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16699400000034

第34章 禅是紫色的菩提(3)

尊重自然规律

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告诉我们,办事需顺其自然,顺应客观规律,乱来不得。所谓顺其自然,就是要顺时而动,依势而动;要冷静行事,相机行事。需要等待时就等待,该出手时就出手,而且行必果断,行必迅速。那种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的想法就近乎一相情愿。在许多情况下,没有条件,想上其实也上不了,硬上则往往碰得头破血流。因为事物遵循其规律发展的自然过程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孟子说:“我们并不厌恶使用聪明,却厌恶因为聪明而产生的穿凿附会。假如聪明人能像大禹治水,使水遵循着正常的轨道来运行,我们就不必再厌恶聪明了。大禹治水,就是因势利导,顺其自然。假若聪明人也能因势利导,不违反自然规律而努力实行,那他的聪明也就不小了。 孟子这里说的“顺其自然”,一是说要顺应事物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二是说要依凭客观条件和情势办事。顺应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办事,往往是指能够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违逆了客观规律时,往往是天时、地利、人和全失。拿治水来看,因为水总往下流,所以我们要治水既可以堵也可以导,以便使它更好地流。人类学会治水以后,大体上都采取堵导结合的方法,修堤筑坝,该堵则堵,疏浚河道,当导则导,堵和导都是为了让水好好地流。如果像上古鲧那样,只是一味地去堵,很难想象人类今天是什么状况。这就是顺其自然。俗话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末与本相对,尾与头相应。末大、尾大相对而言,乃是本小、头小也。它违反了常规,如逆转来,就形成了喧宾夺主的悖伦现象了。如果一件事或一个事物处于次要地位、从属地位的部分超出了居于主要地位、支配地位的部分,那么该事物就要发生质的变化,变成其他事物了。

楚灵王派公子弃疾灭掉蔡国后,想封弃疾为蔡公,心里未决,便与上大夫申无宇商议怎么办。申无宇答曰:“‘知子莫如父,知臣莫如君’。关于此事,还是大王您自己决定吧。若要臣表态,那我就给您讲一个故事吧——从前,郑庄公建成栎城后,派子元去防守。子元去后,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其势越来越大。到了郑昭公时代,子元的势力能够钳制王室,逼得昭公连‘公’字也称不起了。有这么一种说法:不能同时把五个身份高贵的人置于远方,也不能同时把五个身份低贱的人留在朝廷。不能让血亲到外界去,也不能让外臣进入朝廷机要处。这是治国安邦的好方法。大王您不依这个道理办事,竟想让弃疾戍守在外,而使郑丹为臣居于朝内,这将招致大祸呀!请大王明察!”

灵王认为申无宇说得有道理,便听从了他的建议。接着他又问道:“国内筑大城是好事,还是坏事?”申无宇回答:“郑昭公因筑栎城而见杀,宋子游为建在城而被诛,齐无知因渠城被害,卫献公却因蒲城而遭放逐。栎、亳、渠、蒲都是大城,甚至与国都相等。这好比大树一样,当树枝的末梢过大时,树干就不堪其累而折断;又如动物一样,其尾太粗,超过了头部,它就无法摇动。因此,敦请君主再慎重斟酌。”

申无宇以他头脑清晰、思维敏捷的辩才,深入浅出、有理有据、立论环环相扣的应答,简直无懈可击,不怕灵王不听。申无宇给灵王提供的答案,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办事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头脑发热盲目地去办,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还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智者顺时而动,愚者逆风而行。只有尊重自然规律,一切从规律入手,人才可以取得胜算。这是大自然的法则,即使是海市蜃楼都有它存在的规律,不遵守规律的创新是永远都无法实现的。

一切皆有可能

妨碍人们智慧的最大障碍,往往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固定思维顽固地盘踞在人们的头脑中,使人们无法和智慧亲密接触。人们眼中的不可能,很多时候都是受到经验的影响而产生的条件反射,并不完全是事实的真相。

在边缘的地方,有一个被沙漠围困的村子,那里的村民守着一片绿洲过了几千年。他们总是试图走出去,但每次又回到了原地,因此他们认为这片沙漠是永远也走不出去的。

然而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位鹤发童颜的云游和尚,人们十分好奇,纷纷围住他不断地劝说他不要再去冒险。他们满怀善意地劝说:“这片沙漠你是永远也走不出去的,我们祖祖辈辈都没有人走出去过。”可是,云游和尚并没有相信他们的话,在人们的质疑中他默默地出发了。在沙漠里最可怕的就是没有方向,如果没有方向无疑就会死路一条,他白天休息,夜晚看天上的北斗星走。有了方向,走出沙漠就成了简单的事情。花了三天三夜,他就走出去了。

事情往往就是如此,越是一般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其实越有可能做到。大家认为不可能,必然谁也不去关注,谁也不去设防,谁也不去攻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必然没有竞争对手,这也是最好的机会,正好你可以独自乘虚而入。有些时候,大多数人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肯定会很困难,甚至是难以想象的事。因为太难,所以畏难;因为畏难,所以根本不敢尝试;不但自己不敢去尝试,还认为别人也做不到。其实,只要找到可循的规律,世上没有什么不可能办到的事,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客观上没有“不可能”三个字,并不等于主观上没有“不可能”,如果主观上认为“不可能”,那就真的不可能了;主观上认为“可能”,那么,任何暂时的“不可能”终究有一天会变成“可能”。人类的创造力使许多不可能都在一一变成可能。

