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16699100000033

第33章 何必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3)

苏轼经历乌台诗案,官差来捉拿他时,他表现得很淡定,他坦率地说:“我知道自己开罪了朝廷,死不足惜,不过请让我回家一趟,跟家人告个别。”

苏轼回到家,全家大哭。他却笑了,还给家人讲了一个故事:“真宗时代,皇帝访求大儒。有人推荐杨朴,但杨朴不愿意。当时皇帝问,‘您会作诗吗?’杨朴忙答,‘臣不会。’杨朴不想做官,便努力掩饰才学。皇帝又问,‘您来的时候,您的朋友们赠了几首诗给您?’杨朴回答,‘他们没有赠诗给我,我夫人倒是作了一首。’皇帝一听兴趣来了,便问,‘做的什么诗?念来听听。’杨朴便一字一句地念:‘更休落魄贪酒杯,且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家人听了故事,不禁笑了起来,心里稍微安乐了一些。

随之,苏轼就被关进了监狱。虽然身陷监狱,但他仍然能够坦然处之。无论在什么境地、什么心态下,他都能倒头就睡。

相传在苏轼被拘押期间,皇帝曾派出一名亲信到监狱中一探虚实,看看他是不是心中有鬼,是不是在诽谤、攻击朝政。

那名亲信到了监狱一看,发现他每天都睡得很踏实,鼾声如雷,一觉睡到天亮。

于是亲信回去向皇帝汇报:苏轼每天受审之后,都能倒头就睡,整夜打鼾,心中没鬼,才能如此坦然。

可谁又能想到,其实这个时候的苏轼已经做好了被杀头的准备,还写了两首绝命诗交代后事。

后来,绝命诗被送给皇帝御览,竟然感动了皇帝。最终皇帝决定从轻发落,贬苏轼为黄州团练副使。

据统计,苏轼一生被贬17次,这平和、乐观的心态算是锻炼出来了。从他的诗文里就可知一二: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从字里行间里,可以清楚地看见苏轼镇定从容、不慌不乱的人格形象。苏轼宦海浮沉,几度春秋,依然受到人们的爱戴,不是因为他的文笔诗词,而是因为他有非凡的人格魅力和智慧,他有乐观、平和的心态,无论身处顺境或逆境,都能保持自己的风度。

人生在世,难免有不称心如意的地方,能否保持平和的心态十分重要,那将直接影响你的人生。

执著于语言,是人痛苦的根源

佛门在中国发展壮大的一个著名宗派,叫做禅宗,有所谓“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传统。只可惜后来禅宗的后辈弟子不得心印,更执于言语文字,以口头禅、机锋语徒逞口舌之能,致使禅法落于空妄。但禅宗的法印心传,不言不语,用心正理,对于人们的生活很有指导与教育意义。

用心听听别人说什么,这样做有助于你放下我执,从而学习到新知识,打开新视野,获得好关系。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可以让对方得到好的感受。

人生在世,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幸福,也要想到别人的幸福。你若让别人不好受,对方又岂会让你幸福呢?

多用心听听别人说什么。就算别人说我们的坏话,你也可以从中受益,因为你可以通过别人的话语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帮助自己改正错误。

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只要你保持一种理智的态度,就会发现坏中有好、好中有坏。无论如何,宽容大度总是比睚眦必报好得多。

有的人听别人说事情,不能管住自己的嘴巴和心,一碰到自己不同意的理论就要与人争辩不休,指责别人,希望用自己的见解压服对方,甚至改变对方的思想。

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日子比较好过。你如果一直想改变他,那么你会很痛苦。

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怎样包容他。

指责别人,是我执过重的一种表现。事实上,每个人的见解都有独到之处,同样,都有不对的地方。在指责别人时,你是否知道其实自己的见解根本就是错的呢?

有四位僧人很早就开始坐禅,为了避免相互打扰能专心打坐,于是约定持不语戒七天。

当天,他们都静默不语,所以打坐的效果非常好。

但是,到了傍晚时分,灯油燃尽,眼看灯火就要熄灭了,其中一人便说:“添些灯油吧!”另一人听到后,马上纠正:“我们应该不发一言的!”

