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黄石公语录:素书
16699300000010

第10章 正道章(2)

对中国历史稍有理解的人,都会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共患难容易,同富贵困难。这是因为,在危难的情况下,同舟共济往往是唯一的选择。当共同面对的危难解除之后,大家要面对的就不再是敌人,而是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因此,我们经常能在史书上看到那些辅佐君王成就帝业的足智多谋之士,却很少看到那些成就帝业之后依然不忘记部下的君王。春秋时期,晋文公在即位之前得到过介子推的许多帮助。他即位之后,论功行赏,按照臣子们的功劳来决定他们的封邑和爵位。介子推虽然帮了晋文公许多忙,却不愿意接受封赏。尽管如此,晋文公还是将绵上封为介子推的祭田。因为晋文公的仁义,臣子们对他更是衷心拥护,最后帮助他成就了一世霸业。

宋太祖赵匡胤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仁慈之君,他黄袍加身之后,并没有像刘邦等帝王一样,大肆诛杀功臣,而是采取了宽仁的态度。他收回了功臣们的兵权,但是给他们一世都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不仅如此,他还定下了不可诛杀士大夫的政策。因此,虽然宋徽宗和宋钦宗都被金国俘虏,大家还是衷心拥戴他的子孙。以史为鉴,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不但要跟下属共患难,而且要同富贵。

功成名就之后,千万不要忘记那些曾经跟自己在一起打拼过的兄弟。要时刻记得,是那些人的支持和辅佐,自己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功。今天的局面仅仅依靠自己一个人是无法支撑起来的。如果不这样,就会被人认为是忘恩负义,失去大家的信任和支持,还能成就更大的事业吗?谁愿意去帮助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呢?成功的做法,应该是和下属一起分享自己的喜悦,让大家都拥有满足感和成就感。

不管是什么样的团体,想要发展壮大,都离不开领导与下属的共同努力。只有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才能够建立最为牢靠的友谊和关系。身为领导,一定要和下属同甘共苦,居安思危,才能将事业越做越大。

【原典】守职而不废①,处义而不回②。

张氏注曰:孔子为委吏乘田之职是也。迫于利害之际而确然守义者,此不回也。

王氏点评:设官定位,各有掌管之事理。分守其职,勿择干办之易难,必索尽心向前办。不该管干之事休管,逞自己之聪明,强搀览而行为之,犯分合管之事;若不误了自己上名爵、职位必不失废。

避患求安,生无贤易之名;居危不便,死尽效忠之道。侍奉君王,必索尽心行政;遇患难之际,竭力亡身,宁守仁义而死也,有忠义清名;避仁义而求生,虽存其命,不以为美。故曰:有死之荣,无生之辱。

临患难效力尽忠,遇危险心无二志,身荣名显。快活时分,同共受用;事急、国危,却不救济,此是忘恩背义之人,君子贤人不肯背义忘恩。如李密与唐兵阵败,伤身坠马倒于涧下,将士皆散,唯王伯当一人在侧,唐将呼之,汝可受降,免你之死。伯当曰:忠臣不侍二主,吾宁死不受降。恐矢射所伤其主,伏身于李密之上,后被唐兵乱射,君臣叠尸,死于涧中。忠臣义士,患难相同;临危遇难,而不苟免。王伯当忠义之名,自唐传于今世。

【注释】

①废:松懈。

②回:改变,退让。

【译文】

恪尽职守,不令它废弛;坚守道义,绝不退让。

【解读】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分子,一言一行都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不管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不管在什么地方,都应该有起码的道德和操守。在工作中,不管职位的大小,工作的性质,都应该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大思想家曾子每天都要反省:我今天为别人做事,忠诚吗?跟朋友交往,有不讲信用的言论或者做法吗?学习了新的东西,复习了吗?常人自然做不到曾子所说的这些,但是,我们也应该时时反省,看看自己有没有做到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有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应该说,有很多人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因此,他们注定要平平庸庸地过完一生,这无可厚非。但是,对于那些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来讲,一定要严肃对待。只有这样,认真审视自己,才可能实现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个人,想要取得丰硕的成果,必须先要耐心地经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成功的程度,取决于平时工作和生活中的态度。如果我们能够在平时的工作中养成尽职尽责的好习惯,就会为将来的成功增加一个很有分量的筹码。一旦有适合于自己的机会,这个筹码就会加大我们成功的可能性。

有一个年轻人叫李毅,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去一家保险公司做业务代表。大家都对保险这项业务敬而远之,因此李毅的工作开展起来非常困难。其他的同事都很不喜欢目前的工作,天天在办公室中抱怨说:“要是我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我一定不会继续留在这里。”“那些投保的人实在是太可恶了,将人心看得太坏,总是以为自己吃亏了。”他们无法改变现状,只好随波逐流,每个月领着最基本的薪水。只有在领导的不断催促下,他们才会花一点心思在工作上。

李毅和他们一样,对现状非常不满意。保险业务员的薪水不高,毫无社会地位可言。但是,他没有像他们一样,只是一味抱怨。他在大学和社会中受到的教育告诉他,放弃工作的同时,也就放弃了自己。一个人千万不能放弃自己。连你对自己都没有信心,自暴自弃,又有谁会信任你,欣赏你呢?李毅始终坚信,不管处在什么样的地位,不管干什么样的工作,努力都是没有错的,努力会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发生改变。

于是,在同事们将时间花在闲聊和抱怨中的时候,他主动去寻找客户。他跟各种各样的人交往,总是用谦虚、诚恳、平和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客户。他还虚心学习,熟记公司的各项业务情况,还积极打听其他公司的业务情况。因此,在和客户交谈的时候,他总是能够侃侃而谈,将自己公司的优势和其他公司的优势都告诉给客户,让客户自己去选择。他娴熟的工作技巧,平和的态度给他赢来了许多客户。一段时间之后,总经理破格提拔了他,他的薪水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李毅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努力工作,帮助公司就是帮助自己。李毅将自己和工作融为一体,不但在其中体会到了喜悦,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也就是他获得成功,但其他人始终碌碌无为的原因。很少有人能够按照自己的心愿去选择工作。更多的时候,我们被迫去从事我们不喜欢的工作。但是,不喜欢又能怎么样呢?既然目前无法改变现状,那就让自己去喜欢上这份工作,在这个岗位上干得更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当你尝试着这样去做的时候,你的生活和心态都会随之改变,你的心胸将会更加开阔,你的前途也将会更加光明。

【原典】见嫌而不苟免。

张氏注曰:周公不嫌于居摄,召公则有所嫌也。孔子不嫌于见南子,子路则有所嫌也。居嫌而不苟免,其唯至明乎。

【译文】

受到嫌疑,却不苟且来逃避。

【解读】

所谓“见嫌而不苟免”,就是说,一个人的心中一定要有远大抱负和能够容纳天地万物的胸怀。因此,千万不能因为顾忌别人的看法就放弃自己的理想。周公是周代初年最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他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武王去世后,继位的周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在他摄政期间,他平定了东方几个少数民族的叛乱。他的两个弟弟非常嫉妒他,就到处散布流言,说他想要篡位。周公听后,就跟姜子牙说:“我之所以不顾个人的利益,以及别人的蜚短流长而摄政,是为了天下的安危着想。倘若天下大乱,生灵涂炭,我又怎么对得起托付我的武王呢?”他不理会外界的流言蜚语,继续摄政,并且制定了礼仪制度。等到周成王长大之后,他还政于成王。孔子非常推崇周公,多次在弟子们面前称赞他,并且说他制定的礼仪是最为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