许多事情看似不可能,其实是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打破了思维定势,许多不可能就会变为可能。例如,用水的声音卖钱,听起来是异想天开,但是美国的贝尔,四处周游时,灵机一动,用立体声录下了许多小溪、小河、小瀑布的“潺潺声”,复制后高价销售。买“水声”者居然络绎不绝。

无独有偶,德国一家酒店抓了不少青蛙,这种青蛙发出的有韵律的叫声,被誉为大自然的美妙乐章。店主灵机一动,便推出一台“青蛙音乐晚会”,每位客人交一百五十美元可以享受五个晚上的青蛙“乐章”,结果获利颇丰。水声、蛙声,对一般人来说不可能想到让其成为获利工具,但有人确实靠它发财了。

许多事情看似不可能,其实是由于人们被胆怯束缚了,放弃了去争取,只要肯去做,许多不可能就会变成可能。一个成功者的一生,必定是一个与风险拼搏的一生,除非不干事业,否则必有风险。在风险面前,胆小者自会止步,勇敢者便会昂首阔步,只要敢冒险,一切就皆有可能。

打破头顶上的瓶盖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经历的事情越多,经验当然也就越丰富。经验是宝贵的,可有时候我们也会被经验所限制。由我们的常规生活态度,规定了我们的局限。这种局限是可以被打破的。所以说要创新先要解放思想。

一天寺院里的老和尚出了一道难题,想考考这帮小和尚们。“当你来到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边上,河面上无桥,岸边无竹可伐为筏,无树可伐为舟,更无神龟浮出驮你过河,甚至你也不擅游泳,也不准施展超凡的功能如飞天遁地,也不可以借助外物和异象,比如河床忽然干涸等,而且非得过河不可,你如何过?”众人一听都哑然了。过了许久,一个小和尚说:“佛祖达摩曾一苇渡江,我可以仿效达摩,不知可否?”老和尚摇摇头:“达摩可是达摩,你可是你,不可。”又有一人说:“我游入河中,将浑身衣服湿透,然后爬上原岸,背向大河,使人以为我已过河,可否?”老和尚又摇摇头,最后无可奈何地公布了答案:“往上游走。”众和尚顿悟。

每条河都流向大海,但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起源。要想在平凡的生活中突破这种限制,就必须在生活中寻找创新的方法,这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多从失败中寻找答案

使思维敏锐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把自己放在可能失败的困难环境中去思考问题。有时候这并不稀奇,只要你处理得当,失败往往就会成为成功的动力。因为在失败后,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去尝试一些新的办法,所以失败对创造力的培养十分重要。许多意念都是互相竞争的,竞争之中就可以大大加快创意的进程。

多把握住稍纵即逝的灵感

灵感往往稍纵即逝,如果你不能很快抓住,可能从此一去不复返。那些懂得发掘创造力的人,都已学会如何捕捉和保留那个瞬间一现的灵光。

发明家、作家习惯于携带便笺,这样做就是为了随时记下他们的灵感,而有时甚至餐巾纸或糖果纸也是他们记录灵感的工具。那么,你该怎么做呢?其实很简单,闭上眼睛,身体放松,让思维自由飞翔,让思想自由驰骋。只要别想你周围的人或事,你的面前常常会豁然开朗,感觉到那是一个你从未曾到过的世界,一些奇妙的想象也因之而来。

多开阔视野涉足不同领域

知识越广博,涉足的领域越广泛,你潜在的创造力也就越强。很多的进步是源于创造者在不同的领域都拥有丰富的经验。所以,生活中你应尽量去尝试涉足你一无所知的领域,进而强化你的创造力。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就像现在越来越多的新兴科学都产生于两种学科的交叉处,多领域的视野更容易使你触类旁通。

多利用刺激的作用

不妨在生活中多找些可以刺激大脑潜能的东西,并经常更换这些刺激源,进而可以借此增强创造力。其实很简单,选择一些对你来说很陌生、很奇特的东西,例如在你的办公桌上放一个古怪的玩具,或是一盆特别的山茶花,或是重新布置一下你熟悉的房间。不断的变化,有利于思维的发展。

平时多与周围的人相互沟通也是制造刺激的一种方式。“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也许,正是某人无意中随口说出的一句话,一个灵感可能就无意中产生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古人云:“磨刀不误砍柴工。”意思是说: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先要进行一些筹划、进行可行性论证和步骤安排,而不一定要立即动手。如果事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创造了一些有利条件,就会大大提高办事效率。

一个年轻的伐木工人,身强力壮、精神奕奕,他第一天砍了十棵树,他的斧头锋利,对于这样的收获他很满意。第二天,他一样地努力工作,而事实上,他觉得他比第一天工作更努力,但是只砍了七棵树。到了第三天,他甚至用尽全力地工作,但是最后只砍了五棵树;又过了一天,数目减少为四棵树。

到了第五天,他只能砍倒两棵树,而且在黄昏之前就觉得精疲力尽,四肢无力。

第六天早上,他正在费力砍树的时候,一个老和尚经过,看见他每一斧头砍下去,只能砍进一点点,就问他:“你为什么不先停下来磨一磨斧头呢?”

他回答:“现在哪有时间磨斧头啊?没看见我正忙着砍树呢!”

现实生活中,总有些人就像这个伐木工人一样,因为过于沉溺于工作的某个环节,而忘了应该采取必要的步骤使工作更简单、更快速。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已有多长时间陷于日复一日的事务中而没有新发现了?也许你会对此无动于衷,这个世界很多事情已经安排得很好了,何必还要自己去劳神费心地想办法改变它呢?

无论做事怎样用心、怎样专一,但一定要回头看看自己的方法是否合适,是否是最佳的选择,不要一条道走到黑,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才能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