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常识一本通
16703200000036

第36章 公平与效率(2)

我们常会说“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样的口号,它们会给我们带来冲天的革命干劲和建设热情。不仅中国有这些口号,国外也有很多类似的名言警句,像越南有“微风积聚成台风”,欧洲有“巨大的松涛声,是从每棵树上发出来的”,伊朗有“蚊子如果一齐冲锋,大象也会被征服”……

它们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旦形成规模,就会发挥强大的力量。

在经济学上,这是一个组织规模问题。有一个专业术语叫“规模报酬”。它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你能折断一根筷子,却折不断一把筷子”是一个事例,而“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也是个著名的故事。

事实告诉我们,人多确实力量大,但不能保证有更高的效率。从经济学的角度将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分为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3种情况。

假设某大型食品厂月产5万吨糖果,耗用资本为200个单位,耗用劳动为100个单位。现在扩大了生产规模,使用400个单位的资本和200个单位的劳动(生产规模扩大一倍)。由此所带来的收益变化可能有如下3种情形:

(1)产量大于10万吨,产量增加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加比例,这叫作规模报酬递增;

(2)产量小于10万吨,产量增加比例小于生产要素增加比例,这叫作规模报酬递减;

(3)产量等于10万吨,产量增加比例等于生产要素增加比例,这叫作规模报酬不变。

由上述可见,企业的规模报酬随着生产规模的变化也在发生变化。规模报酬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在经济学上,这个原因被称作“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产出水平的扩大或者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引起产品平均成本的降低。

同理,“规模不经济”是指产出水平的扩大或者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引起的产品平均成本的升高。

每个管理者都希望增大了企业规模后,生产会出现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因为这往往意味着实现了“规模经济”。而在实际生产中,大部分企业也都在力争扩大生产规模。那么,为什么规模扩大,很可能会出现规模报酬递增呢?

首先,生产规模扩大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专业化分工协作”。“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说的是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见到一个老婆婆想将一根铁杵磨成绣花针,由此深受激励,奋发读书。在这个励志故事中,老婆婆的行为很有教育意义,但是不适用于企业生产,如此生产则是效率太过低下的表现。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著作《国富论》中通过大头针行业的例子说明了这个问题。就算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一天也只能做一个大头针。而同样的生产工序如果将其化分为18道,每人只承担其中一道工序,那么大头针的人均日产量居然可以达到4800个。这就是规模经济的显著效果。

其次,如果不考虑生产协作的因素,某些生产要素自身的特性也需要规模经济。与小型设备相比,通常一些大型设备每单位产出的制造费用和维修费要低。例如国际上的输油管道,倘若将其直径扩大1倍,那么其周长也相应扩大1倍,而管道的截面积将超过l倍,这表示其运输能力也将超过1倍,从而降低了每单位原油的运输成本。

这就是规模经济。但是先进工艺和技术像电脑管理、流水作业,只能在产量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够采用。像汽车制造,实施流水线作业时,就会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有人计算过,汽车制造的年产量如果大于30万辆,就会实现规模经济。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在20世纪初应用了大批量生产工艺,从而大大降低成本,成为汽车工业的佼佼者。

专业化分工可以提高效率,但是无限地加以细分就会有副作用。专业化分工通常使工作变成机械化运动,而工人像一台机器,时间长了,工人就会厌恶,生产的效率就会下降。同样的,如果无线扩大输油管道的直径,铺设成本必然会大大增加。

综上所述,一味地追求规模经济,必然会导致单位成本的上升,从而成为“规模不经济”。

另一方面,从管理学的角度说,大规模生产必定会使管理低效率。任意企业的生产规模越大就表示管理层次越多,这就增加了企业内的协调和控制难度,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做出正确决策以及执行决策,并且很难保证执行的有效性。这就是管理上的局限性,而这种局限性必然会带来规模报酬递减。

