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20几岁学点经济学(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16703300000036

第36章 博弈经济学:怎样赢得更多的利益(1)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在不断地与他人进行博弈,有可能是竞争对手、政治敌人,也有可能是父母、兄弟或老师。

既然人与人之间的博弈是个不容回避的话题,那么就要用博弈的思维来思考这些问题,才更有可能获得成功的机会。

智猪博弈:做一头聪明的“小猪”

如果留意观察,会发现在装修豪华气派的大商场、大宾馆旁边,总会有很多相对简陋得多的小商店、小饭馆。为什么这些小商店、小饭馆会紧邻大商场、大宾馆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大商场和大宾馆为了吸引客源和人流,会投入巨额资金来做广告,或者经常搞些促销活动。而这些小商店、小饭馆没有支付任何广告费用,就可以获得较多的客源和人流,何乐而不为呢?

在经济学上,小商店、小饭馆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搭便车现象。有一个经典的博弈故事——智猪博弈,可以解释这种现象。

在一个猪圈里,有一大一小两头猪,分别称为A(大猪)与B(小猪)。这两头猪在同一个石槽里进食。猪圈很大,一头有一个按钮,饲料的出口和石槽在另一头。如果按一下按钮,就从饲料的出口处流出10个单位的猪食进石槽,但是按按钮以后再跑到石槽旁进食,需要付出相当于消耗2个单位猪食的劳动量。

另外,按按钮的那头猪在按完按钮后再跑到石槽旁需要时间,另一头坐享其成的猪利用这段时间可以吃到不少饲料。

这时就有以下几种情况:

(1)A和B同时按按钮,再一起跑到石槽旁进食,A进食7个单位,B进食3个单位,由于劳动各自消耗掉2个单位,于是,A净得5个单位,B净得1个单位。

(2)A按按钮,B等着先吃,A再赶过去吃,A吃到6个单位,去掉按按钮的劳动耗费2个单位,A可以净得4个单位,B也吃到4个单位。

(3)如果B按按钮,A等着先吃,A吃到9个单位,B吃到1个单位,再减去按按钮的劳动耗费,B是净亏损1个单位。

(4)A和B都等待,结果是A和B都吃不到饲料。

为更加直观,我们用一个表格来表示上面这4种情况:

A和B均按按钮A按按钮,B等待B按按钮,A等待A和B都等待A(大猪)净得5490B(小猪)净得14-10

如果我们假定A和B这两头猪都有足够的智慧,那么,最终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对B(小猪)来说,最好的结果是第二种情况,也就是由A(大猪)按按钮,B(小猪)等待,坐享其成。而对A(大猪)来说,已明知B(小猪)是不会去主动按按钮的,只有自己亲自去按按钮了,那样总比不按要强。

这样,双方在经过策略分析后,最终做出的决策是:B(小猪)选择等待;A(大猪)则不得不跑去按按钮。

智猪博弈模型可以解释为谁占有更多的资源,谁就必须承担更多的义务。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随处可见。“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在一个集体中,如果没有人愿意承担起“大猪”的义务,都想做坐享其成的“小猪”,最后将导致所有人都无法获得利益。

在一个股份公司中,监督经理的职能按理应该由全体股东共同承担,但是在付出同样的监督成本后,不同股东获得的收益大小也不一样,显然,小股东获得的收益远远小于大股东,因此,不监督是小股东的优势策略,小股东便会选择搭大股东的便车,而不会耗费大量成本去监督经理人员,而大股东虽然明确无误地知道这一点,但别无选择,不得不独自承担监督经理的成本。这样一来,从每股的净收益来看,大股东要小于小股东。

这样的客观事实为那些“小猪”提供了一个十分有用的成长方式,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而不借助于外界的力量,是很难成功的。

我们再来看看“智猪博弈”就会发现,“等待大猪去按按钮,然后从中获益”是小猪的最优选择。也就是说,在大猪和小猪的这场博弈中,小猪拥有后发优势。竞争中的任何策略,都要坚持“风险最小、利益最大”的原则,因此,在竞争中到底是选择先发还是后发,要先分析形势,尽可能地把握更多的获益机会,把风险更多地留给对手,做一只“聪明的小猪”。“智猪博弈”已经应用于战争、政治、商业、体育比赛等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例如,我们在职场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某项任务完成后,很难完全按员工的出力多少来论功行赏,那些辛勤工作的员工就像故事中的大猪,而那些不劳而获的员工就像故事中的小猪。

