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人要比钱跑得快
16697300000019

第19章 把握正确的投资原则

要想成为富人,仅是敢冒险是不够的,关键是选对投资的方向,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这就要求投资者能够把握正确的投资原则。

什么是正确的投资原则?格雷厄姆说:“不管用什么交易方法,你都必须用实实在在的自我检查以及连续的交易证明你的判断是正确的,能够产生有价值的结果。”

著名投资大师马尔基尔说:“忽视投资原则的人是不可能在市场中长期获利的。对于白手起家的中小创业者来说,如何把握正确的投资原则,回避创业误区,成为商海‘试水’成功与否的关键。”

有投资就有风险,有风险才有获利的可能。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两者伴生,才构成投资的动机。投资之道,大有学问。

1了解投资的风险,做好投资的准备

这听起来很简单,却是大部分投资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在没有充分了解市场行情和商业动向的情况下盲目出手,单凭自己的感觉进行投资,是造成投资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王先生对自己准备投资的电磁炉项目充满自信,他认为这个项目一定能给他带来很大的收益,加上通过关系,他轻而易举地就从银行“套”到了大笔资金,更加信心爆长。他很看不起同行们缩手缩脚、小打小闹的样子,心想要干就大干一场,这种心态使他忘记了自己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他一心只想扩大投资规模,连上两条生产线,将“摊子”铺得越来越大。企业负债随着他的盲目投资滚雪球般地扩大,王先生却毫不在乎,一点也没有感到危机。在他看来,等企业一运转起来,什么债都可以还清。但等他的企业运转起来了,别人的钱也赚够了,然后开始拼命压价。王先生的产品生产出来却卖不出去,顿时陷入危机。

一开始就喜欢把摊子铺得很大,几乎是一些创业投资者的共性,殊不知种种危机蛰伏其中,一不小心就可能爆发。同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候,人们容易信心超支,对未来估计过于乐观,藐视风险,从而形成投资泡沫,一旦有“风吹草动”,泡沫瞬间破灭,投资者就会陷入危局和困境。投资者应从风险与收益平衡的角度考虑企业的投资方向,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并且将投资规模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在具体投资时,应将资金分批次、分阶段投入,尽量避免一次性投入,应留有余力,以防万一环境变化,风险发生,手中再无资金可以周转,以致满盘皆输。这是投资原则的一大忌讳,称之为“小马拉大车”。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也是投资者需要规避的风险之一。温州有家私营企业的小老板,看到别人因生产某种塑料产品赚了钱,不由得也心急火燎起来,赶紧筹集了资金,决定也要尽快投资这一项目。当时,他手下的一名技术员劝告他说:“老板,你只要将开工时间推迟4个月,我们就能安装调试好一种目前最先进的设备来生产这种产品,比现有设备生产的产品要好得多,相信也会畅销。”不料,这位老板听了却很不高兴地说:“推迟开工4个月?你知道推迟开工4个月意味着什么吗?那意味着我们将白白丢掉上百万元的利润。”然后命令马上开工。不出那位技术人员所料,工厂开工没几个月,就因为配套技术陈旧、产品科技含量太低而使产品陷入滞销状态。这个老板不得不重新投入巨资对才开工没多久的工厂进行技术改造。

创业者在开始投资时,易受眼前利益驱动,而忽视长远利益,采取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这样做虽然能够使企业一时获利,但却丧失了长远发展的后劲。投资是一项系统工程,创业者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更不可杀鸡取卵、涸泽而渔。

投资是存在风险的商业行为,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家百战百胜,没有任何一种分析工具次次灵验。人对事物的认识总会受时间、空间的局限,而面对的是变化的、运动着的世界,失误是在所难免的。因此人犯错是必然的,犯错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2相信自己的投资策略,把自己从潮流的眼光中隔离出来

有时候,很多错误的投资策略也能获得可观的收益,但从长期来看,只有正确的投资策略才能长期获得稳定的收益。易经曰:“元亨,利贞。”做正确的事,获得良好的结果。那么,投资策略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可以有不同的结果,一旦背离基本原则,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增多。而这些基本原则是符合自然界中的普遍性原理的。

1950年,李嘉诚尝试创业。当时,李嘉诚的资金十分有限,两年多来的积蓄仅有七千港元,不足以设厂。他向叔父李奕及堂弟李澍霖借了四万多元,再加上自己的积蓄,总共五万余港元资本,在港岛的皇后大道西开设了一家生产塑胶玩具及家庭用品的工厂,并取荀子《劝学篇》中“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之意,将厂名定为“长江”。

