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淡定的人生不生气
16708100000035

第35章 居室好歹不高攀,大也栖身,小也栖身(2)

据说,卢承庆自己也是一个随缘自在的人。他认为身为国家官员,主要责任是为国尽忠,官职是升是降都不重要。他在当尚书左丞以及兵部侍郎时,由于老说实话得罪了皇帝,被贬为简州司马。尽管有些冤枉,但他一点也没觉得窝火。后来,朝廷又把他调回朝中当刑部尚书,他也没有因此而特别高兴。

晚年病危的时候,卢承庆把儿女们叫到床前嘱咐说:“我死之后,丧事一定要从简。身上这套衣裳就算是我的装裹,棺材外边也不要设什么椁。坟头不要太高,只要能让人看得见就行了。碑文不要吹嘘我这一生有什么功绩,只要老老实实写上我的履历就行了。”

故事中的运粮官和卢承庆都是对虚荣看得很淡的人,他们真正做到了随缘自在、随遇而安。

世事难以预料,人生变幻无常。很多人总是希望顺利地度过人生的每一天。但现实总是残酷的,它常常会猝不及防地给我们一击:当你苦心经营事业时,突如其来的一场灾难就可能将你所有的努力毁于一旦、付诸流水;当你正在精心安排自己的前程,精心设计自己的美好未来时,一场大病就可能彻底改写你的人生……这一切都会让你彻底感觉到人生的无奈。这就要求我们学会自我调节,学会适应环境,随遇而安,化解一切痛苦和不幸。

《菜根谭》上说:“万事皆缘,随遇而安。”人生如海,潮起潮落,既有春风得意、高潮迭起的快乐,也有万念俱灰、惆怅落寞的凄苦。生活需要你面对自己的不幸与失意,需要你在人生低谷时勇于奋起,需要你在痛苦时寻找欢乐,在愤怒时选择冷静,在执迷时敢于放弃,在失意时学会忘记。因此,我们要学会随缘,随缘一世,一世随缘,这样我们才能活得自在快乐!

知止,不取无本之果

知止,即适可而止,意思是做到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比喻做事恰到好处。用儒家思想来解释,“知止”其实就是中庸之道,即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知止”二字虽然简短,却蕴涵着无限的智慧和禅机。

一位老禅师带领一帮弟子在山上修行。

一天,老禅师嘱咐弟子们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

弟子们担起扁担上路,不久来到离南山不远的河边,河水宽阔湍急,而且无舟渡河,无论如何也别想渡河打柴了。

无功而返,弟子们个个垂头丧气,唯独有一个小和尚面色坦然,没有丝毫沮丧之意。

老禅师问其缘故,小和尚从怀里掏出一颗苹果,递给老禅师说:“弟子未能过河打柴,但见河边有棵苹果树,而且树上仅有这一颗苹果,就顺手把它摘了下来。”

老禅师责问道:“出家人怎能妄取无本之果!”

小和尚答道:“师命有所不从,皆因尘缘不清,造化弄人,我得无本之果,使其皈依佛门净地,不为俗世所玷污。虽然打柴的初衷未能实现,但却在无意间看到了这颗苹果,所以我并非妄取,而是得天意,顺自然。”

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老禅师的衣钵传人。

在人生道路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因此,我们一定要懂得“知止”的道理,这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智慧,是一种顺势而为和量力而行。

很久以前,有一位禅师隐居在山林中。由于他德行极高,声名远播,所以很多人都千里迢迢前来找他,想跟他学一些生活方面的窍门。

一次,一个小伙子前来拜访禅师。当他到达山林的时候,看见禅师正在山谷里挑水。小伙子发现,禅师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

小伙子心想:“禅师应该挑得起很大的桶,并且应该挑得满满的。可他为什么不把桶挑满水呢?”

于是,小伙子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不把水桶挑满呢?”

禅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地贪多,只会适得其反。”

小伙子越发地不解了。为了解除小伙子的疑惑,禅师让他重新从山谷里打了满满的两桶水。

小伙子挑得十分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不但水全洒了,小伙子的膝盖也摔破了。

看到这种情景,禅师说:“水洒了,不是还得再打一桶吗?膝盖破了,走起路来就会非常艰难,岂不是要比刚才挑得更少吗?”

小伙子不解地问道:“那么请问大师,具体应该挑多少,如何估计呢?”