在公司加班时,也经常出现“人多力量大”的状况,不论事有多小,安排加班的员工却是越多越好。虽然某项工作只需一两个人就能做完,可是常会有四五个甚至更多的员工留下来加班。这时,如果大家都不工作,只是在消磨时间,便会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结果,任务自然完成不了。但是,总会有一些有责任心的人去主动完成任务,然而,加班费则不是按出力多少来发放,而是按出工多少来发放的。于是,那些出工不出力的员工和那些出工又出力的员工,拿的是同样的加班费。在这里,出工又出力的员工成了辛苦的“大猪”,而那些出工不出力的员工则成了舒服的“小猪”。

美国哈佛大学需要招聘两名教授,分别教计算数学和统计学。招聘广告登出去以后,来应聘的人很多,竞争激烈。经过几轮面试筛选后,最终有两个教授(称之为A和B)赢得了机会,开始定岗。

哈佛大学规定,计算数学教授月工资8000美元,而统计学教授月工资5000美元(这是缘于计算数学为时下热门课程),而A和B两人都想去教计算数学,由此开始最后一次竞争。

A和B两人的大体情况如下:双方均有计算数学硕士学位,同时又兼有计算数学和统计学两方面的教学经验,而且,A的计算数学教学经验还优于B。依正常逻辑推测,A教授已经占得先机,获得计算数学教授职位顺理成章。

A教授对此也颇有信心,在接下来与哈佛大学的谈判过程中,他除了详谈自己的计算数学教学经验外,为了证明能力,还谈起自己的统计学教学经历。然而与之相比,B教授采取了令人匪夷所思的竞争策略:在与哈佛大学的谈判中,他极力否认自己具有统计学教学经验,甚至还有意贬低自己,声称如果自己去讲授统计学,实属误人子弟。从A、B两位教授向大学一方传达的信息中可以看出,B故意拉大了自己与A的实力差距。然而,最终定岗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B非常愉快地获得了计算数学教授职位,而A只能退而求其次,教授统计学。

为什么最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A教授更有能力和经验,可为什么会在这场竞争中失利呢?这就需要应用“智猪博弈”来进行分析。哈佛大学在经过几轮面试筛选后,终于选定了两位佼佼者,学校为此次招聘已经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除非出现天灾、人祸等极其特殊的情况,否则不可能再重新招聘。

而对A、B两位教授来说也是如此,教授职位已经触手可及,自然不会轻易丢掉。B教授虽实力稍逊,但他由于对此局面了然于胸,主动选择了当“小猪”的角色,释放出“宁可失去职位,也不愿担当统计学教授”的烟幕弹。相比之下,A教授则在无意中充当了“大猪”的角色,知识渊博、能力全面,也因此必须承担更多的义务。面对两位教授的策略,哈佛大学由于难以再开展新一轮的招聘,只能做出让A去教授统计学的选择。

这种“能者退其次”的结果表面上看起来有悖事理、有违公平,但我们能从中看出博弈论在竞争中的关键作用。本来,A教授的能力比B要更强一些,如果他能了解“智猪博弈”,洞悉竞争形势,采取和B教授同样的策略,很有可能就会达到目的。但是,他在这场竞争中扮演的是“大猪”角色——“虽然能力更强,但费力不讨好”,最终很遗憾地输掉了竞争。在“智猪博弈”中,大猪辛勤劳动,小猪坐享其成,看似有悖事理、有违公平,但符合博弈论的规律。20几岁的年轻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应该了解博弈论,在做好工作的同时,也要学会切实维护自己的利益。

纳什均衡:超市排队的智慧

2002年第7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最大赢家属于纪实性电影《美丽心灵》,当观众被影片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和美丽心灵打动的时候,银幕背后的人物原型——约翰·纳什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1928年6月13日,约翰·纳什出生于美国的一个军人家庭。他在早期的学习中就展现出优于常人的天赋。1948年,年仅20岁的纳什同时被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密西根大学录取,他最终选择了普林斯顿大学。在其携带的推荐信上,他的老师只写了一句话:“他是一个天才。”

