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世界史
16702900000054

第54章 按“规矩”办事——逐渐形成的世界格局(1)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世界上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两大体系,这两股力量的暗自较量又将人类社会带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冷战”时期。

硝烟中飞起的和平鸽——联合国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世界历史史册中画下了沉重的一笔,人类又一次陷入无序与黑暗中。开战后的一年多,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开始建立,许多联盟国的领导人面对着眼前疮痍的城市、荒芜的田野、无数被屠戮的生命,开始反思一个问题:是否应该建立一个超脱民族国家狭隘利益的国际性组织,让整个人类世界的和平与安全能有所保障?

其实早在1916年,时任美国总统候选人的威尔逊就提出了建立一个世界性组织的设想。与联合国性质类似的国际组织在历史上也早有先例,那就是“一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保卫世界和平的问题被提上议程。不久,包括英、法、日、意、中在内的44个国家参与签订了《凡尔赛和约》,这标志着国际联盟的正式成立。可惜的是,大国的缺席使得这个世界性组织很不完整,而其力量更不足以维护它在众国面前的威信。虽然标榜着“促进国际合作,维持国际和平”,国际联盟却并不能真正将这一宏大目标践行。最终,国际联盟也就沦为了国际政局中一个纯粹的摆设。

为了获得美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发言权,美国总统罗斯福吸取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威尔逊的教训,力图在和平实现之前建立新的国际组织。谋划着战后美国全球战略利益的罗斯福提出了关于战后国际组织的三点设想:一、能切实有效地维护和平,以防止侵略国策动新的世界大战;二、美国需起领导作用;三、不能成为软弱无力的国联的再版,强调大国要在战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中起到国际警察作用。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在莫斯科发表《普遍安全宣言》,拉开了诸国呼吁建立国际安全机构的序幕。年底的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建议提出要建立一个维护战后和平的国际组织,它需要有一个由世界上许多国家共同组成的庞大机构,一个由中、美、英、苏再加上欧洲两个国家、南美一个国家、近东一个国家以及英联邦一个自治领域组成的执行委员会,以及由中、美、英、苏4个大国所组成的警察委员会。斯大林对此也表示原则上的赞成。反法西斯战争在世界人民的注目中即将走向胜利的收尾阶段,此时人们关注的核心也转移到了如何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发生、防止出现新的世界战争策源地的问题上。为世界人民建立一个维护和平的共同机构——联合国,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

1944年8月至10月,中、美、英、苏四大国代表聚首于华盛顿附近的敦巴顿橡胶园,连续举行会议,起草联合国章程。在商议过程中,美、苏两国为了在联合国的机构设置和权力分配上争取利己的规定,而产生了激烈的争论,相持不下。苏联坚持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5个常任理事国中、美、英、苏、法应有“一票否决权”,即只要五国中有一个国家反对,表决就无效。作为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只有用一票否决权来保证它在诸多决议中能维护自己的利益。英、美代表自然紧咬着少数服从多数的主张。这个时候,苏联又提出让它的两个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直接成为联合国成员。这一做法的用意是苏联能拿到三票的表决权。显然英、美两国不可能让步。

双方争论无果,这一问题也就一直悬而未决。直到1945年2月,在苏联雅尔塔会议上,由于考虑到要争取苏联全力击败德国并对日宣战,罗斯福和丘吉尔终于松口,同意了苏联的建议,明确了安理会的5个常任理事国在实质性问题上拥有一票否决权。会议的另一成果是约定于4月间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世界各国反法西斯国家代表大会,共同讨论联合国成立问题。

