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黄石公语录:素书
16699300000006

第6章 原始章(3)

【解读】

道、德、仁、义、礼,这五种优秀的品质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想要有所成就,这五个方面的修养都是必需的,缺一不可。

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中最伟大的辩证法大师。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什么意思呢?天下的事情都是相对而言的,当世风日下的时候,就会出现道德;当人们都胡作非为的时候,就会有人制定出礼制和法律。社会越发达,人们就离天道本有的和谐、完美越远,因此,“小国寡民”才是理想社会。

在黄石公看来,想要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是不可能的,因此,聪明的人应该借助仁、义、礼、智、信这些优秀品质,实现自己的理想。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生是有阶段性的,什么年龄段应该做什么事情,不要搞乱了。儒家的哲学讲究实际,在学问和做人上,又讲究循序渐进。因此,求学是“立”的根本。什么是“立”呢?用《左传》中的话来讲,就是立德、立功、立言,也叫作人生三不朽。立德,就是在做人方面达到很高的境界,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立功,就是建立伟大的功勋,名垂青史;立言则是能够写出思想深刻、文采飞扬的文章,让后人竞相传诵。其中,立德是最为重要的。立德也包括立身。《大学》里说,一个人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在前,因为,一个人只有真正学会做人了,才能够让家庭和谐,才能建立伟大的功业。如果立身不稳,则很难取得较大的成就。

黄石公认为,一个成功的人,应该将道德当作基石,权谋只能是手段。道德和权谋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如果一个人只讲权谋,不管道德,一定会引起众怒,最后遭人唾弃;但是,如果一味讲道德,而不讲权谋,在生活中就会处处碰壁,寸步难行。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西域商人在集市上出售珠宝,那些珠宝琳琅满目,价值不菲。在这些光彩夺目的珠宝中,有一颗非常名贵,叫作“珊”,它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珊”颜色纯正,通体赤红,就好像树上熟透了的樱桃。它直径一寸,价值连城。站在旁边观看的人都忍不住啧啧称奇,说:“这可真是宝贝啊!”

恰好智者龙门子也和他的弟子在旁边观看。看到大家这么称赞珠宝,龙门子非常认真细致地观察这颗珠宝,然后问:“珊可以填饱肚子吗?”

商人说:“不可以。”

龙门子又问:“可以治病吗?”

商人说:“不可以。”

龙门子接着问:“能够驱除灾祸吗?”

商人说:“不能。”

龙门子再问:“那么,能让人孝悌吗?”

商人的回答仍然是不能。

龙门子说:“那可就奇怪了,这颗珠子什么用都没有,却价值连城,这是为什么呢?”

商人说:“这是因为,它非常稀少,产地遥远,人们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才能得到它,因此价值连城。”

龙门子听后,笑了笑,什么都没说就带着弟子们离开了。其中,有一个弟子叫作郑渊,他对老师的做法非常不解,就向他请教。龙门子循循善诱道:“古人说,黄金很珍贵,人人都想得到它。但是,人要是吞了它,就会死去,即便是它的粉末掉进人的眼睛,眼睛也会因此失明。我已经有很长时间不去追求像黄金这样的宝贝了。不过,我身上有比黄金和珠宝还贵重的宝贝,它的价值无法估计。而且,水不能淹没它,火无法烧毁它,什么力量都无法摧毁它。有了它,就能够让战乱的天下安定,就能够让我内心平静,与世无碍。唉,人们不知道去追求这样的至宝,反而争相追逐珠宝,这不是舍本逐末吗?”

龙门子所说的“至宝”,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说人自身的美德。龙门子借这个故事来告诉弟子们,一个人想要立足社会,成就一番功业,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而不能人云亦云,去盲目追求外在的东西。

【原典】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①;审乎治乱之势②,达乎去就之理。

张氏注曰:盛衰有道,成败有数;治乱有势,去就有理。

王氏点评:君行仁道,信用忠良,其国昌盛,尽心而行;君待无道,不听良言,其国衰败,可以退隐闲居。若贪爱名禄,不知进退,必遭祸于身也。能审理、乱之势,行藏必以其道,若达去、就之理,进退必有其时。参详国家盛衰模样,君若圣明,肯听良言,虽无贤辅,其国可治;君不圣明,不纳良言,俦远贤能,其国难理。见可治,则就其国,竭立而行;若难理,则退其位,隐身闲居。有见识贤人,要省理、乱道理、去、就动静。

