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哈佛大学经典法则
16701700000013

第13章 在自由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1)

给你带来思考的“搞笑诺贝尔奖”

哈佛大学从来不拒绝幽默,她主张学术自由,坚持为哈佛人创造轻松自如的学术氛围,因为只有在自由的氛围中,人的创造力才不会僵化。

从1991年开始,哈佛大学每年都会在桑德斯剧场举办“搞笑诺贝尔奖”的颁奖仪式。“搞笑诺贝尔奖”是对诺贝尔奖的有趣模仿,它旨在通过奖励各种稀奇古怪的研究成果而使人们从各种有趣的研究中获得快乐和思考。

这个奖项的创始人马克·亚伯拉罕说,尽管有不少获奖课题被认为滑稽可笑,但“搞笑诺贝尔奖”和正版的诺贝尔奖一样,有着实用或科研意义的研究成果。入选“搞笑诺贝尔奖”的课题必须很独特,能激发人们对科学、医学和技术的兴趣。

不同的是,“搞笑诺贝尔奖”的得主不会拿到任何奖金,也得不到各方的赞誉,但所有获奖的研究都会在著名的学术杂志上发表。

为了与正版诺贝尔奖“分庭抗礼”,“搞笑诺贝尔奖”的颁奖仪式常常在正式诺贝尔奖之前一周举行。获奖者必须自费到场领奖,奖品也是由廉价的材料制成的手工艺品,但颁奖者却是货真价实的往届“诺贝尔奖”获奖者。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09年的“搞笑诺贝尔奖”。

“搞笑诺贝尔奖”由哈佛大学幽默杂志《不可能的研究记录》、哈佛大学计算机协会等机构评选产生,2009年评选出的十大“搞笑诺贝尔奖”分别是:

公共健康奖:由美国伊利诺斯州医学博士埃莱娜·博德纳尔与她的同事获得。她们设计了一种可迅速转变成两只防毒面具的胸罩,并获得专利。在紧急情况下,胸罩佩戴者除自己保命外,还可利用其他的面具救助身旁的人。

文学奖:由爱尔兰警方获得,获奖理由是他们给看似名为PrawoJazdy的经常“超速者”开出了50多张罚单,而在波兰语中,PrawoJazdy的意思是“驾照”。爱尔兰警察由于不懂波兰驾照上的词语,错误地把PrawoJazdy当成了人名。

兽医奖:由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学者凯瑟琳·道格拉斯以及彼得·罗林森获得。他们在2009年1月份公布研究成果称,有名字的奶牛比没名字的奶牛产奶量高。

经济学奖:由克伊普辛银行、冰岛国民银行、格利特尼尔银行以及冰岛中央银行4所冰岛银行的管理阶层获得。他们向世界展示了“小银行可以迅速成长为大银行,反之亦然”。

化学奖:由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科学家哈维尔·莫拉莱斯等人获得。他们通过实验将龙舌兰酒成功地转变为钻石薄膜。

“搞笑诺贝尔奖”虽然很搞笑,但它所体现出来的哈佛理念并不搞笑,而是值得人们尊重并深思的。它告诉人们,无论哪一项人类智慧的成果都应该受到尊重,无论它的意义大小,都应该被鼓励。让所有哈佛人都能自由地求知

如果你走进哈佛大学的课堂,发现有的学生不好好地坐在椅子上,反而情愿躺在地毯上,枕着书包,喝着饮料,舒舒服服地听课,你千万不要见怪,因为其他学生,甚至连教授本人都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妥。这种自由和个性,正是哈佛大学提倡和维护的。哈佛坚决提倡和维护思想的自由表达和才能的全面发展。哈佛认为,如果所有学生都按一个标准的动作坐着上课,肯定也会让他们按同一种标准的方式进行“思考”。

哈佛大学从一所小小的文理学院发展成为世界顶尖大学,坚持学术自由是它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哈佛坚信:“只有坚持学术的自由,知识才能发展进步。学术才会兴旺。”所以,“学术自由”一直是哈佛大学坚持贯彻的办学理念。

最早对学术自由做明确表示的是昆西校长,早期哈佛主要面对的是“废奴主义”言论自由的问题。后来的艾略特校长,是学术自由理念的倡导者和捍卫者。他使哈佛大学从校董们和政治权势下独立出来,并从制度上保证了任何人都无权干涉思想和表达的自由。教师有教的自由,学生有学的自由。

教师的自由不受政府、社会和权威的限制,有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学方法的自由;学生有学习的自由,有平等竞争助学金的自由,有交友自由,有言论自由,有拒绝参加礼拜的自由等。

