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有出息男孩的100个细节
16702000000003

第3章 男孩独立要趁早——父母学会放手,男孩才有出息(2)

其实,这种争论是多余的。男孩喜欢用手提就让他用手提好了,如果真是吃力,那么下次即使别人不提醒他,他也会自动用小推车的。这样既是对男孩的尊重,也能让他在生活中学会积累经验。一个人只有对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才能记得牢固,而且对男孩个人意见的宽容也能让他日后有自己的主见。

事实上,两岁的孩子就懂得选择了,他们知道自己是想喝半杯牛奶还是一杯牛奶,4岁的孩子就知道自己可以吃下一个苹果还是半个苹果……

想让男孩从小习惯做出选择,就不必问他们“早餐想吃什么”之类的问题,应该问:“你的粥要热的还是凉的?”“你想吃煎鸡蛋还是煮鸡蛋?”这种问话方式是选择式的,会传达给男孩一种他要对自己选择的事情负一定责任的信息。这时他将不仅是一个接受命令的孩子,还是自己生活的决定者与参与者。男孩会从父母的态度中获得清晰的信息——我们给你提供选择了,而你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4岁的恒恒和妈妈坐在一个餐厅中,服务员问:“你们想点些什么?”妈妈点完后,恒恒说:“我要一个三明治。”妈妈说:“他不要三明治,他要一个汉堡包。”服务员继续问恒恒:“你的三明治想要辣的还是不辣的?”这时,恒恒高兴地转向妈妈说:“嗨,妈妈,叔叔认为我的确存在!”

那一顿饭是恒恒吃得最干净也是最安静的一次。

选择和责任几乎是连体的,假如男孩的事情件件都由父母去做决定,那么男孩会认为自己不用对这个决定负责任,因为这不是他自己的选择。假如把权利交给了男孩,他选择时就会非常慎重,而且他也明白,一旦选择了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无论结果是好是坏都要自己承担。

每个男孩都需要一次独行

父母总不能陪孩子一辈子,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情况下,没有自立能力的孩子将会生活得很糟糕,所以明智的父母会放开双手,给男孩创造一个独行的机会。

父母如果想让男孩成为一个自立的人,那么在教育男孩时,即使看着他们“跌倒”,也不要剥夺他们“行走”的权利,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站起来,这个过程正是让男孩走向男子汉的过程。

一个巫师把曾经得罪过他的一家人的儿子偷来,想用最残忍的办法报复他们。于是他把男孩送给当地最有钱的富人收养了。

结果,10年之后,人们都觉得命运对男孩太不公平了。原来,这个男孩在非常富有的环境中长大了,可是他却没有练就坚韧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在他十几岁的时候,收养他的富翁突然因一场变故破产了,男孩不得不从锦衣玉食的生活环境中走出来,可是他根本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他的软弱无能让他感觉生不如死,挣扎了一段日子后,他终因觉得生活没有出路而绝望地自杀了。

很多家长都抱怨自己的孩子:“父母简直一刻都不能离开他,每次一离开保准出事!这孩子没有一点自立能力,不看着他,思想就开小差,也不做功课,说是出去玩,远地方还不敢去。”可是同时也有另外一些情况,善于教育孩子的父母说:“我儿子一直很懂事,自立能力很强,学习上从来不用我操心,生活上也处理得很好,不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时还经常帮我们出去买东西。”

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我们能够看出,前一种抱怨式的父母往往是从小就对孩子采取“不放心”的态度,他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担心他做不好,帮孩子吃饭、穿衣,孩子长大后,自理能力差是意料之中的。

一个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上海小男孩,因为父亲要去国外工作,所以把他寄养在了朋友家中,父亲为了让孩子生活得好一些,每月都要给他寄3000元零花钱。于是,这个孩子平时就不写作业了,对此,他自有办法,同学替他做一道数学题,他就给同学1元钱;物理作业也是一样……

远在国外的父亲好像觉得用钱能够表达自己不能关心、照顾孩子的歉意,可是他却没想到,只懂得给孩子钱实际上会害了孩子。放手并不是表现在把孩子丢下,对他不闻不问,而是要教育孩子独立。动物要学会自己找食物,才能够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中生存下去,孩子也一样,他们同样要学习独立处事,才能成为一个自立的人。一位哲人说过:“经过怎样的洗礼,就会铸造怎样的灵魂。”

所以作为父母,应该大胆地放开自己的双手,让孩子尽快自强、自立起来。

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就要给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权和信任,善于发现孩子的成长规律,洞悉他们的真正需要,而不是擅做主张地为孩子做这做那。要给予孩子最少的指导和最大的鼓励,让孩子主动去尝试一些东西,在父母的激励下,他们多数会自愿“独行”的。

童童5岁的时候,有一次发烧了,妈妈带着他去医院打针。针刚扎到屁股,他就开始大哭起来。妈妈见孩子哭得可怜,自己也忍不住哭了出来。孩子看到妈妈哭了,就马上停止哭泣,揉着眼睛问妈妈:“针又没扎到你,你为什么哭呢?”