禅师笑道:“你看这个桶。”

小伙子低头看去,只见桶里画了一条线。

禅师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过这条线,高过这条线就意味着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有了这条线,就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凡事都应该量力而行、适可而止、恰到好处。正如老子所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意思是说: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得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才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综观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大凡英明的智者,都敢于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顺势而为,同时又懂得适可而止,功成身退。

春秋末期,范蠡弃楚投越,辅佐勾践兴越灭吴,一雪会稽之耻,被尊为上将军。然而功成名就之后,范蠡却功成身退,脱下官服,西出姑苏,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上,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后来,范蠡到了齐国,并且隐姓埋名,在齐国的海边开荒垦地,治产经商,“十九年中三致千金”,达到“巨万”,却仗义疏财,数次散尽千金,百姓皆称其为陶朱公。范蠡深知勾践的为人,于是他写信给越国另一位功臣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在接到范蠡的书信后,便称病不再上朝,但最终仍未能逃脱“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命运。而范蠡因为懂得“知止”的道理,遂得以保全性命,名闻天下。

由此可见,人生在世,应该懂得“知止”的道理,既敢于顺势而为,又懂得量力而行、适可而止,这样才算智慧的人生!

别让欲望蒙蔽双眼

人的内心总是无时无刻不充满着无限的欲望,人们也在奋力地去实现这些欲望,但是人们却从来没有一个真正满足和快乐的时候。

有一个老人在自家门口的一块空地上竖起一牌子,上面写着:“此地将送给一无所缺、全然满足的人。”

一名富有的商人在骑马经过此处时看到了这个告示牌,他想:“此人既然要放弃这块土地,我最好捷足先登把它要下来。我是个富有的人,拥有一切,完全符合他的条件。”于是,他叩门向老人说明来意。

“你真的全然满足了吗?”老人问道。

“那当然,我拥有我所需要的一切。”商人说。

“若果真如此,那你还要这块土地做什么?”

商人哑口无言。

人们常常以为,如果能够得到更多的钱、更大的权力、更高的地位、更大的成就,自己就会满足。但是当人们实现这些目标时还是不满足,也不快乐,因为永远都有下一个更远的目标在前面等待人们去完成。这就是欲望的本质。

欲望是本能,欲望的本质是不满足,人人都如此。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排斥欲望,因为适当的欲望能促使我们过得更好。但是,虚荣和财富的欲望永远没有止境,如果我们被这种无止境的欲望困扰,生命就会失去纯真和安宁。从永不满足的欲望追求中谋求欢乐,最终得到的很可能只有痛苦和悲哀。

有一天,一个农夫很偶然地在树桩旁边捡到了一只折颈而死的兔子。当天晚上,农夫和妻子吃上了一顿美餐。

接下来的几天,农夫希望还有好运气,于是一有空闲就又到那个树桩旁等候。幸运的是,在一周之后,农夫果然又等到了另一只撞到树桩而晕倒的兔子。

喜出望外的农夫拎着兔子赶紧跑回家,对妻子说:“你看,这个冬天,我们两个人都会有一顶兔皮帽子了。”妻子乐滋滋地接过兔子,拿去剥皮。

就在这时,过来了一个货郎,摇鼓吆喝着:“上好的花布,漂亮的鞋子。”

农夫的妻子也听见了吆喝声,她放下兔子,出门观看。鲜艳的花布和精致的鞋子让她心动不已,于是当场买了布和鞋子,计划用来搭配那顶兔皮帽子。

冬天来临,农夫的妻子迫不及待地穿上新鞋、新衣,当然,还要戴上那顶早已经做好的既暖和又漂亮的兔皮帽子。

村子里的女人看见农夫妻子的装束,大为眼红。没有多少工夫,农夫的妻子有了新衣服、新帽子就成了全村的热门话题。村里所有的女人都赶到农夫家里,她们在欣赏之余,也开始计划为自己添做新衣。

