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汤汤水水最养人
16702500000014

第14章 保健养生多喝粥(刘长松)(1)

粥在我国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自古至今,喝粥都被推崇为保健养生的最好方式之一。明朝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粥“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宋朝著名诗人陆游甚至写诗赞叹喝粥能够长寿成仙。即便是在当今医学界,粥亦被公认补阴液,生胃津,健脾胃,补虚损,最宜养人。

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只有经过分解后,变成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食物越细软,就越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其作用及价值就越高。

就粥而言,它是在相对温度较低、时间较长的情况下熬出来的,有利于蛋白质、脂肪的分解,但却不会对其造成破坏,而且减少了维生素的流失,并使有益矿物质逸出溶于汤中,这样就使食物中的营养几乎全部保留下来,并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而且粥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除了主要原料为米外,它还可辅以各种有益身体的配料,如莲子、苡仁、百合、红枣、茯苓、等。在经过不同的加工方法熬制后,使其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更具有滋补、祛病和养身之功效。

喝粥的七大好处

喝粥是我国各地都极为普遍的一种传统饮食方式,其历史源远流长,根据记载至少可以追溯到3000年以前,那时的古人对粥的作用就有了一定认识,而不仅仅是将其作为果腹充饥的办法,在那时,古人们已经把“粥”作为养生的同义词,“粥业者,养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认知的不断加深,粥更是被推崇为众食之首,最为保健养生的饮食方法,宋朝张耒在其著作《粥记》中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粥的“妙处”已被现代社会的人们所普遍认同,各种粥品已经成为传统保健食谱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对于防治疾病,增强体质,以及防止衰老,延长寿命等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起到了药物都不能达到的效果。

与其他饮食方式相比,粥的好处多不胜数,仅笼统的就大体而言,至少可以总结十种喝粥的益处。

1.容易消化,易于吸收。大米是我国煮粥做饭最常用的原料,也是人们平时最常吃的主食,大米熬煮温度超过60摄氏度时会产生糊化作用。相对于熬干水分的米饭,熬煮软熟的糊状稀饭入口即化,下肚后非常容易消化,其养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所以,喝粥比吃米饭对人体更为有益,尤其对于肠胃不适的人来讲,粥的好处就比米饭更明显了。

2.增强食欲,补充体力。人在生病时往往身体虚弱,食欲下降,端一碗米饭,或者咬一口馒头,时常都会难以下咽。如果这时给他一碗清粥,再搭配一些色泽鲜艳又开胃的事物,例如梅干、甜姜、小菜等,往往就能使其精神一振,食欲也跟着来了,一碗粥下肚,神清气爽,虚弱的身体也得到了补充,增加了抵抗病魔的力量。

3.防止便秘。现代人饮食越来越精致,但运动却越来越少,所以很多人都有便秘的毛病。粥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如果平时在饮食中注意多喝粥,除了能果腹止饥之外,还能为身体补充水分,有效防止便秘的发生。

4预防感冒。天冷时,清早起床喝上一碗热粥,它不但可以令人感觉浑身舒泰,还能帮助保暖、增加身体的御寒能力,有效地预防受寒感冒;而在天热时,喝上一碗绿豆粥或荷叶粥,则不仅能令人舒爽清凉,更可以消暑解温,帮助预防热伤风感冒。

5.防止喉咙干涩。粥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在人喝粥时缓慢的流过喉部,其水分可以充分地滋润喉咙,所以常喝粥的人嗓音都特别的明亮,而且对于喉咙不适、发言疼痛的人,温热的粥汁能有效地缓解不适感,如果在粥中加上一点有益润喉的事物,如金银花、野菊花、甘草等,则更能尽快的治愈病症。

6.养颜资色,有益美容。喝粥有益于身体的营养吸收,又能够调理各脏腑的功能,所以粥能够通过调理人体的代谢使人的脸容丰满有光泽,身体匀称,充满活力。如果在粥中再添加一点有益容颜的材料,如苹果、葡萄等果品或桂圆、莲子等食品,则更加有利于美容养颜。

7.修心养性,使人安乐。喝粥之所以成为现代都市白领女性的时尚,不仅仅因为其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更是因为它有助于人们修心养性。在一天焦躁忙碌的工作之后,静下心来喝一碗粥,马上可以使人感觉到身体清净柔软,精神放松安乐。

