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打不骂巧教妙养
16701200000030

第30章 聪明说话,孩子会更听你的(4)

那本小说是儿子的同学借给他的,随后黄先生又给儿子的这个同学打了一个电话,责怪同学借小说给儿子看,连同学也被骂了一顿。

黄先生的这种行为引起了儿子强烈的不满,他愤怒地对父亲说:“你骂我就可以了,为什么要烧掉同学的书,还打电话骂同学。爸爸,你太过分了。”

黄先生当时就和儿子吵了起来:“我没有打你就算便宜你了,你看小说耽误学习难道还有理了?你那个同学明知道看小说对你不好,还借小说给你看,他安的是什么心?我当然要骂他。以后再让我发现你看小说,我饶不了你!”

黄先生的威胁教育并没有让儿子害怕,相反孩子索性不再学习了,而是一心一意地看小说。而且他不再掩饰自己的行为,明目张胆地在课堂上看。黄先生听到老师反映这个情况以后,把儿子痛打了一顿,然后说:“好啊,你有本事看,我就有力气打。看一次,我打一次。”结果是,黄先生过激的教育行为不但没有改掉孩子的毛病,而且导致孩子离家出走了。

家长要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好奇心也在不断地增长。有很多孩子可能会因为家长反对自己看小说或者是其他课外书籍而更加疯狂地看这些书籍。要知道,家长越反对,孩子的好奇心可能就越强烈。其实,家长只是激烈反对,而不帮助孩子鉴别这些书籍的好坏,反而可能会误导孩子。

对于喜欢看小说或者是课外书籍的孩子,家长应该耐心地引导,仔细帮孩子鉴别书的好坏。首先告诉孩子,喜欢阅读并不是坏事情,其次要懂得引导孩子阅读,让孩子知道什么书对自己有帮助。这样的教育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也不会耽误孩子的学习,家长和孩子的关系自然也不会受到影响。

家长都是为孩子好,希望孩子变得优秀。然而,想要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也需要运用良好的教育方式。方法对了,孩子养成了好习惯,改掉了坏毛病,自然就会变得健康优秀。

学什么,多征求孩子的意见和看法

庄先生一直对儿子充满期待,从小就注意对孩子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在孩子上小学的6年间,庄先生先后让孩子学习弹钢琴、画画、英语和打篮球。孩子很聪明,也很懂事,爸爸让自己学什么,他就学什么,而且学习成绩也很好。

孩子一直是庄先生夫妇的骄傲,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的自主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在此期间,庄先生仍然为孩子报各种学习班,父子间渐渐因为学习什么而发生争论和摩擦。庄先生曾经很伤心地对儿子说:“你怎么能辜负爸爸的期望?”但是儿子和庄先生说:“爸爸,你一直也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啊。”庄先生希望自己的儿子是一个全才,但是孩子的兴趣却渐渐地开始出现了偏向。一次,庄先生拿着新买回来的乐谱对儿子说:“快,儿子,来练习新曲子。”儿子却把乐谱仍在地上,大嚷道:“我不喜欢钢琴,从来没有喜欢过。”庄先生完全糊涂了,因为儿子的钢琴已经过了国家八级,可以说钢琴为他带来了很多荣耀,但是此刻,孩子却表现出极度厌恶钢琴的情绪。

孩子出现了这样大的变化,让庄先生变得六神无主。他去请教教育专家,专家告诉他这是孩子的正常反应,在孩子年纪还小的时候,不知道兴趣是什么,家长让自己学什么,自己就学习什么。但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自主意识渐渐凸显,他已经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喜欢学习什么了。这时候,家长就应该让孩子自己选择,选择他最喜欢学习的。因为尊重孩子的兴趣,也就相当于尊重孩子的未来。庄先生听完专家的建议,决定尊重儿子的选择,做一个开明的父亲。

开明的父母懂得孩子真正的需要,懂得尊重孩子的意愿,这样才能使孩子做到最好。

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茅盾的母亲就是一位开明的母亲,茅盾先生曾经说过:“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就是我的母亲。”在他5岁的时候,父母就决定对他进行绘画的启蒙教育,后来父亲亲自挑选一些教材,由母亲汇编,然后再由母亲一本一本地给儿子教授。母亲的教授,引起了儿子的阅读兴趣,他开始广泛地涉猎先秦诸子散文,以及《资治通鉴》、《史记》等大部著作,为以后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茅盾先生10岁那年父亲病逝,母亲开始承担起独立抚养茅盾和弟弟的责任。茅盾的父亲在去世之前,曾经立有遗嘱说让两个孩子都读理工科。但是母亲觉得儿子茅盾在文学方面的兴趣要比在理工科方面的兴趣广泛,所以她顶住家人的压力,把茅盾送进当时非常有名的文科类中学就读,毕业以后,又毅然让他到北京大学深造。

