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心态决定生老病死
16709800000012

第12章 情志,是人体自有的大药(1)

中医学认为,人的七情六欲与人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会七情六欲的变化,会引起身体生理的各种变化。现代都是文明病多是多是来自于生活、周围、和自身的压力而不能及时调整而留有的隐患,长久的就必然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所以中医养生中,特别重视,调养情志,倘若心动则会五脏俱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对情致的调养重视起来,这样有利于自我排解忧愁,化解仇恨,宽大心怀。大自然的万物都是在规律中孕育、成长和休养生息,跟着自然学养生,遵循自然界之大规律,领悟大自然之精华。生活也不乏很多乐趣的养生之道,如开心,或许总有人会苦苦寻找,其实他离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近,他存在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理,只是大家没有发现。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养生的大家,只要认真从生活中、从自然中汲取营养和精华,成为大家是不是很遥远的事情。

调情志:勤动脑体不动心

这是一个轮机长的故事:他今年94岁,是一个的退休轮机长,心态非常年轻,年轻时玩照相,84岁的时候开始摸索摄像机,90岁的时候竟然还能玩刻录机。日常生活也特别有规律,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素来饮食清淡,烟酒都不沾;每天都要坚持锻炼达3个小时,和蔼友善,平时爱帮助人,乐于做善事,还经常给希望小学捐款;思维清晰、敏捷,说话声音响亮,奏起路来轻快稳当,动作灵活,一点儿都不也不像94岁的高龄。唯有高血压病,但由于天天运动,他依靠运动疗法,加上平时都吃清淡的事物,所以身体血压控制得很好。老轮机长的长寿的秘诀是:保持心态的年轻。

勤于用脑能够延年益寿,勤于用脑是人情绪稳定和健康长寿的良方。曾经有人对二百多年以来欧洲400名科学家作过实地调查,他们平均寿命是67岁,调查中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而寿命相对比较的长的恰恰是那些用脑最勤的人,如爱因斯坦76岁,巴甫洛夫87岁,哲学家罗素98岁。在日本也曾对20~70岁的人作过细致的调查。经常勤于用脑的人, 65岁以上的依然反应敏捷,思维度很灵敏,而且寿命也长;而懒于动脑的人,即使刚刚40岁,思维已经开始变得很迟钝,记忆力减退,寿命也短。研究证实勤于学习和想象、敢于创新的人,情商(EQ)就高,情绪也是最稳定的,经常心理也是最健康的。情商(EQ)是后天的,越是勤奋的人越会长寿。

《黄帝内经》中“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意思是说人要和自然形成一种和谐;“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从而“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恬淡虚无强调是一种性格的培养,即人对名利、声色等种种的欲望要淡薄,人如果没有了太多的欲望和不断的追求个人的满足,烦恼自然也就跟着减少了,如此才能少思寡欲而恬淡、无优无虑,保持年轻的心态,心永远不会老。但是恬淡虚无并不是说人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其本质是无妄为而无不为,是说要勤动脑、动体,而不动心。这里的动心是指操心、烦恼、忧愁、不安、抑郁等。脑是统领人的首领,而四肢是行动的工具。如果不经常使用的话,他们也会有“上锈”的一天,所以要经常动脑、体。而五脏藏精不宜泄,所以心不能动,心若要一动则五内俱焚。

而事实上,大多数人是很难做到不动心的。每天忙于工作,忙于播种,很难不去想象结果会在哪一天,又或它们是不是在很正常的生长等等。思考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并不是说不去做,不去想,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实质是说无妄为,才能达到无所不为。万事万物都有其自然规律,春天播种,秋天收获。而倘若,我们要求在夏天收获,可以吗?这等于是拔苗助长。万物的规律不会因为我们的人为的去想而有所改变,所以只有去遵循它。这种动心的担忧和顾虑,是没有完全没有必要的。心态安于平静,才不会动心。