经过一系列的商议讨论,6月25日,世界各国反法西斯国家代表大会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院规约》,后者被作为宪章构成部分。在次日的宪章签字仪式上,来自50个国家,其中包括最初到会的46个国家以及后来受邀的丹麦、阿根廷等四国,总共约一百五十三名代表依次在中、英、俄、法、西5种文本的宪章上签字,表明宪章在50个国家中正式生效。中国代表团第一个走上了签字台,苏联、英国和法国代表团紧随其后,然后其他国家代表团依名称的英文字母顺序一一签字,作为东道国的美国最后一个签了字。值得一提的是,董必武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代表,也以中国代表团成员的身份,在宪章上签了字。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总部设于美国东海岸的纽约曼哈顿区,而它的成立之日——10月24日也被定为联合国日。联合国建立在“二战”的惨痛教训之上,它一方面是反法西斯同盟国为了保护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另一方面是为了维护战后世界长期的和平与安全。联合国的诞生是当代世界历上极其重大的事件,此后,它在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新革命来袭——电脑问世

电脑的构思与形成始于一位科学家的偷懒之举。阿坦纳索夫是美国依阿华大学的一位物理学家。在他的研究工作中,常常要做一些十分烦琐的计算,这些计算既耗时又费力。饱受计算之苦的阿坦纳索夫开始在脑子里构想一种机器,他想用这个机器来为他写写算算,不过繁忙的工作使他抽不开身去做这项研究。直到1937年冬天的一个寒夜,这个伟大设想才真正被“浇灌”出芽。

这一天,阿坦纳索夫在工作中碰上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因百思不得其解而苦恼万分,于是他把车开到了伊里诺斯州一家路边小酒店,借酒浇愁。几杯酒下肚,阿坦纳索夫却灵光一现,关于计算机器他有想法了——如果用电容器将人大脑里的记忆储存起来,那么计算过程中那些烦琐的工序和计算过程将被简化。阿坦纳索夫为这个小灵感万分激动,并立即沿着这个思路开始了研究工作。实验,失败,再实验,又失败,直到1939年12月,一台以二进制逻辑运算为核心的电子计算机才终于诞生,这便是如今人们司空见惯的电脑的雏形。

1946年2月,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一台名叫ENIAC的大型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产生,这是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计算机。其制造者莫尔学院的学者摩彻利和埃卡特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这台计算机也是货真价实地“有分量”。它占地面积达到167平方米,体积有3层楼房那么大,其内部共有一万八千多个电子管,耗电量达到150千瓦每小时。作为一台计算机器,它的运算速度是每秒钟5000次,由于需要输入十分复杂的计算程序,一旦出现问题,专家就得跑上跑下,而且通常是累得气喘吁吁还没有找到问题出在哪里。尽管如此,这台庞然大物显然已经是当时最先进的计算工具了。

1947年,摩彻利和埃卡特基为这台计算机申请专利,要求赋予它“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专利名称,但美国专利局却对此提法疑惑重重,直到1964年才核准这项申请。遗憾的是,专利权的公布并没有使计算机得到大规模生产,反而还有人提出摩彻利和埃卡特基并不是电子计算机的真正发明人,这项争议不久后又闹到了法院。在经过多方调查和取证后,法院查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者果然另有其人,他就是阿坦纳索夫。阿坦纳索夫因此被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授予了最高荣誉——HOLLEY奖章。事情远远还没有结束,并不服气的摩彻利和埃卡特基又提出了申诉,结果法院审了又审、判了又判,最终经过了125次的开庭审理,在1973年10月给出了终审判决结果——摩彻利和埃卡特基不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者,真正的发明构想来自于阿坦纳索夫。不过,由于世界大战的影响,被法律确认为计算机发明者的阿坦纳索夫当年没有申请专利,也没有公布当初的发明资料。至于出自他手中的那台电子计算机是不是真的投入使用过,计算机的实体在哪,是什么样的外观,也都成了不解的历史之谜。

