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当好孩子的引路人
16700800000035

第35章 做孩子思想的领路人(3)

如此说来,没有梦想的孩子是没有未来的,是不会有成就的,所以当孩子有理想、有愿望时,家长就要诱发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陶醉在自我的梦想中,努力地去做每一件事情。孩子的梦想即使有些不可思议,父母都应为孩子“理想中的我”感到欣慰和自豪,给予必要的肯定。

8岁的儿子,看见马路上飞驰着一辆漂亮的私家车,牵着他手的妈妈说:“我们家也要买一辆这样的车。”说过之后,孩子就连连地摇头:“爸爸现在已经很累了,而妈妈的身体也不好,所以咱家买车的重任就不用你们再辛苦了,让我自己来努力吧!”“我长大了一定要给你们买一辆高级轿车……”

尽管孩子会说出多种多样的童言,也许能实现的寥寥无几,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即使孩子一个理想和愿望都没有实现,家长依然可以感受到孩子的爱和努力,所以家长不要轻视孩子的童言,因为有些话孩子是用爱心编织成的,更不要嘲笑他的承诺。

家长对孩子的梦想坚信不疑,孩子就会从父母那里获取无限的勇气和力量,进而朝着梦想不断努力,踏上成功之路。

有原则的父母才能培养有原则的孩子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有很多毛病需要改正。孩子改正自己缺点的时候,总是要吃一定的苦头,但是不能因为怕孩子吃苦,家长就放弃自己的原则,迁就孩子。否则不但不能让孩子改掉毛病,而且还会让孩子变本加厉。原则一旦制定,家长的坚持比孩子的坚持更重要。

男孩卡尔的父亲是一个极其讲原则的人。父亲要求卡尔每天都按时起床,按时吃早餐,否则就会让他一早上都饿着肚子。有一天,表哥来卡尔家里拜访,卡尔和表哥玩得兴起,没有理会父亲的劝告,到很晚的时候才去睡觉。

第二天早上,卡尔起来得很晚。他来到餐厅,四处寻找吃的东西。但是已经过了早餐时间,桌子上没有早餐可以吃了。卡尔对父亲说:“爸爸,我很饿。”爸爸对他说:“我们是有约定的,我昨天晚上已经提醒你,让你不要睡得那么晚。但是你没有听从我的劝告。现在已经过了早餐时间,所以你不会有任何东西可吃了。这只能怪你自己。”

早餐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但是规矩对孩子一样重要。父母为孩子立下了规矩,不但要让孩子遵守,父母也要遵守。不能因为心疼孩子,不讲原则地随时改变规矩。孩子约束自己的能力比较差,很多时候,立下规矩就常常忘记了,这就要求父母严格地按照规矩去办事。

小泽是一个3岁的小男孩,很喜欢吃甜食。糖、冰激凌或蛋糕,一旦吃起来就没完。孩子正在长身体的阶段,糖类的食物吃得太多,对孩子的身体不好,尤其对牙齿不好。有时候,小泽在睡觉以前还要吃一块糖果。妈妈为了克制小泽的这个习惯,平日里一般不会给小泽买糖果吃,如果有亲戚来拜访,给小泽买糖果,妈妈也会将糖果放在小泽看不见的地方。偶尔才会让他吃一些。

开始的时候,小泽看见这些糖果,紧紧地把它们抱在怀里。妈妈从他手里拿走糖果的时候,他总是哭闹不休。有一次,小泽的奶奶看见这样的情况,就对小泽的妈妈说:“孩子吃一点糖有什么大不了的,给孩子吃吧,你看他哭得那个样子多可怜啊。”

但是,妈妈却坚持原则,坚决不给小泽吃糖,任凭他哭闹不休也不妥协。其实,妈妈看见小泽哭得那么可怜也很心疼,但是为了纠正孩子的这个习惯,立下的规矩就要好好地遵守。几次以后,小泽在妈妈把手里的糖果拿走的时候,已经不会再放声大哭了,有时候只是难过地掉一会儿眼泪,很快又好了。渐渐地,妈妈的坚持有了效果,小泽不像以前那样爱吃糖了。

父母为孩子制定原则的时候,就应该想到,执行原则的过程中要遵守原则的不只是孩子一个人。很多时候,只有在父母的强制下,原则才能得到执行。有时候,父母看见孩子哭会觉得很心疼,这往往就会让他们放弃制定好了的规矩来迁就孩子,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很不好的做法。父母没有原则的做法,会让孩子变得更加任性骄纵。

大人们都知道,想改掉自己的一些毛病,或是克制自己的一些欲望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有的时候有些事情对孩子没有好处,家长应该让孩子吃一些苦,帮助他培养良好的习惯。即使孩子在执行原则的时候,表现得十分痛苦,家长也不应该心软。

