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男子汉
16699700000025

第25章 教养与风度(4)

教男孩学会处理矛盾处理矛盾、解决问题是人必备的生活能力。在生活中,人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和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则不利于安定的生活。对于男孩来说,处理矛盾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帮助男孩成长,还是一种教养的体现。善于处理矛盾的男孩往往具有良好的处世能力。很多孩子在与其他人发生矛盾的时候,常常会寻求大人的帮助。对此,家长最好不要直接介入孩子的矛盾中,而应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孩子自己处理这些矛盾,培养他们处理矛盾的能力。

有位父亲非常冲动。一次,他发现儿子的文具盒里没有钢笔,感到很奇怪,就问他:“儿子,你的笔呢?”儿子一听爸爸的问话,就哭了起来:“我的笔、橡皮和尺子被别人抢走了。”父亲一听,顿时火冒三丈。第二天,他就亲自去儿子的班上教训了那几个同学。

很显然,这位父亲的做法是不妥的。作为家长,当听到孩子被同学欺负时,应该先帮孩子找出事情的原因,并找到当事人了解详细的经过,而不能只听孩子的一面之词,更不能冲动地介入孩子的矛盾之中。如果家长总是为孩子出头,那样只会娇纵孩子,让孩子养成依赖心理,失去自己处理矛盾的能力,同时孩子的耐挫能力也会降低。而家长这种冲动还有可能激起家长之间的矛盾,使孩子之间的矛盾升级为大人之间的矛盾。

如果孩子受委屈,家长应该让有矛盾的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尽量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可以教给他一些沟通的方法,增强他的交往能力,还要经常启发孩子想办法解决问题,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并学会思考。其实很多男孩喜欢找大人解决问题,是因为害怕与其他小朋友打交道。对此,大人要多给男孩一些鼓励,让他有勇气面对矛盾。事实上,男孩远比成人想象的懂道理。

处理矛盾的方式反映了人的修养和风度,只有那些没有教养的人,才会采取蛮横无理的方式解决问题,而具有良好风度的男子汉是绝不会这样做的,他们会采取合适的方法让事情得到圆满的解决。

当男孩受了委屈的时候,家长应该告诉他无需过分自扰,应给予男孩更多的理解,并让男孩学会理解他人。其实,孩子在理解他人的同时,不仅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冲突,让矛盾自然而然地消除,还能让自己的烦恼得到释放。理解是一缕精神阳光,如果男孩能够借助这缕“阳光”,就能澄清思路,从容化解矛盾,使学习和生活变得顺利。

在处理矛盾的过程中,家长还应告诉男孩“凡事都应适可而止”的道理,让他们具有容人的雅量。俗话说:“有理也要让三分,得饶人处且饶人”。即便男孩在矛盾中是占理或优胜方,也不能仗理或仗势欺人,应该让他学会原谅和宽容,这样才能让矛盾真正的解决。

对于缺乏教养的人,家长要教育男孩学会忍让。有道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父母要让男孩学会衡量生活的价值,认识到为无谓的争斗和冲突拼得鱼死网破是不值得的。从前有个叫陈嚣的人,与一个叫纪伯的人是邻居。纪伯几次都把陈嚣家的篱笆拔起往后挪,让自家的范围扩大。陈嚣早就知道纪伯的做法,有一次等纪伯走后,他自动地把篱笆往后挪了一丈。纪伯看到陈嚣的做法,心中感到惭愧,最后主动把侵占的地还给了陈嚣,后来两家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

有时候人总会受到他人有意或无意的侵害,强硬的反击未必是最好的处理方法,即便消除了表面的矛盾,也无法消除彼此内心的伤痕和隔阂。对此,唯有良好的品德才是“化腐生肌”的良方。家长应该大力培养和锻炼男孩的心理素质,让男孩控制急躁、鲁莽和冲动的行为,学会理解和忍让,用小男子汉的大度去处理矛盾。

分享,让男孩收获更多小孩子不喜欢与人分享是常见的现象,尤其是一些男孩更是如此,他们往往认为所有的好东西都属于他自己。然而,分享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在人长大之后,分享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懂得分享的人能够获得更多的朋友,拥有更多的快乐,有位哲人说过:“没有分享的人生,无论面对的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一种惩罚。”因此,家长应让男孩从小学会分享。

有两名钓鱼的高手结伴钓鱼,他们都有很明显的个性:一个生性孤僻,喜欢单享独钓之乐;另一个性格开朗,爱交朋友,喜欢和别人一起钓鱼。

有一次,那个开朗的钓鱼高手看到游客钓不到鱼,就说:“我来教你们钓鱼,你们学会钓鱼后,如果钓到一大堆鱼,就每10尾分给我一尾。”游客们听了欣然同意。就这样他开始和一群又一群的人分享自己的钓鱼技术和经验。结果一天下来,他得到了满满一大篓鱼,还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并且备受大伙的尊崇,大家称呼他为“老师”。而那个孤僻的钓鱼高手,不仅收获的鱼比同伴少,也没有同伴那样的快乐,显得孤单而落寞。

