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心态决定生老病死
16709800000016

第16章 不生病的养心之道(1)

游离于五谷杂粮、七情六欲之间,生病的事情,总是常有的事情,但是古往今来,中医学中都讲究防病于未患之中,防患于未然。现代都市生活的人越来越多的受到的文明病的困扰,养身和养生,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然而养生亦有道,总结众多圣人、老寿星以及坚强的病患者的经验得出了,不生病的养心之道。

心静气又顺健康自然来

如今,心情不好,已成为通行病,人们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工作质量都受到影响。心情是一种持续性的情绪,会影响到一个人对事物客观的评判,几个小时,一天,甚至几星期。好心情好比心理良药。马克思有句名言:“一种美好的心情要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病理上的痛苦。”心情好,有利于改善身体和心理上的疾病,一个人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是拥有一份内在的平静感。“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生活中时常会有不尽人意的事情发生,扰人不得安宁,挫折和困难也在所难免。而不论是顺境逆境,生活和环境有如何变故,拥有宁静的心情,就能心平气和,泰然处之,始终如一,处于从容的状态,沉着、乐观地生活和奋斗。一个真正心情宁静的人能做到内心的和谐,看得透,什么事情都能放得下。上世纪50年代,马寅初老人提出“人口论”,遭到各方的严厉批判,职务都遭到撤销。而马老在众多的打击面而前没有郁郁而死,只是回到家后写了副对联:“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展云舒。”终于活到最后活到102岁的时候,才最终被平反了。而平反的心境也没有异常的高兴,马老已然心如止水。事实上可以说,好的心情是健康的润滑剂,而坏的心情则是疾病的强化剂。

宁静的心情是在解脱忧虑、解除烦恼、平息怒气中,由心理失衡到心理平衡,在久而久之中逐步形成的。宁静的心情,可使人们遇事能够视野放开,多方思考,运用自如地驾驭和把握自我的情绪,碰到不愉快的情境,也尽可能的从中寻出合理积极的一面,从而获得新的宁静。心情宁静者必定常常会在别人疑惑的时候说一句提醒的话,受窘的时候说一句解围的话,沮丧的时候说一句鼓励的话,痛苦的时候说一句安慰的话,自卑的人时候说一句自豪的话。助人为本,自寻快乐,就能长久地拥有一份美好的心情。

心胸开阔宜养性

心胸广阔、豁达开朗是人富有涵养的标志,清心寡欲、怡然自得是养神益志的需求。两者共同构成人们良好性格特征的主旋律,有益于促成人身心健康,是人怡养天年的法宝。所以,古往今来,圣人哲人也好,还是生活中普通大众也好,都历来十分重视人的精神气质、性格对身心健康重大的影响。

而早在中世纪时期,希腊和罗马医学界就把人的气质划分成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膜质和抑郁质。这与后来巴甫洛夫提出的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脆弱型极为相似。从一定意义上说,上述所述已经基本上奠定了人们主观上的内在性格特征,并使每个人在适应能力、应激反应以及与周围活动效率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但医学界专家多认为,人的气质性格后天的因素可能会起着决定性的因素,如常常遭受挫折可以练就勇敢,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娇生惯养则只会助长惰性。所以,不论先天是何种气质,而在后天的环境多注意有意识为锻炼和塑造自己而创造条件,性情开朗、怡然自得的心境却也是不难的事情。 大量研究证实,乐观开朗的人大多能够很好地调养情志,乐于享受生活中各种积极、抑或消极的事情。他们性格谦和,放远目光,顾全大局,避重就轻,因而也比较善于处理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不幸,使自己尽快获得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和安逸。而正好相反,心胸狭窄,私欲重重的人却通常性情压抑,喜怒无常。他们常常遇事爱于细微处计较,多忌猜疑,这样很容易造成气血不畅,其病发率和消极的情绪也就明显高于前者。

那如何才能心胸开阔来养身保健呢?