【注释】

①数:指事物的发展规律。

②势:一切事物表现出来的发展趋势。

【译文】

那些德才兼备的贤人,品德高尚的君子,都非常清楚国家兴盛、衰亡的道理,明白事业成败的规律,懂得社会安定与战乱的大势,深谙建功立业,功成身退的道理。

【解读】

自古以来,那些建立了不朽功勋的伟大人物,都非常明白世间的道理。他们总是能够敏锐地觉察到局势的变化,从而作出对自己有利的决定。姜太公知道周文王求贤若渴,因此在渭水垂钓,等待文王;诸葛亮胸怀大志,熟知韬略,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终于出山,成就功业。范蠡和文种都是越王勾践最为倚重的谋臣。勾践灭吴之后,范蠡知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因此及时功成身退,最后成了举世闻名的陶朱公;而文种则看不清勾践的为人,想和勾践一起享受荣华富贵,最终惹来杀身之祸。因此,一个具有智慧的人,不但要懂得什么时候出山,也要懂得什么时候退隐,否则就难免可悲的下场。

佛教认为,人生有很多罪孽,但最大的罪孽不是杀戮,而是“无明”。什么是“无明”呢?就是不够聪明,看不清世界,悟不透道理,因此会做下许多错事。一个人要是真正聪明,能够清楚地知道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就会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黄石公认为,王朝的兴衰,事情的成败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聪明的人,应该细心观察周围的局势,发现其中的规律,审时度势,作出最正确的抉择,从而获得成功。什么是明道呢?就是“明于盛衰之道”,能够看清楚世间万物兴盛衰亡的道理。而通数则是说“通乎成败之数”,通晓和把握事业成功和失败的规律。所谓审势,就是“审乎治乱之势”,审时度势之后,弄明白当下社会的总体趋势。而达理则是“达乎去就之理”,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出仕,成就功业,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退隐,避免杀身之祸。

在我国历史上,贤人君子真是数不胜数,但能够真正做到“明道、通数、审势、达理”这四点的,可谓凤毛麟角。有代表性的几个是孙武,范蠡,张良,以及“古代中国的最后一个圣人”曾国藩,这些人可谓赫赫有名。而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人物——李泌,也是一个很成功的个例。

李泌生活于唐朝中期,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稍微懂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唐朝发生过许多起宫廷政变,政治局势可谓波诡云谲。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大臣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唐玄宗之后,许多皇帝都宠信太监,宦官的势力因此空前膨胀。李泌在朝为官,经常如履薄冰。经常会有一些心怀不轨的小人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但他每一次都能安然无恙地躲过。李泌之所以能历经四朝不倒,就在于他“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

在唐玄宗统治时期,李泌是一个学富五车、风度翩翩的富家公子。因为他渊博的学识和漂亮的书法,玄宗皇帝召见了他,并任命他为太子李亨(即后来的唐肃宗)的官属,但他辞谢了。面对这样好的机会,李泌却选择了放弃,大家都很不明白。李泌只愿意以布衣的身份和太子交往,李亨尊称他为先生,对他非常器重。不久之后,杨国忠在玄宗皇帝面前说李泌的坏话,李泌也不争辩,挂冠辞职而去,畅游名山大川,避免了杀身之祸。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带着杨贵妃等人逃往四川,留太子李亨在北方平定叛乱。太子李亨继皇帝位,史称唐肃宗,尊唐玄宗为太上皇。唐肃宗派人去请李泌出山,并打算任命他为宰相。但李泌婉转地谢绝了,他说:“陛下一直将我当成你的朋友和客人,身份已经比宰相还要尊贵了,何必勉强我呢!”看到李泌坚决的态度,唐肃宗也不好勉强。从此之后,他对李泌更加器重了。出门的时候,他总是要李泌跟他坐一辆车,睡觉的时候,他又让李泌和他睡在一起。朝中的大小事情,包括官吏的任免,甚至太子的人选,唐肃宗都向他请教,言听计从。