没过几天,全村女人的装扮都焕然一新。

但是,她们很快又有了一个大发现:农夫妻子的胸前挂着一颗美丽的珍珠,这颗珍珠显得她的新衣服更好看了。

她们赶紧追问珍珠的来历。农夫的妻子告诉她们,一个月前,她的丈夫在河里捞起一个蚌,蚌里有一颗珍珠。

当天晚上,这些女人们就对自己的丈夫说了这件事,并劝他们也去河里寻找珍珠,找到了,说不定就能从此过上富裕的生活。

虽然冬天的河里已经结了厚厚的冰层,但是这根本吓不倒找珍珠的人们。不仅这个村子里的男人们在行动,很快,临村里的男人们也加入了找珍珠的队伍。

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河里寻找珍珠。果然,几天之后,又有一个农夫获得了珍珠。他兴奋地站在河里大喊大叫,根本忘记了刺骨的河水带来的痛苦。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向四面八方,所有的人都更加努力地寻找珍珠。这个冬天,这条河流附近一直非常热闹。

春天来了,除了找珍珠的人们,又有一批淘金者在这里出现了。原来,有人从河里有珍珠这件事推测到,附近的山上很可能有金矿。扛着铁锹,推着车来这里挖金矿的人云集山脚,不久,山旁边就出现了一个临时村落,住的全是外地来淘金的人。

人们不论认识与否,只要见面都能谈得来。他们眉飞色舞地畅想着发财后的生活。

这个地方的名气越来越大,连国王都有所耳闻了。国王立即派特使前来考察。

眼前的盛况令特使振奋不已,他回去向国王报告说:“这个地方从外边看着好像十分贫瘠,其实藏有许多宝藏,是国家的一个大宝库!”

国王听到这个判断后不敢怠慢,立即派了一支军队前来圈地。他下了命令,将这一带所有的成年男人雇用,专门为他寻找珍珠和黄金。

邻近国家的君主得到这个消息后,寝食难安,渐渐起了吞并之心。在夏天来临之际,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发兵的理由。

为了珍珠和黄金,双方都不肯妥协,残酷的战争一直在持续。这天,那个最开始捡到死兔子的农夫紧紧地抱着妻子,说:“我明天出征,这顶兔皮帽子用不上了,如果生活困难你就把它卖了吧。”

同时上战场的还有这个村里所有的男人以及全国的男人们。持续数年的战争,已经使这个小小的国家国库亏空、民不聊生。

无止境的财富追求,终于让这个原本宁静的小村庄变成残酷的战场。当他们为了珍珠和金矿互相残杀时,同时代数千里外的雅典市场上,一位叫苏格拉底的智者正在闲逛。苏格拉底望着眼前花花绿绿的东西,忽然感慨道:“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呀。”

生活中,有许多我们正在苦苦追求的东西,其实于我们的人生并没有多大意义。如果我们看到别人有什么就想要什么,别人拥有了什么我们就一定要比他的好,这样,终其一生,我们恐怕都填不满欲望的洞。

所以,在物质享受、财富利益、荣誉功利等方面,我们要学会适当地控制欲望。我们要试着去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欲求是什么,什么样的生活适合自己,根据心灵真正的声音去寻找想要的生活。

我们可以给人生设定一步步的目标,每当实现或得到,就好好地珍惜和把握,满足得到,活在当下;我们可以试着去调整自己的心态,与其达不到某个设定的目标而痛苦不已,不如调整自己的心里期望。

当我们停止永无止境的欲望追求时,生命的真谛才能浮出水面。这时候,我们才会真正体会到一种平和心境带来的单纯的快乐。

坚守人格,修炼德行

回溯历史的长河,有很多人都拥有一轮最亮、最圆的人格之月,他们都有自己执著的底线。屈原受尽排挤,一生颠沛流离,但仍不改高尚之志,这是对人格的坚守;朱自清忍饥挨饿,宁愿魂归西天,也不吃美国救济粮,这何尝不是对人格的坚守呢?他们的人生永远充满芳香。

古人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每个人都向往拥有高尚的人格,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在纷纷扰扰的浊世中把握人格的底线呢?人的心灵深处有一条底线,它挡住了道德的滑坡,阻挡了责任的离岗;它截住了自私的横撞,挡下了贪欲的横行。心灵的底线就像一把锁一样,制约着人们的行为,使人们不断地自我约束。

很久以前,有一个老锁匠,他一生修锁无数,不但技艺高超,而且为人正直,所以深受人们尊重。可是,他年纪大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人们帮他物色了徒弟。最后老锁匠挑中了两个人。这两个年轻人资质不相上下,选谁似乎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到底要哪一个呢?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