对于茅盾的弟弟,母亲也非常开明。可以说茅盾的弟弟在理工科方面的学习算是非常优秀的,但是在哥哥茅盾介绍弟弟加入共产党以后,弟弟就开始对政治理论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有半年就要取得工科文凭的时候,弟弟毅然放弃了学业,选择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去日本学习政治理论。茅盾为了不让母亲担心,劝说了弟弟很久,但是弟弟主意已定,不打算更改。然而令茅盾没有想到的是,母亲竟然如此深明大义,她对茅盾说:“既然他的兴趣已经有了转向,再让他去念那些书也没有意思,不如尊重他的选择。”母亲的尊重和开明,让茅盾兄弟俩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天下的父母,没有几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所以,在孩子还没有出生以前,很多父母就为孩子画好了理想的蓝图,让孩子以后学什么,甚至连孩子以后上什么学校,学习什么专业都考虑到了。如果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顺从自己的安排,父母自然不会说什么。但是,孩子一旦违背自己的意愿,可能有些父母就会打骂孩子,全盘否定孩子的兴趣和爱好,阻止孩子朝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展。

从开始上幼儿园起,赖清的耳边就常常响起爸爸妈妈“一定要好好学习,一定要争气!一定要考上清华”的叮咛。为此,她在父母为她设计的框架里不断地努力着。

初中毕业以后,赖清不负父母的厚望,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一所市属重点高中。终于可以松口气了!赖清觉得,自己没有辜负爸爸妈妈的苦心,考上了他们指定的学校,这个假期可以好好地休息休息了,就顺便报了一个美术班,学习自己最喜欢的绘画。

晚上,赖清妈妈下班回来,手里拎着一个大口袋。赖清急忙迎上前去,打开口袋,她呆住了——里面全是高中的课本和辅导材料!妈妈并没有理会赖清的惊讶,严肃地对赖清说:“你呀,别以为进了重点高中就万事大吉了。要知道,凡是考进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是尖子生,你要想出头,就得提前做准备。”赖清说:“妈妈,我知道。可是,这个假期我已经报了美术班了,你能不能让我学画画呢?”妈妈打断了赖清的话:“画什么画,画画好别人就让你上清华啊,你要知道清华不是那么好上的,不赶紧努力,就晚了。清华是最高学府,如果能考进这所学校,以后无论是出国深造还是找工作,都不用费力气!我们为你创造这么好的条件、替你操这么多心,对你没有什么别的要求,只要你考上清华,到时候你想要干什么,我和你爸都不再管你。”

赖清望着母亲提回来的一摞参考书和课本,默默地流下了眼泪。她连画笔和颜料都已经买好了,也已经和同学商量好,一定要在这个暑假里打下坚实的美术基础。但是,妈妈的一番话让赖清的梦想破灭了。第二天,赖清给父母留了一封信就离家出走了。她在信中这样写道:“你们希望我上清华,我自己却非常喜欢美术。我一直按照你们的要求生活,也小心翼翼地保护着我自己的爱好,不希望这个爱好和你们的希望撞车。但是,今天我要说的是,如果你们不尊重我的喜好,那么我也可以不尊重你们希望。我一定要上美术班,一定要!”

父母只知道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走,但是孩子喜欢什么,爱好什么父母统统都会忽略。很多家长都说:“我们为孩子选择的路才是正路,孩子自己哪里懂得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才能让他们拥有美好的未来呢?所以,我们必须要求孩子按照我们的要求走。”

然而,父母有没有想过,让孩子尊重你们意愿的同时,你们有没有尊重过孩子的意愿呢?孩子的喜好被统统否定,孩子将被命令有兴趣的东西统统抛弃,孩子就会失去独立自主的意识,甚至会变得叛逆。有些孩子甚至会精神萎靡,对学习和生活产生茫然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孩子也不例外。家长希望自己的理想得到尊重,那么首先也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感受。

为征得孩子的钦佩,家长要提升自己

社会在不断进步,教育孩子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即使是不同类型的教育理念也始终都会强调一点,那就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和教育单位,而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一个孩子,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最直接影响孩子的就是父母。即使在孩子上学以后,接触到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父母的影响也依然存在。父母可以成为好榜样,也可以成为坏榜样,无论是哪一种,榜样的力量都是无穷的。

