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0-3岁喂养必读:新手妈妈常犯的300个错误
16700900000009

第9章 人工喂养错误(1)

母乳被誉为是新生儿最有营养的食品,但是,有的新妈妈因为自身的健康状况不适合为宝宝进行哺乳,或者出现奶水不足时,就需要选择其他喂养方式,如人工喂养等。

人工喂养的婴儿主要吃配方奶和牛奶,有些妈妈总是担心人工喂养的宝宝出现营养不良等症状,所以就会在牛奶或是配方奶中添加一些米汤、橘汁等,希望以这种方式加强宝宝的营养,虽然家长出于好心,但是这种喂养却是错误的。为了更好地照顾人工喂养的婴儿,本章指出了家长在选奶粉、冲奶粉、喂奶粉时常犯的错误及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希望广大家长能够引以为戒。

对新妈妈来说,给宝宝喂药无疑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有的妈妈往往会把药掺进牛奶里,认为用有营养的东西送服药物肯定有好处,但是这样做是很不科学的,不仅会使药物的疗效大大降低,还会使婴儿产生许多不良反应。

给宝宝吃药最好不要用牛奶送服,具体原因如下:

婴幼儿对口味是极其敏感和挑剔的,宝宝会因为尝到药味而影响以后吃奶,导致宝宝进奶困难。

牛奶属于中和剂,能与许多药物分子结合,容易使药物表面形成一层覆盖膜,使牛奶中的钙和镁等矿物离子与药物产生化学反应,从而生成水溶性的物质。这不仅使药物的疗效降低,而且还会使宝宝的身体受到损害。所以最好能在喂奶前约一小时给宝宝喂药,这样才能确保药剂吸收的效果。

大部分婴幼儿都有吐奶的现象,而牛奶中掺了药后会有一种怪味,这样更容易引发宝宝呕吐。妈妈最好单独喂药,因为药量少,即使味道怪异,一旦药物进入宝宝的胃以后也不易被呕吐出来,从而保证药物疗效的发挥。

由于牛奶在生产运输的各个环节中都有可能受到结核杆菌、痢疾杆菌等有害菌群的污染,因此许多妈妈都认为牛奶一般不宜生食,一定要在煮沸后饮用。

但是,牛奶并不是煮的时间越长杀菌效果就越好。通常情况下,牛奶消毒的温度要求并不高,温度在60℃时用6分钟,70℃时用3分钟即可。如果将牛奶煮沸,此时的温度会达到100℃,而牛奶含有的乳糖就会出现焦化现象,而焦糖可诱发癌症。此外,煮沸后的牛奶中的钙会出现磷酸沉淀现象,从而大大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

所以,加热牛奶最好采用间接加热法,且温度不宜过高,时间不宜太久。

不加糖的牛奶不好消化,这是许多家长的“共识”。人工喂养宝宝的牛奶中必须加糖,这不仅是为了味道甜,更主要的是因为鲜牛奶中含糖量不足,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时对营养的需求。研究表明,每100毫升牛奶中含蛋白质3。0克,脂肪3。0克,糖4。0克,而其中糖所提供的能量仅占总能量的30%左右。这种营养成分的结构远远没有母乳理想,所以牛奶中添加糖会使营养结构更合理。另外,加糖还有助于宝宝消化。

在牛奶中加糖是为了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给的热量,但是加入牛奶中的糖并不是越多越好,一般情况下,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即可。如果婴儿摄入过量糖分,就会将水分滞留在身体中,使肌肉和皮下组织变得松软无力,这样的婴儿即使看起来很胖,其抵抗力却相对较差,医学上称之为“泥膏型”体型。此外,摄入过量糖分还会诱发潜在疾病,如龋齿、近视、动脉硬化等。

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在煮牛奶的时候加入糖,因为糖与牛奶在一起加热会使牛奶中的赖氨酸与糖在高温80℃~100℃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害物质糖基赖氨酸。这种物质不仅不会被人体吸收,还会危害宝宝的健康。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把煮开的牛奶晾到温热(40℃~50℃),再将糖放入牛奶中溶解。

此外,牛奶中最好加入蔗糖,因为蔗糖在进入消化道后能够变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有些家长专门为宝宝买葡萄糖,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因为葡萄糖的糖度低,而用多了又会超过规定范围,还会使婴儿因为不甜而拒食。

有些妈妈发现宝宝喜欢喝柠檬汁、橘汁胜过牛奶,所以为了使宝宝多喝点牛奶,便想出了一个方法,即在牛奶中加点橘汁或柠檬汁。从表面上看,宝宝确实比以前喜欢喝牛奶了,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一种好办法。因为橘汁、柠檬汁均属于高果酸果品,这种高果酸果品一旦遇到牛奶中的蛋白质就会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变性,从而使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降低。所以,即使喝了大量牛奶,宝宝吸收的蛋白质也是微乎其微的。

