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教育孩子要懂心理学第二版
16702400000034

第34章 打和骂是最粗暴的方式(1)

中国有句俗话叫“棍棒底下出孝子”,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只有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才能有所进步,且前途才会是一片光明的,其实未必。

也许现在的家长会说,我们童年的时候,连做错一道题都要挨打,所以从小到大没少挨打,那时也不明白家长为什么对自己那么严厉。但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发现自身的缺点渐渐少了,身上的很多“优点”也就表现出来了。

但是,今时毕竟不同往日,“棍棒教育”已经行不通了。如果家长打孩子,孩子会说你使用家庭暴力,轻打不起作用,重打会使孩子走向极端,而这些都是家长不想看到的结果。所以这种“不打不成才”的论调将就此画上句号。

很多家长为了使孩子能够抵挡住狂风暴雨,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从小就培养孩子具备耐挫的心理素质,就在孩子犯错误时打骂孩子,认为这种教育方式能够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使孩子的耐挫能力得到提高。

但是一项调查表明,处于成长期的孩子如果经常受父母的打骂,就容易形成胆小怕事、处事拘谨的性格,从小就受到过多的挫折,他们长大后更害怕遭受挫折。相反,那些每天生活在快乐之中的孩子,长大以后却更具抵抗挫折的能力。

任何时候,粗暴的打骂式教育方式都不能培养出孩子的耐挫折能力,也许当时能够看见微乎其微的效果,但那只是表面现象而已,到孩子成年以后,这种粗暴教育的恶果便会逐渐凸显出来。

与此相反,乐观、快乐的孩子不怕挫折。因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给予了足够的爱和关注,使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得到满足,并且在教育过程中也添加了一些适当的挫折,这样的孩子在长大以后一般都比较自信、健康,对待困难也会比较积极,敢于乐观、坦然地面对世界,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耐挫折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在小的时候若不能接受严厉的教育,上学后就不能应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与挫折,所以就更加坚定地认为,孩子光有快乐是没有用的!

没错,很多时候学校、社会承认的是学生的成绩和学历,孩子如果没有这些硬性的指标,将来会遇到很大困难。但是,家长也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你是站在一个成人的角度上,将社会的整体情况传递给孩子,包括其中的优点、弊端、成就、挫折等,但是恰恰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和想法,这种教育方式是无法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完全按照“适应”社会的想法去教育孩子只会事倍功半,所以在提高孩子的耐挫力时,家长最好以宏观的眼光,提前预知或感知孩子的心理,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按照科学的方法,顺应孩子的天性来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既快乐又具有极强耐挫折能力的孩子。所以教育要站在更高、更远的视野上,把握社会的导向和现实,以此来纠正偏差的教育观。

别成为他的“情感对峙方”

做父母的都有这样的教子经验,对孩子苦口婆心地教育一番,孩子却听而不闻、我行我素,难道自家的孩子就那么“朽木不可雕”?还是“孺子不可教”?

其实,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在心中都会有“敌友”之分,只是对“敌友”的理解和划分标准不同罢了。孩子的认知观是很单纯的,在孩子看来,赞同并能和自己玩在一起的人就是好人,反之就是坏人。家长如果懂得孩子的这一心理,就会发现,在孩子眼中,他们已经被划入“坏人”的行列了。

这一现象被国外儿童心理学家称为“情感对峙”,这就是造成教育困难或教育失败的关键因素所在。想要有效地教育孩子,并且使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跳进孩子们的“战壕”中,与孩子做朋友。

1。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

静静的妈妈在教育她时,从来不使用命令的语气。为了培养静静讲卫生的习惯,妈妈在开饭前会笑着对她说:“吃饭前应该做什么呀?”静静就会甜甜地说:“洗手。”然后就会自觉地去洗手并帮助妈妈拿筷子,最后叫爷爷奶奶来吃饭。

2。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

雨童的妈妈难得有一个休息日,所以擦完玻璃就开始洗衣服,此时6岁的女儿高兴地喊道:“妈妈快看,下雨了!”妈妈抬头看见雨点正拍打着自家的玻璃窗,心想着这场劳动又是白费了。突然,妈妈发现女儿是那么高兴,就关掉了洗衣机,给女儿和自己换上了雨披和雨鞋,母女俩跑到花园内,感受着春雨亲吻皮肤的感觉。晚上,女儿兴奋地搂住妈妈的脖子,轻轻地说:“妈妈你真好!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

