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功臣的非正常死亡
16705100000028

第28章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韩信之死(1)

韩信宁可寄人篱下四处混饭食,也不商不贾。有漂母赠以饭食,韩信言恩,却遭漂母斥责,韩信立志要出人头地以报答漂母的“一饭之恩”。韩信虽贫,却“好带剑”,不甘、也不正视自己生活现状,自恃是王孙之身,游走于市井之间。他受胯下之辱,羞辱难当,所以立志天下,遂奔项梁,随项羽,效忠汉王刘邦,后因“谋反”被诛灭三族。

人说韩信并未谋反,谋反乃萧何与吕后“欲加之罪”的说辞而已,韩信虽死犹冤。“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木罂渡军、背水一战、四面楚歌辅佐刘邦夺得天下,功高劳苦,却因汉王刘邦不容开国功臣,被萧何、吕后设计诱杀。冤乎!

还有人说韩信谋反,言之凿凿。有《史记》为鉴:要假王、扩封地、与陈豨合谋等。弗冤!

有言,韩信之死关乎其性格、为人也。虽贫佩剑、登台拜将拂刘邦之颜面、要挟刘邦封齐王、不屑于与樊哙等人为伍、与高帝比、出口狂言,这些可以看出韩信其人,虽是忘怨报恩、志在天下的大将之才,无奈狂妄、骄横,不识时务将其葬送“儿女子”之手。惜乎!

此外,异议仍有。疑其治军之严。韩信两次被刘邦驰入营中夺军,可知韩信治军仍有疏忽之处,如韩信治军若周亚夫细柳营之严谨,恐刘邦就不能称使者而驰入了;疑其“信”。刘邦曾与韩信约定合击项羽,韩信却按兵不动,直到刘邦满足他增加领地意愿时,才领兵到达。哪里有名将的胸怀与风度呢?疑其“智”。此处并非只指计谋,而是指韩信对处事的识见。韩信,上不能取忠信于刘邦,下不善与群僚谦虚相处,哪里称得上有大谋大智的名将呢?

一、承胯下之辱,临寄人之羞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言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就是说韩信在年少时,由于父母早逝,韩信既不经商又不种地,家里又没有什么产业,所以很穷。

根据史料记载,韩信并不是生来就“始为布衣”,因为“漂母”给食时,称韩信为“王孙”,“王孙”乃当时人对官家子弟的尊称,假若韩信生来即家贫,漂母未必这样称之。再者史书言韩信“好带刀剑”,佩刀剑并非小户人家所常为,似系祖传旧物。韩信以后领兵打仗时,常能灵活地运用古兵法,且熟知春秋时诸多史实。后来韩信又奉刘邦命“申军法”,说明韩信年少时读过不少书,那个年代,能够读书的人家境不可能太贫。韩信母亲死时,虽贫无以葬,但韩信仍觅得一处宽敞可容万家的空地,以备将来扩建府邸,说明当时韩信家亦非太无钱者。正因为韩信家原非很贫,所以韩信就有着一般平民百姓所不能拥有的志向。

一开始,他寄食在乡下南昌亭长的家里。时间一久,亭长的妻子对他十分厌恶,但又不便当面拒绝,更不好将他赶了出去,只好天没亮就起来做饭,趁韩信还蒙头睡觉之时,他们便早早地把饭吃完。等韩信按时前来吃饭,见亭长一家已经吃完,也没有给他留饭。韩信感到自己已不受亭长一家欢迎,就一怒而去,从此不再去亭长家吃饭。这里或多或少的反映了韩信的一些性格:韩信自己不商不贾,从人寄食饮,令人厌恶,自己不能觉醒,还“一怒而去”,看来他从来不会从生活失败的经历中寻找自身的不足,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后来事奉帝王时,不受帝王恩宠的原因。

还有一次,韩信饥饿难忍不得不到县城的护城河边去钓鱼,一连几天只钓着几条小鱼。旁边一个洗衣服的老年妇女见韩信几天没有吃饭,高大的身材都快支撑不住了。她很可怜韩信,因此连着十几天都给韩信带来饭食,韩信感谢老妇说:“吾必有以重报母。”妇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韩信听了老妇人的话,感到非常羞愧,立志要出人头地以报答“漂母”的“一饭之恩”。

再比如,韩信身虽贫,“好带剑”,不甘、也不正视自己生活现状,他从骨子里看不起平民百姓,这既是市井少年挑衅韩信,使韩信承受胯下之辱的结果,也是为什么在陈胜起义之时,那些才能不及他者能够聚众数千,而韩信不能聚众,也不受拥护的根本原因。