妈妈给他擦着眼泪说:“妈妈胆子非常小,见你哭了,我也很害怕。”

听妈妈这样说,童童立刻装出一副无奈的表情:“你们大人真是太胆小了。算了,以后你不用陪我来了,我自己到医院来。”

第二天,童童壮着胆自己走到护士跟前大声说:“你扎吧,我不怕!”妈妈和护士都被童童的表情逗笑了。

故事中的妈妈其实是用自己的做法在变相地激励孩子,因为“弱”父母往往会教出“强”孩子,父母对男孩的肯定最能激发他们的潜力。为了给父母一个惊喜,男孩往往可以创造奇迹,这种动力能使一个小男孩慢慢地成为勇敢的男子汉。

男孩应该有勇气、敢作为

暂时的困难是一根绳子,有的人用它来攀登更高的山峰,有的人却把它当成了上帝赐予他自杀的工具,而那些在困难中爬起来的男孩则是勇敢的攀登者。

勇气的力量到底有多大,这是谁都无法回答的问题,但人们都知道如果没有勇气,生活将无法继续。家长应该从小培养男孩面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在一个男孩的成长过程中,困难常常会让他觉得寸步难行,这时,无论是外部的艰险还是内心的恐惧,都需要用坚强和勇敢去面对,否则男孩只能成为一个胆怯者,成为生活的奴隶。

一位妈妈很为他的儿子苦恼。儿子都已经18岁了,却一点男子汉的气概都没有,无奈之下,这位妈妈带着男孩去拜访一位有名的拳击手,希望他能帮忙训练儿子,把儿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拳击手说:“把孩子留在我这儿吧,过半年以后你再来接他,到时候我保证交给你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这位妈妈放心地回家了。半年后,她如约来找拳击手,拳击手就安排了一场拳击比赛来向这位妈妈展示自己的训练结果。和男孩对垒的是一位专业的拳击运动员。这位拳击运动员刚一出招,男孩就应声而倒了,可是男孩很快从地上爬了起来,再次接受挑战。然而这位运动员的实力非常大,男孩一次又一次地被击倒在地,这样反复了很多次之后,拳击手问这位妈妈:“你觉得你的孩子算得上是男子汉了吗?”

这位妈妈失望地回答:“你的问题真让我无地自容,我真没想到这孩子这么差劲,半年过去了,他还是这么没出息。”

这时,拳击手意味深长地说:“对此我感到非常遗憾,你看到的只是表面上的胜负,可是你却没能看到双方实际力量的悬殊。如果不是你的孩子不畏强势,一次次倒下去又爬起来的话,他早就被真正打倒了,他有爬起来的勇气,这就是真正的男子汉气概!”

男孩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摔跤的事情会时有发生,这时,父母要教男孩的是:无论摔得轻还是重,都要快速爬起来。如果男孩选择躺在原地不动,那么即使再好的机会也会与他擦肩而过。当男孩战胜挫折,克服困难,最后获得成功时,就会领略到最大的喜悦。同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乐观精神也会给他带来好运。

英雄并不只存在于童话中,世界上永远存在着相对的弱势和强势,能够跌倒了再爬起来就是一种勇敢,而且让男孩自己爬起来是对他们意志的锻炼,能够使他们更从容地面对人生的挫折。

男孩有英雄主义是一种本能,每个男孩都希望自己的英勇行为得到别人的认可,也是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他们才会表现出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但是,男孩心目中的英雄主义多少有些暴力的成分,此时父母要正确地引导男孩并告诉他们英雄主义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

放学后,东东和好朋友小杰还有其他伙伴一起回家,刚走出校门口没多长时间,他们就看到一群孩子在打架。于是,小杰对东东说:“我们也去看看吧。”

东东摇头说:“不要过去了,我们还是回家吧,打架是不好的行为。”