倘若已经付出了全心的努力,当一天结束下来,静躺床上的时候,应该怎么想呢?敢与天地日月同辉,这时只需要,心安理得就够了。倘若觉得浪费了一天而一事无成的时候,那么你是有所作为的,因为你意识到你一事无成,那么接下来的一天你还会做同样的一件傻事吗?所以尽快的平静下来,然后睡觉,保养精神,为明天的成就而准备。如在那里自责不安,长久的不能入睡,因为你的精神涣散第二天你会重蹈覆辙。放弃才会有收获,舍得,才会有得。这是一种生活的心态。也是养生保健的精神要点。对经历过的事情,要放得下,时间在嘀嗒嘀嗒的一分一秒的朝前走,人需要一步一步的朝前走。所以遵循自然规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健康长寿最重要的一条。

长寿的老人,经常思维也是很清楚地,肢体活动也很方便。所以,老人保健,需要多做一些有思维活动的事,如读书、看报、写文章,参加娱乐活动,经常外出走动走动。人老总是腿先老的,四肢如果不经常运动的话,长久的就会变得很麻木,直至逐渐衰退。而生活中多数老年痴呆的患者,大多是因为退休后无所事事,一天到晚,傻吃闷睡,不动脑子。越不动脑子,记忆力就越差。

人生来脑袋和四肢就是需要拿来用的,如果生来这两个方面出现问题的话,就被视为是严重的病患者,是很头痛的事情。那么在后天就更应该好好呵护他们了。脑袋和四肢是越用越灵光,而心不可以动,心动则五内俱焚,这里的心动说的是情绪的波动。不动心需要的是一种修养的情操和境界,看淡世事,现舍而后得。

跟着自然学养生,顺自然而行

七十古来稀,百龄老人更是少之又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生才有几十年,而人类的整部历史相对于自然之界也是渺小的,而大自然的形成,周而复始至今天能够有这个阴阳协和的状态,是经历了多少亿年,逐步积累才至今天的,所以它带给我们的经验是极为丰富而又宝贵的。庄子云:“人之养生亦当如是,游于空虚之境,顺乎自然之理。”“空虚之境”并不是要寄情于虚无缥缈的梦想,而是说要保持健康,清心寡欲,遵循自然法则。学习自然,跟随自然,顺天而行,这就是古人所谓的天人合一。

《易经》中这个所谓的“天人合一”,是说天和人是相应的,主要是人与天地相应。道家学说中,天是自然,而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受到了制定的各种礼教和制度的约束,使人丧失了原本的自然属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绝圣弃智”、“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打碎这些世间加在人身自由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回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黄帝内经》有这样的一句话“天地合气,命曰人”。是说人是由天地的气组成的,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都是来自于天地,所以人的一切都离不开天地。所以,养生也得从天地万物的自然说起。

养生顺应自然,实质上是说人必须要顺应天时地利的变化,跟随自然的变化而变化,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都在自然界中领悟养生的自然之道,莫过于寻常情所得、寻自然之情所得。若是违背自然的阴阳气化的这个规律,就对人体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顺应天地有什么奥秘呢,其中很重要的第一个就是阴阳运行的规律,阴阳气化,一天二十四小时之中、一年二十四节气之中,阴阳的气化,都遵循一个规律“阳长阴消,阴长阳消”,阴阳不停地在变化,有规律的此消彼长。养生也要遵循这个的此消彼长得规律。第二就是气机升降的规律。气机用指各脏器官的生理性或病理性活动,子时气升,到午时气就开始降了;夏天是气机升得最高的季节,而冬天是气机降得最低的季节。养生中,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都离不开这个气机升降的规律。第三就是天地气化有开有合。大自然的气机是有开有合的,人体养生也是有开有合的,跟着天地自然而走,当自然开的时候人体的气机也应该跟着一起开,当它合的时候人体的气机也应该跟着合。

而周观自然,养生也随应随着一年四季的而有不同的方法。天门开,春天临。天地阳气开始生,而天气也开始转暖,大地白昼渐长。而这时候的生长相对我们机体的肝,所以在春天的时候要多养肝。到了夏天,大地万物都处在生长的旺季,那这时的人也是这样,到身体最旺盛的时候。这个时季相对应我们的心,所以夏季切忌烦躁不安,动心。秋分,天地万物开始收获果实了,都要入关了。天气变的干燥的季节,秋季对应我们人体是肺,要多注意养肺。而到了冬季,大地银装素裹,生气开始被收藏了起来。所以在这个时候是保养,为了来年的春天而准备着。冬天对应我们人体就是肾。大自然的万事万物,是经过多少千万年的积淀过来的,积攒多少精华直至今天,向自然学习,顺天而行。

