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活学活用幽默术
16711300000027

第27章 家庭幽默:平淡生活的调味剂(5)

儿子说:“那当然去M国了。”

爸爸有些失落地说:“为什么总跟妈妈走?”

儿子一脸坦然:“巴黎刚才已经去过了。”

幽默的孩子往往比较快活、聪明,能够轻松地完成学业,甚至拥有一个乐天、愉悦的人生。上面故事中的儿子很有幽默感,把自己的爸爸都糊弄了,这是他长期处在父母营造的快乐环境下养成的幽默感。幽默表面上只是一种教育手段,实际上它贯穿的是一种乐观精神,一种坚信“明天会更好”的执著,反映了教育的人文本质。

婆媳矛盾,亦可一笑而过

现在的新式核心家庭中大都只有一对同辈人,也就是夫妻,但是传统的家庭则有可能由两组三辈人或三辈以上的成员组成。这时候,晚辈与长辈之间的情感交流就比较多,哪里需要沟通,哪里就用得着幽默。

从很多影视剧中都能看到婆婆和媳妇之间的矛盾冲突,自古以来,婆媳关系都是现实生活中一个很难处理的关系,婆婆作为长辈,纵使她再怎么有错,作为晚辈的媳妇也不能出口伤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天下最不能等的是孝顺”。老人辛辛苦苦把孩子养大成人,娶妻生子,升级为父母的夫妻们更应该体会到父母的养育之恩,要好好地报答他们的恩德,更别说去责骂长辈了,那是不道德的事。

人们都知道婆媳相处,矛盾不断,两个女人共同爱着同一个男人,自然纷争不断,所以夫妻二人在处理对待婆婆的关系时,更要特别慎重。不在一起生活还好,如果同在一个屋檐下过日子,时间久了必然容易产生一些矛盾,何况女人原本就是感情非常细腻的动物,敏感、感性、情绪化是女人的性格特点。如果自己朝夕相处的丈夫过于关爱婆婆,儿媳就会在潜意识里嗔怪、嫉妒婆婆,等到婆婆有了无心之失,她或许就会认为是婆婆故意而为。这样长此以往,把压抑的不良情绪发泄到婆婆的头上,导致矛盾越来越多,最后一发不可收拾,就会引发家庭战争。

请记住你早已不是孩子了,你是大人,已为人妻,你必须尊重长辈,必要的时候,你可以用幽默与长辈沟通。多一些幽默,少一分冷漠,多一些牵挂,少一些抱怨,这才是真正的成熟。

在现代家庭中,年轻的夫妻喜欢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带。有一次,儿媳妇又把孙子带来给婆婆照顾,婆婆最近身体不好,一直腰酸背痛,大孙子很胖,婆婆实在是抱不动了,可是儿媳妇已经把孩子带来了,做奶奶的总不能推辞吧。于是聪明的婆婆对儿媳说:“孙子来能带给我双重的快乐。”儿媳不解地问:“这怎么说呢?”婆婆笑着回答:“他来了,我很快乐;他走了,我也很快乐。”儿媳听完,马上了解了婆婆的意思,此后就自己带孩子了,她也明白婆婆年纪大了,还那么委婉地向她提出建议,于是很感激地做回儿媳的本分。

幽默委婉的方式在处理婆媳关系时往往取得较好的效果。

丑媳妇第一次见公婆,想给公婆一个惊喜,就没让老公提前回家说,她特地去商店花了近半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只烤乳猪。突然的惊喜让许久没见到儿子的老两口着实高兴了一番,新媳妇笑意盈盈地和老人们唠着家长里短。婆婆拉着媳妇的手,一边说话一边招呼她坐下,扭头又冲老伴说:“老头子,天冷,上菜,赶紧让孩子们吃饭。老公和公公去了厨房,饭上桌了,除了每人一碗米饭,中间还有个盛菜的大锅。婆婆开口说话:“儿子喜欢吃土豆丝,我喜欢吃土豆片,老头子喜欢吃土豆块,反正一个品种,我就一锅炖了三样,这不你赶上了,喜欢吃啥在锅里挑啥。”幽默而热情的婆婆一下子就让新媳妇产生了好感,于是媳妇应声道:“英雄所见略同,这才叫英明啊。”