1957年初的一天,李嘉诚阅读新一期的英文版《塑胶》杂志,偶然看到一小段消息,说意大利一家公司利用塑胶原料制造塑胶花,全面倾销欧美市场。这给了李嘉诚很大灵感。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类价廉物美的装饰品有着极大的市场潜力,而香港有大量廉价勤快的劳工正好用来从事塑胶花生产。他预测到塑胶花也会在香港流行。李嘉诚抓住时机,亲自带人赴意大利的塑胶厂“学艺”,在引入塑胶花生产技术的同时,还特意引入外国的管理方法。返港后,他把“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积极扩充厂房,争取海外买家的合约,自此,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1958年,他投得北角英皇道的地皮,兴建一幢十二层高的工业大厦,留下数层自用,把其余的楼层出租。大厦落成后,香港物业价格随即大升。李嘉诚发觉房地产大有可为,于是开始部署把资金投放到地产市场,20世纪60年代中期,香港的房地产经历一场狂炒后,一落千丈。李嘉诚独具慧眼,认为土地价格将会再度回升,决定实行“人弃我缺”的策略,用低价大量收购地皮和旧楼,在观塘、柴湾及黄竹坑等地兴建工厂大厦,全部用来出租。

不出三年,果然风暴平息,大批当年离港的商家纷纷回来,房产价格随即急涨。李嘉诚趁机将廉价收购来的房产高价抛售获利,并转购具有发展潜力的楼宇及地皮。这次他的策略是只买不卖,全都用来兴建楼宇。20世纪70年代初,他已拥有楼宇面积共达630万平方英尺,出租物业超过35万平方英尺,每年单是收租,已达四百万港元。

李嘉诚之所以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商场中把握住商机,就在于他敢于投资,并且相信自己的眼光,不盲目地跟随商业潮流的走向,这是很需要勇气和信心的。

投资者要明确的是,投资的人是自己,而不是其他人,因此投资结果的成败是要由自己去承担的,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相信自己的商业眼光,而不要盲目跟着他人投资。

3足够的耐心是投资成功的关键

耐心是投资者成功的关键所在,要知道,任何投资都是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去操作的,一夜暴富的背后,可能是长达10年的准备。

穷孩子化蛹成蝶,一夜间变成了富人,这样的案例看似荒谬,但却是真实的投资故事,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晏琳是一位湖北恩施土家族姑娘,很早的时候,她就有自己创业的愿望,并为此做了多方面的准备。2001年,晏琳从湖北工学院生物工程系毕业后,开始实施自己创业的前期计划。她认为,现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对一个创业者来说,找到一个好产品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将东西卖出去,所以她认为如果将来自己创业,锻炼销售能力最重要。为此,晏琳大学毕业后来到了武汉的一家民营环保企业做了一个业务员。一年之后,晏琳就成为了武汉这家环保企业的年度销售冠军,将公司的许多推销老手“斩落马下”。晏琳一个人的销售额,占到这家公司总销售额的1/3。

晏琳在武汉这家环保公司做了将近3年,职位也升到了分公司经理。她觉得经过近3年来的锻炼,她对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都比较熟悉了,现在可以去做点自己想做的事了,于是立即向公司提出了辞呈,连2万多元的业务提成都没有要。因为这2万多元的业务提成要过几个月,等到年底才能拿到,她怕几个月等下来,可能会动摇自己创业的意志。

晏琳想去卖烧饼,这是她早就看好的项目。放着风风光光的经理不当,偏偏要去卖什么烧饼,不但晏琳的家人想不通,连她同样受过高等教育的男朋友也想不通。

为了卖烧饼创业的事,晏琳和家人、男朋友都吵了架。吵过了,冷静下来一想,晏琳觉得对方说的话有一些也不无道理。为此,晏琳又反复盘算了自己的创业计划,有没有什么疏漏的地方,有没有什么地方可能留下隐患。经过这一番盘算,该弥补的地方弥补,该细致的地方更加细致,她感到对成功更加有把握了,于是对母亲说:“相信我,我有这个能力,我开的店肯定跟别人不一样,我不会让自己失败的。”所以说,对于创业者、投资者,有人反对常常是件好事,它可以促使你更加冷静地审视你的创业、投资计划,弥补可能导致你失败的漏洞,当然,前提是,你要对自己有信心。

