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功臣的非正常死亡
16705100000041

第41章 名门之后,国之风士——李广之死(4)

在为官期间,李广还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杀了800多名降卒,从而失信于民。那是在李广担任陇西太守时,有羌人反叛,李广引诱他们投降,有800多人都投降了,李广又用欺诈的手段将他们都处死了。后来李广对这件事很是悔恨。带兵打仗,疆场征战是情理之中的事,但如果滥杀无辜则是大罪。数百降兵就这样被冤杀是有悖天理的,对他们自身及家人造成的苦难是李广一个人也还不清的,即使算上他的仕途挫折和平日体恤士兵也还不够,所以最后连家人的几十条性命也要搭进去。

另外,李广不善言辞、个性太强,而且性情冲动。李广的“讷口少言”与霍去病的“少言不泄”绝不相同。李广不但平时少言,关键时刻更加无话,不但无话,还有脾气,又倔又横,就像一乡下老农。古往今来,喜欢这样下属的上司不会很多。霍去病平时也不爱说话,可是当“天子为治第,令膘骑视之”时,人家却冒出一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于是乎“由此上益重爱之”(《卫将军骠骑列传》)。真是“夫人不言,言必有中。”会说话和不会说话真是有天壤之别,同样的少言,这时就有了质的区别。

言少脾气倔,受不得半点委屈,这在家人面前,或许能得到谅解与宽容,但到了外面,就是在普通的上司那里也要倒霉的,何况李广面对的是专制的君王,所以虽是战功卓著,最终也得不到好的结果,竟至“引刀自刭”。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李广在当时胸无城府,没有政治头脑。如“梁王授印”一节,从汉景帝对李广的态度可以折射出李广在政治上的幼稚,在专制制度下,不具备见风使舵的性格,纵有千般能耐,不仅于事无补,反会引火烧身。

李广的性格缺陷还表现在自负其能,不计后果,好凭一时之勇,逞一时之威,这也是汉武帝不能重用他的另一个原因。因为作为三军统帅是不能意气用事、不计后果的。

李广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不避刀剑,身先士卒,大概没有人敢和他并肩,大概是个有点像李逵似的人物,但其在深陷绝境时表现出的机智和胆略,又远高出李逵,大概可以和张飞一比吧。但他缺的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所以常常是奋不顾身的陷入绝境,然后再机智灵活地上演一场绝地逢生的喜剧。假如真的把他放在大将军的位置上,后人看到的也许就不是喜剧而是悲剧了。

十、李广之死的历史评判

李广一生征战不得封侯,其心中的悲凉是可想而知的。作为将军,后人敬重李广,但由于他缺少帅才的能力,其结局无不令人惋惜。但是仔细分析,李广之死还是有其内在原因的:

1.李广的悲剧有一定的必然性

李广的悲剧从一定意义上说有其一定的必然性,他的死既有个人的因素,又有时代的原因。当时,西汉国防战略正在发生重大转折,汉武帝登基之后,采取了“有为进取”的政策,而取代了以往的“无为而治”,这一政策改变了汉高祖以来在匈奴问题上的消极防御国策。此时,汉武帝运用骑兵集团纵深突袭的战法,对匈奴的侵扰采取积极反击的措施,给予匈奴贵族势力以歼灭性打击。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在对匈奴消极防御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李广,显然已经无力承担统率汉军反击匈奴的重任,只能把重任拱手让给年轻的卫青和霍去病。“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李广自然也难以逃脱历史的规律。由此可见,李广难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西汉战略方针政策的转变。

当然,李广悲剧的产生也有其自身的个人因素。被匈奴称为“飞将军”的李广善于打硬仗、打恶仗,射术之精堪称一绝,在战术上也灵活机智,有勇有谋。但这掩盖不了李广在军事上的根本缺陷。李广前后与匈奴作战四十多年,却始终得不到封侯,这是因为他缺少常胜将军的风采。他每次带兵出击匈奴,敌我伤亡对比经常得不偿失,或得失相当,自然得不到封侯。在当时,能够带兵参战是一件无比荣耀的事情,许多人也因此得到了荣华富贵。李广一生历文、景、武三代,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但都没有抓住晋升的机会,这只能说明李广只是一名将才,而非真正的帅才。不可否认,李广很忠诚、很爱国,但他缺乏运筹帷幄的大战略能力,如李广不善于指挥大规模骑兵集团机动作战和远程奔袭,这是他致命的弱点,也正是这一点使他难以封侯。李广难封终于导致了其最后自杀的悲剧。李广身上的确有很多优点,他爱兵如子、身先士卒,他“宽缓不苛”使得“军中自是服其勇”,以至于他死后,其部属和普通百姓也都为其痛哭,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李广在军事上疏于管理的事实。其具体表现有:行军时“无部伍行阵”,没有严格的编制、队列和阵势;止舍时“人人自便”,晚上不打更巡逻自卫;在幕府中则无“文书籍事”。李广的这一做法违背了孙子所说的“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的治军原则,其结局也是可以想象的了。