(1)立志养德,树立奋斗目标。大智若愚。所以心中要有伟大的目标,或为国家。或为民族、或为家庭爱人而服务的大志,就能使心胸广阔,而海纳百川,心有所求,对生活充满爱心。同时,坚强的信念和意志力,也能够影响机体内分泌的变化,从而达到改善生理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2)清心寡欲,克服私心杂念。人不可无欲,完全没有了欲望也就没有生活的斗志和信心。但是这种欲望是有节制的,不可超越现实、抑或贪念无止尽。那种见名利就蠢蠢欲动的想法是千万要不得的。所以,在处理事情和考虑问题的时候要应尽量突破自己的思想局限,能够将个人的恩怨和得失置之度外。乐于奉献,所谓“知足常乐”,延伸的说开来就是:足可以生乐,乐可以生喜,喜可以生情,情可以养人,也就达到了修生养性的作用了。

(3)养神畅志,丰富生活内容。尴尬、挫折、误解、嘲弄可能会不定期的出现在你的生活当中,这时就需要你及时的正确的调整心态,学会宽恕,宽恕自己和他人。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减少对事事吹毛求疵,更不能自以为是。注意培养自身的涵养,增强自己的魄力和自信心,并努力增加自己的兴趣爱好,使内在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

知足常乐是大智慧

一个人的心理达到完全的健康应该是这样的:富有感恩心、爱心、同情心,并知足常乐。以宁静的心来品位生活的动荡,以平常心来对待周围的得失,以感恩心笑看人生的成败,以慈爱心面对众生的疾苦,以顽强心直面生活中的情感事业的挫折,满心热诚的投入生活和中作中。

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上海人还算是比较知足常乐的,享受并热爱生活。和其他城市比较来说,上海人比较乐于知足,拥有腰缠万贯又有什么很大的用处呢?与人生的快乐、健康、平安、和睦相比,功名利禄太容易失去了。在《穷人和富人》里,转载着了这样的一个故事:黄昏时分,卖烧饼的一对恩爱夫妻数着他们一天的收入,比昨天又增加了两块钱,夫妻俩相视会心的一笑,人间的天伦之乐尽在这一刻。而他们却不知在城市的另一端,发生了一个很悲惨的事,也正是在这个黄昏,另一个家财万贯的富翁,仅仅因为自己所持股票面值下降了30个百分点而以饮弹自杀结束了生命。其实,就这富翁留下的不动产折合成现钱,也够那对卖烧饼的夫妻吃上几辈子的。

大千世界,忙忙碌碌追逐名利的人不一定就使人快乐,即使一长串阿拉伯数字的金钱符号,不一定就能标志着一个人的就很成功,惟有在家庭里和谐快乐的生活、并拥有健康的身体,才是人生最大的收获。可能每个人都想拥有更多的钱,更富裕的生活条件,这都是人之常情,并且也可以为此而去努力。为了赚更多的钱,整天的劳累、高度的紧张,即使赚到更多的钱,人也是身心俱惫,又怎么会快乐呢?又或许,不足之心又迫使自己有了更高的追求,紧接着又要花更多的精力盘算怎么去赚更多的钱,欲望之心永远得不到满足,如此下来,终老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好像只有跟钱打过更深的交道。所谓“螳螂捕蟀,黄雀在后”,这个有名的典故是在告诉我们成心谋算他物,最终会招引别物来谋害与自己。所以,唯有自我素养提高,泯除心计,才能免于卷入物物竞逐的循环斗争中。而知足常乐者一辈子都生活在满足和幸福的享受中。

“知足者常乐”并不意味着不思进取,是说面对现实生活时需要乐观态度,而一个人能否快乐地生活,主要还是取决于人的生活态度。上海人能够快乐的生活,主要是原因上海人比较想得开看得开,艾迪瑞肯·贝克在太平洋上绝望地漂泊21天后说:“人只要有淡水喝,有东西吃,就没有什么好抱怨的。”这是他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而上海人也认为人只要满足于衣食住行,就应该快乐的生活!幸福的真谛就是快乐,而快乐又往往来源于知足!

庄子所谓“观于浊水而迷于清渊”,人却往往因为一味的追求欲念而迷忘掉本性,这就是说人的欲念是无穷尽,而对无尽欲望的满足总是有限的,这样必然会出现个落差。而往往沉湎于的物欲的人会一去而不知返。

而淡泊知足也并非是一种与世无争、消极避世,而是包含着更慎重的含义。《老子》中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是说知足常乐需要做到三点:仁慈、勤俭、不敢为天下先。倘若能做到这三点,就可以成为勇敢富有的人。

当然,在现今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消极应对激烈的竞争也是不合理的,应鼓励积极进取参与竞争的人们。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需要竞争,有竞争才会有发展。但当面临竞争的过程中受到挫折而失败时,常常令人烦恼,千万不能钻死牛角尖,而失去理智而作后悔的事情。不妨以“知足常乐”的心态来静看问题,使失落的心灵找到新的平衡点。知足常乐会帮助你及时调整心态,冷静地分析失败的教训,从而使你放开包袱, 重整信心,开心快乐地从头再来,以利再战!

