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父母要有好习惯
16700600000035

第35章 批评启发篇(7)

在上述案例中,爸爸只要耐心地在和小强的对话里给他讲一下“七乘以三”是怎么算的,然后再给他讲一下“七乘三”和“三乘七”的区别,结果就会不一样了。当然,在孩子完全明白的情况下,父母还可以再鼓励他,举几个合适的例子给他听。

父母最不应该说“你怎么这么笨”这样的话。这样负面的评价不仅无助于孩子更好地成长,反而容易伤了孩子的自尊,打击他的信心,更可能会影响他解决问题的热情。我们都知道,好的心情会让人工作起来事半功倍,那么同样的道理,孩子也需要有一个好的心情去面对学习和生活。

父母要明白,孩子毕竟还小,正处于成长阶段,还没有足够的能力调整心态,这就需要父母的帮助了。所以,当孩子做错事或者在父母认为他真的很“笨”的时候,也一定要记得帮孩子树立信心。成长中的孩子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父母不能总拿他的不足之处说事,更不应该对他进行全盘否定。父母要正确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一旦发现他的优点就要及时给予肯定,从而能更好地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引导孩子克服困难。

其实每个孩子接受新事物的过程和接受程度都是不同的,父母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父母应学会多和孩子沟通,当他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及时和他交流想法,帮助他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切不可急于求成。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注意,千万不要用人家的孩子来衡量自己的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能用相同的标准来要求他们。父母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要记住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值得发掘的潜能。

每个人在情感上都是需要表扬和激励的,特别是孩子在受到父母的表扬和激励时,就会勇气大增,信心也会大增。所以,当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些还没有学会的东西时,父母不要过于心急,可以分析一下孩子是否具有这方面的才华或天赋,如果没有,可以针对孩子的特点让他去学习另外一种适合他的技能。

首先要尊重孩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者只有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被教育者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让被教育者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先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要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

要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和尊严,父母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改变“我说你听”、“我打你受”的支配一切、指挥一切的观念。诚然,孩子要管教,但父母必须先要把孩子放在平等的地位上。父母与孩子并非“领导与下属”关系,而是“同事”的关系。在施教过程中,父母要时刻提醒自己多听一听孩子的想法。孩子年幼无知,认识可能会片面,也可能会有错误。父母只有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才能更好地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

其次,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父母对孩子的爱本就天经地义,但是不能因此就信马由缰。父母要明白,任何事情都是物极必反的。面对孩子,父母应该有一种自控意识,尽量保持清醒的头脑。就算在孩子让自己特别生气的情况下,也要给自己一种心理暗示:如果情绪失控,教育就失败了。

总之,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是每位家长的责任。不论孩子有多大,他都是实实在在的一个人,这就是说父母要尊重孩子,与孩子尽量做到平等相待,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用欣赏的眼光和鼓励的话语真诚而积极地评价孩子。

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父母要鼓励孩子去承担一定的责任,让孩子拥有自主权和选择权,并尽可能地独立完成。如果孩子独立完成任务的确有一些困难,父母要采取“帮助而不替代”的态度,帮助他解决。这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和不畏困难的精神,以及健康的自我意识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父母尊重孩子,同时教会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父母应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把孩子当做独立的社会人来养育。

有一些父母对尊重孩子并没有真正接受,他们会认为,小小的孩子哪能懂得这么多呢?其实孩子也渴望被尊重。所以,认为孩子没有人格的父母,就不会尊重孩子的人格,也就不容易把孩子教育好。

在生活中,一些父母常会以自己的“权威”来威慑孩子,有时会让孩子当众出丑;有时稍不顺心,就在孩子的身体上“烙上”自己的手印。不可否认的是,父母这样做的愿望其实是好的,但有一个事实父母必须要明白:你的做法伤害了孩子,让孩子的人格遭到了侮辱,孩子对父母失去了尊重和信任,教育的效果就减弱了。

