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16701400000025

第25章 聪明的父母会去“爱”(2)

其实,孩子很反感家长像放风筝一样牵着他们走,他们希望家长不要表露出过分的担心和焦虑,否则会让他们小小的心灵受挫,还会觉得在小朋友面前很没面子。有些家长对于孩子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即使孩子与小朋友玩时也会一直陪伴,殊不知这种“看管”会束缚孩子的行动。当孩子看见其他小朋友大胆地玩,而自己却要被家人管时,很可能会产生厌烦的心理。

客观上讲,父母过度保护孩子,甚至限制孩子的自由,不仅会让孩子失去在生活中锻炼的机会,还会使孩子丧失独立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更会失去建立自信、自尊的机会。如果孩子缺乏这种基本的生活能力,不仅不能照顾自己,甚至连集体生活都适应不了,更何谈在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从根本上讲,这种过度保护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星期天,妈妈带着6岁的丹妮到离家很近的小公园玩。一路上丹妮的手都被妈妈牵着,在旁人看来,丹妮是个很听话的孩子,妈妈不让她乱跑,她就老实地和妈妈待在一起,看着同龄小朋友都在玩着各种游戏,丹妮也很想玩,于是母女两人就来到游乐区,但是妈妈牵着丹妮的手始终没有放开。丹妮玩秋千时,妈妈要在后面推;丹妮想玩单杠,被妈妈以危险为由拒绝了;丹妮玩滑梯时,妈妈又在一旁指挥。笑容在丹妮的脸上渐渐减少,最后,丹妮主动提出想回家。原因很简单,妈妈给她的自由太少了,她全程的活动都在妈妈的控制下,所以,她失去了游玩的兴趣。

孩子勇气的锻炼,其实常常是对父母自身勇气的一种考验。如果父母对于一些危险活动心存余悸,那么,孩子也会受到影响。如果家长仅仅出于为孩子的安危着想,而牺牲他们自由锻炼的机会,是不是有些得不偿失呢?

家长都希望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成为最幸福的天使宝贝,所以总是会对其呵护备至,然而孩子却总是以一脸不高兴相对,到底问题出在何处?其实,究其原因就是由于家长的过度保护削弱了孩子的勇气,剥夺了他们生活的乐趣。所以,家长们请松开那双紧抓着孩子的手,给孩子自由成长、自主发展的空间吧!在这里为广大家长提供几点意见:

1让孩子学会坚强

几乎所有家长都会认为孩子的缺点和不足是可以原谅和迁就的,于是就会顺从孩子的意愿,对他们的不足之处视而不见,并且还替孩子包办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这种不恰当的保护无疑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过重的依赖心理。

兮兮从小娇生惯养,并且胆小怕事。有一次,爸爸带着他去爬山,在爬到一半时,他看见前面有一个小山坡,于是总是回头望着爸爸,希望爸爸能够抱着他越过去。此时的爸爸当然能够读懂儿子的意思,但是爸爸却想锻炼孩子的胆识和能力。于是,爸爸就鼓励兮兮大胆地向上爬,自己也以身作则不停地向上爬,并不失时机地回头对兮兮说:“儿子,坚持就是胜利。”孩子最终靠自己的本事体会到爬山的辛苦和乐趣。

古人云:“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都是磨炼意志的重要方法,作为父母,要让孩子明白在任何困难面前,勇敢、坚强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哭泣、求助和抱怨并不能克服困难。所以,家长应从现在开始拒绝再为孩子提供过度的保护,而要给孩子提供一些磨炼意志的机会,如此一来,才能使孩子坚强起来。

2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孩子眼中的世界与大人眼中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与解决问题的方式也许不符合成人的观念,但是当孩子说出“我自己来”时,家长一定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而不要做出轻视、不信任的表情。家长的一个微笑或是鼓励的眼神,对于孩子来讲都是莫大的支持,都能给他们无穷的力量。家长要相信孩子,此时,得到鼓励的孩子一定能够积极地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

笑笑是个活泼的孩子,长相清秀的她,人见人爱,幼儿园老师初见她时就十分喜欢。但是,老师发现她每次吃饭时都坐在那儿看着其他小朋友吃,起初老师以为她身体不舒服,所以就喂她吃饭,可是一连好几天都如此。

有一天放学后,老师将这一情况告诉了笑笑的妈妈。妈妈突然意识到笑笑最近吃饭都是姥姥在后面追着她一口一口地喂。虽然笑笑两岁就会用勺子吃饭,但是妈妈嫌她弄得到处都是饭粒,而且还总把衣服弄脏,所以就不允许她自己吃饭,而是由父母、长辈喂她吃饭,结果让她养成了“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