直到现在,哈佛大学新学期第一周都是“自由选课周”,在这一周里,学生可以任意出入任何一个学院的任何一个课堂旁听,然后从兴趣出发自由决定自己想选修的课程。选课表上交之后,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可以随时删、减或更换。在这种自由的氛围下,哈佛大学可谓“名师辈出”,很多学生都会有他们自己“最难忘的一课”。

199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尔兰诗人希尼曾经在英文系开设了一门诗歌课程。极具诗人气质的他讨厌在紧闭的教室里给学生讲授诗歌,他认为那样会让生命窒息。于是他将课堂设在了草坪上,学生们在大树下围坐一圈,在温和的阳光下、在水一样轻轻晃动的树荫里,在青草的香味和蹿来蹿去的松鼠间体会诗意。

还有一门名叫“第一夜”的音乐课,这种纯粹的“满堂灌”式的授课方式在哈佛的确罕见,但它却最让人印象深刻。

这门课的全部由5部著名作品面世的故事构成,在各学期里次第开讲。它们分别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亨德尔的《弥赛亚》。托马斯·凯利教授在这门课程的概述中写道:这5部作品是世界音乐史上最不朽的作品,它们诞生的“第一夜”是人类文化史的精彩瞬间。“第一夜”每周上两次课,在哈佛举办音乐活动的一个古典剧场里“上演”。教具是一架钢琴,一部幻灯机,一块黑板,一个大屏幕和若干台CD播放机。“演出”开始了!

凯利教授制造出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的视听享受,包括大师的尊容,相关人物的画像,作品上演剧场新旧面貌的照片对比,“第一夜”的大海报;大师生平、日记和传记资料,当年的录音资料,乐队故事,指挥的故事;还有珍贵的乐谱手迹,著名交响乐队演奏该作品时的盛况,围绕这些大师和作品创作的电视纪录片,电影片段等。

在整个课程中,每当提到百年前的音乐作品,必勾起与此相连的历史;描绘“第一夜”的古典剧场,必提及不朽的建筑和辉煌的绘画;而讲到那些迸发着激情的艺术家,必讲述浪漫的爱情故事;而围绕这些杰出的音乐作品,必定有着不朽的灵魂。于是,一位位鲜活的音乐大师从作品中呼之欲出;幻灯中,在每一张发黄的乐谱上,那些100多年前被涂改过的乐符仿佛依旧跳跃着它们的生命力。这个矗立在城市喧嚣中的古老剧场,重新上演了一个多世纪前“第一夜”时那不朽的音乐瞬间。舞台上的托马斯·凯利教授忘我地沉浸在音乐和故事的海洋中,像个孩子,他时而播放精心挑选的曲目,时而用钢琴弹奏美妙的音符,动情解说着作品微妙的瞬间;他用法语、意大利语朗诵这些大师的音乐故事,他快乐地、充满激情地和音乐节奏一起变换着身体语言在舞台上走动,他的忘我的诙谐表情感染着剧场中的每个人。

整个学期,这5部作品轮流登场,每部作品结束前的最后一课是音乐实况欣赏课,凯利教授会请来一支乐队,伴随他的现场解说再现“第一夜”的激情。

也许你会说,像这样充满自由的激情又富有想象力的课程必定只是哈佛教学中的特例,它并不能充分说明自由的氛围是普遍的,好的,那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美国人罗伯特·里德走入哈佛商学院的课堂,和他一起上一堂商学院的伦理课。它同样充满着自由的气氛,并且感染着你。

罗伯特·里德在他的一本名为《哈佛第一年》的书中,以主人翁的身份描述了哈佛大学那个适者生存的环境,描述了他在商学院的第一课。

“开始正式上课,第一堂课是两个课时的伦理课。上课所用的案例——我们在哈佛商学院要用的总共大约800个案例中的第一个——正躺在我的书桌上等我去阅读、分析和讨论。题目叫‘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和墨西哥’,内容大约有15页。哈佛商学院教学案例的挑战性不在于阅读过程中,而在于准备在课堂上就案例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个案例是通过教授和全班同学对话的自由讨论来完成的,所以学生们必须在课前阅读和分析每个案例。

“案例的中心议题是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的一位经理要决定是否在墨西哥建立一个电话答录机生产厂。该案例涉及的伦理问题包括:1使一些美国人失去工作机会;2剥削第三世界廉价劳动力;3在一个充满贿赂和腐败的环境中如何定义行为的适当性。