都说婆媳关系剪不断,理还乱,有些婆婆看媳妇,怎么看就是不满意。当新进门的媳妇遇到一个难对付的婆婆,那么惊心动魄的“大战”就在所难免了。可是看看上面故事中的媳妇与婆婆,他们相处得很和谐,没有硝烟,没有战争,只有几句俏皮的幽默,几句贴心的关爱。人心都是肉长的,你们既然爱着同一个人,就应该试着爱屋及乌,包容和尊重就是婆媳相处最好的武器。

当晚辈不理解长辈的意思,不同意长辈的看法时,要善于运用幽默的方式表达不同的意见。但不管怎样,要处理好和长辈的关系,就首先要有一颗尊敬长辈的心。

聪明的婆媳一定会试着为对方着想。对儿媳来讲,你要多站在丈夫的立场、长辈的立场想问题,眼勤手快,对婆婆的挑剔要欣然接受,争取改正,婆婆不对的地方,不要反驳,你可以用幽默的方式和婆婆沟通,不要在丈夫面前说婆婆的坏话,要在婆婆面前做个贤惠乖巧的儿媳妇。对婆婆来讲,你要多照顾儿媳的感受,儿媳的全部感情在儿子身上,她对丈夫的情感动向很敏感,你是长辈,要体谅年轻夫妇的恩爱,应该多教育儿子照顾儿媳,可以用幽默的方式亲近儿媳,把媳妇和家人的距离拉近。如果婆婆和媳妇能将心比心地用幽默把家庭烦恼大而化之,那么幸福的生活就会天天来临了。

幽默沟通,让亲情力量无所不在

幽默在沟通中的妙用可谓层出不穷。它可以协调各种关系,可以使夫妻之间、家长与子女之间摆脱困境,消除烦恼,缓解矛盾,减轻压力,稳定家庭成员的情绪,使心理更加健康。幽默可以真实地表达自己内心的观点,让对方在幽默中明白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理解你的心情。巧用家庭中的幽默感不仅可以化解夫妻矛盾,更可以给家中平添无数的笑声和快乐,让家成为快乐的天堂,成为幸福的港湾。

有一对夫妻,妻子怀孕已经好几个月了,每天挺着大肚子,十分辛苦,丈夫看在眼里,心疼极了,于是想方设法逗妻子开心。那天夫妻两人一起讨论未来宝宝的名字,因为他们二人丈夫姓周,妻子姓夏,所以老婆先想到了个名字叫“周一”。

老公听了说这名字不错,还有延续性,一口气可以生7个,从“周一”到“周七”,这时老婆问:“如果生了第八个怎么办呢?”

老公说:“第八个就叫‘夏周一’(下周一)啊。”

借助幽默我们能让自己所爱的人在会心一笑中感受到浓浓的爱意和温暖的幸福。这位老公看到太太怀孕很辛苦,于是就拿未来宝宝的名字和太太开起了玩笑,缓解了太太的紧张情绪,爱的表达让幽默诠释得淋漓尽致。

一对夫妻结婚将近10年了,妻子每天为丈夫煮饭,十年如一日地吃着同一个人做的同一拨菜,那感觉真的很不是滋味。更令人郁闷的是,最近妻子煮了平生最难下咽的晚餐:菜烂了,肉焦了,凉拌菜没有一点咸味。丈夫默默地坐在饭桌旁咀嚼着,一言不发,妻子心里很自责。而当她正要收拾碗碟时,丈夫却突然把她一抱,亲了起来。妻子很疑惑地看着丈夫,丈夫笑得很诡异,他说:“今晚这顿饭跟你做新娘子那天煮得一模一样,所以我要把你当新娘子看待。”

丈夫这一番贴心的关于爱的幽默所表达的关怀胜过任何没头没脑的责备。幽默,让妻子品味出浓浓的爱意,感受到无比的幸福。亲情需要诠释,关怀需要表达。

林肯的幽默细胞一直是他引以为傲的事,很多次遇到麻烦时,都是他的幽默帮他化险为夷的。有一次林肯和大儿子罗伯特乘马车上街,当时正好有军队在街上行走,路口恰巧被军队堵塞了。林肯打开车门,想知道这是哪个部队,于是迈出一只脚,对着身旁的一位大叔随口问道:“这是什么?”没想到,这位大叔错意了他的问题,以为他不认识军队,回答说:“联邦的军队呗,你真是大笨蛋。”尽管这位大叔言辞上略有冒犯,但林肯还是很有礼貌地说了声谢谢!关闭车门,林肯严肃地对儿子说:“有人在你面前说老实话,这是一种幸福。我的确是一个大笨蛋。”