回家之后,妈妈和姥姥商量,以后不再给笑笑喂饭,而是让她自己吃。起初,笑笑的抵触心理很强,但是家人故意视而不见。看着家人没有管自己,笑笑突然说:“妈妈给我一个勺子,我要自己吃饭。”听见这句话,一家人很高兴,连声夸笑笑懂事,一连几天,笑笑在家人的夸奖下每天都高高兴兴地自己拿起勺子吃饭,虽然偶尔会将米饭弄到衣服或桌子上,但是在妈妈的指导下,她渐渐地成为饭桌上的小大人。现在的笑笑在幼儿园也会教其他小朋友使用餐具。

孩子需要成长的空间,在那里他可以实践自己的能力,学习如何应对问题。如果家长帮助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无异于剥夺了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甚至还会影响到他日后的发展。毕竟,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辈子。

3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好动、打闹是孩子的天性,但这在很多父母眼中似乎是一个很大的缺点,父母生怕一个不小心使孩子受到伤害,所以就经常会给孩子下“禁止命令”,其实,家长不必过分限制孩子的自由,只需要在了解孩子的个性和特点之后,对其行为给予正确的指导。

晓峰每天放学之后,都会在路上和几个男同学一起追逐打闹。位于市区的学校,周围有很多车辆,行走在人来人往的马路上,父母很担心他们会出事故,所以就会经常提醒他要注意安全。回家之后,晓峰和邻居家的哥哥妹妹玩,爷爷奶奶又很担心他们会磕着碰着。

这几乎是每个父母都曾遇到的问题,面对家中的“淘气包”,你是不是也整天为他的安全问题担忧呢?其实,孩子之间的玩耍嬉戏本身就是一种运动、游戏,是交往的正常需要。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新时代的家长要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再结合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从现在开始撤下你的“玻璃樽”,松开紧箍的双手,让孩子亲近大自然、亲近社会、亲近小朋友,用实际行动改变爱孩子的方式,把独立成长的机会还给孩子。

让孩子学会感恩古人云:“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对于现如今的独生子女来讲,家长最好还是施行一些感恩教育,要求孩子回报父母和家人的爱,并教会孩子怎样去回报别人。

许多关于当代儿童的思想道德调查都显示:这一代独生子女自私、冷漠、不关心人。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许多孩子都是在父母和家人的溺爱中成长的。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从未有过回报的意识,更何谈回报的实践。所以,在孩子心中,他们就是家中的“小太阳”,围着他们转,才是“自然规律”。

妈妈做好饭,孩子问都不问,上桌就吃起来。他们不会知道妈妈为这顿饭付出了多少辛苦,更不会顾及爷爷奶奶是否吃过。如果饭菜不合胃口或是心情不好时还会大声疾呼:“我要绝食!”

当孩子向家长要零用钱时,如果家长给得少,他们时不时地还会说:“真抠门,才给这么点!”与家长的“斤斤计较”相比,孩子花起钱来可谓出手大方,一次可以买100个游戏币,几十瓶饮料请客。在孩子的心中,可能从未想过家长挣钱有多么不容易,所以他们花得心安理得。

孩子为什么不懂得体恤父母,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享用的一切是如何得来的,所以,面对家长为他们提供的一切都享受得理所应当。

有一次,张妈妈向好友哭着说了这样一件事情:一次,张妈妈生病了,女儿上学走的时候明明知道,但是等到她放学回家之后,看见躺在床上的妈妈,就生气地说:“这都几点了,怎么还不做晚饭呢,你怎么这么懒。”说完还将书包重重地摔在床上。听着孩子冷冷的话,张妈妈泪流满面。张妈妈说自己工作无论多忙,都会给孩子做饭。孩子要看电影,自己哪怕上了一天的班很累,都会毫不推辞地陪她一起看。令张妈妈不解的是,为什么辛辛苦苦养育了十几年的女儿,会变成如今的样子?

