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常识一本通
16697000000041

第41章 古人生活剪影·器皿用具杂谈(9)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伞的国家,至今已经有三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古时人们称之为“簦”。北魏时期,伞被用于官仪,人们将其称为“罗伞”。官位大小不同,罗伞的大小和颜色也不同。皇帝出行使用的罗伞为黄色,取其“隐蔽百姓”的意思,实际上也为遮阳、挡风、避雨用。

根据我国民间传说,伞的发明源自春秋时期鲁国的巧匠鲁班。据说,鲁班经常为百姓做活,他的妻子云氏每天往返送饭,但若遇到雨天,就常常被淋湿。于是,鲁班沿途建造了一些亭子,妻子遇到下雨天便可在亭子内避一避。可是,亭子虽然好,也不便多设,遇到雷阵雨突如其来,妻子还是会被淋湿。这日,云氏突发奇想,说:“如果有个小亭子就好了。”鲁班听了,茅塞顿开,就依照亭子的样子,裁了一块布,然后安上活动的骨架,装上把儿,就做成了“伞”。

关于伞的传说多种多样,但流传最广的是鲁班说。

古人也戴眼镜吗

据传,中国两千多年前就发明了眼镜。明万历年间的田艺蘅在《留青日札》卷二《叆叇》条云:“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节,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信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叆叇也。”“叆叇”就是我国眼镜最初的叫法。明画《南都繁会景物图卷》描绘的是永乐年间,南京城区民众的生活场景,画中有一位老者带着眼镜。

清嘉庆年间,眼镜已经很普遍。如张子秋《续都门竹枝词》云:“近视人人戴眼镜,铺中深浅制分明。更饶养目轻犹巧,争买皆由属后生。”据清朝李光庭《乡言解颐》的记载,我国古代人用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来划分深浅度数。

谁发明了火柴

最原始的火柴出现于我国南北朝时期。当时,战乱不断,北齐大军腹背受敌,致使缺少物资、缺少火种,做饭就成了一大问题。据说,火柴就是由当时的宫女发明的。她们将硫黄沾在小木棒上,然后借助火种或火刀、火石,把“阴火”引为“阳火”,这便是最初的火柴。最初的火柴只是一种引火的材料。后来,马可波罗将其传入欧洲,欧洲人在此基础上,发明了后来的“洋火”。“洋火”的发明人是英国的沃克,1826年,他利用树胶和水制成了膏状的硫化锑和氯化钾,然后将其涂在火柴梗上,将火柴梗夹在砂纸上,并将其拉动,便可产生火。

古代儿童都有哪些玩具

古代的儿童也有很多好玩的玩具,而中国的玩具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原始的玩具,如石球、陶哨和陶埙等。其他的还有泥玩具、围棋、风筝、七巧板等。

泥玩具的种类繁多,考古发现了大量汉朝的“泥车瓦狗”、“马骑倡俳”等。这些玩具塑造的形象简练生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主题思想,影响了后世的雕刻艺术和乐器的发展。

棋类玩具也有诸多种类,其中围棋在汉朝时已经流传至国外。唐朝时,人们将琴、棋、书、画列为文化修养的四要素。宋朝以后,象棋逐渐流行,成为颇受大众欢迎的棋类玩具之一。

风筝是一种多功能玩具,它既融和了健身、竞技、娱乐和观赏为一体,又是当代民间艺术的具体体现。在汉朝以前,人们采用固定翼飞行技术实现飞天。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促进了飞机的发明和航天科技的发展。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中就放置有一只中国的风筝,上面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七巧板也被外国人称为“唐图”或“机巧的中国之谜”。其边长和内角的规律性体现了内涵数学的原理。不少人将其作为数学、几何角度的研究对象。

九连环被认为是人类发明的最奥妙的玩具之一,于十五世纪流传至国外。

宋朝创造出了走马灯和滚灯。走马灯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热气流产生机械旋转的装置,它的制作原理与汽轮机和燃气机相类似。滚灯的结构与古代的“被熏”相类似。其原理与近代陀螺仪中的万向支架相似。

陀螺也是古代常见的玩具。据说,陀螺的稳定旋转曾经给原子能反应堆的发明家恩里科?费米很大的启发。

算盘是谁发明的

算盘是中国传统的计算工具,也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发明。在阿拉伯数字出现之前,算盘是在世界上被广泛应用的计算工具。算盘的发明源自算筹。没有算盘之前,古人用小木棍进行计算,人们称之为“算筹”。用“算筹”计算叫做“筹算”。后来,小木棍计算受到限制,人们便发明了算盘。