能够与人分享的人将会收获更多,如果一个人不懂分享,就无法取得进步,甚至还会因为自私而失去原本拥有的东西。

有一个园丁管理一个很大的花园,花园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花草,但就是没有樱桃树,因为在那个国家里只有3棵樱桃树,而这3棵樱桃树都在王后的花园中。

园丁渴望得到樱桃树的种子,于是就给王后写了一封信,希望她能送给他几粒樱桃树的种子。然而王后并没有给园丁种子,只是给他回了一封信,信里写道:“既然你的花园里什么都有,缺棵樱桃树有什么大不了的。”园丁看了信后又给王后写了第二封信,告诉她自己渴望樱桃树的迫切心情。过了很久,园丁才收到王后的回信,王后还是拒绝了园丁的请求,园丁没有再要樱桃树的种子,而是写了最后一封信告诉王后:“也许你收到我的信时,我已经到了天堂,所以我从此再也不需要樱桃树的种子了。”

有一天,王后走进花园时发现那3棵樱桃树已经枯死了,就这样这个王国再也没有樱桃树。

如果乐于分享,也许在举手之间就能帮助别人实现梦想,给世界带来欢乐,这样何乐而不为呢?但假如像自私的王后一样,不愿与人分享自己的快乐,最终永远失去了心爱的樱桃树。显然,这是得不偿失的。家长要让男孩明白“送人鲜花,手有余香”的内涵,只要乐于与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就能拥有更多的快乐。分享不仅能帮助男孩消除自私和自闭的心理,还能让男孩体会到他人的快乐心情,增进与他人之间的友谊。

在生活中,家长不能溺爱男孩,而应该让他成为“小大人”,学会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无论是生活中开心的事情还是委屈的事情,都应该学会与人分享。这样才能让男孩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受到其他人的喜爱和欢迎。

要提醒男孩注重生活中的礼仪要想让男孩成为生活中的“小大人”、“男子汉”,除了注重一些品格和精神的培养之外,还要让男孩学会生活中的文明礼仪,比如团结友爱、相互礼让、互帮互助、尊敬师长、诚实守信等一些传统美德。只有懂得生活礼仪的孩子才能做到彬彬有礼,并向他人展示出良好的教养和翩翩风度。

平时,家长就要教导孩子学会礼让,让孩子懂得团结和友爱。很多孩子都喜欢争争抢抢,尤其是一些男孩由于好强和霸道,往往不懂得礼让,这不仅不利于孩子们之间的团结友爱,还会让男孩养成不良的品格。学会礼让,不仅有助于男孩的成长,还能让男孩受到欢迎和肯定。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而“孔融让梨”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孔融小的时候就很聪明并且懂得礼仪,深受大家欢迎,在他4岁的时候,父亲总是带回一些梨分给孩子们品尝。每次父亲看到孔融拿最小的梨,都觉得很奇怪。有一次,父亲忍不住问孔融:“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哥哥比我大应该吃大的。”父亲听了很高兴,表扬了孔融。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是生活中的重要文明礼仪,它不仅有助于家庭生活的交流和亲友之间的情感,还是人际交往中必备的润滑剂。

除了礼让的品格,家长还应让男孩学会尊敬师长,对长辈有礼貌,这也是必备的文明礼仪。宋代学者杨时原来的老师是程颢,后来程颢去世了,那时杨时已经40岁了,而且已经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依然孜孜不倦地求学,他决定前往嵩阳书院拜程颐为师。杨时初次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的时候,正好是隆冬时分,天气十分寒冷,更为不巧的是赶上了程颐先生睡午觉的时间。杨时不好打扰,便恭恭敬敬地侍立门外,不言不动等了半天。等到程颐知道的时候,杨时身上已经盖满了积雪,然而他竟然没有一丝不耐烦的神情。“程门立雪”的故事千古流传,表现了一代学者的品格风范,而杨时的尊师重教的礼节不仅让他获得了名师的欣赏,还让他流芳后世,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家长在培养男孩礼仪风范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让男孩养成诚信的品格,同时更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好的影响和榜样。曾参是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德行高尚,平时很注重自身品格对孩子的影响。有一次,曾参的妻子要去集市上办点事情,孩子闹着要跟母亲一起去。曾参的妻子为了让孩子不吵闹就对他说:“如果你能听话,在家好好玩,娘就将家里的猪杀了给你吃。”孩子听了就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曾参的妻子从集市回来后就忘记了杀猪的事情,然而曾参却没有忘记,他把家里的猪真的拖出来杀了。妻子看到曾参这样当真,就对他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才谎称杀猪的,你怎么能当真了呢?”曾参严肃地说:“孩子不懂世事,很多事情都以父母做榜样。如果父母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学会欺骗,失去诚信的品格。”诚信不仅是孩子需要培养的品格,更是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切实执行的一个教育原则。

要想让自己的男孩有修养和风度,家长就要注意平时的礼仪教育,让男孩成为受大家欢迎的“小小男子汉”。无论是礼节还是教育的原则,家长都不能掉以轻心,可以说上述的礼仪和品格都是教养的基础,是教育过程中必须贯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