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活学活用幽默术
16711300000015

第15章 社交幽默:愉人悦己的调味剂(3)

每个人都喜欢被人赞美和夸奖,这不仅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更是别人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肯定和认可。针对人们的这种被满足的心理,我们有必要学习赞赏的技巧。于是“戴高帽”这个新名词应运而生。

古时候有个京官要到外地去任职,离京前,突然感慨万千,想想自己在这苦学多年,好不容易学有所成,还没来得及拜别恩师,就要远行他乡。想着想着,他就决定去和老师告别。

见到老师不免一阵寒暄,然后老师对他说:“外面的官可不容易做,凡事应当谨慎小心些。”那人说:“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逢人就送他一顶,应当不至于有关系不融洽的人。”老师生气地说:“你忘了我是怎么教导你们的吗?我们以正直的原则侍奉上级,给别人做事,为什么需要这样做呢?”那人说:“可是天下像老师您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人,能有几个呢?”老师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地说:“你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那个人从老师家出来后就对别人说:“我原来有一百顶高帽子,现在只剩九十九顶了。”

“戴高帽”一词,就是这样被人们流传开来的。俗话说当局者迷,一个被夸奖得飘飘欲仙的人,对身边的人自然会放松戒备和警惕,他对你产生好感之后,你的请求自然水到渠成。我们把当面奉承,说恭维的话,让对方高兴的行为称为“戴高帽”。但是凡事“过犹则不及,物极则必反”,过分地赞美别人,容易给人浮夸、虚伪、变相奉承的感觉,这样是会被人唾弃和厌烦的。所以把握“帽子”的高度和尺寸就显得尤为重要,夸人要夸得恰到好处,也许幽默可以帮帮你。

卓别林的喜剧电影以其独特的幽默手法感染了整整一代人,甚至在整个电影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卓氏幽默风潮。就连当时闻名遐迩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非常推崇卓别林的电影。

有一次,爱因斯坦在看完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后,感悟颇多,于是他即刻给卓别林写了一封信,里面写道:“你的电影《摩登时代》,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看懂。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伟人。”

卓别林很快给他回信了,他是这样回复的:“我更加钦佩你。你的相对论世界上没有人能弄懂,但是你已经成为一个伟人。”

在两个领域里都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科学家遇上了艺术家,两人幽默地给对方戴了一顶“高帽”,亲切的赞美,诚挚的欣赏,值得人们效仿和学习。

美国电影《2012》里有一段情节,就很好地给中国人戴了一顶“高帽”。那是电影快结束的时候,各国富商纷纷向方舟奔去,其中有一个俄罗斯富商有这样一句台词:“难怪要逃到中国!这么大的方舟,只有中国才制造得出来!”典型的“美式幽默”,在让亿万中国人民轻启唇齿的同时,也觉得非常有面子,在美国大片中竟然会出现“中国制造”这样的字眼,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世界上有了一定的提升。

“美国式幽默”一直举世闻名,其原因就在于他们从来不是为了单纯的无厘头而搞笑。轻松地看电影,在其乐融融的氛围里感受电影的剧情,何其温馨感动。在大片中穿插一些“高帽子”,自然、适度而且吸引人。

大仲马一生风流不羁,留下很多风流债,私生子多得他自己都数不清,但最令他感到骄傲的是,他曾经和一个女裁缝生下一个男孩,他就是《茶花女》的作者小仲马。

小仲马自小就喜欢写作,总是受到父亲的打击。但他坚持不用父亲的名声为自己造势,他不停地写、不停地研究,终于完成了他有生以来最出色的作品《茶花女》。

小仲马的话剧《茶花女》初演时,受到了热烈欢迎。小仲马很兴奋,他第一个想到和父亲分享。于是他立刻打电报给当时流亡在布鲁塞尔的大仲马说:“巨大,巨大的成功!就像我看到您的一部作品当初上演所获得的成功一样……”

对于儿子在文学上的巨大成就,大仲马自愧不如,他既有父亲的高兴,又有同行的妒忌,他风趣地回答说:“我最好的作品就是你,我亲爱的孩子!”