虽然过着寄人篱下的屈辱生活,但韩信却喜读兵书,胸怀大志。然而周围的人并不理解他的志向。淮阴市井中,有一个以屠狗杀猪为业的少年,时常对落魄的韩信横加凌辱。嘲笑韩信虽然个子很高大,却到处混饭吃,饭也吃得多,而且腰间总是装模作样地佩上一把宝剑,看起来外强中干,性格懦弱,毫无英雄的胆色。这时候,周围的人都围了上来看热闹。只听那少年壮汉说:“韩信,你要有胆量就用剑刺死我,如果不敢就只能从我裤裆下钻过去!”说完一阵狂笑,将两腿叉开,众人也跟着哄笑起来。韩信气得脸色铁青,恨不得立刻拔剑将他刺死,但他思量好久:拔剑虽然能够泄愤,但是,自己远大的志向恐怕将永无实现的机会。面对羞辱,韩信最终没有拔剑而起,而是忍辱负重,从胯下钻了过去。

十多年后,被刘邦封为楚王的韩信,又回到了他当年流浪、寄人篱下受辱的故乡。他打探当年老妇人及侮辱他的那个少年壮汉的下落,当地平民百姓纷纷议论道:那位洗衣老妇该富贵了,而那位少年壮汉的末日到来了。

韩信终于找到了老妇人和那个少年,他送给洗衣老妇许多金子,让她安度晚年。而当年让韩信承受胯下之辱的少年,此时已经成为一个身强力壮的成年人,他胆怯地跪在韩信面前。韩信指着那个成年人对众人说:“这是一个壮汉,当年他侮辱我的时候,我当然能够杀死他。但杀死一个无知的少年有什么用呢?因此我忍了下来。今天,我任命他为中尉,掌管捕捉盗贼的事情,如何?”

当然,让他蒙受“临寄人之羞”、“胯下之辱”,给他造成巨大心灵伤害的那些人,也有激发他斗志,鞭策他发愤图强的作用。倘若没有这些羞辱,韩信也可能不会那么急迫地要求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且,韩信重报漂母,提携市井无知少年,能够不计前嫌,以德报怨,真正表现出了一个有气度、有计谋的大将所具有的胸怀。由此可见,虽然韩信承胯下之辱、临寄人之羞,但是能够驾驭千军万马,成为足智多谋的常胜将军,这些都是与他广阔的胸襟分不开的。

以上所说是韩信早时表现出来的不足之处与其特有的胸怀,本来他的不足也算不了什么大的缺陷,但与他以后在刘邦手下所犯下的重大错误联系起来看,就令人感到有其必然性。

二、从怀才不遇到登坛拜将

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爆发,恰逢此时,项梁所率领的反秦义军渡过淮河,进军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韩信听说后,连夜出发投奔项梁的义军。在项梁手下,韩信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士卒,他总感觉到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

后来项梁战死,韩信归属项羽帐下。在战斗中,由于韩信骁勇善战,而且有时还会利用兵法提出一些好的建议,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他通晓兵法,所以韩信在军中也渐渐有了名气。后来他又结识了不少朋友,其中有一个叫钟离昧的,是项羽手下的一员将领,两人意气相投,畅谈兵法。因为钟离昧总是在项羽面前对韩信备加赞赏,所以项羽就任命韩信做了一个小小的郎中(侍卫)。

韩信多次向项羽献策,都没有被项羽采纳。他在项羽身边的日子一长,对项羽的认识也增加了许多:项羽这个人虽然英勇善战,但他不善于驾驭良将,虽一人可敌千夫,但终究是匹夫之勇,而且体现出妇人之仁,不可为王。韩信觉得自己在项羽手下没法得到重用,于是想另谋出路。

秦朝的统治于公元前207年,在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打击下宣告灭亡。项羽封刘邦为汉王,自封为西楚霸王。这样,刘邦被迫去南郑(今陕西汉中南郑县)就职。项羽给了刘邦三万兵马,但是只有很少的人自愿跟随刘邦去汉中。这时,怀才不遇的韩信从项羽那里逃跑,投到刘邦麾下,随他到了南郑。

最初在南郑的岁月,韩信一直默默无闻,没有受到刘邦的重用,只是担任军中的一名小官,一点也不能发挥自己才能。有一次,韩信因心中郁闷,与其他十二人纵酒喧哗、聚众闹事犯了法,都要被处死。那十二个人都被杀了,轮到韩信的时候,他看见刘邦的亲信夏侯婴正从刑场经过,韩信便大叫道:“汉王不是想取得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有才之士?”夏侯婴听了很惊异,想必韩信是有勇有谋之人,恰逢自己用人之际,夏侯婴就把韩信放了,并把韩信引入自己帐中。韩信就对夏侯婴滔滔不绝地谈起自己的抱负,畅谈天下形势。夏侯婴听后深为佩服,并向汉王力荐韩信。但刘邦只让韩信做了一名治粟都尉(掌管军粮的官),韩信大失所望。