宦官李辅国非常嫉妒李泌。原来,他辅佐唐肃宗登上帝位,肃宗对他一向言听计从,但自从李泌来了之后,皇帝就不再像以前那样信任他了。李辅国痛恨李泌阻挡了他的上进之路,就想要报复。与此同时,唐肃宗的妃子张良娣也非常痛恨李泌。因为李泌的出现让肃宗不再关心和宠爱自己。李泌非常清楚李辅国和张良娣对自己的嫉妒和仇恨。他执意不做官,就是担心唐肃宗过于器重自己,从而招来别人的忌恨。想不到自己不做官,却还是得罪了他们。李辅国和张良娣都深得唐肃宗的宠信,要是他们联合起来对付自己,自己肯定不是对手。思前想后,李泌决定退隐山林。

于是,李泌就向唐肃宗请求,希望肃宗让他还乡归隐。他说:“陛下的恩典,臣一辈子也无法报答。但是,现在天下太平,海清河宴,臣留在这里也帮不了陛下什么忙。因此,我希望陛下恩准我归隐山林,了此残生。”

唐肃宗听后,非常吃惊:“这几年,朕与先生共患难,现在正要一起共享富贵,先生为什么突然要走呢?”

李泌说:“陛下,我有五个不能留下来的理由。恳请陛下让我离开,免遭杀身之祸!”唐肃宗不明白他的意思,就问:“先生是什么意思?”

李泌说:“臣同陛下相知太早,此其一;陛下对我过于倚重,此其二;陛下对我宠信太深,此其三;我为朝廷建立了一些功劳,现在已经没什么用了,此其四;我的行事风格和常人不大一样,容易遭人非议,此其五。这就是我不能继续留在朝廷的理由啊。”唐肃宗听完之后,没有即时表态,只是宽慰李泌。至于归隐的事情,还要从长计议。

没想到李泌的态度非常坚决,他说:“现在,臣和陛下同榻而卧,我的请求你都不答应。如果将来在公堂之上,陛下也一定会不答应我的请求。陛下,你不让臣走,是要置臣于死地啊!”

唐肃宗生气地说:“难道我是勾践吗?想不到先生竟然这样猜忌我。”

李泌说:“陛下自然不会杀臣,但是其他人会。要是他们都逼着陛下杀臣的时候,陛下如何拒绝?因此,还是现在就让我走吧!”因为李泌的极力坚持,唐肃宗终于准许他离开,并在他隐居的衡山建了房舍。

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李泌的选择非常正确。安史之乱彻底平定后,李辅国权势熏天,他不择手段地铲除异己,连曾经的同盟者,已经被封为皇后的张良娣都不放在眼里。试想,这样的人当政,李泌会有什么好的下场?

老子说:“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李泌非常聪明,深谙天下大势。在天下大乱的时候,他以苍生为念,辅佐肃宗平定叛乱。等到叛乱基本平定之后,他就功成身退,并始终受到几代皇帝的器重,可谓是真正的高人啊!

【原典】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①。

张氏注曰:道,犹舟也,时,犹水也;有舟楫之利而无江河以行之,亦莫见其利涉也。

王氏点评:君不圣明,不能进谏、直言,其国衰败。事不能行其政,隐身闲居,躲避衰乱之亡;抱养道德,以待兴盛之时。

【注释】

①时:时机。

【译文】

因此,就隐居不出,韬光养晦,等待有利于自己的时机。

【解读】

黄石公所说的“潜居抱道”,并不是悲观消极地放弃事业,而是沉下心来,韬光养晦,等到成熟的时候再大展身手,成就功业。俗话说,机遇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一个人如果不懂得提升自身的能力和修养,只是一味抱怨自己的运气不好,等到机遇真正到来的时候,他就会发现自己不具备应对的能力,从而也就无法把握机遇,更别说大展宏图了。

《易经》中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意思是说,那些品行高尚,学识渊博的人中豪杰,都会将自己的才能隐藏起来,等待真正的时机。如果当政者非常愚昧,听不进不同的意见,自己不能真正有所作为,那还不如躲藏起来,韬光养晦,以避免杀身之祸。

如果还不到时机,就不能出仕,要隐居起来,潜心修养,静静地等待局势的变化,抓住最有利于自己的时机。一个人只要真正德才兼备,同时谦虚谨慎,时时都注重自身的修养,就不愁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姜子牙早年籍籍无名,年过花甲仍然在渭水边钓鱼,最后终于被周文王发现,建立了不朽的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