小杰嘲笑东东说:“你真是个胆小鬼,肯定是怕老师知道吧。”这时,旁边的其他伙伴也跟着起哄,但是东东并没有当一回事,自己回家了。

过了几天,几个伙伴一起去小河边玩耍,一不小心,小杰就掉到水里了。小杰不会游泳,只能拼命地在水里挣扎着喊“救命”,小伙伴们都吓坏了,有些孩子躲得远远的,没有一点主意,有些跟着喊“救命”,会游泳的孩子也不敢轻易下水拉小杰一把。小杰正一点点地往下沉,形势非常危急。

正在这时,东东恰巧路过,他看到了这一幕,立即毫不犹豫地脱下衣服跳到河里,把小杰救了出来。从那以后,伙伴们再也不嘲笑东东是“胆小鬼”了,相反,东东还成了他们心中的英雄。

有些男孩认为打架厉害或让人害怕就是英雄,这其实是男孩对勇敢的误解,此时父母应该让男孩认识到所谓的英雄并不一定是他们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保卫世界和平的形象,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英雄。在挫折中勇于爬起来、战胜困难、见义勇为、帮助别人等都是勇气的表现,都能体现男子汉气概。

从小小家务活开始

孩子成绩好是家长最骄傲的事,然而,成绩好只说明学习能力强,并不能表示其他各方面的能力都强。而且,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在于学校的教育。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锻炼孩子其他方面的能力。做家务就是简单易行的家庭教育,家长不用担心孩子做不好或受到伤害,也不必担心做家务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事实上,做家务可以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与自理能力。优秀的男孩应该全面发展,不仅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还应该有良好的独立能力、自理能力。不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包办孩子的事情只会害了孩子。

在现在的家庭中,父母往往对孩子呵护备至,舍不得让孩子干一点家务活,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为了让孩子安心、专心学习,可以不干家务。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不愿做家务了。事实上,这是不正确的。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然而,家长不让甚至阻挠孩子干家务,雇请专人代劳孩子的饮食起居,这就是溺爱——一种糊涂的爱。在这种爱的“呵护”下,许多孩子的劳动观念淡薄,在家里不懂得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懂得尊重父母的劳动,更谈不上体贴父母了。

在这种环境中生活,孩子长大后适应社会的能力较低。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有不劳而获的心理,甚至因为不会做家务而引发相关的社会问题。

张先生与刘小姐结婚没多久就自立门户,两个人很恩爱,可是没过多长时间就开始三天两头闹矛盾。两家长辈细究之下,才知道两人是为了家务谁做的问题吵闹不休。

刘母和张母本来想帮两个年轻人料理家务,可是都在上班,实在分不开身。为了平息事端,张先生的奶奶只好出来帮忙。于是,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隔三差五地去给两个年轻人整理房间,打扫卫生。

小梁和小赵的情况与他们差不多,结婚后,两人便在沈阳安了家。两个人都不善打理家务,于是,远在营口的婆婆每月都会乘车来沈阳住上两三天,不为别的,就是来给两个年轻人打扫卫生,干完活儿后,老人再回营口。

但后来这两对年轻人还算醒事,特别挤出时间报名上家务课,努力去弥补自己生活上的欠缺,多多少少为老人“减轻了负担”。

由此可见,家务料理能力将直接影响一个人未来的生活是否幸福。从这个角度看,不让孩子做家务不是爱而是害。

家长应该明白,让孩子承担起一些家务,不但不会累着孩子,还会让孩子在承担中养成许多好习惯。孩子会变得更勤快、懂事,生活的自理能力也能提高。当然,在“承担”的过程中,家长要真正让孩子保持“独立”,同时应当指导他们如何做并适时地加以鼓励,使他们在做家务的过程中体会到劳动的乐趣。

须知,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走向独立,成功地构筑自己的生活。而干家务活正是增强他们的能力、自信与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有个父亲特别注意对儿子责任感的培养,经常找机会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有一次,他外出参观学习,临走时对儿子说:“爸爸不在家,你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汉,晚上你要记得锁好门,关掉煤气阀门,千万不要忘了。”

儿子听了这话,一下子严肃起来,认真地说:“爸爸,你放心去吧,这点事我一定能做好。”晚上,他便给儿子打电话,特别提到自己交代的事情,儿子认真地汇报了自己的“工作”,十分愉快地说:“我早已关好了。”

父亲回到家中后,孩子的母亲对他说:“我们这儿子,太尽责了,每晚早早就锁好门,关好煤气阀门,然后再做作业。有一天晚上都上床了还不放心,又起来检查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