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顺其自然

老子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般说来,一定时空下的规律并不是永恒不变的。比如说将水加温到100℃时就可以沸腾,但是在一定高度的山如喜马拉雅山上,水温可能只需要70℃时就可能沸腾。

“道法自然”,是指世间万物的规律,可大到无穷,小至无形。而养生懂得顺其自然,才是真正的开始接近天地,才是最高境界。离天地越近,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就能得到天地万物的滋养。老子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生于世上,顺则生,逆则亡。

观察天地、山水、雷电风雨、草木生灵等自然界的变化,从中了悟自然的玄机,只要用心,就能领悟出养生的真谛.顺其自然,适者健康生存。

(1)古圣先贤,指心说法。古圣先贤,留有诸多经典著作指心说法,有关于人心态平衡、明细养生、身强体壮、增智开慧,大多都是来源于生活和遵循自然之道。许多贤士学者都认识到心灵活动对于人体生理过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黄帝内经》里有“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古人所说的心就是人的精神真气;宋代欧阳修说:“万事以心为本,未有心至而力不能者”。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总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这就存在一个以怎样的心态去对待和处理的一个问题。不同的心态,不会达到不同的效果,而人的心境也会不一样。几乎每天 每刻都会用心、操心、忧心、烦心、痛心、怨心、牵心、碎心,种种辛苦疲劳都源自于心,处处可遇。所以我们应该遇事之前首先应该正心、修心、炼心、养心、明心。

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和养生家孙思邈,同时也是一位老寿星,一生著述立说。在其养生立说过程中对人应该排除七情六欲的干扰尤其关注:“道不在烦,但能不思饮食,不思声色,不思胜负,不思曲直,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不烦,形无极……”生活中人若想达到定心就要时时调心,过分的喜好和厌恶都会有损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不宜过度地追求,或过分地诋毁。在心灵深处时时存有与自然和谐的观念,依照大自然规律来规范自己,将自然法则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践中。

(2)调整心态,顺应自然。人类源于自然,既要回归于自然。当人类回归于自然,宇宙的规律生活时,大自然就会使人类更加健康和舒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自然的法则,对人世间的人事、处世、养生包罗万象。所以人讲养生之道,必然要热爱大自然,人存活于宇宙中,与自然是和谐的统一体,应顺应自然规律。当遇到不开心、忧郁的时,要及时学会心境的自我调解;苦闷时要学会分散及排遣;而伤心时要学会情绪的转移和喧泄;伤感时学会释放;惊慌时学会冷静。不失时机的去调整心态的变化,使内心的心态得到平衡。

社会的各种现象致使某些人产生了不平衡的心态,有的人认为年级大了一切都变得消极了。常表现为孤独、悲观、失落、猜疑,遇事就表现出郁郁寡欢,恼怒,致使失眠,食欲不振,免疫力下降以使老年患者病情加重,从而可能会引起各种心理变态,给身边人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心病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尽管人到老年在思想上是比较成熟的阶段,但也是心理上却是最脆弱的时候。自卑感、孤独感、厌世情绪,都有可能发生。对于老年人来说,比衣食住行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精神的慰籍,以及自身的心态的调整,养生保健急需要进行自我的调节。

生活中总会有奇迹的事情发生,抗癌患者不鲜见,他们最终能控制住病魔,坚强的挺过来,最根本的原因来自于他们战胜自己的勇气和决心,调整好个人心态,坚持锻炼身体,科学地保养身体,依据自然之法来调养自己的身体,强烈的生存欲望与信心,是精神得以放松,将病魔祛除,赢得身心的健康。虽然说目前仍然没有特别医术和药物手段,能完全把握并制服它,但是心灵的力量和精神的动力,却是可以促使它向好的方向转化,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会使人变的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