由此可见,孩子已经将妈妈视为志同道合的朋友了。所以,做孩子的朋友就要用孩子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和孩子平等友好地相处,以温和的语言和态度与孩子探讨问题,这样孩子才会认同你、接受你。这一点对于自尊心强且初通人事的孩子来讲更为重要,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3。优质的亲子相处时间

相同的时间内有的孩子做事效率高就在于孩子利用时间的效率高,而有的家庭关系好、亲情浓郁,就在于家长把和孩子相处的时间都变成了有益的时间,记忆中只有快乐,而没有痛苦。

杨波是一个在玩中能够找到学习乐趣的孩子,所以他的学习成绩以及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好。这得益于父母从小对他的教育,杨波父母的教育观是在“玩”中度过所有的“优质时间”,这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使杨波从小就形成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具备了善于动脑、尊重他人、自立自尊和幽默等品质。杨波的父母很珍惜和孩子共处的时间并会及时地给孩子以积极的指导。

随机教育的核心就是保证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的有限时间内,每时每刻都过得有质有量。你千万不要小瞧这几十分钟,在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内,家长就可以向孩子传达一种新思维、一个新信仰、一种新方法和待人接物的全新视角。

教育孩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艰辛、美丽的,如果把和孩子相处的时间都变成“优质时间”的话,那么整个过程都会变得愉快而温馨。

无论是早期教育的启蒙,还是社交能力的培养;无论是面对孩子的错误,还是看到孩子的优点,家长都应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时刻把握着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总之,只要有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就要有意识地向孩子传达一种信念,并掌握和孩子相处的艺术,把所有的时间都变成“优质时间”。这样随机教育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孩子一旦接受了这些,就会具备有效利用时间的能力。

抱怨和唠叨不是教育

在很多家庭里,抱怨似乎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已经跟你说过多少遍啦,怎么还忘记呢?你长不长记性啊?”“爸爸在睡觉,你还大声说话,你真不懂事!”“隔壁××早把作业做完了,你到现在还没做好,你能不能赶紧写完作业再玩?”这种抱怨式的教育,传达给孩子一种不被父母信任、不被父母了解、在父母心中没有价值的信息;常常让孩子感受到被指责,产生不满的情绪。在这样的情绪下,孩子自然不会心甘情愿地去改正他的错误,他不愿与父母合作,故意反其道而行之,甚至导致反抗和敌意。

当父母以这种方式与孩子沟通时,事实上就是以自己的负面情绪来责骂孩子。如此的沟通方式,将会使孩子的不良行为更加剧。一些父母只知道自己在教育孩子,却不知自己这种不当的沟通方式反而促成了孩子的许多不良行为。当父母在唉声叹气地抱怨孩子怎么就不学好时,从来没想到,孩子的不良行为正是自己造成的。

兰陵是一位母亲,以前她经常在家中与女儿发生争执,但自从她通过学习改变了与女儿的沟通方式后,她欣喜地发现:女儿变了!

有一次,女儿又在客厅里玩球。为这事,她多次与女儿发生过争执,但女儿还是我行我素。这天,她改变了沟通方式,不再像以前那样抱怨,而对女儿说:“地板被弄脏了,我好难过。因为我过会儿又要辛辛苦苦地拖地板了。”

女儿听了妈妈这番话的感受是:妈妈真辛苦,我这样做有点对不起妈妈。于是,她不好意思地收起了球,说:“妈妈,对不起!”女儿马上帮忙去拿拖把,要帮妈妈一起拖地板。

妈妈高兴地说:“女儿长大了,真懂事,谢谢你帮助妈妈。”

女儿得到了妈妈的表扬很开心,她感受到自己身上对家庭的责任。她说:“妈妈,我以后再也不在客厅里玩球啦!”