因此,妈妈最好不要在牛奶中添加橘汁、柠檬汁。

盼望宝宝健康成长是每位家长的心愿,所以对宝宝的饮食,家长们也会格外重视。在给宝宝添加辅食如米汤、米粥或糕干粉时,有些家长为了能够让宝宝尽早接触这些食物,就将这些辅食添加到牛奶中,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喂养方法。

虽然牛奶和米汤的营养成分都比较丰富,又有利于婴儿的消化和吸收,且都是首选的婴儿辅助食品。但是,将米汤、米粥或糕干粉与牛奶一起搅拌,不仅会损害原有营养成分,对婴儿的健康也是极为不利的。因为牛奶中含有维生素A,这种物质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维护上皮组织、增进视力之功效,但它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而米汤、米粥、糕干则是以淀粉为主的食物,它们都富含脂肪氧化酶,如果用牛奶搅拌米汤,米汤中的脂肪氧化酶就会破坏牛奶中的维生素A。如果婴儿长期摄取维生素A不足,就会发育迟缓、体弱多病。因此,喂养婴儿时最好把牛奶与米汤分开吃,以防止食物间相克,使营养素受损。

牛奶对宝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主食,从宝宝开始吮吸食物的时候就应摄取牛奶,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铁、锌和微量元素,这对生长发育中的宝宝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有些家长唯恐新鲜牛奶太淡,不能满足婴儿营养的需求,所以就会加入适量的奶粉。但牛奶过浓于宝宝并不利。

过浓的牛奶含水少,使牛奶的浓度超出了正常的比例。

婴幼儿常常食用过浓的牛奶会产生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拒食,时间一长,很可能会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肠炎。

此时,消化不掉的多余食物就可能会损伤消化器官。原因很简单,婴幼儿的脏器娇嫩,不能承受过重的压力或负担。所以,不宜将奶粉冲得过浓,或者在新鲜牛奶中掺入奶粉,否则其营养成分的浓度就会升高,大大地超出婴幼儿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从而给其造成沉重负担。

那么什么样的牛奶浓度最适合宝宝呢?家长应该按照说明对牛奶进行调适,调适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和大便的情况,看宝宝是不是很喜欢吃这种牛奶,并观察宝宝的大便是稀还是干。在开始调适的时候要多加些水,随着时间的变化,加水量可逐渐减少。

有些家长通过阅读书籍或是在喂养节目上获知给婴儿补钙的同时还需补充维生素D,这样才能使钙质得到更好的吸收。那么,如何获取维生素D呢?晒太阳是最简单、最实用且最有效的方法,于是很多家长便把瓶装牛奶置于阳光充足的地方,以为这样能获取足够的维生素D。

其实,将瓶装牛奶放在太阳下照射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即使牛奶中获取了一定的维生素D,但同时却失去了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这三大元素。这是因为在阳光的照射下,这三种营养物质会自然分解。另外,在阳光照射下的牛奶也容易变质。

母乳对于婴儿来说是最佳的食品。如果条件不允许宝宝吃母乳,家长最好为宝宝选择和母乳成分相似的配方奶粉,而不是鲜牛奶。

因为配方奶粉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了原子单位即氨基酸,因此很适合婴儿消化和吸收。而鲜牛奶却不一样,它虽然富含蛋白质和磷,但铁的含量太少,如果长时间给婴儿喝鲜牛奶,就容易使宝宝出现肠胃不消化和缺铁的症状。另外,鲜牛奶中的叶酸含量较少,而叶酸是构成健康红血球的营养基础。

此外,大约有8%的婴幼儿对鲜牛奶中的蛋白质过敏,通常表现为腹泻、腹痛、体重增长缓慢等现象。

研究者还发现,1周岁以内的婴儿不喝牛奶,多数可以避免患I型糖尿病的风险。所以,在婴儿满1岁以前,应尽量喂母乳或使用婴儿配方奶粉。

很多人认为,宝宝不可以空腹喝牛奶,应该在喝奶之前先吃一些甜点,以免不消化。但事实上,婴儿和成人对牛奶的吸收是有区别的。

成年人由于体内乳糖酶含量降低,会导致乳糖不消化,进而导致脱水和腹泻。宝宝却不同,宝宝体内天生具有很强的“乳糖酶”活性,消化牛奶里面的乳糖可谓轻而易举,再加上他们生下来就是空腹喝奶的,消化乳糖的能力非常强,所以断奶后的宝宝消化牛奶是没有问题的。要让宝宝经常喝奶,可以在宝宝饿的时候给他喝牛奶,这比给他吃零食健康得多。

有些家长认为宝宝喝完牛奶后再喝一些果汁能够增加营养,并且有利于消化。但事实相反,喂奶之后立即喂果汁会使果汁中的酸性物质和牛奶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凝块,不利于吸收和消化。

