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20几岁学点经济学(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16703300000014

第14章 职场经济学:让自己身价倍增(4)

故事中的这种现象,盖尔茨把它冠名为“内卷化”,而后,这一概念便普遍引入到了政治和经济之中。

“内卷化”会让人在一个层面上永无休止地内耗、内缠和内旋,既无突破式的增长,也无渐进式的积累,将人陷进了一种恶性的循环之中。因此,它的结果是很可怕的。你越是没有自信,就越难以成功,你越无法成功,就越没有自信,以至于自暴自弃。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类事情经常可见。

老杨当了35年的干事,总是原地不动,可身边的同事却一个个地升迁。快要到退休年龄了,“二锅头”成了他的知心朋友,心中甚是酸涩。老杨做技工已有15年了,却还只戴着一顶技工的帽子,而同进公司的人却已升职担任主管和高工,他因此心情很郁闷。老杨年轻的时候,曾经因为一部剧本而获取过大奖,在当时被同事公认为前途一片光明,可是,过了20年,他的成就却依然停留在20年前。

面对这些见怪不怪的“内卷化”情况,人们禁不住会问:他们停止不前的原因是什么呢?是运气不佳,欠缺天赋,还是不够勤奋吗?

“信心决定命运,观念决定出路。”事实上,对于个人来讲,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是进入内卷化状态的根本原因。如果一个人整天怨天怨地,不思进取,那么他只能委靡不振,原地不动,甚至倒退。如果一个人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思想观念不改变,没有开拓精神,那么他也只能进入周而复始的轮回状态。

这种不思进取的思想观念使打破内卷化模式的第一道关卡都变得相当困难了。而对于那些在工作上整天忙碌的人们,尽管不是站在黄土地上守着羊群,但是,他们在思想上有可能跟那个放羊的小孩差不多。不思进取或怨天怨地,对前途感到渺茫,对职业缺乏信念,整天除了工作就是生活,除了生活就是工作,对内卷化除了接受就是服从,人生也就因此而停留不前。

生活陷入内卷化的普通人思想观念急需改进,相比之下,那些杰出人士则更需更新理念,否则,内卷化的后果将变得更加严重。有些人就是因为思想观念守旧,一辈子只能做个小老板,他并非不想将公司做大做强。对小老板来说,只需精明就行,而对大老板来说,除了精明之外,则还需有气度。

用“逆水行舟”来比喻市场恰如其分,不进则必退,倒闭也就成了必然。我国的民营企业在20世纪末,都相继进入了多事之秋,一夜之间,许多著名企业顿时化为乌有,领导者思想观念停留不前是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面对现代化生产和与国际化接轨的企业,这些老板居然还在用农民的思想进行管理。

一个人要想摆脱内卷化状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要先弄清楚自己是否还有上进的志气。若有,那就再弄明白自己所掌握的技能是否很熟练,是否能做到精益求精,并发挥到极限,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或者决心钻研,或再去进行培训,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第二,对自己所处的人际环境进行分析。特别是在企业的这个大空间里,要弄清楚自己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好坏以及在领导心里的分量。切记,我们只有依靠自身的力量,才能走出职场的内卷化。顽强的上进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是这种力量的源泉。只有自身的力量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才能表现自我、突破自我以及超越自我,从而才能使我们的职业生涯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现在这个社会,人们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倍增,职业生涯如果停留不前,那就意味着倒退。内卷化使人的资源消耗巨大,包括精力、时间和意志。我们要想摆脱内卷化,为自己的职业开启一片新的天地,就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力量,改进自己观念以及提高自身能力。

人们对那些成功人士所拥有的决策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敏锐的洞察力感到钦羡,但他们具有这种天赋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而是通过长时间的学习积累起来的。他们在工作中,学会了自我了解和自我发现,从而使内卷化效应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最终让自身的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假如你认识到了要追求“自我实现”,假如你已经把自身的想法体现在了你所在的职位和所从事的工作中的任意环节上,你会被自身的热情所感动。就算每天都要准时上班,也会充满活力。因此,你的事业就成了你的工作,你的职业就成了你事业的开端。那么,你就会从内卷化的怪圈中走出来,从而迎接属于自己的胜利。

有效需求:工作不一定专业对口

现在的大学生都希望能找到跟专业对口的工作,可是结果通常事与愿违,从事了别的行业。不过,这对成功的人来说,却没有什么不正常的。像当和尚的朱元璋最后却当上了皇帝、学设计出身的王家卫,后来却成了著名导演等,这种事情让人耐人寻味,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守株待兔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条条道路通罗马,认识了这些,我们的眼睛就会为之一亮,天地为之变宽。各种各样的新机会也会随之而来。

刘道玉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在他看来,大学生面对就业难这个问题,应辩证地看待“对口”。因为四年大学只不过是通才教育,只能学到最基本的素质、基本的知识以及基本方法,想要培养出专家来是很难的。因此,大学生不管选择任何职业都是对口的。而一个专家的培养,从大学毕业后,最起码还需在研究实践中干上15年到20年。从这个方面来说,不能局限在自己所学的专业范围内求职与就业。在以前的大学毕业生中,许多事实也说明了,横向成才的事例不胜枚举。像学历史的却成了经济学家,学英语的却成了生物学家,学法律的却成了哲学家,学医学的却成了文学家等。假如大学毕业生把这个观点树立起来,那么他们求职与就业的机遇就会更多,且自我设计的主动权也会被自己所掌握。

通常情况下,专业确定了职业方向的选择。但现实却是,许多人毕业后并不能完全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选择工作,还有的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用的不是自己所学的、学的并不能为自己所用以及专业不对口等情况普遍存在,已经不足为奇了。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认真考虑,从而选择自己适合的职业。