林肯在向儿子解释时用幽默的方式直接承认自己是大笨蛋,更难得的是,他很有修养地夸那位大叔是老实人。他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想给儿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因为他知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幽默中的用心良苦,儿子一定体会得到,那是暖暖的父爱。

丈夫是一个科技狂人,总是喜欢看各位科学家的纪录片,看完还喜欢滔滔不绝地向妻子讲述今天看的故事,妻子完全对这个不感兴趣,可又没办法拒绝。有一次,丈夫在看完描述发明家爱迪生的故事的电视片后,正准备向妻子说,妻子先开口了:“亲爱的,如果当年爱迪生没有发明电灯,那么我们现在就只能点着蜡烛看电视了。”丈夫听完后,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给妻子讲他看到的纪录片了。

妻子就是用幽默的方式向丈夫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虽然比较隐晦,可是丈夫也明白了妻子的意思。夫妻相处就是这样,如果你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就直接说出来,只有沟通才能解决问题。因为家人是你最亲近的人,无论何时,亲情都不会抛弃你。

当然,家庭幽默也要注意时间和场合,要适时适地,家庭成员中,每个人的性格和人格成熟度不同,所以幽默的尺度和力度也要有所不同。幽默要看清具体对象,有时候,即使是同样一句幽默的话,不同的人听了,所产生的理解度和效果是有区别的。比如对甲来说是中听的,但对乙来说就未必中听了。生活节奏很快,人们的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每个家庭成员都会或多或少有不顺心的事,遇到了家人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就需要一点幽默的调味剂来缓解气氛,所以要掌握好幽默的能力。

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很大,我们经常面对数不清的烦恼和痛苦,使人不堪承受。而幽默却给我们带来了笑声,使我们有了缓解压力,改变心境的可能。幽默中有自嘲、有宽慰、有机智、有纯真,根据不同情况,花样翻新,方式虽不同,效果却同样神奇。

如果有一天,你拖着疲惫的身体加班回来,看到桌上有张字条,写着“饭在锅里,老婆对你的关怀在心里”时,你会不会心里很甜蜜呢?又或者,老婆生理周期的第二天起床后,就发现丈夫买回来的卫生用品,还附有一张贴条上面写着:“知道老婆大人情绪欠佳,但是‘面包’一定要有。”你会不会满足地微笑呢?生活中有很多小细节都可以让我们注入幽默的元素。用幽默点亮我们的生活,让亲情的光芒洒向家的每个角落。

李大钊的趣味对联

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各个朝代的文人都喜欢对对子,遇上了难解的对子,即使绞尽脑汁,也得想到下联。文字就是有这种魔力令无数文人墨客前赴后继地改写、传诵。著名的革命家、作家李大钊曾经因为改写别人的对联而闹笑话。

事情是这样的,明代有个文化名人叫杨继盛,他一生清正廉洁,为人刚正不阿,因抗御强暴、反对权奸严嵩,而惨遭严嵩杀害,在临刑前,杨继盛大笔一挥,写下传诵后世的著名对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杨继盛用这个绝笔对联来诉说自己的一片赤忱,同时把对奸相严嵩的不满之情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后来这个对联就一直流传下来。有一次李大钊的一位朋友请他题写一副对联,他突然想起了这副楹联,于是奋笔疾书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10个大字,与朋友共勉。从那以后,人们就一直以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句名联是出自李大钊之手。直到有一天,李大钊到香港的一个朋友那里参加聚会,席间谈到了这句对联,大家对李大钊的才华深感佩服,到处都是赞扬之声,李大钊一阵眩晕,一直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问清缘由后,他哈哈大笑,解释说:“我那哪是什么才华啊!分明是顺手牵羊的本领,我只是把杨继盛先生的对联改了一个字而已!”他风趣的自嘲式解释引得众人一阵笑声。

李大钊巧妙地将“辣”字改成“妙”字,“辣”“妙”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却表现出了李大钊为人谨慎和写文章严谨的特点,后人不知,以为这副楹联是李大钊所撰,误会一直相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