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品悟南怀瑾:做人与处世
16699500000013

第13章 施劳的英雄与受累的圣贤(3)

人不怕没地位,就怕没本领

孔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南怀瑾说:“一个人不怕没有地位,最怕自己没有什么东西站得起来。根本要建立。” 建立,无非就是大家所说的那种古人认为三不朽的事业——立德、立功、立言。而这些也都是很难办到的。古人很在乎德,就如南怀瑾说的那样,古代的人首先立德然后才重视立功。当社会历史发展到周秦时代的时候,世人大都只讲功业了。

南怀瑾还说,世人除了重视立德、立功之外还应重视立言。所谓的立言就是把自己的言论和观点传播开来,留给后世之人。就如崇尚自由的老子、被后世誉为“素王”的孔子,他们凭借自己的真实本领独立于世,卓尔不群。功名利禄在他们眼里似乎都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他们不求禄位,也不求显赫的声势,他们求的是自己的修养。

世间本有很多的人,他们本来没有什么地位,有的更是出身寒门,但一旦得到别人的认可或者得到他人的赞同,那么很快就会被天下的人皆知。诸葛亮在出山之前也只是躬耕于南阳,很少有人知道。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后知道的人也很少,但是在孙权的军营里,诸葛亮舌战群儒,从而一鸣惊人,名满天下。

周瑜身为袁绍的大将,在看到诸葛亮的才华时也不禁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本事是一个人的学识和修养,这些东西貌似很轻而看不见,但是它们却可以让一个人拥有很高的位置。一个人有了真才实学的本事就不怕没有高人一等的位置。

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师从鬼谷子,但学无所成,一直游历于各个诸侯国之间,向诸侯国的国王展示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抱负。留给世人印象最深的恐怕要数苏秦见秦惠王了。

战国时期,各地诸侯割据而治,占地为王。苏秦分析了几个诸侯大国的利势,选定秦国作为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理想之国。苏秦见到秦惠王就大谈特谈秦国之大、秦国的地势和秦国所处诸侯国的有利位置,把秦国上至国王下至百姓都夸了个遍。

秦惠王听完苏秦的赞誉之词,没有扬扬得意,而是以时机不成熟而回绝了苏秦一统天下的想法。虽然遭到秦惠王的拒绝,但是苏秦没有气馁,依旧在秦国不断地给秦惠王写谏言信,但仍旧没有被采纳。

眼看着身上的盘缠用尽,生活近乎潦倒,想想出来的时候,黄金百两,衣着鲜亮,受人推崇。可是再看看现在的自己如此狼狈,苏秦没有办法只好回家。世态炎凉似乎是那个时代的特有标志。苏秦回到家后并没有得到家人的关怀和关心,反而成为众人瞧不起的对象,被他们讥笑。

苏秦没有怨天尤人,而是躬身自省,自我反省。纵使流言飞语、恶衣恶食、恶语相向等也无法动摇他建功立业的心。

苏秦躲在屋里研究姜尚的《阴符》,不管外面是怎样的鄙夷之声,他都没有空去顾及。读书读累了、困了就拿着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这就是后来的俗语“锥刺股”。由此可见,苏秦的意志是多么的坚强和坚定。

皇天不负有心人,一年后,苏秦学有所成。他先游历赵国,因学识有独到的见解,被赵王封为武安君,而且赵王还把相印给他了,又给了黄金和绸缎等。

至此以后,苏秦不断地游说于各个诸侯国,当然除了秦国。就这样,苏秦没有使用一兵一卒,没有消耗一分粮饷就改变了战国的局势。各国与秦国断绝关系,破坏了秦国连横的计划。

由此种种可以看出,苏秦的经历正是应了孔子的那句“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苏秦的成功是自我反省而自立起来的结果。人立起来了,就会钻研学问,这样学问也就充沛了,成为众人皆知的英雄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南怀瑾说人生在世不要害怕没有知己,不要害怕没有人了解自己,只要人生过得充实,被人了解,被天下人知道那是迟早的事情。就如高适在《别董大》的诗里所写的那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人生一世,不怕没有地位,最怕的是没有本领。世界上缺少的不是伯乐,而是有真才实学的千里马,就如中国的那句古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换句话说,是人才就不会被埋没,只要有真才实学,就不怕没有地位。