现在有很多父母,为了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不得不做一些自己已经放弃了很久的事情,比如说学习。康女士的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就参加了英语班,虽然说没有什么复杂的单词,但是对于已经多年不碰英语的康女士来说,一些简单的单词,她也不一定能读准了。每次,女儿温习功课的时候,遇到不会读的单词,拿着书本来问自己的父母,康女士和丈夫都会急出一头汗。本来想给孩子请一个英语家教,但是很多人建议康女士说,这么早给孩子请教家,对孩子不好,请家教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

那该怎么办呢?自己和丈夫英语都不怎么样,随着孩子学习程度的加深,他们能帮上忙的地方越来越少。上次,孩子询问某个单词发音的时候曾经抱怨过:“你们什么都不会,看看我们同学军军,他爸爸什么都可以教他,有时候还会用英语和他对话呢。我真羡慕军军。”

孩子的话让康女士和丈夫很不是滋味,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考虑,康女士决定自己去报一个英语班,从最基础、最简单的学起,和孩子一起进步。这样不仅可以辅导孩子,自己也能学到知识。

其实,原来上学的时候,康女士的英语就不错。所以,参加英语班一个月以后,她把以前学习英语的感觉又都找回来了,又常常复习到深夜,所以进步很快。她虽然工作比较忙,还得照顾家里的生活,但是心里觉得很快乐,因为自己辅导孩子的时候,孩子会说:“妈妈,你的英语现在越来越好了。”

康女士的学习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孩子,孩子变得十分认真,对英语学习也充满了极大的热忱和兴趣。有一次,康女士去女儿的学校接女儿放学的时候,老师和她说:“这孩子英语成绩真棒!有时候还会运用简单的句子和其他同学对话。”老师的赞扬让康女士感到欣慰。孩子对学习之所以这么感兴趣,主要就是康女士的态度影响了孩子。

家长积极进取,孩子当然也不会抱怨。因为有一个好榜样始终在自己的左右鼓励自己,辅导自己,孩子的心里当然会充满奋斗的热情。许多家长都以为学习是孩子的事情,自己没有办法就给孩子请家教。其实,这是教育的一个误区。家教固然可以帮助孩子,但是不能影响孩子的感情。家教只能在学习上帮助孩子,而家长不但可以在学习上帮助孩子,还可以影响孩子的精神。

很多家长都会说,自己工作忙,哪有学习的时间。其实,家长并不是一定要参加学习班来帮助孩子,也可以用行动来影响孩子。一个家长爱看电视,每天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视机,那么孩子受了这样的影响,放学回家做的第一个动作也可能就是打开电视机。也许此时,家长会呵斥孩子说:“你怎么一放学回来就看电视呢?”此时,孩子可能回答:“您不是一下班回家就看电视吗?”

孩子会跟着家长学,无论是语言还是行动。孩子可不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他们也不在乎这些东西,只要是家长的言行,他们就会一味地模仿。

一个孩子的妈妈对待孩子的奶奶很不好,不但不礼貌,还经常和孩子的奶奶吵架。一次妈妈带着孩子去逛超市,买吃的东西。买完以后,母子两个人坐在街心公园里吃东西,这个时候母亲逗孩子说:“宝贝,把你手里的东西分一些给妈妈吃吧。”

孩子却把东西都拿得远远的,然后说:“不,我不给你吃。”

妈妈心里有些难过:“宝贝,那些东西都是妈妈给你买的啊,怎么不给妈妈吃呢?”

孩子很无辜地回答说:“因为你对奶奶也是一样啊,咱们家有什么东西,奶奶来了你都不会拿出来。所以,我也要这样对待你。”

孩子的话,让妈妈很吃惊。这个不懂事的孩子懂得模仿母亲的行为,母亲那样对奶奶,所以他就这样对待母亲。

很多家长都埋怨说孩子长大了不孝顺等,家长有没有反思过,你是否曾经在孩子小时候用类似的言行影响过他。

美国教育家克莱尔也曾说过:“如果你自己都不准备去有所成就,你也不能期望你的孩子去做什么。”

有一所学校召开家长会,一位家长在会上抱怨说:“这些孩子现在越来越不像话了,给他们吃好的,穿好的,提供好的学习环境,就是不见他们把学习搞好。你说,人家比尔·盖茨是怎么被培养出来的,我们怎么就培养不出来像李泽楷那样的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