有人走过去了,那么它一定就是安全的。所以,他按照前人标记的路一直往前走了很久,发现这条路果真没有任何危险,他就更大胆地往前走了,而且越走越兴奋,一不留神,也掉进了同一个陷阱,变成了毒蛇的美餐。

几年之后,第三位寻宝的勇士同样看到了前人遗留的标记,但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并没有轻信那些标记,因为他想到之前的寻宝者之所以一去不返,一定与这条路有关,说不定前面有什么未知的危险也不一定。他果断地放弃了这条看似安全的路,凭借自己的智慧,在广阔的沙漠中重新开辟了一条道路。他小心翼翼地走稳每一步,谨慎细心地勘察要走的地形,终于战胜了重重险阻到达古城,获得了宝藏。

第三位寻宝勇士在弥留之际对自己的儿孙说:“别人走过的道路并不一定通往成功的目的地,绝不可迷信前人的经验……”

不要盲目轻信他人的经验和学习技巧,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证实的成功,才是最可靠的。

眼睛与大脑的距离

有一天,两个关系很好的孩子偷偷从家中拿了一些水果和乳酪,跑到很远的野外去玩,因为还没有保存食物的方法,所以等他们回家的时候,那些吃剩的食物都已经在高温的作用下坏掉了。

等到这两个孩子上了中学,他们依然保持着很好的关系。一次,他们相约到冰封的湖畔散步,其中一个叫图德的孩子突然说:“嘿,伙计,你还记得那次我们从家里偷东西出来吃的事吗?”另一个孩子回答说:“是的,我怎么会忘记呢?只可惜那天剩下的食物都坏掉了,要不然我们还可以饱餐一顿!”

此时,图德指着静静的湖面问:“看见湖里那些厚厚的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