大仲马想夸奖自己的儿子小仲马,他当然是为儿子的成就感到高兴的,但是同样作为作家的他,肯定有点心有不甘,于是他选择了给小仲马戴顶合适高度的“帽子”,幽默地将父子间的关系展现在大众面前。

每个人都喜欢被赞美,用幽默的方式给别人戴顶“高帽子”,往往能使你的人际交往更加顺利。

暗藏的“戏谑”

在我们日常的社交中,免不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出口伤人;有的人过于自信,总是固守自己的观点,听不进一点别人的意见;有的人喜欢以讽刺挖苦别人为乐;有的人本来做错了事,碍于面子还不许别人指出来等,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以上情况,应该尽量避免与其正面交锋、发生冲突。凡事以和为贵,能不得罪人的情况下,尽量别得罪人,所以运用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与观点才是上上之策。而幽默的戏谑和批评就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讽刺的艺术

某商厦新雇佣的年轻人第一天上班,店长很亲切地跟他打招呼并且给了他一把扫帚,告诉他第一项工作就是把环境打扫干净,年轻人很生气地说:“我是大学生!”于是店长说:“哦,对不起,我不知道您是大学生,请你把扫帚给我,我教你扫地!”

职场中,新人初来乍到,不可锐气太盛,别人交代给你一件事情,你就老老实实地做,你是职场新人,没有权利挑肥拣瘦。上面例子中的店长还是比较会做人的,遇到这样自负的大学生,店长用幽默的方式回击他的无知,伤人的程度降低了,但通过这种暗讽刺的方式,也能打击一下这位新人的嚣张气焰。

下面再来看看几个恰当运用讽刺方法的例子。

(一)

真正懂得艺术,用心欣赏音乐的人在聆听演奏的时候都很安静,这不仅仅是对艺术的尊重,更是对演奏者的尊重。有一次,钢琴之王李斯特到克里姆林宫演奏。他开始演奏了,沙皇还在谈着闲话。于是,他停止了演奏。沙皇问他为什么不弹了。

他谦卑而骄傲地欠身说:“陛下说话,在下理应缄默。”

(二)

爱尔兰作家萧伯纳成名之后,门庭若市,使他苦于应付。

有一次,英王乔治六世前去访问这位文豪。几句寒暄之后,两个人就没有了语言交流。萧伯纳觉得由于两个人兴趣爱好和文化修养相差悬殊,沉默无语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可是乔治六世是皇室中人,碍于情面也得陪他干坐着。英王一直没有离去的举动,于是萧伯纳便慢慢从口袋里掏出怀表,然后一个劲地盯着怀表看,直到英王不得不告辞。

事后,有人问他喜不喜欢乔治六世,萧伯纳饶有风趣地微微一笑,答道:“当然,在他告辞的时候,确实使我高兴了一下。”

(三)

恩格斯是这样评价伟大的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他说但丁是新时代最杰出的一位诗人。处于新旧交替时代的但丁并不超然,和所有那个时期的文人拥有一样的命运,他深深地卷入过政治斗争中。在那段暗无天日的日子里,他住在坎·格朗德的宫廷里,坎·格朗德曾经是他的保护人,但丁在那里住过一段时间,不过他们的关系并不真正融洽。宫廷里的另外一位官员自大狂妄,却总能获得大量的金钱。但丁作为世界名著《神曲》的作者却在这样动荡的时期里备受欺凌。

有一天,这位自大的官员对但丁说:“伟大的诗人,你说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像我这样无知愚笨,却这么得宠而富有。而你学识渊博、聪明非凡,却穷得像乞丐?”

但丁回答说,原因很简单:“你找到了一位与你类似的君主,要是我也找到一位像我这样的君主时,就会和你一样富有了。”

在上面讲到的3个幽默小故事中,无论是钢琴之王李斯特巧答陛下之言,还是语言大师萧伯纳的自我安慰,抑或是诗人但丁的解释,都从侧面讽刺了对方,因为对方身份、地位的问题,聪明的语言家们要顾及他们的面子,所以在表达自己的不满时,采用暗讽的幽默手法,很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还保全了对方的面子。

反唇相讥

(一)

萧伯纳享誉世界后,美国电影巨头萨姆·高德温想从萧伯纳那儿把其戏剧的电影拍摄权买下来。他找到了萧伯纳。

这位电影巨头对艺术十分珍爱,于是他恭维地对萧伯纳说:“您的戏剧艺术价值很高,但我想如果能把它们搬上银幕,全世界都会被您的艺术所陶醉。”

萧伯纳很高兴他这样想,这样做。但令人想不通的是,他俩最终因为摄制权的价格问题没有达成协议,最后以萧伯纳的拒绝出卖摄制权而结束。萧伯纳的理由很简单,他说:“高德温先生,您只对艺术感兴趣,而我只对钱感兴趣。”

(二)

惠司勒是美国著名的油画家和版画家。未成名前,他主要凭借替别人画肖像为生。他的口才极好,常常在画画后和客人成为好朋友,他一直强调,画画要注入灵感,必须要和被画者产生交流和沟通,以神画形。因为是据实性地画肖像,所以在替别人画像时,他常把别人的缺点不加修饰地画出来,从不故意把画画得美一些来取悦于人,因此也常得罪一些虚伪的人。有一次,他替人画完一幅肖像画后,对方看了很久自己的肖像,然后很不高兴地问惠司勒:“你说你的这种画能把它称之为艺术品吗?”