李广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他自身存在的弱点。他的带兵风格决定了他的命运。所以,对他的分析和评价,我们应该少一点同情,多一份理性。

2.传奇的一生,戎马的一生

李广将军的死是时代的悲剧,也是个人的悲剧。“飞将军”李广作为一代名将,他生不逢时、命运多舛,最后没有战死沙场,却横刀自刎,其结局令人扼腕叹息。司马迁在李广死后如是说:“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诚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飞将军”李广的事迹广为人知,他的故事令人神往。

李广一生历文帝、景帝、武帝三代,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可以说其一生的大部分时光用在了与匈奴作战的战场上,但他一生抑郁不得志,最后都没有被封侯。这对于一个军人来说,不能不说是莫大的遗憾。李广于文帝时从军,当时,汉文帝信任老臣,李广正值少年郎,才干还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汉景帝时代重文轻武,李广却是武将;汉武帝重视武将,但由于此时战略方针发生转变,他无法适应长途奔袭、运动歼敌的新战法,而且此时李广已是锐气不足、暮气有余。这一切对于李广来说,真的可以说是生不逢时了。

李广一生都在与匈奴作战,按说其晋升的机会是有的,但命运好像在故意捉弄他,每到关键时刻他都与封侯擦肩而过。论胆识、论勇气,李广都是有的,连他的部下都有不少人封了侯,但幸运之神总是降落不到李广的身上,他一生都想着以最小的损失获得最大的回报,最后能被封侯,但他的愿望最后都没有实现。命运真是跟李广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可悲可叹啊!

汉文帝和汉景帝时代,当时采取的军事战略是在防御战中与匈奴对阵。李广打了多年的这种防御战,胆识和勇气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也赢得了“飞将军”的称号,他的作战经验也为汉朝提供了宝贵的财富。李广在作战中的威名,使匈奴闻风丧胆。但也正由于他的威名以至于他后来每次与匈奴作战,匈奴都把其精锐部队调集过来抵抗李广的部队。为什么每次李广与匈奴作战都战绩不佳?其客观原因也在于此。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李广的才干,西汉时期,正是由于李广等人的英勇作战才遏止了匈奴的侵略,这也为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3.是将才而非帅才

有一部分人认为李广最终不得封侯,抑郁自刎而终是由于当权者的不知人善任,如汉武帝喜欢任用卫青、霍去病,而没有重用李广。其实仔细分析李广悲剧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得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李广自己造成的。李广确实是个英雄,是一个有勇气有胆略的将领,他每次都是身先士卒,作战勇敢,但他不懂战略部署,缺少掌握全局、运筹帷幄的能力。李广在与匈奴的作战中,只讲武力,不讲谋略,他会为追击三个匈奴射雕手而铤而走险,他会为了百发百中,而不顾个人的安全。我们可以想象,在他追击三个匈奴射雕手而深陷大漠中时,如果这个时候匈奴真的赌一把,那么李广和其一百多个骑兵肯定是必死无疑的。同时李广为了百发百中也屡次受伤,而且李广疏于部队的管理,致使部队缺少纪律性,行军时“无部伍行阵”;止舍时“人人自便”;在幕府中则无“文书籍事”。纵观李广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出,他确实是一个将才,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但他不是个帅才。真正的帅才具有掌控全局的能力,而这正是李广所缺少的。这直接导致了其在漠北之战中,由于迷失方向失去其封侯的最后机会。

4.李广自杀的历史评议

在对李广自杀这一事件的众多评议中,曾经有学者认为这是李广太过自负造成的。甚至有历史学家批评李广当时不顾大局,表现比较突出的就是后来跟卫青一起出征漠北,而与大将军卫青不和一事上。因为这是汉武帝时期最大规模的一次扫荡匈奴的战役,但是帅将却不和睦,自然是造成战斗力减弱和军事目标不能达到的原因。

最后李广自杀也显示出他气量的狭小,当然当时的刀笔吏也是很多人不愿意面对的。但是卫青问责是在行使很正常的职务行为,行使公务不应该受到别人的指责,作为一个军事统帅,卫青没有错。如果是一个顾全大局的将军,李广应当积极配合,而不是玩老资格。由此可见,李广缺乏为官、为将应该有的博大胸怀。所以有学者认为,李广的死,不应当去冤枉卫青。因为,李广不自杀,他不一定会被处死,李广不被处死,他也不见得就没有立功封侯的机会。如果李广不死于北方,他很有可能在南方或西方或东方带兵独当一面,说不定就如愿封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