长寿的秘诀——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是一种生活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作为养生,也是一种必需应对的一种心态。他要求人们在任何的环境中都能乐天知命,与世无争,安于现状,悠闲自得,没有更高的要求来束缚,对现有的感到满足。但这个不是说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待身边的事情,有所愿望,尽自己的力量达成一定的状态,并对这个状态感到满足,无论是意料之外,还是离我们的目标还有很远,都会感到满足,而不是异常的惊喜或是过分的埋怨,以这样的一种随遇而安的精神境界生活,有理想更有收获,那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充实而快乐。

常常会听到一些长者对小辈们对这也不满、那也不乐意而指责有言:“何必跟自个儿过不去呢?何必自寻烦恼呢?瞧我,生活得多自在。知足得以常乐。”对一切的一切安之若素,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以心地的清寂对尘世的嘈杂。我们的心境就会很平和,万事都有自己的头绪,以平和的心态,来抓住事情的头绪,就都会依据你的心态而有所改变。

著名作家冰心终年99岁,可谓是高寿。对于养生的秘诀,生前常常这样说:“对我来说,保持健康的方法,不是讲营养,吃补药,而是一句话:在微笑中写作,心情舒畅,这可以说是我的长寿维生素。”冰心长寿,都源于她顺乎自然。在冰心80高龄的时候,著有《空巢》小说还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仍还谦逊地说:“我是‘无知’到了不知老之已至的地步!”年龄的迫近是人为所不能控制的,但是精神世界的里是没有高龄的,它青睐与每一个人,就看生活中的我们有没有回应。“不知老之已至”,应该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了。在冰心赴美留学的其间患病住院时,发自内心的声音:生、老、病、死是人生重大而不能避免的事,对此切己的事,也丝毫不能为力时,这时只有将自己当作第三者,旁立静听造化的安排。这种不断的追求 “动”的表现与自我克制的“静”的有机结合,是她在经常说:“在任何环境里都能自足,知足……我对于人类没有怨恨。”这种平和待人处世和随遇而安的境界,是冰心老人长寿的最为重要的原因。

当经历自己的欲望难以实现的时候,人们可以用它来抑制更多不切实际的欲望。只知耕耘,不问收获,这样的精神状态,在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能尽快的从创伤中恢复, 一般不会出现欲壑难填,心态很是平稳。随遇而安的精神状态可以让我们平衡自己的内心的矛盾,当遇见矛盾重重的时候,不必自寻烦恼,和自我折磨。所以养生需要一种随遇而安的境界。

开心常笑治百病

有位退休老人叫张先生,1996年被确诊患恶性淋巴瘤,在北京医院住院治疗了近八个月,面黄肌瘦,连走路都成困难,尽管采取的是当时世界最通行的手术加化疗的治疗方案,但仍然医治无效。当经历了同室病友比自己年轻、病程短的都在大剂量化疗中一个接一个的最终走向了太平间,便决心出院不再化疗。医生不同意,按照病情得进展,医生预测着张先生如果不做化疗的话,大概只有三个月的生命。张先生微笑着说:那好吧,我静等着就行。但是过了三年,他不但没有“走”,而且常常微笑,活得红光满面,一点儿都不像曾经是患过癌症的人。到2002年,他兄长去世,由于过度操劳,旧病复发。经医院做了各项彻底的检查后,医生发现他的脑、肺、胸隔膜等部位癌瘤已经不能计数,癌细胞已经扩散。这一次他又拒绝了医生要为他作化疗的建议,坚持相信自己,采用自我保健,辅以中药。三年后他再次到医院检查时,原来大脑和肺部的“点点点点……”癌瘤,已经倘然无存,只有少量阴影及纤维化痕迹,他再一次的与死神擦肩而过。医生惊讶得说:张先生你创造了一个奇迹!你是如何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呢?在面对医生的问题,张先生仍然坦然地微笑着说:开心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