接着,又一人哈哈笑道:“你们俩真笨,为什么要说话呢?”最后一位沾沾自喜说:“只有我没讲话。”

这则故事很有意思,它告诉我们,人在告诫他人或指正他人错误的同时,很有可能自己也抱持着一样的错误。所以,不要一直对别人不满意,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要总想着挖别人的缺点,而忽略自己的缺点。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自己。

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的缺点一样,如此准确地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如果你不能发现自己的缺点,并改正它,那么你就要多听听别人说什么,这样可以帮助你发现自己的缺点,改正自己的缺点。

人们都喜欢听话的人。这话听起来有些绕,但却是一条真理。长辈希望晚辈听话,上司希望下属听话,丈夫希望妻子听话。

反过来,晚辈也希望长辈听话,下属也希望上司听话,妻子也希望丈夫听话。

你希望别人能听你的话,同样,别人也希望你能听他的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都倾向于说,而不倾向于听。因为我执过重,听别人说,很容易厌烦。

即便我执并不重,听别人说得久,也会腻味的。所以,应该学会多听,而不是多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自然就有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没有人有资格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强加于人,你可以宣称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是有益的,却不能认为别人的意见和看法毫无可取之处。

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有任何卖弄自己的行为。有时你在自吹自擂时,并没有意识到在卖弄自己,但实际上你却是这样做的。别人会认为你是一个不懂人情世故的傻子。这种不良习惯使你自绝于朋友和同事,没有人愿意给你提意见或建议,更不敢向你提一点儿忠告。你本来是一个很好的人,但不幸你染上了这种坏习惯,朋友、同事们都会离你远去。

其实任何人的看法都有其特异和值得赞赏的地方。对于人生与世间万物,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见解,但又无法尽知其中的奥妙,就如同盲人摸象,各执一端而已,除非彼此相互印证、相互学习,才能令自己的见识趋于完整,修养得到提高。

既然如此,与其指责他人,争辩不休,引起矛盾和冲突,破坏彼此自然和谐的关系,还不如闭上嘴巴,用心听听别人说什么,从别人的思想中吸取有益于自己的养分。

用心听别人说什么,于人于己都十分有益。当然,别人的所作所为、所言所语,你不同意,可以平心静气地劝告他人,但你不能不顾对方的颜面去指责他。

当你劝告他人时,若不顾及对方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再有理的话都没有用。

人生犹如浮云,何必争强斗胜

很多人都将生命耗费在追逐名利上,拼得你死我活,到头来却只能是一场空。然而内心的清明自在却是生命的至宝,使我们不会感到空虚,不容易受世俗伤害,使我们能够看到生命的本源,找到人生的快乐。

生命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无争、无价、安宁、幸福。一切名利都只不过是人生的泡沫与尘埃,又何必抵死相争呢?

寿州道树禅师自幼熟读经书,已经临近知天命之年时,他遇到了一个游方的和尚,在此人的点拨下随即出家。为了弘扬佛法,他曾立志游历四方,但是后来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他渐渐地有些走不动了,于是便在寿州的三峰山上建了一座寺院。

本来这座寺院跟任何人都没有关系,但在距离寺院不远处有一家道观。道观里有一位道士,看中了道树禅师的寺院所占的风水地利,认为那里很有利于自己的命格,于是就对寺院觊觎起来,打算用些招数将寺院内的僧人都赶走,然后将寺院据为己有。

道士自从有了占据寺院的想法后,就想方设法地搅乱寺院。不是用一些呼风唤雨的法术,就是招来些妖魔鬼怪到寺院里闹事,搅得道树禅师寺院里的和尚都不得安宁。也因此,寺院里的许多年轻和尚都被这整天施展妖法的道士给吓走了,但是道树禅师却一住就是十多年,从来没有要搬走的意思。

作法的道士见自己的招数已尽,便又开始轮回着用,但无论他怎么做都不能奏效,道树禅师和几个弟子依旧每天进进出出,参禅打坐,丝毫没有想要搬走的迹象。

最后道士虽心有不甘,但也因再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好放弃了占据寺院的恶念,三峰山从此风平浪静。

听闻道士再也不作法了,一些曾被吓走的小和尚又纷纷回到寺中。见了面,他们就问道树禅师:“师父,道士的法术和那些卑下的邪门功夫虽然为人所不齿,但也算高强,您为什么可以不动一分一毫就让他不再兴风作浪呢?您到底用的是什么样的功夫啊?”