如今已是两路人——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

蒙古人民共和国通常被称为外蒙古或喀尔喀蒙古,它曾经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

早在1911年,受俄国沙皇的策动,外蒙古实行了自治,不过在短短的六年后,也就是1917年,中国政府又重新将其收回。

十月革命的爆发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使外蒙古的历史发生了转折性的转变。1921年,外蒙古借助于苏联的地盘——恰克图,成立了蒙古人民党,开始领导外蒙古人民进行革命活动。不仅如此,苏联红军还帮助蒙古人民党在7月8日解放了库伦。4天后,蒙古宣布成立人民革命政府。此时成立的这个政府仍具有封建性,它由封建主和上层喇嘛共同参与执政,并依然保留着博克多格根的王位。第二年蒙古颁布法律废除农奴制,取消封建主的特权。这一做法立即引起了反动封建主的强烈不满,并引发了连续多次的武装冲突。直到1924年5月24日,最后一代博克多格根病逝,从而直接推动着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当年6月3日,蒙古人民党中央委员会经商议决定在蒙古实行共和国政体。10天后,蒙古共和国宣布成立,最高权力属于大呼啦尔。在8月14日召开的蒙古人民革命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人民党确定了党的总路线。11月26日,蒙古人民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并且颁布了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彻底结束了君主立宪制。

革命前的外蒙古,经济条件相当落后,以游牧业为主的广大牧民还饱受着封建君主制的剥削,而这场革命不仅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又成功地实现了政教分离,为人民带来了民主与自由。进入20世纪30年代,在苏联的援助下,蒙古在发展畜牧业的基础上,大力投入工商业、交通以及邮电事业的建设,到40年代,又成立了工矿业部门,还建立了银行,有了独立货币。外蒙古同时也活跃于国际社会。1939年8月,蒙古投入到反对法西斯的战争中。之后又宣布对日作战。

在经济与政治上逐渐适应新身份的外蒙古,却回避了其真正的归属问题。早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也就是1924年5月,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曾就外蒙古归属问题和苏联签署了《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该协定规定,苏联承认外蒙古是中华民国的一部分,苏联将在该领土内尊重中国主权。而在1945年2月召开的雅尔塔会议上,苏联却出尔反尔,作为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交换条件之一。苏联和美国以及英国又秘密勾结,将中国的“外蒙古维持现状”。迫于美国和英国施加的巨大压力,国民党政府做出让步,要求先由外蒙古公民进行投票以证实“蒙古的独立愿望”。不无意外地,1946年1月,在投票结果面前,中国国民党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

此后,外蒙古和苏联以及中国的关系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1946年2月,随着一项为期20年的《友好互助条约》的签订,蒙古人民共和国和苏联结成了更为紧密的特殊关系。

1949年10月6日,新中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开始建立正式的邦交关系。

煽风点火的萤火虫——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作为英国政治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温斯顿·丘吉尔曾这样评价自己的地位:“在浩瀚的历史中,我们都是小虫子,我本人不过是只萤火虫。”然而正是这样一只所谓的“萤火虫”,在“二战”后的英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闪耀一时,甚至可以说是他直接促成了“二战”后政治局势的改变。

丘吉尔出生于1874年。颇具政治才华的他在27岁时便跻身于英国下院。不过此后他的政治路途却走得并不顺畅,可以说是几经浮沉。临近大战的时候,他由于做阑尾切除手术错过了竞选,这给了他极大的打击,他因此说:“我失去了一切,失去了席位,失去了职务,失去了阑尾。”不久,德国鲸吞波兰,而在关键时刻英国首相张伯伦却淡出了政界,65岁的丘吉尔决心顶风而上,参加竞选。凭着自身敏锐的战争洞察力和雄辩的口才,沉歇良久的丘吉尔一举出位,不仅赢得了英国人的敬仰,更赢得了竞选,一酬壮志。

1946年3月5日,丘吉尔以个人身份出访美国,并在密苏里州富尔敦城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一场演讲。在这场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讲中,他出人意料地对一年前还同壕作战的苏联大加攻击,并大肆描绘了一幅令人惊心动魄的战后局势。他指出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存在着一张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在这张“铁幕”的后面,苏联正逐渐地把控着所有中欧、东欧古老国家的首都,包括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他还危言耸听地说在这片区域中除了捷克斯洛伐克以外,根本没有真正的民主。

此外,丘吉尔还指出,在这张“铁幕”的外面,共产党的“第五纵队”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延伸到了全世界,对基督教文明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分析了这幕紧张局势后,丘吉尔立即情辞恳切地呼吁英国和美国建立起“特殊关系”,共同致力于推动西方民主国家“团结一致”,对抗苏联“铁幕”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