晏琳要做的可不是一般的烧饼,而是一种土家族的特色小吃。晏琳的外婆做烧饼的手艺很高,在当地远近闻名,晏琳的哥哥据说得到了晏琳外婆的真传。这成了晏琳创业计划中的秘密武器。晏琳读大学时就访遍了武汉三镇的特色小吃,细细地与自己家乡风味的土家烧饼做比较,用以确定这个项目的可行性。她还特意将自己家里做的烧饼带给同学、同事们吃,听他们的反应,每一次大家的反应都是相同的两个字:好吃。她也认真对武汉的烧饼市场做过调查,武汉有很多出售烧饼的店铺,但卖土家烧饼的,她还没有见过。她认定这是一个空白市场。不过,以前都是纸上谈兵,现在真正做起来了,晏琳仍旧感到有些紧张。因为她经不起失败,一个是她的家人、她的男朋友可能在心理上会承受不了她的失败,他们本来就反对这件事;第二,她创业的那点本钱,除了自己的积蓄,其他都是借别人的,她知道借她钱的那些亲戚朋友并不富裕,如果生意失败,她拿什么去还人家?如果还不了人家,她还怎么做人?

这些问题像大山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她想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尽量把工作做在前面,将工作做得细致、更细致,将所有可能导致失败的隐患都提前消除。为了选一个合适的店面,她跑遍了武汉三镇。在这个过程中,她先筛出了一批候选店址。然后,每天卡着秒表,在候选的店址前计算人流量,并仔细观察过往人群,对人群进行分类,看看其中有多少是自己的目标客户群,再从中筛选出第二批候选店址,筛选店址的工作一直做了半年多,从头一年的夏天,一直做到第2年的开春。从中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筛选,晏琳为此付出了足够的耐心和辛苦。当晏琳对各个候选店址各个时期门前的人流量、人流的分层等因素了然于胸,有了十足把握后,才最后在武汉大学门口选定了一个店面。

经过严密的计划部署和市场调研,晏琳为自己的店铺取了个名字——掉渣儿烧饼。土得掉渣儿的名字和土得掉渣儿的产品相得益彰;店铺的装修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20平米的店铺,以翠竹、红线、簸箕为主要素材,形成一种浓郁的土家乡村风味。虽然看上去土里土气,却显得干净、整洁、大方,不乏朴素韵味,令人看了有一种回乡的亲切感;产品包装同样经过精心设计,从包装材料的选择到图案设计,都与土家烧饼的气氛相配合;在产品定价上,因为武汉卖烧饼的差不多都是几毛钱一个,晏琳经过测算,将自己的土家烧饼定价为每个2元,这是仅有的让她心里不踏实的一件事,不知道顾客会不会接受。

开张前,晏琳还在自己店门口设置了POP广告,这也是晏琳从以前的推销经历中学来的规范流程。她还印了大批的宣传单,除了自己散发,她还就近从武汉大学雇了一些学生帮助散发。用最节约的宣传方式,雇最省钱的劳力,能亲力亲为的绝不假手旁人。因为创业资本有限,每一分钱都要用到刀刃上。

晏琳的土家烧饼颇有些特别,与人们常见的烧饼迥然不同。这种烧饼呈圆形,大大的个儿,表皮金黄,根据客人的要求,上面撒着不同品种的肉末,每当烧饼出炉,滋滋地冒油泡,隔几十米都能闻到饼香。这种烧饼乍看上去,跟意大利的比萨有点相似,所以又有客人称其为“中国式比萨”,可当主食,也可当小吃。

2005年,晏琳的掉渣儿烧饼店正式开业。头一天因为没有把握,她和哥哥只用了50斤面粉,一共做了200多个烧饼,结果不到两个小时就卖完了。开张大吉鼓舞了兄妹俩,第二天大着胆子加了4倍的量,一共做了200斤面粉,800多个烧饼,几个小时同样卖断了货。店里的货卖光了,外面的人仍旧排长队,买到的人固然兴高采烈,买不到的人难免有些怨言。晏琳和哥哥听在耳朵里,却觉得格外高兴。半个月以后,兄妹俩每天卖的烧饼都能达到6000个以上,每天营业额都在1万元以上。

晏琳的成功不仅仅是小本投资的成功,更是其出色商业能力和商业头脑的体现。从投资前的准备到最后的成功,其过程是漫长而且艰难的,这就需要投资者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坚持下去。

正确的投资原则,归根结底,就是投资者商业头脑跟商业眼光的体现。因此,正确的投资之路有三个核心要素:投资原则的建立,投资理念的确定和投资计划的实施。

投资是为了长期而稳定地赚钱,如果能建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制定稳妥的投资目标,恪守严格的投资原则,一定可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