“我也没用什么功夫,”道树禅师回答说,“只用了一个字:‘无’,便战胜了他们。”

“无,既然都是‘无’了,怎么还能战胜呢?”小和尚们都很不解。

道树禅师解释说:“道士有法术,‘有’,即为有限、有尽、有量、有边;而我们无法术,‘无’,则是无限、无尽、无量、无边。因此,最终我们的‘无’战胜了道士的‘有’。”

心中无妄念,气自然无生。人生在世,贵在内心无妄无念。道树禅师的话反映出了一种简单的、宽广的胸襟。

崇尚简约的人举手投足显得大气,拥有旷达的、闲适的、与世无争的仪态。

化繁为简、淡泊名利,往往能够透彻地理解人生真谛。在物欲横流的复杂社会中,化复杂为简单方能做到入而能出、往而能返,才能活得自在、潇洒、轻松。

心若止水,幸福自来

高僧证严法师曾有一句名言:“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如果整天愁眉苦脸、怒气冲天,哪里还有什么幸福快乐可言?

在归元寺里有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若能以此对联作为处世的座右铭,相信每个人都能变得坦荡康乐、心胸开阔。

有一个妇人经常会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也很清楚这样不好,但就是没办法改掉爱生气的毛病,最后她只好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禅说道,开阔心胸。高僧听完了她的讲述,一句话也没说,便将她带到一座禅房中,并在房门上上了一把锁扬长而去。

妇人见状气得跳脚大骂,可是无论她怎么骂,高僧都不理会她。过了许久,妇人的情绪缓和下来,开始哀求高僧放她出来,高僧依旧置若罔闻。

最后妇人终于不再骂了,也不再哀求了,此时高僧来到门外,正色问道:“施主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当然生气,生我自己的气,我气我为什么会想到来这个地方受罪呢?”

高僧一听,说:“连自己都不肯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不生气呢?”说完,便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来问妇人:“施主现在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

“为什么现在不生气了?”高僧问。

“生气也没有办法呀!”妇人略带抱怨地说。

“你的气还是没有消啊,而且还重重地积压在心里,一旦爆发,将会更加剧烈。”高僧再次离开了。

又过了一会儿,高僧又来到禅房门前,问妇人还生不生气。此时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生气。”

“还知道值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是有一个衡量的标准,依然有‘气根’。”高僧笑道。

夕阳西斜,当高僧的身影再次出现在禅房门外时,妇人轻声问他:“大师,请告诉我,什么是气?”

高僧没说一句话,只是将手中的茶水倾洒到地上。

妇人看了一会儿,突然有所感悟,于是叩谢而去。

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的一种愚蠢行为,既是如此,又何必要生气呢?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怒一怒(气一气)少了数(指岁数)。”

笑有如此好处,我们又为什么非得为一些事发愁、生气呢?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如果总是为之生气,那么你怎么能快乐起来呢?

痛苦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就看你自己怎么选择了。如果你想选择快乐,那么请做到:莫生气!生气伤身又伤神。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否则,过分的言语和行为,只能误事又伤人。

假如生活中确实有太多不可避免的让你生气的事情,那么,每当此时,你不妨在心中默念几遍《莫生气》:

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

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

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

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

邻居亲朋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去。

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

宁静何须山水地,灭去心头火亦凉

生而为人,难免会有不如意,或被人伤害的时候,若生起气来,就是嗔念起。若不戒嗔,那么愤怒、仇视、怨恨等心理不仅伤害他人,也会损害自己,使身心产生热恼、不安。此正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大智度论》中有云:“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佛遗教经》中又云:“当知嗔火,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寒山子诗偈亦有云:“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

没有人喜欢生气,但有时却没办法不生气,结果越想越气,由气生怨,由怨生恨,由恨而仇,火势越来越大。若不能及时扑灭这心头之火,只怕会毁掉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