延年益寿多喝粥

粥在古代是人们最常见的饮食方式,贫穷人家多以粥为食,因为同样的吃饱肚子,相对于干饭来讲,喝粥可以省下更多粮食。但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喝粥不再是穷人的无奈之举,在大户人家甚至皇室家族的饭桌之上各种粥食都成了常见之品,因为实践证明粥食利于健康,且平时多喝粥更是老年人保健的重要方法。

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就是以粥养生的忠实奉行者,他甚至专门做过一首《食粥》诗来表达他对以粥养生的支持,诗曰:“世人个个学长年,不信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由此可见陆游对粥食的推崇。像陆游这样爱食粥,还以粥入诗,这在古时并不鲜见。到了清代,著名的长寿老人、养生专家曹庭栋更是将其当作名言警句来写,他在《老老恒言》中写到“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计顿,饥即食,亦能体强健,享大寿。”由此可见,喝粥确实对养生保健、延年益寿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医学角度讲,喝粥也确实可以延年益寿,尤其是对老年人来讲,食粥更是不可替代的营养与健康良方。历代中医学家都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脾胃功能对人体机能的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医学一向对脾胃功能十分重视,尤其是老年人的脾胃调理更是重中之重。因为人进入老年之后,开始由健康向衰老转化,每个老年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脾胃虚弱,其年龄越高,表现就越明显。这时,调理脾胃就成了保证老年人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调理脾胃,不仅要注意饮食节制,不过饥过饱,还要做到温热、熟软、清淡、营养丰富,而只有粥可以达到以上全部要求,所以,喝粥就成了老年人益寿延年的不二选择。

其实,喝粥不仅仅有益于调养老年人的脾胃。人到老年,其身体的各器官功能都在减退,尤其是味觉、咀嚼和消化吸收功能,而且老年人大多都患有各种慢性病,这就决定了他们无法再像中青年时那样从各种饮食中都能获取足够的养分。在这种情况下,由五谷杂粮熬煮而成的粥,不仅因其含有丰富的营养素与膳食纤维,更因其不必费力咀嚼,且易于消化而成为老年人摄取营养,防治小病,保健养生的最佳良方。

虽然喝粥是人体养生的重要方法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但还有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粥是通过什么对人体起作用的。人们可能都知道,做粥的主要原料小米和大米味甘性平,都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作用。但大多数人也许并不知道小米或大米熬成粥后,很大一部分营养进入汤中,其中尤以“粥油”中最为丰富,是米汤的精华,滋补力之强,丝毫不亚于人参、熟地等名贵的药材。这里所说的粥油就是在粥熬好后,上面浮着的一层细腻、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质,中医学称之为“米油”。大多数人平常喝粥时都可能对它不以为然,更有甚者会认为它是杂质而撇出扔掉,除不知它就是滋补功能可比参汤的“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其实,粥对人体所起到的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作用主要就源自于粥油。中医有“年过半百而阴气自半”的说法,意思是说老年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肾精不足的问题,如果常喝粥油,就可以起到补益肾精、益寿延年的效果。清代赵学敏撰写的《本草纲目拾遗》中也记载粥油“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功,胜于熟地,每日能撇出一碗,淡服最佳”。清代医学家王孟英在他的《随息居饮食谱》中则认为“米油可代参汤”,因为它和人参一样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所以,老年人要想健康长寿,在喝粥是就一定要注意不要浪费粥油。

此外,老年老身体虚弱,消化功能不强,最适合早晨喝粥,且喝粥时不宜同食过分油腻、粘滞地食物,以免影响消化吸收。

四季喝粥要诀

一年四季,在膳食中有粥,不仅可以调剂胃口,增进食欲,而且可补充身体失去地水分。以大米或小米煮成的百粥常年适宜,四季都可以喝。但一年到往的总是喝白粥总免不了让人觉得乏味,而且粥的品种多种多样,又各有功效,当然是搭配着喝才既有滋味,效果又好。但要想让粥品达到最好的保健养生效果,就不能想什么时候喝就什么时候喝,想喝什么粥就喝什么粥了。只有掌握了四季喝粥的诀窍才能发挥出粥品的最好效用,对人体做出最大补益。

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应五季”,即是说人的五脏功能与季节关系密切。虽说调理人体脏腑,养生保健的方法很多,但最实用、健康、方便的还是日常的食用粥。只要根据不同季节对人体的不同要求来有选择的进行粥补,就可以非常好地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