1958年,纳什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新一代数学家中最杰出的人物。然而,突如其来的噩运却将30岁的纳什一下子从天堂打入了地狱:他患上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幸运的是,他的妻子爱莉西亚矢志不渝地爱着他。在妻子的这种坚定的爱的信念的感染下,经过很多年的艰苦努力,纳什奇迹般地恢复了正常,理性为他带来了心灵的平和。正是这个“疯子”和“天才”的集合体,数学与经济学的双料怪才纳什,在博弈理论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提出了著名的“纳什均衡理论”,他本人也因此于1994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纳什均衡理论第一次证明了非合作博弈及其均衡的存在性,其定义是:假设参与博弈的局中人有N个,每个局中人都可以在给定其他人策略的情况下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个人最优策略不一定会依赖于他人的战略),从而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全体局中人的策略便构成一个策略组合。纳什均衡指的就是全体参与博弈的局中人的最优策略组成的策略组合。即在给定别人策略的条件下,无人有充分的理由来打破这种均衡。

纳什均衡的现象在生活中经常能发现。例如,每逢周末或节日是超市人最多的时候,假如你怀抱着一堆东西站在收银台旁边一队长长的队伍的最后边,你是准备抱着这堆东西找个最短的队来排,还是就近找个队排?在这里我们假设超市里的每个人都有一个理性的预期——尽快离开超市。因此所有的队都会一样长,你用不着费劲地去找最短的队。购物者只要看到旁边的队人少,就会很快排进较短的队中,如此一来较短的队也变长了,一直持续到两个队人数差不多。相邻的两个队是这样,同理,所有的队都会变得人数差不多。所以,还是就近选择最好。

如果我们从时间的角度来考虑,其结果也是一样的。我们排队除了要看每个队伍的长短外,还得关心每个队的移动速度。如果一个队有10个人,但是每个人买的东西都少,另一个队有7个人,都推着购物车,买了一堆东西,显然人们还是愿意排第一个队。等到第一个队多出第二个队足够多的时候,两个队伍的移动速度基本差不多了,你也用不着去找队排了。除此之外,收银员的工作熟练程度也会影响队伍的移动速度快慢,如果你不知道是哪个收银员,所以还是就近找个队排最好。

排哪个队都一样,这就是经济学中所说的均衡。均衡是一种均势状态,或是一种皆大欢喜的状态,每个人都乐于接受它;抑或是一种作茧自缚的状态,每个人都被迫选择它。但是不管人喜欢不喜欢,这是我们所能做出的最好的选择。

在两性世界里,有一种有趣的现象也可用均衡原理来解释。

在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很多美女最后嫁给了让人跌破眼镜的男士,被人们说是“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如果用纳什均衡原理对此进行分析,会有许多有趣的结论。纳什均衡的基本原理是,如果能明确知道他人的策略,我的策略就是最优的;如果不能明确知道他人的策略,我的策略就很难是最优的。

在纳什假定的情景下,如果有4位男士都很优秀。在某次聚会上,有4位普通美女,还有一位绝色美女。通常情况下,其中一位男士会这样想:其他3位男士一定会去追那位绝色美女,如果我也去追那位绝色美女,不确定性最强,很难有最优机会,为防止“赔了夫人又折兵”,我还是应该去追那4位美女中的一位。当然,其余3位男士也都会这样想。同时,这4位普通美女也知道自己与绝色美女之间的差距,当确定有位优秀男士来追求自己时,会有清晰的迎合策略。而那位绝色美女清楚自己对这4位男士都有吸引力,因此也会有在其中精挑细选的打算。这样,相对于绝色美女的不确定,普通美女会更有亲和力,也就更具吸引力了,结果会导致一个情况出现:4位男士都不敢认真追求这位绝色美女。

如果按照Ⅰ、Ⅱ、Ⅲ、Ⅳ给男女划分等级,按常理,最应该出现的组合应该是Ⅰ男配Ⅰ女,Ⅱ男配Ⅱ女,Ⅲ男配Ⅲ女,Ⅳ男配Ⅳ女。可现实中的典型配对却常常是:Ⅰ男配Ⅱ女,Ⅱ男配Ⅲ女,Ⅲ男配Ⅳ女。在大伙的“谦让”之下,Ⅰ女将被轮空,所以Ⅳ男可能出于无聊或其他动机去追Ⅰ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