另外果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有效地补充宝宝体内维生素C的不足,但是过早地食用果汁会影响宝宝对母乳的需求,而且果汁中含有低钠,过多地食用可能会引起低钠血症和脑水肿。所以适当地喝些果汁固然对宝宝的身体有益,但是不要在进餐前或进餐后半小时内饮用,否则会影响食欲。

此外需注意,宝宝每天以不超过300毫升的果汁摄入量为宜。

宝宝到4个月大的时候有可能出现钙、铁、维生素的缺乏,新妈妈为了给宝宝补充营养便会给宝宝服用铁剂,同时也会添加牛奶等,以为这样就可以补充宝宝缺乏的营养素。

事实上,在给宝宝喂牛奶的时候是不能喂铁剂的,因为铁剂在消化道内须转变成无机亚铁盐才能被机体吸收,而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盐和磷酸盐,铁会和牛奶中的这些成分结合成不溶解的化合物,从而降低宝宝对铁的吸收量。所以二者要适当地分开服用才能达到营养的最佳吸收效果。

人工喂养的宝宝也可能会出现对牛奶过敏的症状,比如皮肤湿疹,严重者会出现疱疹,常会有睡眠差、食欲不振、哭闹等症状反应。

宝宝之所以会出现牛奶过敏的症状,主要是与自身的过敏体质和消化功能有关,有的还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况且宝宝的身体比较娇嫩,在最初接触外界食物时容易产生各类过敏反应,过敏体质的宝宝会表现得更为严重。

人工喂养的宝宝可能因为过早地接触外界食物,比母乳喂养的宝宝更容易产生过敏反应,所以父母在更换一种新牛奶时要细心观察宝宝的身体反应和消化状况,以便及时预防过敏症状的发生。

很多新妈妈图方便省事,喜欢用微波炉给新生儿热奶。她们会先用温开水把奶粉冲调好,等凉了之后放在冰箱里,晚上宝宝饿了的时候,就直接用微波炉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喂给宝宝喝。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对宝宝来说,微波食品可能会带来一些健康隐患。

微波炉可以快速把食物加热,但婴幼儿专家不推荐用它来加热婴儿奶瓶。因为用微波炉加热奶瓶,奶瓶摸起来可能是凉的,但里面的奶可能已经非常烫,在这种情况下,极有可能烫伤婴儿的口腔和喉咙。另外,液体在密闭容器中膨胀有可能会造成爆炸。

如果是挤出来的母乳,经过微波炉的加热一些保护因子可能被破坏掉了,所以家长不要一味地图省事。安全的方法是:用热水晤热瓶子,然后在手腕上滴几滴试一试奶的温度,感觉温度适宜后再给宝宝饮用。

用微波炉加热牛奶可能会造成牛奶成分的轻微改变,对婴儿配方食品来说,这可能就意味着某些维生素的损失。

为了宝宝的健康,不少家长会让宝宝多喝奶,但是宝宝多喝奶并不能代替饮水。

所谓饮食,就是要有饮有食。许多父母认为,宝宝每天的主食就是含水量很高的母乳或牛奶,而且6个月左右的宝宝饮食来源几乎完全靠吃奶,如果宝宝奶水吃得已经足够,体重增长在正常范围内,每天小便6~8次,尿液的颜色清淡不黄浓,则表示宝宝身体内的水分已经足够了,不需要刻意再喂宝宝喝水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宝宝就不用喝水了。在冬天的北方,由于天气多风、气候干燥、室内温度偏高等因素,宝宝无论多大,补充水分都是十分必要的。许多父母可能会认为喝水还不如喝奶。如果宝宝奶水喝得不足,每天每千克体重未达100毫升的奶量,且体重增长在正常范围以下,那么的确应该多喝些奶。但是,如果宝宝已吃足奶再无端增加奶量就是非常错误的做法了,因这样有可能引起宝宝厌食、消化不良等反应。特别是在宝宝发热、腹泻、失水过多时,会更需要减少食物营养素而多补充水分,从而依靠水的作用降低体温,补充体液,顺利排泄有害物质,缩短病程,使宝宝提早恢复健康。可见“饮”对宝宝来说并不只是饮奶。

那么宝宝对水量的要求是不是和大人一样呢?答案是否定的。宝宝有特殊的生理结构,尿液浓缩能力比成人差,肾脏保留碳酸氢根离子的能力差、排酸能力有限。所以对待宝宝喝水的问题就需要十分谨慎,父母在给宝宝饮水时,要注意适时、适量、合理地补充。

虽然每100克牛奶中含水分87克,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进入宝宝体内也会分解产生“内生水”,但这些水分对宝宝的生长要求来讲远远不够。如果摄入大量的脂肪、碳水化合物则需要更多的水分来补充,因为宝宝体内排出的水分也会相应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