“我将案例材料阅读了好几遍,并在空白处做了详细的笔记,花了半小时来考虑所附的3个思考题。一个问题是这样的:该经理选择在墨西哥建厂,他应该就工资水平、工人福利、废料管理、童工问题、雇佣工人时性别上的要求以及贿赂问题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如果教授让我做开场发言怎么办?我早就听说过被叫起做开场发言是商学院生活中带有传奇色彩的一个事实。如果说毕业后能拿到高薪工作的前景是吸引数千名学生在商学院拼搏两年的胡萝卜,那么被教授叫起做开场发言的潜在威胁就是那根大棒。有人告诉我,大部分课是由任课教授叫起一名同学做开场发言而开始的,这位同学要做5~10分钟的发言,总结案例中的几个要点,为理解案例提供一个分析框架,还要为解决案例所描述的问题提出行动方案。接下来,他可能不得不对其他同学对他发言的指责进行反驳。他发言得分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他同学的反应。

“抱着侥幸心理,我希望教授不叫到自己。因为是第一堂课,所以我还认真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发言提纲。

“等我到教室时,已有一群人正在围看一张贴在教室门边的座位安排表。我赶紧走上前去,仔细搜索表上我的名字。先从‘爬虫阶’看起,还好,没有我的名字。再看‘花园阶’,没有;中间那一排也没有。难道是在‘天阶’吗?我急忙将目光转向‘天阶’,可惜运气没有那么好,最后我在‘警示线’上发现了我的名字,并且是左边第一个座位,紧临着‘大西洋’。

“我看到教室的门边站着一个人,长相粗犷,留着长发,虬髯飘垂。当我从他身边走过正要进入教室时,他看到我并向我伸出手来。‘早上好,罗伯。’他对我说。我微笑着向他问好,并握了握手,然后穿过教室走到我的座位上。等我坐下来才忽然意识到刚才那家伙就是我的教授!我还记得在夏天时我曾填写了一份学校的调查问卷并附上我的一张照片寄给了学校。调查问卷上说该问卷将用来帮助教授们对我的背景有一个感性认识。这个教授居然在上第一堂课之前就能凭照片认出每一个同学,这让我备感惊奇。

“我环顾四周,发现每个人的座位前都摆放着一个白色姓名卡,使整个教室看起来像联合国的一间大会议室。有几张面孔我已经熟悉,但是大部分人显得陌生。坐在我右边的是一个我未曾谋面的德国留学生,左边则是过道。

“有些人在互相聊天,但多数人显得很紧张。不少人的眼睛透出睡眠不足的样子,那些被指定坐在‘爬虫阶’上的同学显得胆战心惊,我禁不住暗自庆幸自己能坐在‘警示线’上,我发现汉斯坐在教室的那一边,夹在几个美国同学中间。汉斯一直不停地用手调整自己的眼镜,显得很紧张。他带来了一大厚叠笔记用纸,足够几个人用好几个月的。

“8点30分,教授迈进了教室,他扫视了一眼,全场鸦雀无声。突然他吼叫道:‘让冒险历程开始吧!’有几名同学发出笑声,多数人仍在沉默。

“‘在我们开始之前,我要求在座的诸君为自己热烈鼓掌,因为你们大家都做出了十分出色的事情今天才能坐在这里,你们应该得到鼓掌欢迎!’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位教授名叫萨姆·卢伯克,他讲话极富感染力,在谈论我们的情况时他说:‘你们中有一名同学,在调查问卷上写了一句妙语,现在我愿意把它与在座的各位一同欣赏。’他开始引用原话:‘我喜欢挑战、成长和激励。’他一边说着一边迈步登上台阶走向‘警示线’。‘谁推动我——’教授做了一个戏剧性的停顿,才接着说,‘使我发挥最大的潜力。’他停在一个坐在‘警示线’中间的同学面前,‘克拉克先生,’教授问,‘你MBA生涯中的第一堂课由你做开场发言算不算是一个足够的挑战?’

“听到这句话,可怜的克拉克同学几乎要昏过去了,大家哄堂大笑。卢伯克教授的讲话完美无缺,真是棒极了。

“克拉克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做了一个不错的案例分析发言。他得出的结论是:在墨西哥建厂是正确的,条件是美国电报电话公司要确保那些墨西哥工人的工作条件要和该公司在美国的工厂中的情况差不多。卢伯克对他的模范发言表示感谢,然后问大家有什么要补充。至少有7名同学举起手,争先恐后地要发言。

“学长曾告诉过我,一旦开场发言结束,当那个做开场发言的同学在角落里颤抖的时候,其他同学争夺发言机会的战斗就开始了。不管发言内容是多么中肯贴切或是纯粹的迂腐空话,只要发言就能得到课堂参与分。尽管教授一再言明课堂参与分不是根据发言次数而定,每个人仍然是极力争取尽可能多的课堂发言机会,以使自己能在同伴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