教育专家认为,父母在尊重孩子的同时也是尊重自己。因为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父母对孩子的尊重也是赢得孩子尊重的重要因素,在相互的尊重中,教育的效果才会更明显。

孩子确实是需要教育的,不经过科学的教育,孩子很难成为合格的人才。然而,教育只有在尊重人格、保证权利的前提下进行,才可能培养出“人才”来。

在这里,给大家列出一些父母不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表现,父母不妨引以为戒。

其一,居高临下,指挥一切

父母总是高高在上,露出一副威严的面孔,指挥着孩子的一切。比如,你必须要好好上学,给我考大学;你必须上钢琴班,不爱上也得上……这样的指挥,已经是把孩子当成一架“机器”了。

其二,宠爱笃深,呵护备至

爱需要理智,一旦宠爱往往会走偏。有的父母把孩子当做掌上明珠,只要求孩子读书,什么也不用干,就算孩子该干、能干的事情,也一律由父母代替……在这种状态下,孩子独立的尊严在父母笃深的宠爱中被慢慢抹杀了。

其三,训字当头,不许发言

有的父母误把“训”当做教育,天天训孩子,有事没事都要训几句。令人遗憾的是,他们不允许孩子解释,更不许孩子提出不同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没有了尊严,没有了权利。

其四,滥施惩罚,不顾后果

有的父母不仅对孩子进行精神虐待,还滥用惩罚。据调查发现,从城市到农村,有8%~12%的父母对孩子常采取打骂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不但起不到教育的效果,还会严重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以上列出的几种现象,都在现实生活中存在。针对以上现象,父母需要认真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施教言行,认真想想“教育者必先受教育”的道理。

暗示地批评

心理学上的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

一般来说,孩子要比成年人更容易接受暗示。在管理中常用的是语言暗示,比如老师在集体场合中,对学习好的或行为好的同学进行表扬,这就对其他的同学起到暗示的作用。生活中,人们也使用手势、眼色、击桌、停顿、提高说话音量或放低说话音量等方式来进行暗示。有经验的老师还常常会针对学生的某一缺点和错误,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与学生们边看边进行议论,或者给学生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这些方式都能产生较好的教育效果。

其实,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也可以用暗示的方式,尤其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用暗示的方式可以保护孩子的“面子”。

小柠是一位中学生。她有一项本领,就是能做出不同花样的折纸。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她做的折纸,许多同学为此常约时间向她学习。刚开始,她也教同学们一些方法,可是,她发现,同学当中也有的人会做出比她更好的花样,这让她心里感到很不舒服。小柠认为,如果她再教给同学的话,大家都学会了,她就不会那么突出了。所以,在后来的日子里,她不但拒绝了同学们约她一起学折纸的要求,还对一些能做出好花样的同学有意无意地表现出一种不屑的样子:有什么了不起的,那不也是我教的吗,我不教,你会吗?时间长了,她发现同学们和她的关系不如原来亲密了。她为此很苦恼,于是就去请教爸爸。

爸爸听了小柠的表述以后,明白直接的指责批评是不管用的。正好,他在书上看到了一个故事,他觉得这个故事可以给女儿启发。于是,爸爸就心平气和地给小柠讲起了故事:

有一个人很喜欢玫瑰,他在自己的花园里种了很多的玫瑰。当花开的时候,花香和那片片的花瓣让人们流连忘返。邻居都来和他要一些花籽做种子,可是这个人怕邻居的花比他的好,就没有给。到了第二年,他发现自己的花长得不如第一年好了,到了第三年,花长得更差劲了。于是他就去请教一位老花匠。听了花匠的话后,他恍然大悟,然后把自己的花种送给了邻居们一些。几年以后,他的花又开得和当初一样好了。

老花匠的秘诀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我们都知道,花粉的传播对花的生长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想让花长得好,只有附近的花都是良种才行。

小柠想了一下,对爸爸说:“是不是我把折纸方法教给同学,大家一起探讨,就可以探讨出更多更好的花样了?”爸爸只是笑了一下,说:“花长好了,那个人和邻居的关系也变得很融洽了……”