俗话说:女儿是妈妈的贴身小棉袄。女儿本应该是最关心妈妈的,哪怕妈妈有一点变化,女儿都应该最先发现。可是遇见上文中提及的这种女儿,哪个家长能不伤心呢?事实上,类似的事情,很多家长都可能遇到过,如孩子进门不叫人,甚至连个招呼都不打,就像陌生路人一般,“砰”的一声就将门关上了,直到父母“请”他吃饭才出来。

思哲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按理来说也应该懂得“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但是一次家庭聚餐,让父母彻底看清了孩子“自私”的一面。全家人外出聚餐,爷爷说先让思哲点一个他喜欢吃的菜,于是,他就点了一盘鱼香肉丝。这道菜是第一个被送上来的,思哲尝了一口说:“好吃。”紧接着又说:“这是我的,谁都不许动!”此时,妈妈以为思哲在开玩笑,就启发他说:“是爷爷让你点的菜,你应该先让爷爷吃一口!”思哲立即皱起眉头说:“不行,我说了‘这是我的,别人谁也不许动’,吃不了扔了,也是我的。”

家长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和亲人对他的关心、对他的爱的同时,还要一点一滴地教他如何去回报别人。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灌输给孩子正确的思想,在他们的心中培植爱的种子。当孩子了解到父母的辛苦时,就一定会产生感恩之心和回报之意。

张雪是一家报社年轻有为的记者,去年刚结婚的她,想要买房。本以为父母会无偿给自己提供一些“援助”,但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妈妈却说:“这笔钱只能是借给你的,利息要按银行利率算。”

对于妈妈的这一行为,作为独生子女的她很不理解,为此还和妈妈闹过不小的矛盾,但是妈妈丝毫没有动摇自己的立场。因为这件事情,张雪春节都没有回家,直到五一接到爸爸的电话,才知道妈妈因为过度思念她病倒了。

回到家之后,看着病床上的妈妈,爸爸向她讲述了一件事情:“在你出生前,医生说你胎位不正,为了便于生产,你妈妈天天要跪着转动身体,动一次常常就累得满头大汗。生你的时候,因为你头太大,屁股朝下,所以不太好生,为此你妈妈又遭了一次大罪。”

张雪看着病床上一向爽朗的妈妈,想着她从来没有和自己提及过此事。上班之后,张雪曾经说过一个月给父母寄200元钱,但是从未兑现过。甚至她还自私地认为,花父母的钱是应该的。

听完爸爸的讲述,张雪已经泪流满面。接着爸爸说:“你妈妈之所以要让你按银行利息还钱,一是想让你有感恩意识,二是想替你攒钱,以便你在生活中有什么不时之需。”

过去常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其实感恩之心的培养可以有很多种方式,重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日常生活中父母要与孩子多沟通,告诉他们爱是相互的,只有这样才能将这种感情永远延续下去。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和亲人的关怀与爱护,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把这些爱传递给孩子,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让他们享受,而是让孩子牢牢地记在心中,以便长大后用自己的行动去回报这些爱。

子女和父母的感情是一种最自然的、发自内心的亲情。虽然父母并不在乎孩子的回报,但是也应该教会孩子去爱父母、爱别人。接受过感恩教育的孩子,才会默默地、自觉地回报父母和他人。

社会不欢迎“婴儿”和“公主”家长总是希望孩子的生活环境越单纯越好,其实则不然。要知道孩子从小生长的环境不能过于“无菌”化,无论是教育方式、生活环境、还是教育内容都是如此。所以要在孩子的童年中适当注入一些“益生菌”,以便刺激孩子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否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教子环境培养出的孩子,只会被社会抛弃。

东辉从小学习成绩就很好,也考到了小提琴业余八级的水平,一直被家长和亲人视为同龄孩子的榜样。父母怕他玩物丧志,所以严格限制他看电视和玩游戏的时间,为了节省时间,甚至不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他的生活中只有学习、练琴,除此之外,其余一切事情都由父母代劳。就这样,直到上大学,东辉还没有自己洗过衣服。为了能够更好地照顾东辉,父母想让东辉报考本省的大学,虽然他的分数足以报考重点大学。

在父母的强烈建议下,东辉选择了一所省重点大学,考虑到东辉自理能力差,妈妈就辞职专门照顾他。那一年,东辉已经20岁了。如父母所愿,东辉大学毕业又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他的学业之路走得可谓顺畅无比。

在毕业之前,所有人都面临着就业压力。东辉本以为自己研究生毕业很好找工作,但是他不爱说话,更不善于和别人打交道,所以总是在面试中出丑。虽然他笔试总是排在前几名,但是依旧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愿意接受他。这一次,父母没能像往常那样,为他铺路搭桥,因为父母的能力有限。眼看着周围的同学都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而他自己却迟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长期生活在父母羽翼下的他,没有任何知心朋友,面对巨大的落差和过于单调的生活,不久之后,他就患上了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