要点回顾

在追求规模经济的时候,不能忘记“三个和尚没水喝”,不是一味地追求大规模,就能实现高效益。各种生产因素都有一定的极限,生产规模一旦达到一定程度后,规模经济就不再有优势。再去追求往往会发生“规模不经济”,企业生产就会不合理了。

麦穗理论:没有最好,只有够好

麦穗理论不能确保你可挑出最饱满、最美丽的那支麦穗,但一定可以让你挑出最大类里比较美丽的一支麦穗。

在实际生活里,目标选取既不可轻率盲目,也不能犹豫不决,而是需用心留意,理智剖析,只有在调查探究的基础上方可做出极佳的选择。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他的3个学生曾向他请教,怎么才能寻找到理想伴侣。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他让这3个学生去走麦田埂,且嘱咐他们只许前行,并且只给每人一次摘取一支最美、最大的麦穗的机会。

学生甲仅走了几步后,发现了一支既大又漂亮的麦穗,因此便开心地将其摘下。但是,当他继续前行时却看到,前方还有许多麦穗比他摘的那支更大,所以他惋惜地走完了全程。

学生乙汲取了甲的教训。每次他想摘时就提醒自己,前面还有更好的,可当他快要抵达终点时才发现,机会完全错过了。

最终,学生丙汲取了前两位的经验。在他走到1/3处之时,将麦穗分成大、中、小三类;再走到1/3时,验明是否准确;等到走最后1/3时,他选取了归属大类里的一支美丽的麦穗,虽然这未必就是最大最美的那支,可他还是称心地走完了全程。

所谓“麦穗理论”,就来源于此故事。

在西方的择偶观里,有一个和上述故事类似的“麦穗理论”。当一个人在寻求伴侣时,就似步入了一片麦田,满目看见的皆是麦穗,此时很多人都不清楚要摘哪一支,所以就会陷入犹豫与彷徨之中。

假设,一位姑娘有一项任务,就是在20位追求自己的单身男士中,挑选出一位最好的男士作为结婚对象。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应当如何做才能争取到最佳的结果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与这20个人都接触一遍,熟悉每个人的状况,通过比较与筛选,找出那个最适合自己的人。可是,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短时间内不可能与每个人都交往。

不妨假设更苛刻的条件:每个人只许约会一次,并只许一次性选择放弃还是接受,一旦选取结婚对象,就无机会再约其他人。那么,最佳选取办法是否存在呢?

其实是存在的,好的办法能够增加达到目的的机会,诚然,不能否认此处还有运气的缘故存在。

我们能够用模型进行模拟。显然,你不应该选取第一个遇见的人,由于他是最适合者的几率只有1/20,几率非常小,直接把“筹码”放在第一个人身上,可能为最棘手的“赌注”。相同的,后面人的情形都一致,每个人为最适合者的几率都只有1/20。

你能够将所有追求者展开分组,比如分为5组,每组有4人。首先由第一组里着手选取,与第一组内每个男生都约会,但是并不选取第一组内的男生,即使他再优秀、再完美也要放弃。由于在第一组内,最适合的对象仅有1/5的存在几率。假设,之后你又遇到比这组人更好的对象,就能够与此人结婚。

在实际生活里,人们往往也是如此展开选择的,经过归纳以往恋爱的体会与心得,并且把它作为评价后来者的基础。

诚然,这种办法就如同麦穗理论一样,它不能确保选取的是最饱满、最美丽的那支麦穗,但是却可选取属于最大类内较为美丽的一支麦穗。

要点回顾

每个人都想在社会里寻到一个理想的角色与位置,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工作可令人百分之百的称心。只有仔细地审视自身,理性地选取时机,才能够在职场里寻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

马太效应:损不足而益有余

“马太效应”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名人与未出名者做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被上级表扬、记者采访,求教者和访问者接踵而至,各种桂冠也一顶接一顶地飘来,结果往往使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理智态度而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摔跟头;而后者则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和妒忌。