马成是个小学生,有时候妈妈因为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去接他放学,就让小姨去接他。小姨十分疼爱马成,看见他走出学校门口,就帮他把书包接过来,替他背着。有一次,妈妈和小姨一起去接马成,小姨还是像往常那样接过他肩膀上的书包。这个时候,妈妈从小姨的手中拿过书包,又还给了马成,让他重新背到肩膀上。

小姨说:“你这是做什么,马成的书包多沉啊,我们应该帮他拿。”

妈妈笑着拍拍马成的肩膀说:“马成是个男子汉,他和我有约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接着,妈妈又对马成说:“在我没有接你的时候,你是不是总是让小姨给你拿书包啊,你这样可不像是男子汉的做法。”

马成看着妈妈,惭愧地低下头。小姨觉得姐姐对马成有些太狠心了,她悄悄地对姐姐说:“马成才多大啊,你怎么能对他要求这么严格?”

马成的妈妈说:“他是个男孩子,应该要求严格一些。”

妈妈要求马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不是只要求他自己背书包,还要求他把自己的房间也整理好。比如,早上起来要自己叠被子,自己整理书桌等。星期六的时候,要打扫房间的卫生等。妈妈为马成立下这些规矩以后,真的一次也没有给他整理过屋子。即使马成起晚了,没有时间整理房间,妈妈也不会帮助他。因为妈妈坚持原则,马成将自己的事情越做越好。有时候,即使父母出差不在家里,他也能将自己照顾得很好。

孩子都有依赖父母的天性,但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培养孩子独立的时候,就像让孩子放开父母的手,自己走路一样。孩子总是会摔倒,总是会有疼痛。有时候,很多父母看到这样的情况,因为不忍心让孩子吃苦,仍然牵着孩子的手走路。这种做法当然不会让孩子学会走路。

有原则的父母,在制定原则和执行原则的时候,虽然会遇见孩子痛苦的情形,但是绝对不会改变自己的原则。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学会独立、坚持、克制和忍耐。也只有这样,孩子的人格才会得到完善,才会健康成长。

引导孩子自己反思

对孩子来说,分清楚对错尚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更别说反思自己的错误了。孩子犯了错误以后,如果父母总是唠叨,反而会适得其反。很多孩子在父母的唠叨之下,不但没有改正错误,反而变本加厉。想让孩子改掉自己的坏毛病,父母就要培养孩子反思错误的习惯。只有反思做得好,错误才能慢慢减少。

两岁的悦悦走起路来颤颤巍巍,不是很稳。妈妈跟着她身后,一个不留神悦悦就跌倒了。悦悦哭起来,妈妈赶紧扶起她,然后用手打了几下地板说:“都怪这个该死的地板让悦悦跌倒了。”

悦悦不再哭了,看看妈妈又看看地板,然后指着地板说:“地板坏。”妈妈附和着女儿说:“是啊,地板坏。”

妈妈的举动看起来有些可笑,但是这个有些可笑的举动让孩子留下了一个印象:那就是自己摔倒,都是地板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自己走路不稳。这个印象一旦形成,对孩子的成长将会非常不利。可能在以后的岁月里,孩子遇到类似的事情,即使自己有问题,她也会把问题归到别人的身上,认为自己一点错误都没有。

其实,孩子摔倒可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地板真的是太滑了,二是因为孩子走路还不稳当。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应该全部怪罪给地板。妈妈在孩子跌倒以后,将孩子扶起时,应及时提醒孩子以后走路要小心。即使两岁的孩子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这样的提点对孩子的影响比母亲责怪地板要好得多。

很多时候,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只会一味地责怪孩子犯错误,或者干脆把错误全部推给别人,不去责怪孩子,而忽略了让孩子在这次错误中认识一些问题,学会反思造成这个错误的原因以及会引发的后果。因为家长往往会把错误的原因或引发的后果直接告诉孩子,他们没有时间或没有耐心等待孩子的反思。

其实,在生活中,教会孩子反思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你不应该这样做,这样做是错的。”“我都和你说过多少遍了,你怎么就是不听,你不能那么做。”其实,与其直接把后果告诉孩子,不如让孩子犯一下错误,再引导孩子反思错误发生的原因以及引起的后果要来得印象深刻。

严女士去参加女儿的家长会,发现个子小小的女儿竟然被老师安排坐在了最后一排的位置上。严女士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个班里学生的座位情况,发现小个子的孩子一般都是坐在前排的位置。严女士没有询问老师情况,也没有询问女儿,在家长会以后,她和女儿回到了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