为什么韩信总是怀才不遇?在项梁处不被重用,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兵;在项羽那里仅仅是一个侍卫;投奔刘邦不但没有受重用,还差点丢了性命。不能说韩信是生不逢时,也不能说是项梁、项羽、刘邦不识千里马,毕竟他们麾下才干之士比比皆是。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原因与韩信自己的受制于人又不服于人,性格的狂傲不羁有很大关系。另外,韩信一直恃才傲物,无论是做小兵,还是侍卫,亦或是都尉,他都没有将自己的职位放在眼里,心中所想的是提出好的建议、谋略,以及整个战役,所以也没有心甘情愿、脚踏实地干自己的本职工作。韩信又不服于人,总是感叹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所以纵酒闹事,差点命丧刀下。倘若韩信能够收敛自己的禀性,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又善于观看时机,恰到好处的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再加上他善辞令,岂有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道理?

要不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刘邦的重要谋士萧何,韩信这匹千里马恐怕永无出头之日。经过几次与韩信交谈,萧何认为韩信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萧何也多次向刘邦推荐,但是仍然没有引起刘邦的重视。

当时,刘邦的部下大部分是关东人,他们跟随刘邦到南郑后,思念故乡,纷纷逃亡。韩信也感到自己始终不能得到刘邦重用,才能得不到发挥,他也逃离了南郑。拜将台遗址

萧何听说韩信逃跑后,来不及向刘邦打招呼,就连夜骑马去追韩信。有人不了解内情,赶快向刘邦报告说:“萧相也逃亡了。”刘邦听到报告后,又急又怒。

据说韩信骑马出了南郑城东门,拐弯向北进入了褒谷。韩信策马跑着,到了一个地方,忽然被前面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这个地方就是今陕西留坝县的马道镇)。这条河水自西向东注入褒水,平时河水浅,行人可以涉水过河,恰巧这夜小河的上游下了一场暴雨,河中洪水暴涨,韩信到此后无法渡过,只能在河边干着急。

这时,萧何骑马追赶上来,跳下马鞍,拉住韩信,气喘吁吁地说:“韩都尉为何不辞而别?你不是胸怀大志,要建功立业吗?除了汉王,还有谁能够统一天下?都尉还是跟我一道回去吧!”韩信深受感动,觉得萧何确有爱才之心,就随萧何返回了。

刘邦正在为萧丞相逃走一事十分恼火之时,见萧何和韩信回来,刘邦又怒又喜,责问萧何道:“丞相为何要逃亡?”萧何连忙解释道:“我怎会逃跑?我是去追赶逃跑之人。”刘邦又问:“何人劳相国之大驾?”萧何回答:“韩都尉,韩信也”。刘邦生气地说:“每日逃亡之将士十有八九,不见丞相劳驾,韩都尉一人,丞相夜追,本王如何信!”显然刘邦对韩信这样一个治粟都尉的存在与否不以为然。

萧何急忙向刘邦解释道:“逃亡之将领皆平庸之辈,去了也罢,然韩信乃当今世上难觅之奇才啊。大王若想称霸天下,非韩信不可!”随后,萧何又建议刘邦选一个良辰吉日,设坛拜将,按照礼节亲自授给韩信大将的印信。

但是,刘邦心有疑虑,决定要试一试韩信的本领。于是,他拿出一块五寸大小的方形白布递给韩信说:“绘兵马几何,本王就给你几何。”萧何在一旁暗自叫苦:如此小的—块白布能画几个兵呢?韩信接过白布,信手画了一幅图:只见上面画了一座城楼,城门上一匹高头大马刚刚露出头来,一面“帅”字旗从马首斜出。虽然整幅图画没有一兵半卒,但可以想像城楼内藏有千军万马。萧何一看大喜,刘邦也因此佩服韩信有将帅风度,于是答应了萧何的建议,把全部兵马交给韩信指挥,拜韩信为元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萧何月下追韩信”。

萧何慧眼独具,认准韩信是个帅才。萧何月下追得韩信,为汉王成就其帝业赢得一将,成为千古佳话。所以后人说:“若非寒溪一夜涨,哪得汉家四百年。”由此,足可以看出识得良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