(1)明确自身的优势。这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首先要清楚自身的能力大小,通过给自己打分,看清自身的劣势和优势,这就需要我们对自己进行分析。分析自己就是要对自身进行深入地了解,依据过去的经验来推断和选择未来可能的工作方向和机会,从而把“我能干什么”的问题彻底地解决。我们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去追随社会的潮流,并有的放矢。其次是定位。定位就是为自己创造出一个独有的招牌,从而使自己的才华在招聘会上能更好地被招聘单位所欣赏。但是,我们在对自己的认识分析上,一定要做到客观、全面以及深刻,绝不能对自己的短处和缺点进行回避。

(2)发现自身的不足。像经验、经历以及性格的弱点中的欠缺要认真对待,善于发现并努力克服及提高。

(3)对职业的方向做出分析,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社会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变革,要擅长抓住社会发展的趋势,这就要对社会的大环境做出分析:包括自己所挑选的职业,在现在与未来社会中的地位情况;社会发展对自身发展的影响;社会的需求状况以及热点职业门类分布状况;专业所需求的形势;当前的社会、政治以及经济的发展趋势;自己所挑选的企业在以后行业发展中的变化情况,在本行业中的市场占有、地位以及发展趋势等。

第二,组织分析。这是个人要着重分析的一点,实现人生理想的舞台就是组织。应对自己将要成为其中一员的组织进行各个方面的详细了解,从而做到知己知彼。只有在这个前提下,二者之间拥有了比较多的共同点,个人与组织才会相互融洽,不会相互排斥。

第三,人际关系分析。在这个社会环境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同各种人打交道,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对人际关系状况的分析就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上面的自我认识分析,明确自身的定位方向,对“我选择干什么”的问题进行解决。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定位的方向,而定位方向的选择,则应根据定位的四项基本原则、综合自身实际来确定,也就是根据择己所长、择己所需、择己所爱以及择己所利的原则,来挑选适合自己以及有发展前途的职业。

一个人如果能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工作,工作本身也能给你带来一种满足感,你的职业生涯也将因此变得妙趣横生。反之,一个人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那就什么也做不好。只有从事一项自己喜爱的工作,才能使你感到满足,将来才会事业有成,否则,不仅自己受折磨,而且对社会也将是一种损失和浪费。因此,我们必须防止从众心理,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劳动价值:付出与收入成正比

王华和张明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后来,又考上了同一所大学,大学毕业后,两人又进入了同一家企业上班。

上班一年后,两个人的工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王华的工资已经达到10000元,而张明的工资却仍然是2000元。

有一天,两人的大学老师来到公司看望他们。老师在和公司老总闲聊时,得知了两人在工资上的巨大差距。老师对此很疑惑,于是就问老总:“在学校的时候,他们两个人成绩都不相上下,为什么工作一年后,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老总听了老师的疑问,只是微微一笑,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老师,你稍等片刻。我现在要他们两人做同一件事,你注意一下他们各自的表现,就会得出答案。”

老总于是就把两人一同找来,然后告诉他们:“公司打算要订一批服装作为工装,请你们俩现在去市场,对服装情况做一下调查,看有没有适合咱们公司做工装用的服装,希望你们尽快答复我。”

王华和张明在接到任务后就离开了。张明一小时后先回到公司。

张明向老总报告:“市场上有一种款式的服装卖得很火,我们可以考虑订购。”老总问他:“供应商有多少?批发价是多少?订购多少有优惠?”可张明只能把批发价说出来,其他的一律不知,他还狡辩道:“您没有让我调查这些问题。”老总向旁边的老师看了看,老师做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而此时,王华也正好回来了。老总就问王华调查得怎样,王华回答:“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市场上有种款式的服装卖得很好,我已经了解过了,它的批发价是300元一套。供应商一共有十多家,其中有一家表示,50套以上起订的话,每套还能优惠50元。我在去之前,已经对公司人数计算过了,一共有一百多人,工装起订会在一百套以上,因此,优惠的空间应该还可以更大。此外,我这里还有好几个供应商的联系方式,详情可以跟他们继续沟通。”

老总听完王华的汇报后连连点头微笑。

相信任何人在听完王华和张明不同的汇报结果后,都明白他们的工资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其实,这两种人在任何一家企业都可以看到,他们各自的“劳动价值”对两者之间的工资差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并不是单纯的劳动时间的叠加。

劳动价值就是指个人劳动被社会接受和承认的部分,即通过劳动所产生的价值。人作为一个社会性的总体,个体劳动要想变得有价值,就必须转化成社会劳动。假如个体劳动不可以被社会认可,不可以对社会产生影响,那么,它就变成了一个绝对孤立的劳动,是与社会和他人不相干的劳动,因此,也就无价值可言。

就好像一个人缝了一件衣服,想拿到市场上去卖,可是由于衣服的质量等诸多问题,没人想买,社会对其劳动的价值没有承认。又如一个人挖了一大块空地,买来一些西瓜籽种上,可是由于种瓜技术不好而导致所有的西瓜苗都死了,这个人的所有挖地、种瓜的劳动都是无效劳动,没有被社会所承认。

王华和张明在人力市场中,全都属于人力资源。很明显,王华更知道付出和努力,所以,她拥有的人力资本要比张明更能给公司带来市场回报,她的劳动价值相应地就更大。老板给王华的高工资,就是她的个人努力所带来的高产出。因此,企业老板也更加乐意聘请像王华这样的人才,因为他们的劳动能使公司获利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