从上面的事例中可以看出,孩子同样的行为却由于妈妈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沟通方式,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沟通效果。父母的抱怨和指责让孩子感到受威胁,激发起了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产生了反抗行为;而不抱怨孩子却表达了父母对孩子行为的感受和关心,并且表达了相信孩子会尊重、理解父母的感受。这样的沟通方式让孩子感到被尊重,从而激发起了孩子内心的责任意识,产生了主动承担责任的行为。

更重要的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如果父母总是抱怨,那么孩子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下就会学会抱怨,遇到事情的时候不是积极去寻找解决之道,而是怨天尤人、推卸责任,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所以,聪明的父母,与其用抱怨来考验孩子,不如换一种方式让孩子主动改变不良行为。

不要恨铁不成钢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时刻不忘强调自己的家长权威,动辄指责孩子,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自己的父母地位。还有许多父母为纠正孩子的缺点,总是先情绪激昂没完没了地责备孩子,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这样不仅不能收到一定的教育效果,还有可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孩子和父母对抗,结果事与愿违。

据美国教育专家一项研究的结果显示,与肉体处罚比较起来,父母对孩子动不动就指责,更有可能在以后的岁月中给他们造成心理问题。

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马丁·H·泰切和他的同事在6月号的《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撰文指出:“对那些有心致力于受虐待孩子福利的个体来说,不应该低估对孩子责骂产生的后果。”他们还表示,我们应该对孩子所遭受的各种不同的创伤给予细心的关注,因为与那些特定的身体上的虐待相比这或许更具严重性。

研究还表明:遭受辱骂或者经常被指责,容易让孩子产生压力,情绪紧张,这又影响了他们大脑中某些脆弱区域的正常发育,导致他们在精神病学方面出现一些严重后果。

妈妈见女儿小萱练小提琴的姿势不对,就不断提醒女儿,谁知女儿很不服气。妈妈生气地数落起小萱来。

小萱见母亲责备也不吭声,依然不紧不慢地练琴,但她眼里含着泪。妈妈就觉得那是一种无声的抗议,于是越发烦躁,想起最近小萱的种种不听话的表现,就越加责备小萱了。

最后小萱没心情练琴,妈妈也越来越觉得小萱不听话,干脆就气得大骂了小萱一顿。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几次以后,小萱一到练琴的时候就开始哭闹。

一味地指责孩子、给孩子泼冷水,会让孩子失去信心。这样下去,就会逐渐培养出因设法保护自己而产生反抗心理的孩子。正如能力法则所确定的那样,若给孩子以反复的刺激,就会使孩子逐渐形成“反抗”的能力。

也许很多父母会认为自己之所以指责孩子是因为爱孩子,但是父母为了指责往往采用令人畏惧的声音或表情动作。如果孩子感到恐惧,父母即使怎样指责和说教他也都听不进去了,自然也不会起到什么良好的教育效果。尽管孩子可能会停止做“坏事”,那也是因为他害怕或讨厌父母的指责,却并不表明他懂得了“这件事不能做”的真正的道理。

要知道,对孩子来说,父母是很有权威的。因此,在孩子的心里,自己受到父母的指责就等于断定了自己未来的命运。

所以父母对孩子不指责是促进孩子发展的最起码条件,即使孩子犯了错,并经常犯同样的错误,父母必须进行批评指责,态度也一定要诚恳,还要讲究以下科学的方法:

1。指责孩子要适时、适度

孩子有了缺点错误,父母应及时给予责备,趁热打铁,不可拖拉。在责备孩子时,态度要严肃,语气要平和,告诉孩子错在何处,不要翻旧账。

2。向孩子说明过失的后果

如果孩子不慎弄坏了家里的重要东西,有的父母开口便责骂孩子:“谁让你淘气的?看我不打你的手。”这样一来,父母反而强调了孩子的过失行为,使得孩子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与父母的指责相对抗上,根本不会想到反思自己的行为,也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可以用说明过失后果的方式来调动孩子的情绪体验,这样他才能反思自己的过失行为,并逐渐改正。

3。语速放缓慢,态度要温和

有的父母一见孩子犯了错误,不问青红皂白就连珠炮似的数落孩子,而孩子往往因惧怕而一句也没听清楚,更没听进去。其实,父母如果说话时的语速放慢些,低而有力,让孩子听清楚你所表达的态度,则更有利于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

4。要让孩子知道你爱他

有的父母责备孩子后,常常把孩子冷落在一边,使孩子将委屈的情绪转嫁到父母的责备上,而产生抵触情绪。因此,父母应在孩子有悔过表现时通过替孩子擦眼泪、搂抱、抚摸等举动告诉他父母是为他好,是爱他的,并引导他说出对过失的认识。这样,父母的指责不仅让孩子认识到了错误,也增进了亲子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