去一个陌生的环境,我们常常会选取生意相对好的饭店就餐,哪怕需要在店堂里等一下,也不愿意去一个客人寥寥无几的饭店。因此,人多的饭店,客人越来越多,老板的生意越做越大;可客人少的饭店,人越来越少,最后门可罗雀,只好关门大吉,这就是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出自于《圣经·马太福音》:某个国王远行之前,递交3个仆人每人1锭银子,嘱咐说:“你们拿去做生意,待我回来之时,再来见我。”等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您给我的1锭银子,我已赚得10锭。”因此,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说:“主人,您给我的1锭银子,我已赚得了5锭。”因此,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说:“主人,您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裹在手帕里,害怕丢失,就一直没有拿出来。”因此,国王下令把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奖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但凡少的,就连其所有的也夺过来;但凡多的,还要给他,令其多多益善。”

马太效应映射了现今社会里存在的一个广泛现象,就是“赢家通吃”。令人奇怪的是,在人类资源分配上,《马太福音》里所预言的“赢家通吃”情形非常明显:有钱人享有更多的资源——金钱、荣誉与地位,穷人却变得一无所有,就是经济学里常说的富者更加富,穷者更加穷。

美国在1999年公布的一份研讨报告表明,美国贫富差异不断加大。由1999年的收入来看,1%最富的美国人,税后收入相当于37%的不富裕美国人的所得,也就是说,270万最富裕美国人的年收入等于处于收入较低端1亿人的整年收入。另外,和22年前比较,美国经济实力有了巨大的增长,但美国大多数家庭所得占全民所得份额却越来越小。美国4/5家庭(约2.17亿人)的收入占全民所得比例由1977年的56%下滑至眼下的不足50%。还有1/5最富裕的家庭(约540万人),所得份额在上涨。

后期,经济学家们借用了马太效应这一术语,用以代指经济学里收入分配不公的情形,就是“贫者越贫,富者越富,赢者通吃,输家差不多一无所有”。这种马太效应在社会里是普遍存在的。

用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走向为例,长此以往,国际上主要存有两种不同观点,就是“趋同假说”与“趋异假说”。趋同假说觉得,因为资本报酬递减规则,在发达地区呈现资本报酬递减之时,资本就会流向还未呈现报酬递减的、欠发达的地区,其结果为发达地区增长的速度减慢,可欠发达地区增长加快,最后致使两类地区发达的程度趋同。但是,趋异假说的观点却与之相反,它觉得若同时考虑到制度、人力资源等因素,现实情形常常会呈现另外一种结局,就是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间的发展,往往会出现一种“马太效应”,呈现为落后地区人才大量地流向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的资源廉价地流向发达地区,如此循环往复,那么地区间的差异将越来越大。事实上,当下国际经济的发展走向正越来越显著地印证着马太效应。

在股市、楼市的狂潮里,人们都明白,最终最赚钱的一贯是庄家,可最赔钱的一贯是散户。普通大众的资金在马太效应的影响下,将聚集至少数人群的手里,因而致使贫富分化进一步恶化。

在教育方面也同样存在着有马太效应。近年来,中国呈现了过度投资建立名校的势态。尽人皆知,国家相对教育的总投入是有限的,因此对某些学校投入得过多后,一定会造成对其他一些学校投入的不足。投入充分,在硬件及软件上都占据绝对优势的学校,极容易在国家的扶持下变成名校;可那些投入不足的学校,就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深陷发展的瓶颈。如此,由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均,而造成的名校和其他薄弱学校的格局一旦产生,将极有可能被持续放大,产生所谓的“马太效应”。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师资、资金、生源就会严重地向名校倾斜,而薄弱学校却呈现了人、财、物的整体危机,所以,加速了名校和薄弱学校两极的分化。

在教育领域,马太效应的呈现实质为社会强势群体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平等教育权的剥夺。它将产生局部的教育昌盛,但违背了作为整体,面向全社会教育的宗旨。长此以往,名校和薄弱学校将在无形中把学生划为三六九等,师生间的感情将会走向冷漠,学生间的关系也将不和谐,并且会对日后的就业、升职等造成影响,最后危害的是整个社会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