自古凡夫与圣人的分野

凡人与圣人的差别就在眼前的一张纸,

凡人投胎转世都带着前世死去时蒙在脸上的蒙脸纸,

只有圣人是被神揭去了那张纸投胎的。

凡人永远看不透眼前一步的世事,

而圣人对纷纭的世事洞若观火。

凡人只有在圣人揭开蒙脸纸点化时才恍悟一回,

之后那张纸又变得黑瞎糊涂了。

这是一首描写凡人与圣人区别的诗,虽不知道是出自谁之手,但由此可以看出,圣人与凡人是有区别的。就如那句名言说的“圣人转心不转境,凡人转境不转心”。

南怀瑾说圣人与凡人是有区别的。在现实生活里,只为自己的功名利禄而奔波的人就是凡人;而圣人却是在现实生活里不是为了自己的一生而奔波,是为了天下苍生而劳累的人。

圣人与凡夫的最大区别恐怕就是圣人会如范仲淹说的那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就是圣人的心境。而凡人更多的是想到自己的一生会怎样度过。这也正如南怀瑾所说的那样,所谓占山立寨的英雄豪杰,他们最基本的要求和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吃饭。世人都会这样,卸掉了心理上英雄的负担,没有人会与众不同。

《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可见孟子一开始的时候也不是超凡脱俗的圣人,自从学习了之后才不断地增加自己的修养的。孟子的母亲为了孟子三次搬家,为的是孟子能够“近朱者赤”。由此可见,要想成为圣人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需要的功夫和耐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孔子的一生都致力于儒家思想的传播。为了儒家思想的传播他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宣传“礼”“义”等下了不少的功夫。

现代人看过去的杀人殉葬是一种惨无人道的做法,不单不符合理性还不符合人性。但在那个时候,活人殉葬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情,不管你愿意与否。在那会的世界里,人们认为人死了以后灵魂还会存在,以一种不为人知的形式出现,而且具有超人的能力,不但能左右一些事情,而且还能实现一些人的愿望。所以活人殉葬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春秋时期,孔子推行他的思想,其中就有反对活人殉葬这件不合人性的事情。儒家思想主张敬奉鬼神,但却恪守“不以死伤生”的原则。对于当时社会上仍然偶尔出现的杀殉事件,儒家都表现出反对的立场。

孔子反对活人殉葬,也反对对死去的人厚葬。《论语·先进》里说:“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孔子一生最器重的学生要数颜回了,颜回自从做了孔子的弟子以后都是严格按照礼的要求办事的,他生前曾经对孔子保证过,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所谓的厚葬,自然是违背儒家思想“礼”的标准,所以厚葬也不符合颜渊的本意。孔子不是颜渊的父亲,不能为颜渊主丧,虽然没能够阻止其他弟子对颜回的厚葬行为,但还是表达了反对的意见。

孔子就是这样的一个圣人,哪怕对身边的人也不会厚待。孔子终其一生都是在传播儒家思想,使世人都能懂礼而尊法。与那些只顾自己而不顾及别人的人相比,孔子不愧为圣人。

而凡人终究是凡人,一言一行都是为了自己的利欲。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历史的一个笑柄,他只是一个凡人,只想博得美人一笑,可是事情的结果却是用惨重的代价换来的。周幽王一定是凡人,平凡到只想到眼前的爱人,却忽略了别人的感受。这就是南怀瑾说的那种英雄卸掉了心里的伪装与常人没有什么区别。

圣人与凡夫的区别就在于凡人想到的只是自己的眼前,成功的事业也只是眼前的成功。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心怀天下,想的是普天之下的苦和忧,担起的是天下的重担,成就的是千秋的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