关于算盘的起源,至今仍有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种是东汉、南北朝说。东汉数学家徐岳所写的《数术记遗》中记录了十四种算法,其中第十三种算法称为“珠算”,并有“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的记载。北周数学家甄鸾将其解释为:“刻板为三分,其上下二分以停游珠,中间一分以定算位。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珠各当一。至下四珠所领,故云‘控带四时’。其珠游于三方之中,故云‘经纬三才’也。”这里所描述的珠算只是一种加减的简单算板,与后来的珠算不能相提并论。

第二种是元明说。元朝陶宗仪《南村辍耕录》第二十九卷《井珠》引当时谚语形容奴仆说:“凡纳婢仆,初来时日擂盘珠,言不拨自动;稍久,曰算盘珠,言拨之则动;既久,日佛顶珠,言终日凝然,虽拨亦不动。”

此中用算盘来比喻老资格的奴婢,拨一拨就动一动,这说明在当时算盘已经很普遍了。明朝永乐年间的《鲁班木经》记载了制造算盘用的规格和尺寸。

另外,明朝还出现了诸多介绍珠算用法的著作,如徐心鲁《算珠算法》、程大位《直指算法统宗》等。

第三种是说算盘源自唐朝、兴于宋朝。宋朝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画有一家药铺,这家药铺的正面柜台上就放着一架算盘,其形制与现代的算盘类似。宋末元初的刘因曾写了一首《算盘》诗描写了宋朝的算盘。宋朝时算盘从形制上看相对较为成熟,故多数算学家将算盘的诞生上推至唐朝。

中国古代的吊桥是谁发明的

中国古代吊桥的发明者是李冰。他于公元前三世纪,在四川省灌县修建了中国古代第一座吊桥,名为安蓝桥。同时,安蓝桥也是世界上第一座竹缆链桥。此桥总长三百二十米,共有八个孔,全部是由竹子制作而成,没有一块金属材料。吊桥上铺有板,让人便于在上面行走。整个缆索是用竹子做的内芯,外面包着用篾片编成的辫子,篾片就是从竹子外层劈下来的竹条。篾片把内芯缠得越紧,缆索的强度也就越大,这样就保证了吊桥的安全性。

中国在公元一世纪发明了可以通车的铁吊桥。1655年,西方的马丁?马蒂尼到中国访问,他描述了中国贵州境内一条河上的铁索桥,辑录在《中国图集新编》中。西方的第一座吊桥是建于公元1741年的温齐桥,此桥跨于英格兰的提兹河上。1809年欧洲人建造了第一座可让车辆通行的吊桥。因此,中国在这方面比西方领先一千八百多年。

信封有着怎样的传奇历史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了信封。《战国策·齐策》中记载:“厂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耳阶民亦无耳阶,书未发。’”其中“书未发”即书信未启封。

由此可见,当时已经有了信封,但由于史料不足,信封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就不得而知了。

汉乐府民歌《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这里所说的“双鲤鱼”就是汉朝时的信封。这里是用比兴的手法描绘拆书函的情形,并非烹煮真鲤鱼。

这种信封就是由两块鱼形木板组成,书信夹在中间,解绳开函,便能看到里面用素帛写的书信。后来,这种鲤鱼形的信封一直沿用至唐朝。

关于信封还有两个传奇故事,颇为有趣。

据说,东晋时期,一个名为殷浩的人志大才疏,但是很有野心,一直想做官。

后来,他奉命北伐,打了败仗,结果被贬为庶人。过了一段时间,阴谋家桓温想任用殷浩为尚书令,便写信告诉殷浩。

殷浩收到信后高兴得忘乎所以,他写好了回信,却总担心有谬误,就把信笺装进去又拿出来,拿出来又装进去,就这样,不知道装了多少遍。

可是,越是紧张就越容易出错。殷浩最后装进去的是一封空信。桓温收到信后非常生气,就不再任命殷浩为官。殷浩的做官美梦就这样化为乌有。

另据,戏曲《尺素书》中记载,宋真宗时,洛阳有位富人名叫刘元普,他经常接济四方贫士,远近闻名,颇受人们喜爱。

另有一位进士名为李逊,后任钱塘县令。可是,他任职不到一个月就大病不起。看着无依无靠的妻儿,他想起了刘元普,可是他与刘素不相识。

后来,他准备了一个空信封,封好后,在信封上写上“辱弟李逊书呈洛阳恩兄刘元普亲拆”。他把信封交给妻子,让她带着儿子去投奔刘元普。刘元普根本不认识李逊,但看到函面上写得很亲昵,打开一看却是一封空信。