惠司勒冷笑一声说:“这么说,你说你能把自己称为一个人吗?”

(三)

琳琳是个特别重视卫生的人,有一次她和朋友去一家餐厅吃饭,用完餐后,琳琳当着朋友的面把店主叫过来说:“你店的厨房实在干净得让人佩服啊!”

“多谢您的夸奖,可是您从来没有参观过我们的厨房啊,你又是怎么了解的呢?”店主微笑着说。

“不用看也知道啊!你店里的每道料理都带有肥皂味!”琳琳平静地回答。

上面3则幽默故事,其实都带有较强的批评之意,但听者不仅不会发怒,反而会感到惭愧和脸红。一个人在说话之前,不妨先开动脑筋,多角度地去想一下,寻找出使人得到启示的多种表达方式,选出最适合的方式,用以启示或提醒他人。

暗藏玄机

(一)

作家大仲马的写作速度十分惊人,这点给业内人的印象很深。大仲马享年68岁,晚年时自称毕生著书1200部。于是有人问他:“你苦写了一天,第二天怎么仍有精神呢?”他回答说:“我根本没有苦写过。”

“那你有什么绝招让你写得又多又快呢?”那人又问。

“我不知道,要不,你去问问看,一股泉水它为什么总是喷涌不尽呢?”

(二)

当《福尔摩斯探案集》以侦探小说销量冠军的身份跻身畅销书排行榜首位时,它的作者阿瑟·柯南道尔也因此成了炙手可热的畅销侦探小说作家,一时间声名鹊起。柯南道尔曾经当过杂志编辑,那时候工作量特别大,每天要处理大量退稿。有一次,他收到一封信,信上说:“您退回我的小说,但我知道您并没有把小说读完,因为我故意把几页稿纸粘在一起,您并没有把它们拆开,您这样做是很不好的。”

于是柯南道尔回信说:“如果您用早餐时,发现盘子里放着一只坏鸡蛋,您大可不必把它吃完才证明这只鸡蛋变味了。”

(三)

戈雅是个著名的画家,据说他的画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于是前来找他画画的人络绎不绝。这天,一个喜爱收藏艺术品的博士来请他为自己画像。当看到这个博士时,戈雅就知道了他的底细,原来这个博士曾经为了夺取一个朋友美貌的妻子,竟将这个朋友谋杀了。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道貌岸然,实际上却心狠手辣。戈雅虽然知晓情况,但他却仍然不动声色地给这个博士画了像。

画完以后,博士一看,高兴得跳了起来。因为他知道戈雅画画有个习惯,他一般是很难为人画手的,这次他竟然把博士的两只手都画上了,博士感到异常荣幸,并且执意要给戈雅一大笔酬金。

戈雅冷笑着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把你的两只手都画上吗!我是要让人们看出你是一个杀人的凶手,你的双手是干过极其卑鄙凶残的事的。”

博士仔细地看了看画上的双手,果然隐隐带有血污,顿时气得脸色铁青。

大仲马的幽默回答将对方的无知完全暴露在外;柯南道尔用简单的一句话,就回应了投稿者的指责;画师戈雅用自己的笔将对方的丑恶嘴脸公布于众。这些巧妙的方式就是幽默。用幽默来戏谑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随机应变——“大学评议会不是洗澡堂”

社交,是一个广义概念,凡人与人的交往、联系,都有社交的成分在里面,无论与朋友、领导、下属、同学、同乡,还是各行各业的人,在一定条件下都会存在如何正确有效地交往的问题。也许在沟通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和麻烦,在交流的时候,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突发状况,这时候你会怎么处理呢?

真正聪明的人,总是依靠幽默使社交变得更顺利,更富人情味。

急中生智

德国女数学家爱米·诺德一直想获得开课资格。就连他的导师,著名的数学家希尔伯特也为了爱米能够早日获得讲师资格而到处奔走,甚至为了她在教授会上和别的教授出现了争论,希尔伯特十分欣赏爱米的才能,于是强烈地要求学校能够批准她成为哥廷根大学的第一名女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