这位父亲也可以用指责或者其他方式表现对孩子的不满意,但是他没有那样做,因为那样做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妙就妙在,这位父亲用故事暗示的方法,既让女儿明白了道理,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可谓一举两得。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时刻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一些或许并不熟悉的人都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做出影响他人的暗示,那么,对于和自己有亲密血缘关系的人,运用适当暗示的方法要比直白地说明更有效果。

心理专家做过一个小试验,充分说明了暗示对人的作用之大。

专家让一个人水平地伸出双手,两掌心朝上,闭上双眼。告诉他现在他的左手上拴了一个氢气球,并且会不断地向上飘;他的右手上绑了一块大石头,不断地在向下坠。3分钟以后,人们看到的是这个人双手之间的高低差距比较大了。

我们常说的人要认识自己,在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是一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更容易受到来自于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会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所以,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把握好这一点,在孩子有失误的时候,不妨多给他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这对于孩子更好地认识自身的不足、改正错误是有好处的。良好的心理暗示可以让孩子的被认同感得到满足,从而更有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

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人能够每时每刻地反省自己,对孩子来说,做到这一点就更有难度了,而且他们也不懂得把自己放在其他角度来观察自己。正因为如此,孩子比大人更需要借助外界的信息来认识自己。而前面说过,一个人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又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父母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帮助孩子更好地完善自己。

批评孩子要对事不对人

生活中,如果孩子犯了错误,特别是孩子有了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不好的思想表现的时候,父母一定要给孩子适当的提醒,让孩子明辨是非,从而唤起孩子内心的羞愧感,使他们对社会的准则和自己的行为后果有一定的心理体验。这样的批评方式也能让孩子产生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改正的意识。

没有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同时也是失败的教育。但批评和惩罚是一把双刃剑,父母必须要意识到,教育方式使用不当就会伤害孩子,所以,批评必须因人而异,要适度。家长要切记这一点:一味地批评和惩罚意味着批评和惩罚的失败;频率过高的批评和惩罚会使孩子失去难能可贵的自我教育能力。

作为家长,应该明确地认识到教育的核心是唤醒,在批评和惩罚孩子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要唤醒孩子的自尊、自信、自爱以及自强和自制,也就是说要唤醒孩子的人格心灵。不管你是激励孩子,还是批评和惩罚孩子,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唤醒孩子的人格心灵和自我意识,最终把教育转化为孩子的自我教育。否则,父母的激励、批评或者惩罚就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既然批评如此重要,而且批评、惩罚和表扬一样都是教育的行为原则,那么,父母作为孩子最亲密的教育者,在实施批评和惩罚的时候,有一个原则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批评一定要做到对事不对人。也就是说,只能针对孩子的行为提出批评,而绝对不能错位,不能“对人不对事”,否则,孩子就会失去羞耻心、荣誉感和进取的精神。

一位心理专家讲了这样一件事情:

一次,心理专家在某市进行演讲,在讲座结束的时候,有一位母亲来找他做咨询,而且表情非常黯然:“老师,我的儿子就像您演讲中举例说的那样,他失去了荣誉感和进取心,我为了激励他,经常对他说:‘孩子,你看你们班的同学,能得到五角星和小红花那多好啊!’您猜猜他怎么回答?他说:‘妈妈,五角星和小红花算得了什么?我根本不需要它们!’”

专家说,遇到这样的孩子,这位妈妈已经欲哭无泪了,孩子才刚刚5岁,就失去了荣誉感和进取精神。而孩子一旦失去了荣誉感和进取精神,就很难再教育他了,这样的孩子,对于父母的批评、惩罚甚至表扬都会表现得无动于衷。这位妈妈对专家详细地谈起了孩子的成长过程。原来,这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父母和老师错位的表扬和批评太多了,并且批评和惩罚的频率也过高,导致孩子失去了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